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望大漠看祁連凝望河西

2020-10-03 兜鍪看劍

蕩蕩大漠,浩瀚戈壁,綿延千裡的河西走廊,在我心中散射著永不漫滅的情懷。巍峨的祁連山,蟠蜿的長城,煢煢孑立的烽火古燧,在我心中永遠是一座聳天入霄的大碑。它似一軸橫亙無垠的磅礴畫卷,悠悠蕩蕩,洞穿我的靈魂。又似一張浩瀚無邊的巍然史冊,厚德載物,源遠流長。滄海桑田,人海沉浮,它一筆一筆鐫刻在山川的各個角落。星移鬥轉,雲捲雲舒,它一畫一畫塊壘在千年古剎的雕梁飛簷,預留給後人破解的密碼。它一鍬一鍬將信息,封存在黃土地裡。那叢林,那大漠,那戈壁都成為塊壘平鋪的鉛字和宣紙,鐵筆勾畫出白雲蒼狗,東海揚塵的裂變。

百萬年,千萬年,億萬年,一次次的嬗變,一次次的定格,又被後來的擠壓所衝淡。千萬次的大地隆起,千萬次的高山跌落,千萬次的平原塌陷。千萬次的湖泊乾涸。火山噴射,地動山搖。一幅幅的畫卷壯美,再壯美。展現,又展現。白雪皚皚的祁連山萬年不倒,越拔越高。豐厚的土地,孕育著強勁的生命基因,隨風入霄,飛向東方。於是,大漠拓展開來,戈壁顯露出來了,跌跌撞撞無意排成兩行山,磕磕碰碰形成一道溝。橫天跨地的河西長卷,鋪張天之西角,悠悠蕩蕩,蒼蒼壘壘,一條荒涼的走廊,不緊不慢,列陣排開,似乎要驗證一下生命的硬度和文明強度。

於是,在這長廊中,一幕幕人類看似驚天動地,滄桑卻視為渺小的壯舉演繹出來。生與死的搏鬥,血與火的洗滌,悲與壯的碰撞,美與醜的交錯,靈與肉的呻吟,愛與恨的相互交替,生離與死別的交叉,文明與愚昧的拉鋸,春夏秋冬的變幻,花開花落的孕育,綠色與黃沙的擠壓,一切生靈、物體都在演繹著運動永恆的大劇。

我撫摸滄桑老人的橫皺,叩讀歷史細膩綿綿的風雨,在時間的隧洞中穿梭往來。一幕幕的畫卷展開,朦朧,模糊,真切,清晰。

聽,聽聽,有人走來,一隊隊駝鈴叮叮噹噹作響,踏著虔誠的腳步,奏著悠揚的域外之音,從西方走來。一個個蓬頭垢面,破衣爛衫,疲憊的腳步與餓馬搖鈴,敲打著大地的脈搏。櫛風沐雨,風餐露宿,駝馬匍斃,可步履仍是那樣的堅定,義無反顧地向前,向前。中原的雄風吹拂著疲憊的呼吸,唐朝的明燈在他們的心弦彈撥著永遠不息滅的光輝。駝鈴聲聲,胡樂悠揚,回音嫋嫋,不絕如縷。一幫幫虔誠的朝聖者,急匆匆拜走東方,又急匆匆馱走東方的文明,來去匆匆,匆匆又匆匆。

聽,聽聽,有人走來,張騫從東方走來,豪情滿懷,踏著的腳步也是那樣的堅定,那是自信的步履,步履艱難中張揚著恢宏、博大的文明擴展。班超從東方走來,唐僧從東方走來,馬可波羅從這走過。延綿千裡的河西走廊啊,你只擁抱那氣貫長虹的的步履,堅定不移的步履,虔誠信徒的步履。

延綿千裡的河西走廊啊,有時是那樣的寧靜,寧靜的花濺一滴淚,星星都聽的見,夜深如水。可有時,是那樣的嘈雜,嘈雜的飛沙走石血腥瀰漫,錚錚鐵馬之聲不時入耳;寒潮刺骨,風卷旗裂。羌笛的幽咽之聲,不絕如縷。飛將軍橫刀立馬,豪氣沖天;霍去病舉杯邀月,地湧甘泉;成吉思汗的鐵馬雄風,鋪開遮天蔽日的偉大徵程,塵土飛揚,瀰漫著血腥和豪氣。遠去了,戰馬的嘶鳴。

遠去了,徵人的憂愁。遠去了,閨婦的哀怨。遠去了,稚子的涕哭聲。全都遠去了。永恆的時間將這一切都不留痕跡地悄然銷毀,永恆的宇宙惟你長生。輝煌的河西,輝煌的絲綢之路,終於落下了它的大幕,一切的一切,歸於沉默,寂寞,寧靜,安謐……

相關焦點

  • 《走進河西詩選》
    翌日,穿越戈壁大漠至肅州嘉峪關駐留,登高憑古、尋幽探跡。青唐至肅州,漢古絲路之南段也。道路險峻,山川雄奇。北上門源而出祁連,正雪漫龍嶺,風勁崇阿;物華蕭瑟,霜冷長河。甘州、肅州廣袤而蒼涼,瀚沙接天,古人不虛也。御風而行,馳騁於連霍之上,神遊物外,凌寒接萬頃茫然。逐長河落日;攬大漠孤煙。思緒飛揚,浩浩乎穿行於浩瀚蒼冥之間,感天地廖廓。逸興所至,若六師兵出漢塞,鷹擊翼展胡天。
  • 大漠孤煙,祁連雪山孕育的大地,沒有它就沒有絲綢之路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近人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描繪了邊陲大漠中壯闊雄奇的景象,境界闊大,氣象雄渾。萬裡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它東銜渤海朝日,西枕祁連雪峰,橫亙於中國北部的峰巒之巔,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觀之一。
  • 散文詩:春天的凝望
    春天的凝望姜建華之一望春天,如望走失殆盡的時光,望春天,如望歲月裡那遠去的悲悲喜喜,望春天,如望,青澀少年懵懂的愁緒,浮浮沉沉明明滅滅,望春天,山花爛漫,被隔離在城市和鄉村之外,孤單單地怒放,望春天,沒人看那星星微涼的夜空,正如,無人看那荒涼的山丘,隔在春天之外的人,丟掉了青春,丟掉了故鄉,親人,望春風十裡,沒人望一望這暗夜,獨自想著春天的人。
  • 詩說甘肅(14首):詩說河西走廊,一覽祁連風光
    1酒泉城下有泉地愛酒河西漢郡隋肅州敦煌玉門阿克塞莫高陽關金塔秋2張掖張國臂掖通西域甘州高臺望肅南>弱水三千黑河飲臨澤民樂霞山丹3甘南州府合作農牧區迭部卓尼藏民居拉卜楞寺夏河浴華年古城白龍都4武威武功軍威鎮河西涼州割據姑臧基雷臺漢墓銅奔馬
  • 祁連風骨,大漠情懷||西部山水畫家吳有安
    祁連風骨,大漠情懷——寫給西部山水畫家吳有安先生一抹濃彩一縷清香戈壁大漠,絲路長歌,七彩丹霞,巍巍祁連或許鮮花未曾綻放但生命依然沐浴陽光而春意盎然他,堅守千年絲路文化,超越古道情懷用一支筆幾十年耕雲種月,以其超然本能的視角詮釋另一種生命的意義
  • 「西行散記」—10:大漠第一墩,長城「龍」尾,李戰軍
    ,長城「龍」尾 李戰軍 墩堡遙遙相互望,長城道道連關山。,夏的熱烈,秋的成熟,冬的嚴峻,用召之即來的日月揮灑出大漠的震顫與激蕩,給人秋冬的蕭瑟,戰馬的嘶鳴,大漠的孤煙以及寂寞的落日長圓。,感受著不同的風向變幻不同的景色,即使剩下這一沙一土一墩,也堅韌厚實地傲然屹立,組成大漠獨有的風情。
  • 「溫飛」祁連之歌:兩千裡冰雪連天 兩千年風雲激蕩
    」(《辭源》「祁連」條),一些古籍中也把祁連山稱為「天山」,以此彰顯其高聳巍峨。此時,時間定格如一座停擺的鐘,只有天空中那純淨湛藍的美好,讓我們難以抗拒地遊向天境祁連。大 國 夢 想  扁都口外有一座孤峰聳立的山丘,據說山上長著一種叫作「紅藍草」的植物,可以榨出嫣紅的汁液,給女子的臉頰增添一抹紅暈。
  • 想等一個人,陪我去甘肅,看大漠孤煙、看世外桃源
    想等一個人,陪我去甘肅,看大漠孤煙、看世外桃源。 唐人印象人海茫茫,遇見一個聊得來的人很容易,但那個願意陪我走遍千山萬水的人卻還沒出現。 micong這裡有甘南地區唯一允許參觀的天葬臺,在半路上可以望到紅石崖,錯落有致,夕陽時最好看。
  • 劉鈺詩歌:河西聽風 誦讀:潤雪
    酒泉啊酒泉酒的泉泉的酒飲醉了古今的將士飲醉了天上飛舞的仙女在大漠在戈壁千古不變的交響曲敦煌的不老月牙泉的不涸已像洞窟中的雕塑藏經閣中的經卷深埋在了世人的心裡斜陽下的陽關玉門關已愧然不動數千年它的靈魂它的傲骨早已和祁連山的雪水一樣融入了河西走廊
  •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河西走廊五城旅遊攻略
    今早半倚在沙發上閉目養神,唐朝大詩人王維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下子闖入腦海,就它了!河西走廊簡稱河西,是中國內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它位於祁連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烏鞘嶺以西,甘肅新疆邊界以東,長約1000公裡,寬數公裡至近二百公裡。河西走廊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其輝煌從西漢開始一直延續到民國。
  • 大漠無邊,路長,夢更長……(散文詩)
    用心靈聆聽生命微語的時刻,如期而至的大漠冷月,在朦朧的地平線邊緣跳躍著、升騰著——渾圓明澈,淡黃中透著清亮;似沙海戈壁的幸運星,與大漠莽原形影不離。月光四溢的夜晚,孤寂的荒漠顯得更加蕭瑟。在影影綽綽的月光下,大漠中童話般的寂寞,低婉地歌唱著曾經清泉甘甜的樓蘭;古絲綢之路上的聲聲駝鈴,穿越流年的繁華,把無盡的路升向消逝於迷霧中的城池;那些被金戈鐵馬馳騁過的煙塵,隨著前行的目光移動著腳步,散落在夢想開始的地方,神秘的沙海荒漠,如今都靜謐地守在清冷的月色裡,成為時光褶皺裡鏤刻著的斑駁,承載著歷史的印記。
  • 尋找遠方/天境祁連,山連著山景連著景
    環中國西部的甘肅青海大環線旅遊,必然要走河西走廊,翻越奇峻壯美的祁連山。祁連山在中國地理版圖上,橫亙800多公裡,但它為什麼叫祁連山呢?不叫張連山,綺麗山?我以前在中學地理課本裡知道它的神聖存在,後在相關的歷史材料中對祁連山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文化和旅遊#河西走廊就是因它和合黎山等山,在幾百萬年前的地質運動而形成的1000多公裡的走廊。
  • 思想的「文學突圍」——讀孫德宏長篇散文新著《凝望》
    這是《凝望》作者孫德宏筆下的康德——「今天,教授不大願意去想那些折磨而又激動了他近十年的種種悖論和複雜的推理了……」。此時的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出版——也就是他那孜孜不倦地探尋「人和人類一切理想的基礎」的辛勞終見曙光之際,心情愉快,正享受著思想的澄明與世界的清朗。我相信,此時《凝望》作者本人的心情也是如此。
  • 西部情懷,詩境祁連—當代著名書畫家郭正英與他的藝術之路
    形式與風格——郭正英藝術淺析文/蕭陽記得在一次談話中,郭正英先生對我說過他們民族的歷史:裕固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大約在9世紀中葉遷徙到了河西走廊那靜謐無言的巍巍祁連,那煢煢孑立的沙漠胡楊,那九曲迴轉的長河古道——這些物象已成為郭正英先生藝術的象徵符號。在浩瀚的中國藝術史,西部蒼涼雄渾、八荒渺然的蒼天大漠是不斷被謳歌描畫的永恆主題,歷代詩客前賢不約而同地將其歸於那種雄健與悲壯交融的意境,以一種陽剛浩然之氣而成為中國藝術傳統中永遠的精神根脈。
  • 非遺鮮聞丨秦腔《肝膽祁連》審查演出在張掖舉行(兩條)
    秦腔《肝膽祁連》審查演出在張掖舉行軍魂耀日月,肝膽照祁連。近日,大型秦腔現代戲《肝膽祁連》,在河西學院河西講堂進行審查演出。腔現代戲《肝膽祁連》是根據愛國民主人士高金城烈士上世紀30年代在張掖為營救紅西路軍流散戰士而英勇犧牲的感人事跡所創作,全劇共分6場。在座談會上,相關專家和《肝膽祁連》主創人員進行了座談交流,通過專家解析和現場研討的方式對該劇結構、戲劇情節設置以及音樂、服裝元素搭配等各個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 《肝膽祁連》用秦腔講述革命先烈的故事
    信仰的力量 精神的光芒 ——《肝膽祁連》用秦腔講述革命先烈的故事「我們要講好黨的故事,講好紅軍的故事,講好西路軍的故事,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張掖市七一劇團演藝有限責任公司以愛國民主人士高金城烈士上世紀30年代在張掖為營救紅西路軍戰士而英勇犧牲的感人故事為素材創排的大型秦腔現代戲《肝膽祁連》,於2020年8月20日在濱河新區張掖絲綢之路文化藝術中心——七一劇院再度上演。
  • 詩境祁連,情系西部—書畫藝術家郭正英先生新作賞析
    形式與風格——郭正英藝術淺析文/蕭陽記得在一次談話中,郭正英先生對我說過他們民族的歷史:裕固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大約在9世紀中葉遷徙到了河西走廊那靜謐無言的巍巍祁連,那煢煢孑立的沙漠胡楊,那九曲迴轉的長河古道——這些物象已成為郭正英先生藝術的象徵符號。在浩瀚的中國藝術史,西部蒼涼雄渾、八荒渺然的蒼天大漠是不斷被謳歌描畫的永恆主題,歷代詩客前賢不約而同地將其歸於那種雄健與悲壯交融的意境,以一種陽剛浩然之氣而成為中國藝術傳統中永遠的精神根脈。
  • 涼州詩詞、塞北風景、沙鄉民俗、祁連風光 武威唱響文化旅遊「四...
    而今,武威市更是推出涼州詩詞、塞北風景、沙鄉民俗、祁連風光等四條旅遊線路,為當地文化旅遊唱響「四重奏」,讓更多遊客來一探文化與詩詞的盛宴,感受沙漠與人類的較量。【線路推薦】出發地——武威市——涼州白塔寺——武威市涼州區高壩鎮蜻蜓村——武威文廟——雷臺漢墓——沙漠公園——返回【建議天數】2天武威文廟【線路景點介紹】白塔寺,又稱百塔寺,位於甘肅省武威市東南20公裡的涼州區武南鎮白塔村,它是河西走廊重要的藏傳佛教寺院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