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1 13:49 | 中國教育報
近日,浙江省義烏市蘇溪第三小學254名學生在校長帶領下,歷時4個小時,徒步15公裡去看水。感受著一路走來對水的渴求,看著大面積裸露的水庫庫底,「跟著校長去遠足」節水教育活動讓師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今年義烏旱情嚴重,「節水」成為全體市民的共同課題。蘇溪鎮巧溪水庫是義烏主要水源地之一,當前庫容量已由過去的3285萬立方米跌至248萬立方米,導致全鎮用水緊張。「跟著校長去遠足:跨越15公裡,感悟生命始於珍惜『滴水』」研學活動應運而生。
來到水庫腳下,學生們顧不上一路的疲勞,手腳並用爬上大壩陡坡。面對著眼前的「小水溝」,學生紛紛發問:水為什麼這麼少?師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我們能做些什麼?庫區工作人員為遠足營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節水課。
15公裡路,有的學生喝光了自帶水,有的學生累得找根樹枝當拐杖,但沒有一人掉隊。回到學校後,校長為每一個學生戴上了象徵榮耀的遠足徽章。去年被老師生拉硬拽勉強完成徒步揚言「再也不來」的小楊同學,今年自信地走在了隊伍的最前面,回家後還當起了「小老師」,教育家人要節約用水。
近年來,義烏各學校紛紛開展「跟著校長去遠足」活動,在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中釋放身心、開闊視野,培養堅毅的品質。
義烏的「跟著校長去遠足」研學活動,緣起於稠城第一小學教育集團校長樓曙光組織的一次登山研學之旅。2015年11月,樓曙光帶著100名男生,徒步5個小時,步行20多公裡登上山頂。
為了入營,學生先得通過繞著操場耐力跑的體能測試,還要完成清潔馬桶、為家人房間大掃除、用勞動獲取遠足費用等8項任務。
當孩子們完成了這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家長們很激動,社會反響很大。學生中掀起了以入選遠足營吃苦為榮的新風尚。當月,蘇溪三小積極響應,34名學生徒步6公裡「跟著校長去看銀杏」。
2016年,樓曙光把遠足參與面擴展到分校區及女生。120名學生歷時4個多小時,步行20公裡順利到達目的地。蘇溪第一小學45名學生也跟著校長步行20公裡,開展毅行活動。
2017年,稠城第一小學教育集團、廿三裡第一小學和蘇溪三小師生共456人,各徒步15公裡左右,在西山下小學實現稠城第一小學教育聯盟勝利大會師。
2018年,開發區學校校長帶領18名學生及其家長,徒步10公裡,開展親子登山遠足活動;湖門小學480名師生徒步10多公裡,開展登山撿垃圾活動……
教育部在《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中明確將研學旅行在內的綜合實踐活動納入中小學生必修課程。義烏校長們在「遠足」中走出了義烏研學路。
(原標題《義烏研學掀起新風尚——跟著校長去遠足》,原作者龔琴娟。編輯樓菲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