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柴燒壺給我帶來了什麼感悟?

2020-12-18 朝超柴燒

玩柴燒壺之前,私房錢盈餘,玩柴燒壺之後,私房錢嚴重虧空;玩柴燒壺之前,擁有財富最快樂,玩柴燒壺之後返璞歸真、回歸自然最快樂;玩柴燒壺之前,這個世界是人類的,玩柴燒之後,這個世界是自己的;玩柴燒壺之前,感覺文化很重要,玩柴燒之後,眼力和悟性才重要;玩柴燒壺之前,老婆很擔心外面花心,玩柴燒之後,只對柴燒壺花心。

陳朝超柴燒

佛言六道輪迴,今生來世,有來世嗎?不想知道,如有時空隧道可以去觀前世今生,也不願去看個究竟,看清楚了、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美麗的風景,都在探尋與發現,人生亦是如此,忘卻來路,不問前程,每天都是開始,明天既是輪迴。因為喜歡柴燒,此生拂不去「貪戀痴」,無法企及「戒定慧」,隨遇而安既是生活本真的優雅從容。

陳朝超柴燒

品茶論道、養壺養心,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寄託和對中國傳統文化、對美的追求,這種追求最終讓自身的精神層次提高。養壺即是養心,當我們沉浸在寂靜的茶空間裡,手心裡捧著心愛的柴燒壺,靜靜的思考一下:養壺養心——我在養什麼心?靜心、禪心、平常心,還是貪心、賊心、虛榮心?

陳朝超柴燒

靜心者:循規蹈矩,不急不燥,以求心靜;禪心者:心無旁騖,一切歸零,靜悟其道;平常心者:大方灑脫,隨意隨性,怡然自得;貪心者:煞費心機,渾身解數,只為蠅利;賊心者:懷揣鬼胎,心中無壺,只為他用;虛榮心者:極盡之能,為博他人一笑而自喜。

陳朝超柴燒

佛曰修行的境界:「落葉滿山空,何處尋芳蹤」,吾輩的收藏也是如此,尋尋覓覓,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生吾與柴燒結緣,終不。

陳朝超柴燒

相關焦點

  • 建水紫陶刻填柴燒壺,玩的到底是什麼?
    建水紫陶、建水紫陶柴燒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壺友開始關注,也有一些柴燒愛好者比較迷茫,建水紫陶柴燒為什麼大熱?買建水紫陶柴燒壺玩的是什麼?陳朝超柴燒而建水紫陶柴燒,紫陶刻填柴燒壺玩的是什麼呢?在一定程度上對苦澀味道較重的茶味有吸附的功效,建水紫陶柴燒壺衝泡雲南普洱茶此乃絕配,是故玩味紫陶柴燒實乃玩味茶道。
  • 柴燒|柴燒壺入門知識解答
    陳朝超柴燒製作柴燒茶具的泥料為什麼要經過陳腐呢?有什麼用?陳朝超柴燒玩柴燒的有年齡界限嗎?陳朝超柴燒我花大價錢定製一把壺,該不該在壺身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或者饋贈人名字?答:柴燒茶具亦是易碎品,最怕拿著柴燒壺的蓋子來敲擊壺身,雖然有些泥料的柴燒壺含鐵量很高,高溫燒制之後硬度和抗震性比較強,但是用壺蓋口沿比較薄,拿他敲擊壺身或者金屬物體容易出現疵口。還怕用洗潔劑之類的東西來洗壺,因為柴燒壺有著特殊的氣孔結構,吸附性很強,一旦用了清潔劑來洗壺,壺身會殘留洗潔劑的味道很難去除。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柴燒壺泡茶?
    我覺得總體原因可以歸納如下幾點:陳朝超柴燒泥料安全保真,沒有添加,自然天成,這個是柴燒壺的根本:日常生活中用來泡茶的茶器很多,比如宜興紫砂壺、建水紫陶壺、瓷壺、玻璃器、蓋碗等器皿,現在很壺友選擇用柴燒壺泡茶的原因之一主要是柴燒泥料天然健康,具有很好的雙氣孔透氣,能夠充分體現茶葉的香氣和滋味。
  • 柴燒茶具 | 柴燒壺都有哪些功效呢?
    常常有壺友會問,柴燒茶具、柴燒壺在泡茶的時候跟其它茶具有什麼區別,有什麼不一樣的功效?今天整理一番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柴燒對健康、對泡茶有哪些益處?陳朝超柴燒柴燒茶具 | 柴燒壺都有哪些功效呢?雙氣孔透氣,透氣性好:柴燒茶具、柴燒壺陶氣孔是屬於張揚打開狀態,陶性被完全釋放出來,具有雙氣孔透氣特性,有較高的透氣性,對發酵類茶葉(例如普洱茶、黑茶等)使用上有較為柔和順口的特色,這個是柴燒茶具其自然的透氣性與顆粒起到了相應的作用
  • 柴燒|「形、神、韻」是柴燒壺審美的三大要素
    柴燒壺工藝創新如能做到形、神、韻三者融為一體,再加之把柴燒壺天然、古樸的釉色、肌理變化融會貫通,方可稱為佳作。當然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事情,要有夯實的基本技能,豐富的生活閱歷,嚴謹的製作技巧。陳朝超柴燒我認為柴燒壺創新要注意三個要素:
  • 柴燒壺需要開壺嗎?
    >柴燒壺是由落灰產生釉層和窯變通過開壺還可以除雜質、去浮色、祛火氣茶水的沁潤可以更清晰地感受窯變的層次柴房所出品的都是高溫柴燒瓷手工坯胎體由厚到薄,釉層薄或無釉正確的開壺方式可以降低對瓷器的損害尤其是在氣溫偏低的秋冬季節用60°溫水先預熱再用開水澆淋避免因為冷熱不均而造成驚裂
  • 什麼是真「柴燒」假「柴燒」
    如何看是真柴燒還是上釉氣燒、噴釉柴燒?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真柴燒、上釉氣燒、噴釉柴燒都有什麼樣的特徵,以便我們區分真假。真柴燒有什麼特點?,壺嘴藉口、壺把、壺蓋、壺肩位置最能積灰。,控制成品成色,所有可以看到有些柴燒明明賣了但世面卻還有很多相似的再出售,噴釉主要是為了營造柴燒的陰陽面火痕與落灰及釉色,這樣看起來就可以滿足柴燒會有的幾點基本條件。
  • 擁有以下幾點特徵,說明不適合玩柴燒
    《海上收藏世家》一書中「陳夢家:物我合一的收藏境界」是這樣開篇的:「世上沒有以收藏為生的收藏家。收藏是花錢買雅興、買文化的事,不能養家餬口,更不能發財致富。」這句話用在柴燒之上特別合適,如果一開始入門目的就不對,那麼之後在這條路上肯定也是越走越偏。
  • 柴燒壺、柴燒杯裡的茶垢該不該清理?
    柴燒壺、柴燒杯經過長時間高溫燒制,陶氣孔被完全釋放開,透氣性、吸附性極強。柴燒壺、柴燒杯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和其他種類的陶具一樣,都會產生茶垢,對於茶垢的處理,很多柴燒愛好者觀點不同,那麼到底該不該清理茶垢,要如何清理才好呢?
  • 建水單鷹柴燒壺藝之印象
    單鷹及其團隊成員正用這些元素弄出一些叫柴燒的建水紫陶壺的東西……單鷹柴燒壺單鷹壺藝柴燒的建水紫陶壺作品擁有渾厚內斂的質感,其「火痕」與「灰釉」所構成的人工無法達到的自然美妙紋路是柴燒作品的迷人之處。也註定了柴燒的建水紫陶壺成為陶壺中的奢侈品。人類固然喜好精緻優美的東西,然而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有著一股回歸自然的渴望。在這裡,單鷹壺藝柴燒的建水紫陶壺所呈現的火痕,落灰,獨一無二的肌理、色澤強烈的視覺正考量著心理的張力,以一種自然的最能呼喚心靈回歸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引導你走回大自然的情懷。
  • 一把柴燒壺、一個柴燒杯「燒老了」會出現哪些特徵
    一把柴燒壺、一個柴燒杯燒老了會出現哪些特徵:起泡、變形、坍塌、炸裂等等,這些特徵都是屬於柴燒溫度過高的具體表現,「燒老了」是通俗的說法,其實就是燒制溫度高於陶泥本身的溫度燒結點而造成的肌理現象。陳朝超柴燒柴燒壺、柴燒杯「燒老」程度輕一些的,壺身、杯身表部分布滿細微的小氣泡,非常脆弱,用手指甲一刮就能破碎,有一些溫度超過很多,於是出現比較大氣泡,壺內、外、杯體都會出現,氣泡既是柴燒茶具「燒老」的常見現象,同時也可以作為判斷的最簡單的依據
  • 買壺必懂!為什麼柴燒壺如此受人追捧?它的價值何在?
    點擊上方「紫砂一號院」,關注我們,了解更多紫砂乾貨筆者在後臺收到留言:我進入紫砂圈子時間不長,總是聽到柴燒紫砂壺如何如何,柴燒紫砂壺為什麼這麼受人追捧呢?柴燒紫泥壺柴燒壺即使是一些技術高超的制壺大師也不會燒制出色澤完全一致的柴燒紫砂壺。總結:柴燒紫砂壺是無可複製的,獨一無二的,這就是為什麼它能夠受人追捧的最大原因所在。色彩斑斕的柴燒壺你喜歡嗎?歡迎留言
  • 論紫砂柴燒
    ,只是說一味的只追求柴燒二字不好。,無論用什麼窯燒,這把壺也差不到哪兒去。市面上的紫砂柴燒為什麼我不喜歡我最不喜歡那個點是現在市面上的柴燒,生怕沾到落灰,現在是恨不得壺上滿是落灰,就怕凸顯不出自己柴燒的特徵。
  • 有一個柴燒壺的故事,想講給你聽
    有細心的朋友發現,我的茶桌上多了一把柴燒壺。是的,這把柴燒壺是我的新寵:她長得小巧玲瓏,又圓融飽滿;她有金屬般的質感,又有玻璃一樣的光澤;她有汝窯特有的蟬翼紋之美;她的窯變也巧奪天工;她的小嘴巴俏皮地翹起來,好可愛;她的手把動感十足,有著歐式的優雅;她的身子上有厚厚的灰釉垂下來,非常美妙。最重要的是,她泡出的茶湯,醇厚甘甜,特別好喝。
  • 柴燒| 遇上你是我的緣
    柴燒是「火的藝術」,每件柴燒作品來源於泥、火、人的結晶,獨一無二的釉色、火痕、肌理表現,成就了柴燒溫潤、敦厚、沉穩的內斂氣質。這個世界有一種美叫作「不期而遇之美」風雨之後遇見彩虹,轉角之處遇見此生摯愛,「柴燒」遇上你是我的緣!
  • 柴燒紫砂不「撞壺」!來松江看獨一無二的紫砂壺如何誕生
    柴燒紫砂不「撞壺」!>制壺、畫壺、刻壺、燒壺,每一道工序都經過用心的安排。500把壺都是由來自宜興的制壺藝術家製作素胚,邀請包括孔達達、何曦、林曦明、朱敏等百餘位知名藝術家創作,刻制之後通過柴燒完成製作。據介紹,柴燒是一種古老的陶瓷燒制方法,以木材作為燃料,利用木材熔化或未熔化的木灰,在其表面形成平滑或粗糙的質感,及各種顏色的變化,留下火曾駐足過的痕跡,自然而無粉飾之氣。
  • 陳金旺:臺灣第一人 制出柴燒螺絲側把壺
    陳金旺與其柴燒螺絲側把金螺壺。(圖文/中時電子報 陳惠珍)    陳金旺是臺灣第一人,將利用柴燒塑形而成的陶製螺絲壺把,再栓於壺身。這種巧奪天工的設計,解決了其他外接把手,因黏劑長期遇熱脫落風險。    陳金旺說,電窯或瓦斯窯沒有落灰影響螺紋密合度風險,相較於柴燒落灰,如果沒做好隔離,窯燒後百分之百無法栓套,風險性高。陶製螺絲柴燒把手壺,克服了別人不敢嘗試窘困,土的乾濕比、硬度拿捏,還有隔離動作,缺一不可。
  • 施國偉:一個因柴燒而改變的手藝人
    但是做柴燒就不一樣,它能給你帶來驚豔,可以自由發揮,喜歡什麼就做什麼。」在弘藝柴燒展廳裡,施國偉一邊泡著茶,一邊興致盎然地對記者講述著自己的柴燒故事。弘藝柴燒展廳▲從事了十七年出口工藝雕塑品製作的施國偉,如果沒有在2016年遇上柴燒工藝,或許他的手藝之路會如死水般泛不起任何漣漪。
  • 柴燒方壺: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柴燒方壺:「不以規矩,不成方圓」,陶器的成型方式有很多種,手捏、盤泥條、手拉坯、拍泥片成型等多種表現形式。柴燒方壺方則採用拍泥片鑲接成型。通過線面間的曲直變化和過度銜接來求得造型的統一協調,表現壺的氣度。柴燒方壺,成型難度與技法遠在圓器之上,通過線與面的關係、角與角的鑲接使方器神韻俱佳。
  • 知識小課堂丨柴燒紫砂被追捧,憑什麼?
    它能夠使人感受到從壺身到心頭的溫暖觸感,甚至只是一次遇見,就怦然心動,一見如故。用慣了造型精緻的茶杯器具,會給我們帶來審美享受,久而久之總會覺得缺點兒什麼。即便是外觀精緻的器皿,如果沒有觸之心動的意境,如果無法體會到器具本身的溫度,自然也無法尋找到背後匠心精繪的佳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