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這是倉央嘉措最美的情詩

2020-12-04 夢憶紅樓

也許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可是卻大家不一定知道這是倉央嘉措寫的情詩。倉央嘉措寫過很多有名的情詩,還有一句對他的評價讓人記憶深刻,「住在布達拉宮,他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佛家說愛,這可以是小愛,既男女之間相愛,可是如果放大到人世間,那麼這就是上善若水的大愛。倉央嘉措寫愛,一定都不為過。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這首詩詞的原詩很長,最讓人心裡感動的就是後邊這兩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這是在說,人世間如何能夠找到兩全的事情呢?既可以不辜負佛祖如來,也不能不辜負最愛的姑娘。

在西藏不是所有的僧侶都不能娶妻生子的,比如紅教就可以,但是黃教,就必須嚴禁接近女子。倉央嘉措是14歲的時候才成為喇嘛,在此之前他所在的原生家庭都是信奉的紅教,所以這一切對倉央嘉措的衝擊是很大的。

相傳倉央嘉措在進入布達拉宮之前,他是一個很相愛的女子。入了佛寺的生活嚴苛又枯燥,所以倉央嘉措一直都想要逃離,想要和自己心愛的女子浪跡天涯,可是命中主動倉央嘉措無法擁有平常人生活,他被抓回來了,他最愛的女子也不得不接受嚴酷的懲罰,很有可能她已經不在了。

於是從此以後,倉央嘉措的詩詞裡都充滿一種滄桑和悲涼。都說他是雪域最大的王,可是他連一個喜歡的人都守護不了,他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

倉央嘉措只是一個出身平凡的農家的孩子,因為當時的禮教的規矩,所以才成為了喇叭的繼承人,他不是當時藏族或者蒙古族的貴族,他只是一個平凡農家的孩子。從14歲才開始入住布達宮,每天都要學習難背的教條和經書,還沒有自由,一個孩子的內心是崩潰的。

他本該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可是他在當時只是一個傀儡,另一個有權勢的長老把持著所有的事務,他沒有地位和身份,也無法有任何的作為。

所以寫詩和放縱自己,成為他可以派遣的方式。在一段時間裡他寫下了很多情詩,抒發著他對自由與愛情的嚮往。

倉央嘉措的一生還充滿了坎坷,他年僅23歲的時候就去世了,這短暫的一生他留下很多美麗的情詩,也留下了無數的遺憾。他不敢愛,不能愛,沒有自我,只能孤寂地活著,所以他的詩總是帶著憂傷。

「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人生當中總會擁有二難的時候,好比佛法是倉央嘉措一定要去遵從的事,可是面對心愛的人如何能夠做到不辜負,這就是很艱難的選擇。如果人生中沒有相遇,是不是就會相愛,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遺憾了。

愛情不是人生的必需品,可是沒有了愛情,人生就會少了很多的滋味。但是愛情也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如果遇到了,不要輕言去放棄,因為很可能一次的錯過就再也不會遇見了。也許有時候愛情會和很多事情產生矛盾,那就需要去找到一個平衡點,如果這個人值得你放棄一些身外之物,那麼就不要猶豫,如果這個不值得,那麼久及早放手,人生很糾結,但是不愛的話就不要不糾纏。

作者:憶夢,歡迎關注:夢憶紅樓,一起找尋紅樓夢和詩詞中的美!

相關焦點

  • 「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這是倉央嘉措最美的情詩
    也許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可是卻大家不一定知道這是倉央嘉措寫的情詩。倉央嘉措寫過很多有名的情詩,還有一句對他的評價讓人記憶深刻,「住在布達拉宮,他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 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的愛情絕唱
    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的愛情絕唱提起倉央嘉措,我首先想起的是他那壯烈而又悲涼的愛情故事、想起的是他那句「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的絕唱詩句、想起的是他為一個女孩讓自己短暫的人生充滿了苦難。
  • 倉央嘉措: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這句詩出自倉嘉嘉措詩集中的《彼岸花·誓言》,全詩為「卿負不來如負不,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在於達娃卓瑪相識的這年,布達拉宮不再平靜。愛穿繪上雲紋星月的衣裳,時常抬頭看著月亮,他在思念誰,又在為誰憂傷。他對達娃卓瑪說「我多想和你,如那諾桑王子和雲卓仙女一般,不論是上天還是入地,恩愛永不分離。」但是她卻說「那些傳說怎如現實這般可親可近,我與你,真實相依,就是最美的傳說。」
  •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的一生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8歲時啊旺被接往巴桑寺進行學習,同往的還有塔堅乃少爺和十幾個小夥伴,達瓦卓瑪是女的無法跟去,她對倉央嘉措是戀戀不捨。在巴桑寺啊旺諾布改名為啊旺嘉措,學習期間啊旺天賦極高,他是眾多學徒中最出色的,《除垢經》《詩鏡》他學得都很好,達瓦卓瑪也時來看望他們,這是啊旺最為期待的,可以看見卓瑪那美麗的大眼睛。
  • 倉央嘉措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佛偈般的經典短語
    倉央嘉措(1683.03.01-1706.11.15),門巴族,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住在布達拉宮中,我是雪域最大的王,在拉薩的大街上流浪,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這句話的藏文原句其實是「住在布達拉宮中,我是持明倉央嘉措,住到拉薩宮殿下,我是浪子宕桑旺波。」
  • 世間安有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是倉央嘉措寫的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曾緘翻譯倉央嘉措情詩。詩文漫讀:曾擔心多情損害了修行,有擔心修行就要遠離了愛人。但是作為漢學深厚的曾緘,加上了自己獨特的感悟:「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說的是這世上怎麼會有兩全的辦法,這兩個極端之間,可以達到完美的統一。而這樣深沉的詠嘆,勾起了人們深切的矛盾感,通過曾緘的詩文,有了解倉央嘉措強烈的願望。倉央嘉措真摯爽朗的詩文,任何翻譯都不能掩蓋其靈魂的深邃華美。
  • 倉央嘉措「不負如來不負卿」,還有另外一個版本
    倉央嘉措「不負如來不負卿」,還有另外一個版本西藏的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是西藏最著名的一位詩人,雖然倉央嘉措才活了短短二十四歲,但是他的詩卻被人們廣為流傳,不但在西藏有很大的影響力,還被翻譯成上百種文字流傳於國內外。在倉央嘉措的詩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為人們所熟知的是那首「不負如來不負卿」。
  •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你真的了解倉央嘉措嗎?
    倉央嘉措(藏文:;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11.15),門巴族,六世達賴喇嘛,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最負盛名的一句話,可你真的懂它其中的意思嗎?
  • 來自倉央嘉措的情詩:此生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來自倉央嘉措的情詩:此生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裡
  • 每日一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情歌》倉央嘉措,他是雪域最大王,也是拉薩最美的情郎。他那一篇篇不朽的傳世詩歌,無不向世人在吶喊著:我不想做這王,我只想做個普通人。原文(直譯):若隨美麗姑娘心,今生便無學佛份,若到深山去修行,又負姑娘一片情。
  • 倉央:最唯美的5句話,「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央:最唯美的5句話,「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1683.03.01-1706.11.15),門巴族,六世達賴喇嘛,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不知道為什麼,看多這句話的時候就莫名的難過了起來。可能這句話正好說到我的痛處,於是便心有戚戚了。其實想一下自己就知道,就算隱藏了這些秘密,我們也活得不堪重負。人生就是你瞞我瞞,你藏我藏。要不然這一生就過得不好。
  • 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看倉央嘉措的傳奇過往
    倉央嘉措的一生充滿了神秘的傳奇色彩,起承轉合,波瀾壯闊,既有宗教的神聖、愛情的悽美,又有政治的枷鎖、命運的無常。或許他本就不屬於這裡,只是意外闖入這俗世,意外留下了感動後世男女的情與詩。流浪在拉薩街頭的倉央嘉措,便是世間最美的情郎。他的這3首情詩,是否也讓你熱淚盈眶?1.《十誡詩》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 倉央嘉措最美詩作: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命運散布的光,照耀在神聖的布達拉宮,終年不化的雪山,囚禁著這片聖潔大地的王。一道來自遙遠中原大地的聖旨,讓這位不聽、不看、不想的六世班禪,踏上了遠離故鄉的不歸路,去面見那個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身為從降生便安排好命運的六世班禪,倉央嘉措自打住進象徵至高無上的布達拉宮,他的雙腳就再也不能觸碰凡塵的土地。依舊是那幾個熟悉的喇嘛,抬著一動不動的倉央嘉措,離開了禁錮他一生的宮殿——只是,命運沒有告知倉央嘉措,這一次離開,便是永遠。萬千流雲,倒映在青草圍繞的湖面,陽光中跳動的塵埃,也變得透明。
  • 倉央嘉措一句「不負如來不負卿」驚豔了時光,其實上半句更美
    ,但是他給後人留下了很多唯美的情詩,所以人們將他稱為「痴僧」,尤其是那句「不負如來不負卿」將痴情寫到了極致。倉央嘉措的詩歌讓人喜歡,主要是因為他用溫婉柔和將愛情描寫得淋漓盡致,或許相比真正的美好,求而不得、遺憾的悽美更能讓人刻骨銘心,比如他在《那一天》中寫道:「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最好不相見》詩云:「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 倉央嘉措: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已指明他的矛盾生活
    這便是他,一個平凡無奇卻又才華橫溢的倉央嘉措猶如酥油茶一般叫人們忘記睏乏,好似牛糞餅的燃燒驅散寒氣帶來溫暖一樣舒暢,更如香酥的糌粑一樣消除人們的飢餓一樣愜意,這便是倉央嘉措在歷史洪流之中存在的意義和必要,更是他人性閃光點的所在;或許在後人的眼裡,人們可以沒有酥油茶,但不能沒有倉央嘉措情歌,那或許會使整個崑崙大草原的草色不鮮豔,會使所有的康巴漢子和嬌媚卓瑪俱失顏色
  • 倉央嘉措不識漢字,「不負如來不負卿」還有其他版本
    住進布達拉宮,他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倉央嘉措,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字,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他出身於西藏的一個農奴家庭,本可以有一個窮苦卻自由的人生,最後卻在桑傑嘉措的操縱下,成了一個沒有實權,不得自由的傀儡。
  • 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不負如來,卻負了她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是六世達賴,也就是五世達賴轉世。1683年,五世達賴在布達拉宮圓寂,後來他的弟子們到處尋找他的轉世童子。在五世達賴留下的所有東西中,弟子們終於找到了一些線索,最終找到了倉央嘉措,認為他就是六世達賴。作為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是應該住進布達拉宮的,但是當時社會環境複雜。達賴在當時是藏區的領導人,為了不引起周邊勢力的侵犯,五世達賴的弟子們並不敢將五世達賴去世的消息傳出去。所以五世達賴去世了,他的轉世童子也找到了,但是這一切都是秘密進行的,沒有幾個人知道。
  • 「不負如來不負卿」,現在人卻不知上句,其實上句更經典
    「不負如來不負卿」,現在人卻不知上句,其實上句更經典   各位英雄晚上好!歡迎各位英雄好漢收看小編的文章。小編只是一介草民,如果寫的不好的話,各位好漢記得筆下留情!好了,言歸正傳。今天,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倉央嘉措的故事!
  • 為何他一生信奉「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卻終落空?
    因為這些詩出自倉央嘉措之手。提起倉央嘉措,不難聯想到那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那麼,為什麼倉央嘉措的詩歌裡飽含深情,為什麼他渴望兩不負的雙全法呢?如這首詩,「那一天,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驀然聽見,你誦經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因為身為達賴的轉世靈童,生而即是雪域最大的王,所以他沒有權利擁有愛情。宿命似一張無形的大手,緊緊地將倉央嘉措包裹。以至於倉央嘉措無法逃脫。
  • 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的悲情一生
    我們都知道有一句情詩叫「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意思就是說,如果動情了,就是辜負了如來,如果不動情,就是辜負了她。這句詩後來也被傳為「寧負如來不負卿」。它的作者倉央嘉措的一生亦是讓人感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