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 |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021-03-01 古詩詞世界
  點上方 藍色字體 一鍵關注    詩詞解讀 | 國學經典 | 百家講壇| 精品課程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詩詞

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遊。
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⑴黃鶴樓: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蹟,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屬於長江下遊地帶,傳說三國時期的費禕於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存樓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達。廣陵:即揚州。

⑵故人:老朋友,這裡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辭:辭別。

⑶煙花:形容柳絮如煙、鮮花似錦的春天景物,指豔麗的春景。下:順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盡:消失在碧藍的天際。盡:盡頭,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⑸唯見:只看見。天際流:流向天邊 天際:天邊,天邊的盡頭。

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遊的詩人,他「一生好入名山遊」,足跡幾乎遍及整個中國,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歷來傳頌的名篇,這首詩是李白出蜀壯遊期間的作品,寫詩人送別友人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詩的起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緊扣題旨,點明送行的地點及自己與被送者的關係。「故人」一詞說明了兩位詩人的深厚情誼。「黃鶴樓」是天下名勝,是詩人墨客流連聚會之所,又是傳說中仙人乘鶴升天之處。而今兩位瀟灑飄逸的詩人在此道別,更帶有詩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煙花三月下揚州」,緊承首句,寫送行的時令與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揚州」是東南都會,自古繁華,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爭豔的季節。詩人用「煙花」修飾「三月」,不僅傳神地寫出煙霧迷濛、繁花似錦的陽春特色,也使人聯想到處在開元盛世的揚州,那花團錦簇、繡戶珠簾,繁榮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時間也選擇得恰當。李白對友人的這次旅遊自然十分欣羨。「煙花三月下揚州」這清麗明快的詩句,正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愉快與嚮往。但李白又是富於感情的詩人,當友人揚帆遠去的時候,惜別之情油然而生。從《李太白集》裡,我們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間有著不少贈答詩。在《贈孟浩然》中,李白寫道:「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可見李白對孟浩然是多麼敬佩,兩人的情誼是多麼深厚。詩的第三、四句正是寫李白送別詩友時的惜別深情。「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表面看來這兩句詩全是寫景,其實卻有著詩人鮮明的形象。「孤帆」絕不是說浩瀚的長江上只有一隻帆船,而是寫詩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隻帆船上。詩人在黃鶴樓邊送行,看著友人乘坐的船掛起風帆,漸去漸遠,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點影子了,最後終於消失在水天相接之處,而詩人仍然久久佇立,目送流向天際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託付江水,陪隨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這兩句詩表達了多麼深摯的友情,然而在詩句中卻找不到「友情」這個字眼。詩人巧妙地將依依惜別的深情寄托在對自然景物的動態描寫之中,將情與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餘味無窮。另外在詩歌的用韻上,詩人也頗具匠心地選擇了「樓」「州」「流」三個聲調悠揚的韻腳,吟誦起來餘音嫋嫋。這與孤帆遠去、江流天際的景象以及詩人目送神馳、情意綿綿的神態十分吻合。再加上語言清麗自然,意境雄渾開闊,這首詩真是令人越讀越愛,百讀不厭,無怪乎千古傳頌。「故人西辭黃鶴樓」,這一句不光是為了點題,更因為黃鶴樓乃天下名勝,可能是兩位詩人經常流連聚會之所。因此一提到黃鶴樓,就帶出種種與此處有關的富於詩意的生活內容。而黃鶴樓本身呢?又是傳說仙人飛上天空去的地方,這和李白心目中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揚州,又構成一種聯想,增加了那種愉快的、暢想曲的氣氛。「煙花三月下揚州」,在「三月」上加「煙花」二字,把送別環境中那種詩的氣氛塗抹得尤為濃鬱。煙花者,煙霧迷濛,繁花似錦也。給人的感覺決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盡、看不透的大片陽春煙景。三月,固然是煙花之時,而開元時代繁華的長江下遊,又何嘗不是煙花之地呢?「煙花三月」,不僅再現了那暮春時節、繁華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時代氣氛。此句意境優美,文字綺麗,清人孫洙譽為「千古麗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詩的後兩句看起來似乎是寫景,但在寫景中包含著一個充滿詩意的細節。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經揚帆而去,而他還在江邊目送遠去的風帆。李白的目光望著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可見目送時間之長。帆影已經消逝了,然而李白還在翹首凝望,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蕩蕩地流向遠遠的水天交接之處。「唯見長江天際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誰又能說是單純寫景呢?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嚮往,不正體現在這富有詩意的神馳目注之中嗎?詩人的心潮起伏,不正象浩浩東去的一江春水嗎?總之,這一場極富詩意的、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對李白來說,又是帶著一片嚮往之情的離別,被詩人用絢爛的陽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長江的寬闊畫面,用目送孤帆遠影的細節,極為傳神地表現出來。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現在新建了粉絲群以供各位詩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請在後臺輸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區回復喔)。

-END-

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必刪。

相關焦點

  • 一首古詩詞 |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注釋⑴黃鶴樓: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蹟,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屬於長江下遊地帶,傳說三國時期的費禕於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存樓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達。廣陵:即揚州。⑵故人:老朋友,這裡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
  • 古詩: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吧詩詞原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作者:李白      朝代:唐朝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詩意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翻譯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名篇之一。這是一首送別詩,寓離情於寫景。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詩意  這首送別詩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調。它不同於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種少年剛腸的離別,也不同於王維《渭城曲》那種深情體貼的離別。  這首詩,表現的是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
  •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次的離別特別有詩意,不同於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那種少年剛腸,也不同於王維《渭城曲》的那種深情體切。這是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在一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地區,繁華的季節相離別,其中還帶著李白的嚮往,這就使得這次的離別有著無比的詩意了。李白和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剛出四川不久,正當年輕快意的時候,他眼裡的世界還和黃金一般的美好。
  • 小學經典古詩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唐代]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友人在黃鶴樓與我辭別,在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遊。孤船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盡頭,只看見滾滾長江向天際奔流。
  • 「部編古詩詞解讀」65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小朋友們好,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小江說語文」從「教材解讀」、「詩作背景」、「古詩解讀」三個方面出發,帶領小朋友們回到教材去看古詩,同時在「古詩詞解讀」部分通過師生問答的形式,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古詩。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意 賞析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詩人李白寫的一首送別詩,從題目可以看出是送孟浩然,那麼孟浩然要去哪兒?這首詩的詩意又是什麼?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這段直譯,摘自百度百科) 題解: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孟浩然,李白的朋友,比李白大12歲,盛唐時期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就是寫「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那位大詩人。
  • 2012青島小升初語文古詩詞考點解析: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注釋   1.黃鶴樓: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傳說有神仙在此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往。   4.廣陵:即揚州。   5.故人:老朋友,這裡指孟浩然。   6.煙花:指豔麗的春景。
  • 崔顥的《黃鶴樓》是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最好的催化劑
    黃鶴樓作為中國古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歷來就廣受文人騷客的青睞。與之有關的詩詞歌賦更廣為流傳,而最為大眾所熟悉的便是崔顥的《黃鶴樓》和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因為崔顥的珠玉在前,在某種程度上也促使著李白後面寫出了這首膾炙人口的七絕。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作品賞析這首詩不同於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種少年剛腸的離別,也不同於王維《渭城曲》那種深情體貼的離別。而是表現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李白與孟浩然的交往,是他當年輕快意的時候,所以眼裡所看到的無不是美好愜意。這次離別正是開元盛世,太平而又繁榮,季節是煙花三月、春意最濃的時候,從黃鶴樓順著長江而下,這一路都是繁花似錦。李白是那樣一個浪漫、愛好遊覽的人,所以這次離別完全是在很濃鬱的暢想曲和抒情詩的氣氛裡進行的。
  • 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鑑賞:唐玄宗開元十八年春,詩人在漢口附近遊覽,偶遇落榜回家的孟浩然,於是為他送行。
  • 【用日語讀唐詩】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用日語讀唐詩】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016年03月14日13:49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人氣非常高。人民網日本頻道將每期為大家送上一首優美的漢詩,一起來欣賞其中的奧妙吧。
  •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注 釋 之:到達。廣陵:即揚州。 故人:老朋友,這裡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
  • 【詩與智慧】古詩講讀: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詩作原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⑴故人西辭黃鶴樓⑵,煙花三月下揚州⑶。
  • 清華桃子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寄情於景,紀念真摯的友情
    (五)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在詩名裡,「黃鶴樓」就是表明這首詩裡的事情發生在黃鶴樓;「送」指「送別;「孟浩然」就是我們前一首背過的《春曉》這首詩的作者孟浩然;「之」是「去往、到達」的意思;「廣陵」又是一個地名,是江蘇省揚州市古時的一個名稱。我們把這首詩長長的名字串在一起,意思是在黃鶴樓這裡送孟浩然去揚州。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古詩朗讀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江南四大名樓:湖北武漢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湖南岳陽嶽陽樓;江蘇南京閱江樓。盛唐的第二首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就是發生在湖北的事情,今天我們來解讀一下。一、初讀知詩意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作者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友的詩人,他「一生好人名山遊」,在漫遊和漂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跡遍布中原內外,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友情的作品。
  • 悠遠空靈,千古麗句——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審美談
    悠遠空靈 千古麗句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審美談文/張發安 編輯/磐石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是詩人李白在黃鶴樓送別好友孟浩然之時,借山川景象抒發送友情懷,充分展示祖國河山的無比壯麗。吟誦李白這首詩,激情澎湃,眼界大開。清《唐詩三百首》主編孫洙稱其「煙花三月下揚州」為「千古麗句」。有人問這「千古麗句」,究竟「麗」在哪裡?對此,我們理應作出回答。筆者檢閱了一些詩詞鑑賞詞典,看了一些賞析文章,大多是從字詞句篇作了些解析,而從審美角度去分析的不多。
  • 睡前陪孩子聽首詩 |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點擊上方聽有聲閱讀,解放雙眼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簡介】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送別詩。
  • 送別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代詩人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賞析  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遊的詩人,他「一生好入名山遊」,足跡幾乎遍及整個中國,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