劉家老厝:鼓嶺紅色基因的原點

2020-12-19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昨日,參加研討教育活動的嘉賓,在劉家老厝前合影。

臺海網9月18日訊 據福州晚報報導 氣候宜人、景色優美的鼓嶺,曾活躍著東嶺遊擊隊。隨著鼓嶺閩浙贛五縣中心縣委遊擊隊聯絡站舊址——劉家老厝的發現,越來越多的紅色故事被尋回。

鼓嶺旅遊度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劉家老厝為原點,挖掘更多的鼓嶺紅色基因,展現鼓嶺的紅色故事、紅色遺蹟、紅色精神。

搶救性修復後對外開放

2018年底,鼓嶺旅遊度假區管委會開展古厝摸排、查訪,新發現許多古厝,其中就包括位於宜夏村大洋坪5號的劉家老厝。

管委會旅文處林晉源告訴記者,當時的劉家老厝特別破舊,木構件已腐朽,大部分屋頂垮塌。發現老厝曾作為閩浙贛五縣中心縣委遊擊隊聯絡站後,管委會立即啟動搶救性保護修復。保護分為兩個階段,一個階段是建築層面的修繕,另一個階段是紅色歷史的發掘。

2019年底,搶救性保護修復基本完工。修復後的劉家老厝是一棟二層石頭房,內部陳設著劉家後人收集並捐贈的先輩遺物,還有舊式槍炮等老物件,還原了70多年前,閩浙贛五縣中心縣委遊擊隊在鼓嶺生活戰鬥的場景。院落西側第一間房為石匠工具間,裡面擺放著一些工具。廚房餐廳和工具間相連,裡面有廚房用具、木桌、長凳等。據說,遊擊隊曾在這裡吃飯。

在老厝的東側,有一個雞籠外觀的哨卡。當年,只要聽聞山裡遠遠傳來急促的狗吠聲,劉家人會馬上把床上的草墊子和木板掀開,讓遊擊隊隊員躲進去。西屋的閣樓是祖孫房,也是當年遊擊隊長和隊員們留宿的房間,樓上加樓下最多可以睡20餘人。

現在,劉家老厝已經正式對公眾開放,市民可以在這裡看到隱蔽戰線上波瀾壯闊的歷史,從而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紅色故事:石匠錘柄藏情報

昨日上午,鼓嶺旅遊度假區管委會與閩浙贛邊區革命史研究會共同舉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弘揚紅色文化」研討教育活動。許多老同志、黨史研究專家,革命先烈後代相聚鼓嶺,以劉家老厝為原點的紅色故事也重新為人所知。

解放戰爭時期,劉家老厝的男主人叫劉慈禎,是一名石匠。1947年2月22日,林白同志被任命為中共閩浙贛區委委員會城市工作部委員。以林白、劉文耀等同志為核心的遊擊隊伍,在劉家老厝建立鼓嶺劉慈幀石匠聯絡站,這座「紅色前哨」是遊擊隊信息聯絡溝通的重要據點。作為信息聯絡員的劉慈禎及其家人在極其艱難困苦的環境中堅持革命鬥爭,及時傳遞組織命令、掩護遊擊隊員,做出了突出貢獻。

劉慈禎時常在鼓嶺鼓山一帶走村串戶,幫人做工。他把錘子的木柄掏空,用來藏情報,再把錘子混在隨身攜帶的工具中,在地下聯絡交通線上傳遞情報。

1948年,城工部案發生,林白被審查,五縣中心縣委下屬各支遊擊隊發生動搖。正是聯絡站傳出的重要情報,使五縣中心縣委核心人員絕處逢生,也促進了城工部冤案的平反。

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鼓嶺旅遊度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鼓嶺鼓山一帶有許多紅色記憶點,比如:東嶺遊擊隊遊擊戰爭遺址、抗日名將李世甲故居、開國上將葉飛故居、鼓山會議舊址等。

管委會將在紅色旅遊方面發力,打造紅色鼓嶺,通過學術研討、現場考察,以劉家老厝為原點,挖掘鼓嶺更多的紅色基因,如嶺頭門抗日戰爭烈士墓、東嶺遊擊隊遊擊戰爭遺址等。

管委會還將繼續挖掘修繕相關歷史建築,充分展現鼓嶺的紅色故事、紅色遺蹟、紅色精神,打造福州市、福建省乃至全國的愛國主義教育重要基地。(福州晚報記者 何佳媛/文 林雙偉/攝)

相關焦點

  • 鼓嶺上的交通聯絡站!劉家老厝,還原70年前紅色記憶
    位於鼓嶺,曾是閩浙贛五縣中心縣委遊擊隊交通聯絡站,近日完成修繕N海都記者 石磊磊 羅丹凌/文 包華/圖福州鼓嶺,舊稱「古嶺」,自古為八閩要塞。位於鼓嶺宜夏村大洋坪的劉家老厝,曾作為「閩浙贛五縣中心縣委遊擊隊交通聯絡站」。9日,海都記者從鼓嶺旅遊度假區管委會獲悉,劉家後人收集並捐贈了先輩遺物,而管委會近日也完成了對劉家老厝的修繕。這棟二層石頭房,還原了70多年前,閩浙贛五縣中心縣委遊擊隊在鼓嶺生活戰鬥的場景。
  • 《老厝回憶錄:鼓嶺》在「布加勒斯特建築三年展」展出
    在本次展覽中,林軼南博士與穆言靈女士(Elyn MacInnis)創作的《老厝回憶錄:鼓嶺——近代中外人士的共同社區》(Memories of Home: Kuliang)亦受邀參加。
  • 福州人,鼓嶺又有好多新景點!避暑快來
    「雅各天梯」中段的麥先生厝半圓弧形屋頂 「麥先生厝」原樣復原在「雅各天梯」的中段,坐落著一座雅致的古厝,人稱「麥先生厝」。這裡曾是傳教士萌為廉(William Artyn Main)的避暑別墅,為單層石木結構的西式建築。最大的特色,就是它擁有一個弧形的迴廊,屋頂是一個類似半圓的弧形。
  • 老郵票「重回」鼓嶺郵局 美國夫婦收集整理(圖)
    ­  穆彼得夫婦收集的鼓嶺信件。­  福州新聞網4月19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張旭 通訊員 江敬挺 文/攝)「百年前的一枚郵票將鼓嶺和世界緊緊聯繫起來,如今越來越多從鼓嶺寄出的老信件老郵票在海外被發現,它們串聯起的是鼓嶺的歷史和記憶。」昨日上午,記者與省市作協會員一起來到鼓嶺,12封蓋著「KULIANG」郵戳的老信件「重回」家鄉。­  昨日的鼓嶺被濃霧籠罩,一陣清風吹過,霧氣就像河水一般從眼前流淌而去。
  • 「傳承紅色基因,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隨著嘹亮的少先隊隊歌響起,由共青團福建省委、省少工委聯合主辦的「傳承紅色基因,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紀念少先隊建隊71周年主題隊日活動暨尋訪福建省百名紅色少年先鋒人物活動啟動儀式於10月13日下午在福州市晉安區嶺頭小學拉開了序幕。
  • 【厝邊代志】塵封的紅色遺址 頭梅村高梅腳「大三落祖厝」
    作者:榕光        南安市翔雲鎮頭梅村的高梅腳自然村,有一座建於清朝乾隆末年的古式三落大厝,俗稱「大三落祖厝」。該大厝為閩南典型的「皇宮起」建築形式,面闊五間三進,左、右兩旁各有護厝,右邊護厝又有「重護」,稱為「三落三護龍」,總共的廳、房、過水亭子竟達到49間之多,故又稱「四十九間大厝」。大厝前面有正埕、副埕、半月型池塘,左右邊及後方均砌有「花臺」。
  • 老菜譜還原百年前鼓嶺美味 記載的菜式有望重現
    穆言靈根據老菜譜製作了華夫餅。8日,來自美國的鼓嶺文化研究專家穆言靈帶著自己珍藏的鼓嶺老菜譜來到福州,按照菜譜現場製作傳統美食,還原百年前的鼓嶺餐飲文化。  記者看到,雖然穆言靈珍藏的這本450多頁的老菜譜顯得十分破舊,但書頁上的文字仍然清晰可辨。菜譜的封面印有「健世中西烹調全書」及「healthcookbook」的字樣,書中分別以中、英文介紹了各類菜餚所需的食材和烹飪方法,以及各類中西宴會的特色、式樣。
  • 尋訪臺南百年劉家古厝 柳營最美古老建築
    來到酪農之鄉臺南柳營,遊人不僅可以拜訪牧場、品嘗鮮乳,還可以尋訪已有百年歷史的劉家古厝。而保有古樸典雅風貌的劉家古厝,還真是大有來頭,它是旅日紅星翁倩玉外公的家,也是柳營最美的傳統老建築。    位於臺南市柳營區士林裡的劉家古厝,是一棟美麗的百年老宅院,傳統四合院的建築格局,至今仍然保存完整,選在秋日金黃夕陽下遊來,最能領略百年古厝典雅之美。劉家古厝庭院裡,高高豎立的「舉人杆」,更彰顯劉家走過的輝煌歷史。     翁倩玉是柳營劉家的後代子孫,不乏遊人就是慕翁倩玉之名前來參觀。
  • 福州的「厝」,被央視「發現」了!
    福州的「厝」 被央視「發現」了! 央視《福州古厝》攝製組進駐福州 在戚公祠、馬尾昭忠祠 開元寺、華林寺、永泰愛荊莊 閩清宏琳厝、連江三落厝 及鼓嶺
  • 在百年鼓嶺郵局蓋一個老郵戳、寄出一封信
    鼓嶺郵局周邊景色俯拍  福州新聞網7月19日訊(記者 廖雲嵐 文/攝)7月酷暑,鼓嶺又迎來了一年一度遊客高峰。百年鼓嶺郵局在2017年秋季經過重新景觀改造提升後,迎來了第一個夏季。這所關閉了64年的鼓嶺郵局於2012年9月按原址重建後重新開放,成為鼓嶺的重要景點,全年接待遊客。
  • 鼓嶺三大古厝今夏修復亮相
    說到咱們福州古厝,鼓嶺是必去的打卡點之一,因為這裡曾擁有中西古厝近300座。從2012年開始,在文物部門主導下,鼓嶺標誌性的古厝開始了搶救性修復,包括百年郵局、萬國公益社等。記者林舒穎:說起鼓嶺,大家都知道鼓嶺的四絕,就是"清風薄霧柳杉別墅",這邊說的別墅,就是我們鼓嶺上的古厝。在過去的一個月,鼓嶺景區對景區內的古厝進行了一些保護性的修復,我現在所在的這個富家別墅就是其中的一棟。
  • 潮汕老厝,體會柔軟時光
    這是「國家級傳統村落」汕頭下底村的老厝建築掠影,本篇9張,汕頭攝影家協會秘書長黃松書、潮汕別史攝製於2011年。 圖 ①:這樣的小巷,縱橫交錯於潮汕鄉村,它們筆直,而非曲徑通幽。潮汕老厝,則排列於小巷兩側。圖②:沿著小巷、跨過大門門檻,仿佛是穿過時光隧道,回到鄉愁的起始點。
  • 古厝、特色民宿……福州鼓嶺又要大升級
    鼓嶺管委會供圖浮遊雲上美宿館位於柳杉王公園旁,原為一間上世紀80年代的老公寓。去年5月,由知名設計師對老公寓進行再利用,投入1500萬元,將其打造成18套不同主題風格的套房和福建海拔最高西餐廳,並於今年1月試營業。在海拔800多米的鼓嶺上,浮遊雲上美宿館打破常規的後現代風格,讓人一見難忘,很快就成了年輕人喜愛的打卡點。
  • 鼓嶺!
    鼓嶺一直是福州人心中的 「避暑聖地」 現在,又一個好消息來了 鼓嶺夜景燈光系統 從上周末開始 每晚6點30分到10點 鼓嶺新亮起3600盞各類LED燈
  • 福州石厝教堂百年銀杏披金甲 盡顯浪漫歐陸風情
    和往年不同的是,石厝教堂修繕後,四周變成了百年前的模樣,想拍攝它的市民,不用再扒門縫。白色的石柱,黑色的鐵藝欄杆,石厝教堂的身姿不再遮遮掩掩。今天的《談天說地》,就讓我們來了解福州冬季這最浪漫的景點。圍牆改圍欄 合影不再扒門縫以前,拍攝石厝教堂冬景,市民需要一定的運氣——因為石厝教堂開放的日期屈指可數,而且只有南側用廣角鏡頭,才能拍出教堂和古樹同框。在關門的情況下,不少遊客只能在鐵皮門上扒門縫,將鏡頭探入院落內拍照。
  • 數福州旅遊度假勝地,還看鼓嶺!
    但福州最佳的避暑聖地那肯定還是鼓嶺,鼓嶺是中國四大避暑聖地之一,以浮遊雲上的仙境景色和清涼氣候著稱。鼓嶺上的柳衫王公園自不必說,是福州人民心目中數一數二的景點,因園內一棵千餘年的柳衫王而得名,也算是一處活古蹟。
  • Esa Liang梁冰琴:老厝憶如往昔
    從去年的「青春期·叛逆期」到「上一季的「原點」再到這一季,從服裝面料剪裁版型到色彩,Esa Liang都能突破的恰到好處,毫不急躁也非敷衍,讓你越看越舒服。這大概也是品牌設計師兼創始人Esa梁冰琴的個人魅力之一,這個30歲的姑娘就是會讓你從認識她的那天開始,想聽她講更多的故事。
  • 世茂雲上鼓嶺
    世茂雲上鼓嶺周邊設施 交通: 交通狀況 63路公交車可直達雲上鼓嶺,後期政府以及社區自身都將規劃社區巴士,解決業主出行問題。 學校:鼓嶺中心小學 商場:項目自身帶有商業街、商超 醫院:世茂雲上鼓嶺規劃有社區醫院 餐飲:項目自身帶有商業街、商超 其他:周邊景觀:鼓嶺老街柱裡景區、牛頭寨景區、達摩十八景、摩崖石刻、湧泉寺項目囊括雲中院落、酒店集群、嶺上藝文空間、靈石茂險王四大規劃業態
  • 鼓嶺開闢「福州話公園」特色階梯座椅構成廣場舞臺
    來源:臺海網公園位於鼓嶺度假區核心區階梯立面上,蝕刻了福州話注音臺海網12月3日訊 據海峽都市報報導 蝦酥念「hanu」、食茶叫「siekda」、睏眠眠是「koung mingming」……昨日,在鼓嶺旅遊度假區核心區內,一座刻著福州話元素的公園正式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