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到頭來才明白人生美好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

2020-12-21 文人趣讀書

隨著日復一日,太陽東升西落,我們快走到了人生的終點,從出生到現在的滿頭白髮,時間在我們身上留下了深深地痕跡,喜怒哀樂和各種事物都已經變得不那麼新鮮。這最後一程我們能走多遠,由我們的體魄和心態決定。

我們曾經希望人生能夠波瀾壯闊,充滿精彩,最終發現人生最美的風景竟然是內心的平靜與平靜。我們以前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可是最後才知道,自己的世界與他人無關,是我們自己的。

現在生活的提高,老人越來越多,壓在年輕人身上的擔子也就越來越重,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稍微減緩一下他們的壓力呢,比如不要和急忙的年輕人所爭搶,而是相互理解一下呢。

不要期待你的孩子經常回家,孩子們有自己的生活和事業。年輕人就是不會停下腳步的,老人是「夕陽」,孩子是「朝陽」,「朝陽」總是比「夕陽」更令人喜愛和嚮往。這是動物繁殖繁殖的規律,任何人都不能違反。

生活中,夫妻、母女、父子,無論多麼和諧,心連心,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因此,我們都應該學會自我安慰,不要讓孤獨感充滿自己,學會尋找生活中的溫暖。

老人有老了的樣子,多一分從容優雅。要知道暮年是另一種生活方式的美好開始。應該是閒暇悠閒的寧靜生活。希望我們都能擁有一顆寧靜的心,對外界少一點期待,對他人多一份寬容,多施一份援手,對於擁有多少少一點關心,「放過」自己。

正如楊絳所說,我們老了要有老的成熟穩重,處事冷靜,不因暮年而虧待自己,不要對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斤斤計較,多一些寬容,對身外之事和身外之物,少一點在意,平靜地面對生活中的得失。

生活中可能有許多已知和未知,未來不是我們所能掌控的,我們能把握的只有現在,只有我們寧靜的面對生活變數的到來,我們才會快樂地生活下去。

在吵鬧的城市裡生活,就會碰到各種各樣不同的事情發生。也許是好的驚喜,也可能是不行的意外。但是,不要異想天開,穩穩的過好面前的生活,對未來可以有一個小小的期待,但是不要太過於執著!因為對我們而言未來是無法預知和被掌控的。

所有這些事情都有可能在未來發生,但是你應該像一個智者一樣冷靜地迎接明天的到來,相信未來就在你的腳下。只要你能保持一種樂觀冷靜的心態去迎接明天的到來,接受生活的考驗,不管以後會變成什麼樣,現在至少是快樂的。

其實,如何看待生活,把握生活,這是我們自己的事。最積極的思想,最樂觀的精神,最豐富的經驗,才能控制和選擇自己的人生,掌握未來

我們迴避的事情的往往是肯定會發生的。因為在生活面前,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應該懷著一顆平靜的心,冷靜面對未來,腳踏實地,在自己生活的空間中釋放智慧和靈感,我們才有可能得到我們想要的追求。

我們不能因為生活中的種種不幸而拒絕未來的生活。我們需要冷靜面對。生命總是一個未知數。你不知道等待你的是什麼,你也不知道你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即使你為自己計劃一個完美的生活,也還是會被改變,因為你遇到不同的人,給你不同的影響和感受。我們要用心去體會生活帶給我們的意義,只要平靜地接受,並且不去要求更多,我們才會感覺到很幸福。

我們要靜下心來面對隨時都會有變化的生活,那麼才有美好的未來。我們要冷靜地面對生活對自己的考驗才不會被打倒。

冷靜的人,不會太在意外在的東西,穩穩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有一個平靜強大的新,一種平靜的生活態度,生活就會有更多的美好。

你過你內心不夠平靜,不妨多讀讀楊絳的「淡定從容就是優雅」。

相關焦點

  • 楊絳:人生最高的境界,便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楊絳她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她的才情經受了歲月的洗禮,她的愛情,勢均力敵、細水長流。她的家庭更是幸福美滿、家風優良。她的一生活成了別人羨慕的樣子。
  • 人生最好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從容,但,「淡定從容」從哪裡來?
    人生最好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從容。很多人都喜歡這句話,「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多麼淡定,多麼從容,多麼瀟灑,真的是人生大境界。我曾經見識過一些似乎是這樣的人,他們豐衣足食,不用為生活而奔波忙碌,相比那些急急忙忙、朝夕焦慮的打工人,他們確實是顯得「淡定和從容」。但很多事都要放長遠去看,比如我認識一個女孩子,家境優渥,畢業後就進入一個工作很輕鬆的單位,然後就是結婚,平常也就是發發「歲月靜好」之類。
  • 楊絳的百歲感言: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錢鍾書的夫人楊絳先生是一個長壽的人,她都活了105歲。曾聽見身邊很多都說,自己能活到八十歲就知足了。楊絳跟我們有什麼不同,她的長壽秘訣是什麼呢?她在一百歲的時候曾寫過這樣一篇短文,非常值得我們深思。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 楊絳-善待暮年的自己,享受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這段話來自楊絳先生103歲高齡時所撰寫的文章《善待暮年》,既是她對暮年的態度,也是她對生命的態度。她眼中最曼妙的風景正是對生活、對生命的精彩感悟,以及從感悟中沉澱而出的人生態度,所有的成因、結果、路途、感受都變成了她自己最獨一無二的老年風採。
  • 《我們仨》人生最好的風景,就是內心淡定從容!
    推薦語:大冬天坐在有陽光的椅子裡,腳邊放個烤火爐,讀一讀楊絳的《我們仨》,仿佛一個溫潤的長者在向你絮叨,講的都是一些尋常的事但這才是生活。。2002年92歲。漫長的63年的家庭歷史,她用三四個月寫了出來。
  • 楊絳百歲感言: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那又和誰爭,和誰論呢?其實,你我都心知肚明,不外乎有二:一是他人,二是命運。有些人,性格剛強,飛揚跋扈,恨不能比任何一個人都強,始終穩穩地居於萬人之上,傲視世間,睥睨一切。你要是處處爭強好勝的話,付出的是過多的精力和體力,時間和金錢,甚至要比別人多數倍。再說來,一個人的體力和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嚴重透支的話,身體定吃不消。還有就是心態不端正,就是船搖擺不穩,傾覆之禍定將提前上演。
  • 瓊美卡隨想錄—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算是不期然而然自拔於恩怨之上了,明白在情愛的範疇中是絕無韜略可施的,為王,為奴,都是虛空,都是捕風。明謀暗算來的幸福,都是汙泥濁水,不入杯盞,日光之下皆覆轍,月光之下皆舊夢。 from 木心《瓊美卡隨想錄》木心先生的話語,訴說著對一些事和一些人的看法和見解,也是具有一種不可企及的美的。
  •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社會的陶冶,生活的淬鍊,讓人懂得,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回首曾走過的路,那些深淺不一的痕跡,都是光陰堆砌的悲喜,那些故事裡的波瀾起伏,都是人生的滄桑風雨。時光若水,無言即大美。日子如蓮,平凡即至雅。
  • 六首淡然詩詞:人生最好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歲月的一朝一夕,一城一池,無不在每一段尋常的生活中,每一個從容的微笑裡。」人生最好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頭腦的智慧與清醒。下面與大家分享十首淡然詩詞,願你有一個自由的心態,一份喜歡的工作,一份安穩的睡眠,還有一切享受生活的美好心情。1.
  • 《楊絳:淡定從容,便是優雅》:幸福的女人都知道自己要什麼
    面對種種未知,楊絳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淡定一些,從容一些,安分地守著歲月,等待平靜日子的歸來,以書為精神糧食,讀書成為每日必做的事情。正是那些歲月的沉澱和積累,使得楊絳在文學中的造詣突飛猛進。然而,功成名就之後的楊絳依然保持原來的淡定與從容,不驕不躁地生活。
  • 楊絳:和誰都不爭,就這樣淡定從容,通透優雅的老去
    這也是楊絳最喜歡的一首詩,多次將它置於自己作品集的卷首。這首小詩表現的是一種通達從容、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寧靜淡泊、洗盡鉛華的人生境界。這和楊絳淡泊名利、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極為相似,而她能以105歲的高齡活一生,正是她這種通透樂觀的人生態度起了決定作用。
  • 《願人生從容,世事安好》:願你常修自心,終得從容,終將美好
    「難得最是得從容」,其實,人生說到底,只有從容是對一切的成全。單純、善意地活著,是給自己的祝福;從容、淡定地處世,是給自己的禮物。願我們都能抵達人生的從容,安享世事的美好。只有歷經深刻悲喜、世事錘練,體悟到生命真義的人,才會寫出這樣雖清淡卻有靈的文字。
  • 認真地年輕 優雅地老去:淡定從容地《走到人生邊上》
    7月18日,省圖書館「相約鄉讀·閱讀療愈」之淡定從容地《走到人生邊上》活動線上開播,武漢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優秀志願者、閱讀推廣人賴丹虹通過楊絳先生對命運、人生、生與死、靈與肉等根本問題的思考,探討人生的價值和靈魂的去向,在平和的文字中感悟先生令人欽佩的勇敢和敏銳。
  • 田夢《楊絳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女生必讀刊物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走過山河歲月,品過百味人生。如果說每個女人都是一朵花,那楊絳便如蘭花般嫻靜如水。素雅的蘭花從不與其他的花朵爭豔,只是安靜地做著自己,不爭不搶,卻悠悠地釋放出淡雅的神韻。
  • 楊絳給年輕人的建議:關於愛情,關於婚姻,關於人生,發人深省
    楊絳先生堅守著知識分子的良知與操守,固守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淡泊與堅韌,她的內心既堅硬又柔軟。楊絳先生對人生的感悟非常值得我們借鑑,尤其是對年輕人的建議:關於愛情、關於婚姻、關於人生,發人深省,每一句都讓你醍醐灌頂。
  • 內心淡定,是人生最高的修行
    生活常常欺騙我們,是為了讓我們明白,得失是一種心鏡,悲喜是一種心情。人活著,總會經歷幸或不幸。 面對變幻莫測的人生,生活不相信眼淚,而唯一能拯救我們的,只有自己內心的淡定。
  • 人生的最高境界:安靜、從容
    回過頭來,這些前輩們在故事中的大徹大悟,靈魂通透,方向明晰,是那樣的讓人嚮往。當一個人真正能夠通透人世間的是是非非,探求到其內在的本質時,那種心境就是安靜與從容,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淡定與從容」人生啊,就像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它非常的奇妙,非常的耐人尋味。但是,這些人生的美景需要你內心淡定,處事從容才可以擁有。
  • 楊絳的一百歲感言和人生哲學
    對於楊絳,大家的印象大多停留於錢鍾書的愛人、清華教授的認知,豈不知她還是中國的思想偉人,樂於奉獻的愛知者,在102歲時,她把她和錢鍾書的稿費及著作權費共計一千萬元,全部捐獻給了清華大學,成立了好讀書基金,專門資助那些家庭困難的學生。
  • 楊絳: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我們很難想像,一家三口相攜走過這麼多年,然後深愛的丈夫、摯愛的女兒卻相繼在自己之前離世,楊絳先生的內心是如何地痛?見過太多身邊的老人,因為伴侶的去世,失去了精神支柱,不久便也隨之離世。而楊絳先生,不僅失去了丈夫,也失去了唯一的女兒,身邊空無一人。但她的內心又是豐盈的,讀書、寫作,充實著她的世界。《我們仨》就是在她九十多歲高齡時所作。
  • 楊絳:一生從容,一生優雅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我特別喜歡楊絳先生的這句話。在劉穎所著的《楊絳:淡定從容,便是優雅》中,我們看到這位活過了一個多世紀的老人,用她自身的經歷,向我們詮釋了如何與己相處,活出從容、活出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