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獨行》書評

2020-12-06 種花家兔子先生

文/種花家兔子先生

我用了一周的時間來讀《自在獨行》,每次都慢慢的將一章讀完,再寫一篇感悟。因為阿多尼斯在詩中寫道:「寫作吧,這是最佳的方式,讓你閱讀自己,聆聽世界。」讀書,本就是為了和靈魂對話,不僅要聽別人的靈魂訴說,也要讓自己的靈魂開口。

好在這本書非常精彩,我才得以寫完五篇讀書感悟,文字自然而然地流淌成一篇篇文章。

同樣是散文,同樣是以孤獨為主題,因此我會拿它與剛看完的《孤獨是生命的禮物》作比較,而我更喜歡《自在獨行》。因為它出自一人之手,思想情感統一、文章水準一致、文風保持不變,故事能做到環環相扣,讓人讀得連貫、舒服。當然,這本書優美的不止是文字,還有那樸實的情感、自在的禪意。真實、純粹,既不加掩飾,也不加修辭。

01 看山是山

書由一個個故事組成,講述了賈平凹先生的部分人生經歷。

故事是用漢字寫的,故事篇幅也比較簡短,因此閱讀起來並沒有太多障礙。讀到幾篇自己也經歷過的事情,不由拍腿稱讚作者寫得入木三分。讀到自己沒經歷過的事,就權當看故事,隨手翻過。

於是我們看到他那位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的母親;看到他生病時的難受和折磨;看到他在陝西的所見所聞。這些故事的分享,讓我們知道了一名作家的過去。

02 看山不是山

賈平凹先生的所見所聞,就僅僅是故事嗎?

如果有人和你聊他每天坐的那張桌子、他種過的一棵文竹、他見過的一隻鳥兒,你會不會耐心的聽呢?多半不會,因為太無聊了。賈平凹先生卻恰好是個無聊的人。於是他寫了他的桌子、他的文竹、他印象中的鳥兒。

一些心浮氣躁的讀者,還沒看幾篇,就開始抱怨這本書不過是幾篇散文拼湊、用文字堆砌的劣質品。讀完既不能產生實際收益,又不能掌握一門技巧,屬於無用之書。

可是,樹木在善變的命運中,不妥協的畫出一圈圈年輪,才成了桌子。因為心動,稀疏平常的文竹才讓人朝思暮想。鳥兒享受安逸卻嚮往自由,體驗過自由的代價才灰頭土臉的回到籠子。

故事裡面還有故事。

03 看山還是山

賈平凹先生是想講述什麼人生哲理嗎?也不是。

《自在獨行》不過一個平凡的人在講述著平凡的故事,只是恰巧他寫故事出了名,又恰巧有人願意看而已。

故事每天都在發生,不僅發生在書本裡,也發生在我們身邊,一樣的故事,一樣的普通。

04 結語

看書只能給人一時的慰藉,那就如久別重逢的故友,一時相談甚歡,終會有曲終人散的時候。

看懂書才能給人永久的精神支撐,那就如在自己心靈的土壤埋下種子,終有一日倔強的長成參天大樹。

《自在獨行》不談如何快速致富、不談如何高效辦事,不談如何成家立業,只用細膩的文字、真摯的情感、從容的心態,分享一個個故事,寫給每個孤獨的行路人。如果你對這本書感興趣,就慢慢去讀吧,不能太快,因為需要停下來等等靈魂。

相關焦點

  • 《自在獨行》
    先生愛熱鬧,但這熱鬧並不是燈火燦爛,而是內心的安寧與獨行的自在。&nbsp&nbsp&nbsp&nbsp《自在獨行》一書分為五章。每章的主題分別為:孤獨地走向未來,默默看世界,獨自走一走,獨處的安寧,自在的禪意。在書中,先生寫情感,聊愛好,談社會,說人生。字裡行間既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
  • 《自在獨行》:感受靈魂的自在與安寧
    《自在獨行》是賈平凹老師的一本散文集,這本散文集汲取了他40多年來的精華,完美展現了一個獨行者的心路歷程,賈平凹老師用極具感染力的故事從各個方面生動地描繪了個人與世界相處的絕妙之處,給所有內心孤獨的人兒一個靈魂的棲息地。
  • 賈平凹何以「自在獨行」?
    據北京時代華語國際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寧炳輝介紹,賈平凹精選散文集《自在獨行》上市兩年來,累計發行量已超過100萬冊,僅噹噹、京東網的評論數量就超過50萬條,成為近兩年來最具影響力的名家經典散文作品。賈平凹的第一篇獲獎作品《滿月兒》發表於1978年3月,到現在整整40年。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白燁稱賈平凹為「改革開放40年來的貫穿作家」。
  • 赳赳老秦,自在獨行——賈平凹
    上世紀七十年代,在這片地處中國大西北的土地上,一隻「自在獨行」的筆桿開始登上文學的殿堂,在新時期肆意揮灑著。新時期伊始,當文學界普遍沉浸在傷痕文學中,撫摸著過往的傷痕,控訴著文革的罪惡時,一隻「自在獨行」的筆桿悄然暴露在人們的視野中,以其天真的眼睛發現了愛與美,呈現給這個世界不一樣的旋律。
  • 「好書推薦」內心的安寧與獨行的自在——讀賈平凹散文集《自在獨行》
    內心的安寧與獨行的自在——讀賈平凹散文集《自在獨行》好書推薦★★★
  • 自在獨行—對生命的真情告白
    重讀賈平凹先生的《自在獨行》,也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經驗的增多《自在獨行》這個書名有一絲禪意的味道,樸素的文字,處處是作者對生命的真情告白。有人說這是一本彰顯作者灑脫豁達生命之旅的修為之作,我卻覺得這本書是寫給那些生命的行者的,是對那些活出極致生命之美的勇者的低調讚美。真實是藝術的生命。賈平凹說,失去了真情,散文就消失了,他的文字間無處不顯現出真情美。真善美,「真」是排在第一位的。
  • 《自在獨行》:人生如逆旅,獨行不悲傷
    獨行易得,自在難尋。賈平凹先生的散文集《自在獨行》,關乎的是關於人與生命的思考。書中說: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十年裡,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了。既然這樣,又糾結什麼呢。只有微笑,才是真正得勝的法寶。
  • 讀《自在獨行》有感
    讀賈平凹《自在獨行》有感。人過了三十歲,就開始不自覺的減少無意義的飯局,在某些時候不知不覺中喜歡上了一個人獨處的味道,其實絕不是我們厭倦了世界的紛擾,只是我們更加企盼內心的富足和安寧。 最近讀了賈平凹的《自在獨行》,在書中有一段話讓我感受頗深。
  • 荊墨│堅守靈魂的獨行——讀賈平凹散文集《自在獨行》
    近日新推出的散文集《自在獨行》(長江文藝出版社2016年5月第1版),將帶領讀者走進賈平凹的獨行世界,收穫一份心靈的自在與安寧。        這本書是賈平凹40多年來創作的散文精粹。書中,他研磨孤獨,收穫自在,致每個孤獨的行路人。賈平凹素來喜靜,最怕有人來敲他的房門。讓他覺得自在的,要麼是行走於西北的大地,要麼就是隱居在自己的書房。
  • 《自在獨行》:人生就是一場孤獨的修行
    《自在獨行》——賈平凹獨行是一場心靈的隱居真正的灑脫來自內心安寧>初讀賈平凹先生的《自在獨行》是我最近在看的一本書,這本書的書名很吸引我「自在獨行」。我覺得其詞很是富有個性,剛看到這個書名時我感覺到的是一股豁然開朗、自在安逸、感到一股禪意似的那種樸實無華又具有內涵的感覺。而怎麼在這快節奏下的當代能做到自在獨行呢?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自在獨行》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散文集。
  • 《自在獨行》:中國人為何愛看熱鬧?愛看熱鬧的都是閒人罷了?
    這段話出自,當代文壇叛逆大師賈平凹著述的《自在獨行》書籍。每每讀至上述段落時,總是咬牙切齒,連連讚嘆這本書籍的妙處,賈平凹把這類愛看熱鬧的「長脖子」的外貌、動作、語言、心理描述的淋漓盡致。寫在最後《自在獨行》書名禪意濃濃,猶有「大象無形、大音希聲」醍醐灌頂之力。不過,住在高樓裡悟禪,遠沒有走在山澗裡悟禪那麼來得輕巧和灑脫。高樓裡悟禪悟出的是「三十功名塵與土」,而山澗裡悟禪悟出的是「雨打芭蕉落閒庭」。可以說,位置決定了思考問題的角度,角度也決定了人一生遠行的方向。
  • 讀賈平凹的《自在獨行》,這三點告訴你做個獨行的人多麼重要
    這本《自在獨行》便是他的散文精品。《自在獨行》是2016年月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這本書寫情感、聊愛好、談社會、說人生。有俗世的智慧,更有生活的趣味。在這本《自在獨行》中賈平凹先生向讀者展示出低調冷智、謙和厚道從容狀態。他是一位智者,更是一個獨行者。
  • 人生難得是自在獨行
    難得的自由 自在的人生一講起自在的人生,很多工薪族表示有話要說。賈平凹先生的著作《自在獨行》,恰恰是講他生活中的自由,人生德爾自在,而這些東西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之上。賈平凹先生這本書中講自己如何在生活的小細節中尋求人生的自在,還有悵惘許久的自由。莊子的《逍遙遊》中有句話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人生如霧亦如夢,緣生緣滅還自在」。從這句話中我們不難看出,自在的人生講究一個根,講的是我們要不忘初心。
  • 成年人最珍貴的生活方式:自在獨行
    賈平凹在《自在獨行》這本書中,告訴每一個孤獨的行路人:「獨行是一場心靈的隱居,真正的灑脫來自內心的安寧。」很多時候,成年人最珍貴的生活方式:自在獨行。03獨行於世界,自在於內心有人說,世界上只有一種成功,那便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賈平凹做到了。他喜歡安靜,他說平生最害怕的就是敲門聲。
  • 成年人最珍貴的生活方式:自在獨行
    賈平凹在《自在獨行》這本書中,告訴每一個孤獨的行路人:「獨行是一場心靈的隱居,真正的灑脫來自內心的安寧。」很多時候,成年人最珍貴的生活方式:自在獨行。01孤獨是生命的禮物賈平凹在剛上初中的時候,迫於生計,他輟學回到家中務農。
  • 賈平凹散文集《自在獨行》發行量過百萬
    2018年11月6日,由北京時代華語國際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時代華語)和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聯合舉辦的「文章的復興:賈平凹散文創作現象學術研討會——暨散文集《自在獨行》發行百萬冊慶功會」在京師大廈隆重舉行。
  • 自在獨行,何懼風雨
    自在獨行,何懼風雨最近有個欄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立意就很好,人生總會有風雨,面對生命中不可迴避的風雨,要乘風破浪,勇敢前行,人生總會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刻,在最艱難的時刻,一定要拿出一份勇氣在風雨中,唯有珍愛自己的人,才能自在獨行,溫暖、浪漫和詩意都要靠自己去爭取,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裡,要為自己活一次,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愛自己是一生浪漫的開始》這本書的作者靜聽風,是一位詩意女子,擁有浪漫情懷,期盼在時光中如花盛開,認為愛自己就是一生浪漫的開始,當你真正認可和接納自己時,所有的美好都將會照進現實。
  • 賈平凹《自在獨行》文學句子
    著名作家賈平凹散文集《自在獨行》文學句子,喜歡哪句?01. 獨行是一場心靈的隱居,真正的灑脫來自內心安寧。02.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十年裡,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了。04. 人不能圓滿,圓滿就要缺,求缺著才平安,才持靜守神。
  • 賈平凹《自在獨行》:寫給每個孤獨的行路人
    ——賈平凹從來沒有讀過賈平凹先生書籍的我,因為書名買下了這本《自在獨行》,越長大內心就越浮躁,越害怕孤單就越渴望內心的安寧,渴望自己以後能成為一個活得很自在,享受孤獨的人,我想這本書應該會告訴我怎麼自在通透的活在這個世上吧,所以就毅然決然的買下了,很顯然我買對了。
  • 賈平凹:《自在獨行》帶來的真情實感
    而他的散文集《自在獨行》發表於016年6月,這本書的目的是寫給每個孤獨的行路人願他們能懂得孤獨的真義,在生活裡多一些從容瀟灑。正如書的封面上寫的: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只有這樣,人才可以說,我這一生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