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名青島體育老師當班主任,遭到家長的投訴並引發熱議。與此同時,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希望體育老師當班主任將來能成為一種時髦。
在義烏,體育老師當校長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時髦。據統計,目前,義烏有10多名體育老師當上了校長、副校長。
有個體育老師校長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義烏體育教研員陳玲娟認為,學校領導班子裡有一位經驗豐富的體育專業校領導主抓體育,有利於學校設計長期鍛鍊計劃,帶動體育運動發展。
當然,體育老師要提升學科地位,提高話語權,首先要有過硬的專業能力,重視體育教學管理,把提升學生素質放在第一位。
01
校長的花樣體育課
課間操非得千篇一律嗎?跑步是枯燥的嗎?跳繩能跳出「花」來嗎?
當了27年體育老師的任松梅,能讓體育課變出各種花樣,不但贏得學生喜歡,還達到強身健體、培養毅力等目標。
任松梅是浙師大附屬義烏實驗學校副校長,連續擔任四屆義烏體育學科帶頭人,也是義烏首個體育工作室的導師。工作室每月要開讀書會、業務交流會,有時還要到外地學習先進體育教學理念。她所在的學校,體育中考測試成績一直名列義烏前茅。
個子高挑、身材纖細、一頭披肩長發的任松梅,如果不是她自我介紹自己1972年出生,很難想像眼前的她已年近五旬。任松梅說:「運動讓我年輕。」
如何讓學生愛上體育?任松梅花了不少心思。
今年,任松梅組織體育老師編了一套《你笑起來真好看》的課間操,在全校推廣,很受學生喜歡。下個月,學校還要組織課間操比賽。任松梅還跟老師們一起編過《最炫民族風》《小蘋果》版的課間操,都深受學生歡迎。
這些年,任松梅一直擔任初三體育老師。初三學習緊張,又有體育考試壓力,如何讓學生愛上體育課?任松梅的方法是每節課都變花樣,讓學生有期待。比如,跑步,她從不跟學生說繞操場跑圈。她的辦法是,先讓男同學跑一圈,再讓女同學追著男同學跑,追上男同學的女同學有獎勵,被追上的男同學則要受小小「懲罰」。有時,她也會讓幾個同學手裡拿根小木棒,扮演「老母親」,追趕不聽話的「娃」。被追的娃撒腿奮力跑,「老母親」也使出吃奶的勁追。有時,看到一些胖學生跑不動了,她會提醒學生上去攙扶或者陪跑,感受同伴互助的情誼。
前陣子,任松梅逛街時,一個高個帥小夥朝她熱情打招呼。見她反應不過來,小夥子說:「任老師,我是當年那個通過初中三年跑步,從195斤減到125斤的胖子。特別感謝你幫我成功減肥。」
「運動是快樂的。我希望學生通過體育運動養成終身鍛鍊的習慣,讓運動陪伴一生,永葆積極向上的心態。」
02
體育老師當班主任
這學期,義烏賓王學校的體育老師孔雙喜被提拔為副校長。2005年,孔雙喜從武漢體育學院畢業後來到義烏,已當了16年體育老師。2015年,到賓王中學任教後,他連續6年帶領該校男籃奪得義烏初中男籃冠軍,今年被評為浙江省最佳籃球教練員。
義烏賓王學校教育集團黨委書記、總校長龔待忠對孔雙喜寄予厚望:「孔老師不僅工作敬業,專業能力強,還非常善於學習,期待他把學校的體育工作甚至義烏的中學生體育成績帶到一個新高度。」
對社會上熱議的「體育老師當班主任」話題,他認為,體育老師當班主任有著其他學科老師無可比擬的優勢。比如,體育老師可以帶學生一起運動,拉近師生距離;體育老師更能包容學生,更能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
作為一名校隊籃球教練,孔雙喜的節假日基本上無休,周末都陪學生練球。他對隊員的要求是「能贏30分的比賽,不能只打29分」,要全力以赴,不留遺憾。
遇到隊員情緒波動時,他會以自己的經歷鼓勵孩子:「無論身高還是天賦,我都不是最好的,但這些年我專注於籃球這一件事,所以成了同學中籃球打得最好的。我們要把自己的愛好當成事業來對待。」
當副校長後,孔雙喜不僅要關注籃球隊的成績,還要關注提升全校體育水平,特別是讓體育特長生找到合適的升學渠道。「16年前,我來到義烏當體育老師,沒想過能當校領導,但努力了,總會被看見。」
03
被體育改變的農村學校
「注意身體重心下移。想一想,怎樣抓點更省力……」11月23日,義烏佛堂二小體育館裡,副校長王丹豔正指導學生攀巖。雖已入冬,孩子們額頭卻冒汗。
8歲的何子悅要練習攀巖速度。她系好安全帶,王丹豔檢查確認安全後,一聲令下,何子悅沿著巖壁「噌噌噌」往上躥,不到10秒鐘就登到8米多高的壁頂,再鬆手身體輕輕一躍,徐徐下滑,像一隻敏捷的猴子。她剛在11月初舉辦的金華市攀巖錦標賽上奪得金牌。
「半年前,第一次上攀巖課,她嚇得哇哇大哭。如今,已經成了校隊主力隊員。」三年來,佛堂二小學生參加全國、省市級攀巖錦標賽,有100多人次獲獎。
「4年前,我到佛堂二小,做了個學校三年體育運動發展規劃,現在回頭看,當初的設想都已實現,甚至很多方面超出了預期。」王丹豔2005年畢業於浙師大體育學院。當體育老師後,曾獲評義烏市學科帶頭人等多種榮譽。到佛堂二小後,王丹豔經過兩個多月的調研,寫出了一份詳實的學校三年體育運動發展規劃,期待實現這所農村學校體育發展夢。
大學時,王丹豔學過攀巖。她利用這一優勢,在校園裡開設了攀巖課程。如今,佛堂二小的體育教研組先後被評為義烏市、金華市先進教研組,因自主研發引進攀巖項目被評為全國攀巖特色學校,她編寫的《攀巖與逃生》被評為義烏市精品課程。師生在國家級、省市級體育賽事獲獎人次從0人次升至100餘人次。
「攀巖運動不僅考驗學生的力量、速度,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毅力、思維。」王丹豔說,最令她欣慰的是,家長向她反饋,不少孩子參加了攀巖運動後,變得開朗、樂觀。
王丹豔希望「健康向上」的體育精神能一直陪伴孩子成長,讓他們面對困難挫折時不輕言放棄。如今,佛堂二小體育教研組成了學校「標杆」教研組。
關注「金報義烏」,
獲取更多「讀佳」消息
記者 金曉英
編輯 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