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今天的古詩名字很長,叫做《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黃鶴樓是江南非常著名的一座觀賞樓,古時就在長江邊上,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歡到黃鶴樓來觀景題詩。在詩名裡,「黃鶴樓」就是表明這首詩裡的事情發生在黃鶴樓;「送」指「送別;「孟浩然」就是我們前一首背過的《春曉》這首詩的作者孟浩然;「之」是「去往、到達」的意思;「廣陵」又是一個地名,是江蘇省揚州市古時的一個名稱。我們把這首詩長長的名字串在一起,意思是在黃鶴樓這裡送孟浩然去揚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作者是李白,前邊我們已經背過李白的《靜夜思》,知道他是盛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
李白自24歲開始離開從小生活的四川,開始四處遊歷,在寄居於安陸(今湖北安陸市,在武漢市的西北方向約100公裡處)時,認識了比他大12歲的孟浩然,很快兩個人結為好友。
公元730年三月(李白此時29歲),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江蘇揚州),於是與孟浩然相約在黃鶴樓給他送行,孟浩然乘船沿著長江去往揚州,李白到江邊告別,寫下這首著名的送別詩。
第一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故人:「故」在古文中有很多含義,這裡是「老朋友」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李白的老朋友,結合標題,就是指孟浩然。
西辭:「西」是朝向西方的意思,「辭」是「告辭」的辭,是辭別、告別的意思。「西辭」就是指向西方辭別。為什麼是向西方辭別呢?我們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從黃鶴樓去往揚州,是順著長江向東行,孟浩然在船上向東,回頭向岸邊的李白辭行時,就是面向西方,所以是「西辭」
黃鶴樓:這裡點出了送別的地點。
煙花:在現代漢語中,煙花是指我們夜晚放到天上的煙花,但古詩裡的「煙花」,是形容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春天。
三月:和《詠柳》中「二月春風似剪刀」的「二月」一樣,指農曆三月,大約是我們今天公曆四、五月份,正是最美好的春天。直到今天,我們也會使用「煙花三月」作為固定搭配來描繪春天這個美好時節。
下:從意思上看,是「去往」的意思,用「下」字其實隱含乘船是沿長江順流而下。
揚州:這是孟浩然要去往的目的地,就是今天的江蘇省揚州市。
這一整句的意思連起來就是:老朋友在黃鶴樓與我辭別,在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往揚州。
第二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孤帆:「孤」是「孤獨」的「孤」,表示只有一個;「帆」是「帆船」的「帆」,表示小船。在古詩裡常用「孤帆」來表達孤零零的一艘小船,這個詞我們還會在更多的詩詞裡見到。
遠影:「遠」表達走遠了,「影」是影子。「遠影」意思直譯是遠去的影子,聯繫前邊的「孤帆」,是指小船漸行漸遠。
碧空:「碧」是青綠色,我們在《詠柳》中讀「碧玉妝成一樹高」時讀到過這個字,「空」是天空。「碧空」是指青綠色的天空,和我們今天用的成語「碧空如洗」中的「碧空」是一個意思。
盡:指盡頭、消失。
唯見:「唯」在這裡通「惟」,表示只有、僅僅,「見」是看見。「唯見」意思是只看見。
長江:指中國最大的河流——長江。
天際流:「際」是「邊際」的際,表示邊界、盡頭,「天際」就是天邊、天的盡頭,「流」是流向。「天際流」是流向天邊。
這一整句的意思是,孤零零的小船越行越遠,影子消失在碧藍天空的盡頭,眼前只看到長江水滾滾流向天邊。
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第一句講述了好友要離開的所有關鍵信息:送別的地點——黃鶴樓、送別的時間——煙花三月、好友的目的地——揚州;第二句則描繪了好友乘船越走越遠時的景象:小船越走越遠,我們只能看到滾滾江水。
小朋友們背詩的時候,可以想像自己是李白,來到長江邊的黃鶴樓,要送別好友孟浩然去揚州,自己身後是黃鶴樓、眼前是滾滾長江水,孟浩然站在船上向自己揮手辭別,小船越走越遠,直到消失在天邊,自己只能看到空蕩蕩的江水。
在這樣的畫面裡,小朋友可以「按圖索驥」,便於記憶整首古詩,當然我們還是繼續鼓勵小朋友們把自己腦子裡的畫面畫下來,做自己的古詩小畫冊哦。
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內容就是這些,咱們下首詩再見吧。
Ps,桃子媽並非中文專業,所有對古詩詞的解讀,均為桃子媽查閱各種資料後的理解,已盡力保證沒有原則錯誤,如仍有不妥之處,歡迎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