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儒家思想

2020-12-17 騰訊網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從事喪葬行業的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儒家思想的經典名言

1. 德者事業之基。《菜根譚》譯:道德是事業的基礎。

2.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周易.坤》譯:做好事的家庭必給後代留下幸福,貫做惡事的家庭必給後代留下禍殃。

3.德不孤,必有鄰。《論語.裡仁》譯: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相伴。

4.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尚書.周官》譯 :講道德,心安理得;做壞事,心勞日拙。5.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尚書.周官》譯:財富可以修飾房子,道德可以滋潤人身,使人心寬體胖。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譯:尊敬我的長輩,繼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我的子女,繼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子女。

7、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譯:愛別人的人,別人永遠愛他;尊重別人的人,別人永遠尊重他。

8.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譯: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禮,這就是仁。

9.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荀子·榮辱》譯: 先顧禮義後求利益才算光榮,先求利益而不顧禮義便是恥辱。

10.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戰國策·魏四》譯:別人對我有恩德,不應該忘懷;我對別人有恩德,不應該不忘懷。

儒家文化對當代社會的現實意義,在於其道德價值,教育價值和政治價值三方面。儒家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在當今社會更應該代代傳承,發揚光大。我們有責任重拾儒家文化,有義務將它弘揚傳承,這說大了是民族的事,說小了則是我們的人生獲取自身價值,獲得社會肯定的關鍵。

相關焦點

  •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加強儒家思想與文化強國建設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馬文洋)11月26日上午,由光明日報社、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共濟寧市委聯合主辦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暨「儒家思想與文化強國建設」座談會在曲阜舉行。
  •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暨「儒家思想與...
    本報曲阜11月26日電(記者趙秋麗、李志臣、馮帆)11月26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暨「儒家思想與文化強國建設」座談會在山東省曲阜市舉行,座談會由光明日報社、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共濟寧市委聯合主辦。
  • 樓宇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
    因此可以說,習近平總書記講的「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不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也是人類的核心價值觀,具有普遍意義。現在翟博同志的領銜下,將其中的12字分別由六位教授編寫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讀本》六本書,即仁愛、民本、誠信、正義、和合、大同,不僅對於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中華文明有重大的歷史意義,而且對於構建一個命運共同體的世界也極具現實意義。我衷心希望這六本書的出版能對社會人心道德發揮巨大的影響。
  • 無量子淺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意義、中華傳統文化簡介
    近期,關於很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話題成為熱議,由於多年來的洋文化入侵,大家對傳統的中華文化已經變得模糊,很多人總會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藉口去推廣西方文化。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迫在眉睫,對下一代,弄清自己的祖宗,認識自己文化,變得尤為重要,民俗文化傳播使者無量子收集總結髮下資料做成ppt,供大家參考交流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為主流組成。
  • 把握儒家思想精髓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四個講清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深刻影響,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文化就像一棵生生不息的文明之樹,這棵樹枝繁葉茂、生命堅韌,在不同時期結出了不同的文明花果。把握儒家思想之大體,有利於我們更好地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暨「儒家...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暨「儒家思想與文化強國建設」座談會在曲阜舉行張政致辭 靳諾出席 楊東奇講話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6日訊 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並在孔子研究院發表重要講話七周年之際,今天上午
  • 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結晶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始終從中華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優秀傳統文化,從國家戰略資源的高度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從推動中華民族現代化進程的角度創新發展優秀傳統文化。
  • 努力提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
    從人文精神方面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以「人」為主體的文化,人文傳統深厚。從道德規範方面看,儒學的許多思想都與道德規範直接有關。堅定文化自信,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通過深入研究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兩創」與德性文明的興起
    他指出,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標誌著一場以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為基礎的文化復興運動在各地轟轟烈烈開展起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則具體指導這場運動更加紮實地向前推進;要從包括學術出版在內的各個方面推動中央有關精神和舉措的實施、落地。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滋養
    《中華文化的現代價值》一書,收錄了陳來20篇代表性文章,內容涉及中華文化的傳統與發展、中華文化的時代價值、中華民族精神、孔子孟子思想的現代價值、儒學與時代意義等等。筆者認為,文化就是一個民族在相當長的歷史階段所呈現出來的物質、思想、行為和制度的一切總和。文化可以大到信仰和道德,小到對一花一草的態度。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別,如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文獻、建築、藝術作品等等,都是狹義層面的文化。無論是從廣義層面還是狹義層面挖掘文化傳統、梳理文化精神,對於民族文化的研究都是有益的。
  • 中華優秀傳統思想文化究竟包含哪些內容?
    可以說《易》在這段歷史中成為最為重要的文化源頭,後人稱之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然後是百家爭鳴階段,從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孔子時代到公元前150年董仲舒獨尊儒術為止,這期間可以說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眾星閃爍的時代。
  •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已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這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提出了新的目標任務、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
  • 傳承孔子儒家思想 踐行顏子陋巷精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助力打造...
    ——誦寫講經典 我們在行動」活動啟幕   曲阜孔子文化學院以「傳承孔子儒家思想,踐行顏子陋巷精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以加強新時期教師師德建設為主導,致力開展孔子文化教育培訓、國際文化交流合作、發展孔子文化產業,為曲阜打造培訓之都貢獻力量
  • 張豈之:努力提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
    內容提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從思想觀念方面看,「道法自然」「以民為本」「大同」等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而且是世界文明發展的重要成果。從人文精神方面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以「人」為主體的文化,人文傳統深厚。從道德規範方面看,儒學的許多思想都與道德規範直接有關。
  • ...傳統文化重要論述暨「儒家思想與文化強國建設」座談會在曲阜舉行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暨「儒家思想與文化強國建設」座談會在曲阜舉行張政致辭 靳諾出席 楊東奇講話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並在孔子研究院發表重要講話七周年之際,今天上午,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暨「儒家思想與文化強國建設
  • 外交部山東全球推介 儒家文化展區向世界展示中華傳統文化魅力
    講好山東故事,展示開放、現代、活力的山東……活動展區布置錯落有致,既有山東製造的高精尖科技產品,也有獨具齊魯特色的儒家文化展區。齊魯文化展區通過精彩紛呈的表現形式,向世界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山東是孔子的故鄉和儒家文化發祥地。儒家思想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語言習慣、文化傳統、思想觀念、情感認同的集中體現,凝聚著中華民族普遍認同和廣泛接受的道德規範、思想品格和價值取向,具有極為豐富的思想內涵。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必須圍繞「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這一核心思想理念,逐步展開,不斷深化,與時俱進。仁愛:中華文化的核心力量。思想道德建設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力量。
  •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以後要更加努力學習中華文化,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參加這次比賽給了我更多鍛鍊的機會,也讓我了解到更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覺得這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場文學盛宴、文化盛宴。」會澤縣代表隊初中選手覃清說。
  • 中華文化思想中儒家的起源
    說起儒家,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聽過。孔子更是家喻戶曉的中華人物,孔廟香火綿延千年,儒家學派的思想在無數次的復興和打倒下,仍然屹立至今。今天就以孔子為界限、孟子為承接來說說,儒家的起源。天人關係是古代思想家不得不思考的宏大命題。天理下降到人身上,就形成了人道觀。早先的儒家就是司徒之官。其職位為主管文化,包括祭祀等的活動,周禮的負責人就是這些儒生。也有濡家一說,含有清潔之意。周朝分封制,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建立起來的,周朝很多繁瑣的禮節都是維護宗法制度為主。
  • 大力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八德」教育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2日訊(記者  解豔華)  「當代社會對中華傳統文化認識不足,甚至還有不少誤解,青少年對中華傳統文化認同感降低,信仰危機、道德缺失、迷惘浮躁、崇洋媚俗、『去中國化』的現象比較嚴重。」全國政協委員張其成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