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煮麵條時,不要開水下鍋,偷學麵館師傅,麵條出鍋爽滑有嚼勁
麵條是我們經常吃的主食,在中國,很多地區的特色也是麵食,比如山西的刀削麵、蘭州的牛肉拉麵、老北京炸醬麵等等,為什麼人家的面爽滑有嚼勁,可以成為特色,其實煮麵也是有大講究的,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說一下如何煮麵更好吃。
要想讓麵條有筋道,那每一步都是有講究的,從最開始的麵粉,不能用低筋的麵粉,在和面的時候我們要放上鹽,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溫度,水、面還有鹽的比例也會不同,有的面,還需要加一些食用鹼,比如說臊子麵,以及揉面講究的力度,還有醒面的溫度時間每一步都有講究。
現在大家的生活節奏都很快,很少有人會從和面開始,大部分人會從超市買上一些麵條,放到冰箱,早晚煮上一包,簡單又方便,尤其是在冬天,喝一碗熱騰騰的麵條,從上暖到下。
一個人的生活也要很精緻,麵條做的也要讓自己感覺很有食慾,很多人煮麵條,最後都會變成一坨一坨,還有不知火候煮不熟的,要想做的筋道順滑,是有技巧的,有很多人從開水下鍋就錯了,牢記這3個小技巧,麵條爽滑筋道、有嚼勁!
煮麵條的水溫
很多人以為要開水下鍋,但其實並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水開之後下鍋,會使麵條不停在鍋裡翻滾,這樣更容易外粘,最後成了一坨一坨的,雖然能吃,但味覺體驗並不是很好。
要想煮好一碗麵,水溫是很講究的,正確的方法是:水燒至冒氣泡時將麵條擺散下入鍋中(這時的水溫大約是70~80度),然後用筷子順著一個方向慢慢攪動,這樣麵條不會粘連,而且煮出的面格外筋道好吃。
煮麵條時加入少許鹽
想讓麵條好吃,不僅和面的時候要加鹽,煮麵條的時候也要加入少許的鹽,這樣不僅可以防止麵條粘鍋,還可以提味,使麵條更筋道好吃。
點水和過水
我們有句老話「三滾餃子兩滾面」,不管是煮餃子還是煮麵,不能一直開著煮,這樣會導致外面是數了,但裡面還是生的,所以當水沸騰的時候,我們要適當加一點冷水,這個過程就叫點水,一般加兩次水,麵條差不多就熟了,這樣煮出的麵條筋道、不夾生。
過水,就是將煮好的麵條放到涼水中過一下,這樣麵條不會一坨一坨的,吃起來很有嚼勁,不會影響口感。
簡簡單單的煮麵條,其中也包含著大智慧,這樣的方法也是偷師麵館師傅,用過很多次都屢試不爽,非常好用,牢記以上3個小技巧,煮出來的麵條好吃又筋道。
關注我,帶你打開新「食」界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