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十二
北宋開寶八年(975年),南唐國破,後主李煜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兼違命侯。一夜之間從高高在上的皇帝淪為任人凌辱的階下之囚,當真是人生無常,世事多變。
曹雪芹說李煜是「古之傷心人」,的確,這一天翻地覆的巨變擱誰身上都是毀滅性的打擊。加上前面的文章我們說過李煜是一個沒有反省、沒有反思的人,要麼前半生極盡享樂,要麼後半生極盡哀愁。所以李煜在亡國後,只幹了一件事——就是思念故國,不斷追憶故國。李煜是一個陷進去就出不來的詩人,這一點和蘇東坡、歐陽修都不一樣,也正是這一點,無限的哀愁一步步讓他成為「千古詞帝」。
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李煜對故國的思念和追憶是不分白天黑夜的,所以他是醒也思國,夢也思國。這一點在他詞裡表現得淋漓盡致。李煜的詞裡曾無數次提到「夢」字,如「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再如「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這些夢讀來就是無限悽涼,讓人傷感。
然而在李後主這些悽涼的夢詞裡有這樣一首詞,可以說是寫出了史上最美好的一場夢,短短二十七字,充滿無限美好,一個經典名句流傳千古。
《憶江南·多少恨》
南唐·李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憶江南是詞牌名,又名望江南,這首詞是後主李煜亡國入宋被囚後創作的一首記夢詞。
在這首詞裡,李煜回到以前還是故國君主時 ,在上苑遊玩,車子如流水穿過,馬隊像長龍一樣川流不息。正是景色優美的春天,還吹著融融的春風。真是一派好風景。
然而事實是這樣嗎?這個夢真的有那麼美好嗎?在詞的開篇,詩人其實已經點出,多少恨!一個「恨」字足以看出詩人內心的悲痛,這個恨不光是遺憾,不光是在遺憾這是夢境,更多的是遺恨,甚至有幾分怨恨,是說有多少遺恨呀,都在昨夜的夢魂中。為什麼?正是因為這個夢太美好了,對於身陷囹圄的李煜來說太不真實了!從反面表現出了美好夢境背後的悽涼現實。
通篇雖然沒有一字寫現實的悽涼和悲慘,都是著筆在寫詩人記憶中最清晰、印象最深刻的是「遊上苑」和最繁華最熱鬧的「車如流水馬如龍」。但是詩人經歷了那麼多卻只夢到了這兩點,說明這是詩人記憶中最深刻最難忘的部分,詩人好不容易再次回到了記憶中最美好的場景,見到了記憶中最難忘的繁華景象。然而卻是一場夢,夢境越是繁華熱鬧,夢醒後的悲哀越是濃重;對舊日的繁華眷戀越深,今日處境的悽涼越不難想見。
李後主就是這樣一個不知反省沒有反思的人,即便是在夢中也要極盡歡樂。只是這一份歡樂過去,夢醒之後有多少遺恨和哀愁!
這樣的夢不做也罷!
圖/網絡
每天共話詩詞,關注十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