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搖籃」煥發綠色活力!井岡山首次網上直播,跟著課本去研學

2020-12-21 大樹成長營

跟著課本去研學,首選井岡山。《八角樓上》、《朱德的扁擔》、《井岡翠竹》這些膾炙人口的篇章,讓我們記憶猶新;

紅色旅遊去哪裡?首選井岡山。這裡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是一座革命之山,「星星之火」從這裡燃遍神州大地;

看紅色與綠色的融合發展,首選井岡山。井岡山是一塊紅土地,更是綠色的寶庫。零確診、零疑似病例的紀錄,這裡被譽為一片「淨土」。

每年的4、5月份,是杜鵑花盛開的最美時節,井岡山上每一朵杜鵑花,都綻放出春天的希望。杜鵑花作為井岡山的市花,久負盛名,現已查明井岡山有原生杜鵑花達到26種,數百裡杜鵑匯聚成花的海洋。

於是,十年前,當地政府以花為媒,每年的這個季節舉辦杜鵑花節,到今年已是第十一屆,發展成為井岡山重要的旅遊節慶品牌。由於受疫情的影響,今年的杜鵑花節確定了新的主題:杜鵑花開,雲遊井岡。

相比往年,今年的井岡山景區採取了線上和線下、「加」和「減」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加」就是增加遊客賞花遊玩的內容,圍繞「紅色」和「綠色」兩大主題,策劃了一系列精品旅遊線路推薦給遊客,進一步豐富杜鵑花精品展內容。「減」就是根據新冠肺炎防疫要求,儘量減少室內的、人員聚集性的活動,取消了大型文藝表演,把開幕式由線下改為線上,還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措施,特別是對青少年學生,如首次推行「對大中小院校學生參觀井岡山景區實行50元/人購票優惠」的舉措。

在網際網路經濟時代,革命老區煥發新活力,弘揚井岡山精神跨越時空。

為此,井岡山邀請了來自上海的老風車傳媒專業團隊,與抖音合作,4月25日上午9:30起,將進行長達6個小時的全平臺直播,對青少年學生來說,足不出戶,就可以領略「集革命人文景觀和優美自然風光於一家」 的井岡山美景,接受一次愛國主義教育,並為下次前往井岡山提前做好「功課」。

在這裡,「大樹成長營」提前預告一部分內容:

1、紅色遊網絡達人打卡黃洋界

說起黃洋界,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毛主席的一首詞——「西江月·井岡山」: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導敵軍宵遁。

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就發生在這裡,至今保留著當年的哨口工事、紅軍營房以及毛澤東、朱德和紅軍戰士從寧岡挑糧走過的小路及路邊的荷樹。黃洋界,十裡橫排,高山迭影,雄偉險峻,一望無際,1965年5月,毛主席在詩詞《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中寫道:「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在這裡還可以觀看到:日出、峰巒、雲海、杜鵑等自然景觀。

這裡是來井岡山的必到之地,也是青少年學生學習課本最好的素材。

2、綠色遊網絡達人打卡龍潭

龍潭景區坐落在井岡山北面,距茨坪7公裡。這是一個以群瀑集聚為顯著特色的景區,素有「五潭十八瀑」之稱,有龍潭、金獅面、小井紅軍醫院、小井紅軍傷病員殉難處等人文景點。

井岡山的一山一水都透著清亮,這裡的一瀑一泉都足以讓人留戀。86 %的森林覆蓋率,每立方釐米8萬個的負氧離子,江西省唯一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江西省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市,是一顆大放異彩的綠色生態明珠,讓人流連忘返。

3、紅色教育培訓網絡達人打卡茨坪毛澤東舊居

茅坪的夜,八角樓的燈光亮到很晚,那盞清油燈,至今亮在無數人心裡。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井岡山溝壑泥土裡生發的道理,如漫山遍野浴火重生的蒼松翠竹,浩浩蕩蕩鋪陳出中國革命發展的規律。小學課文《八角樓山》,成為孩子們學習的經典,更是從學習這篇課文起,對一代偉人的崇敬之情從小油然而生。

4、研學旅行網絡達人,打卡沃土勝境

紅色引領、綠色崛起。這是近年來井岡山發展的新思路。

沃土勝境是以紅色文化產業為主導,以綠色生態文明為主題,策劃和組織新時代學生研學旅行活動,鍾靈毓秀的自然風光和崢嶸歲月的紅色故事,讓廣大中小學生在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同時,聯繫課堂上的講述,生動掌握革命光榮歷史,告別「只旅不學」、「只學不旅」,讓同學們在真實的研學旅行中傳承紅色基因。

當然,要介紹井岡山的還有很多,《朱德的扁擔》一篇課文,讓我們認識到總司令的親歷親為、平易近人;毛主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雄文,讓大家重燃革命的熱情;《井岡山》一文,讓我們感受到一座英雄的山、美麗的山。

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共和國的奠基石」,充分利用深厚而獨特的紅色文化資源,推出了集培訓、參與、體驗為一體的紅色教育培訓新模式,開闢了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國民愛國主義和理想信念教育培訓的新路徑。

來這裡培訓的學員既有黨政幹部,也有企業、高校、社會團體的幹部職工,還有大學生村官、中小學生、紅軍後代,遍及各類群體。井岡山的紅色培訓模式,打破了傳統的、單一的室內講授模式,讓學員在參與體驗中受到教育,寓教於樂,寓教於遊。

培訓課程既有專家教授講授的《井岡山鬥爭和井岡山精神》、先進典型人物講述的「井岡山精神代代傳」、紅軍後代講述的「紅色故事會」等傳統特色課程,又有《革命後代面對面》《讀家書、談家風》《杜鵑花開》《我的紅軍哥》《永恆的記憶》系列微黨課等新課程,還有「紅軍的一天」等新體驗項目,培訓課程豐富多樣。

從紅色中走來,向綠色中走去,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井岡山是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理想課堂。希望更多的莘莘學子,走進這座革命之山、旅遊之山、文化之山。

相關焦點

  • 「紅色搖籃」主題郵局井岡山開業
    本報井岡山訊 (江西日報記者李歆 通訊員吳桂生)12月11日,全國首家以紅色文化為背景、提供紅色文化郵政服務的郵局——「紅色搖籃」郵局在井岡山市茨坪風景區正式營業。  「紅色搖籃」郵局的前身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赤色郵局。在保持革命老區主基調的基礎上,「紅色搖籃」郵局通過開放體驗式經營模式,將產品及服務展現給客戶。
  • 重拾紅色記憶 畫就綠色美景 《紅綠相映井岡山—王石之油畫展》開展
    吉安新聞網訊(高雪川)日前,《紅綠相映井岡山——王石之油畫展》開幕式,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舉行。45年前,王石之奉周恩來總理指示和外交部委派,首次前往井岡山採風寫生。圖為活動現場。劉長生 攝45年後,王石之又應井岡山市政協的邀請,擔任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舉辦的「星星之火全國書畫展」評委。年逾古稀的王石之在相隔近半個世紀之後,重上井岡山,背負沉重器材步行登主峰、過黃洋界、下龍潭、上杜鵑山,體驗民俗風情,重觀偉人舊居舊址。當他看到革命搖籃井岡山舊貌換新顏,景區遊人如織,革命傳統教育紅色培訓如火如荼時,心情激動不己,創作激情噴湧。
  • 井岡山的紅與綠
    天目新聞記者 李翔 攝「紅色最紅、綠色最綠、脫貧最好。」今天的井岡山,這樣的標語隨處可見。井岡山的紅,融在骨血裡,紅得厚重,紅得鮮豔。它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是新中國走來的地方。革命年代,井岡山飽受血與火的洗禮,每一寸土地都浸潤著英烈們的鮮血。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來瞻仰的人們為整整四面牆的烈士英名錄所震撼——4.8萬人壯烈犧牲,只留下15744個名字。
  • 紅色引領、綠色崛起!書寫井岡山發展新時代答卷!
    作為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以總書記的講話精神為指引,圍繞「鞏固提升不返貧、鄉村振興奔小康」,堅持紅色引領、綠色崛起,奮力書寫了一份激情澎湃的井岡新答卷。隨後不久,省委書記劉奇圍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這一主題,在井岡山進行了三天蹲點調研,要求弘揚井岡山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描繪好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解決了區域性貧困問題的井岡山,按照黨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正大踏步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進。這是一條紅色和綠色交相輝映的發展之路,創新而追求實效。
  • 郭軍民大海笑長:遊紅色井岡山水 品廬陵文化古韻 揚天祥正氣精神
    是研學,是實踐,是旅行,更是教育。把時間留給孩子,把教育搬到戶外中,讓孩子們在研學實踐中開拓視野、在實踐中體驗,豐富知識、快樂成長。2014年以來,為了傳承千年廬陵文化,弘揚紅色井岡精神,存信教育集團充分利用所屬地緣優勢及井岡山周邊豐富資源,精心打造四大研學實踐基地,開設了多條紅、古、綠三色文化精品研學實踐課程,服務了10餘萬名學生。這些研學旅行精品線路,不僅有『紅色——革命搖籃井岡山』,還有『古色』——廬陵文化,『綠色』——生態山水等。
  • 美國小哥:紅色和綠色成為井岡山的主色調
    採訪歸來,他很認真地告訴團隊:他眼中的「井岡山」,不再止於「革命搖籃」,也不止於「率先脫貧摘帽」,因為,更觸動他的是精神和信仰。本期《重溫囑託看變化》,帶您了解一名美籍記者眼中的老區變化。從伊谷然的採訪筆記,看他眼中的中國「脫貧模式」,以及「井岡精神」。
  • 電影《紅色往事》重走長徵路溯源公益放映 走進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
    近日,電影《紅色往事》重走長徵路溯源公益放映組委會(以下簡稱「組委會」)走進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在井岡山市旅遊中專和井岡山市中心敬老院和周邊企業等單位進行了公益放映,受到全校師生和老人們的熱烈歡迎,取得了良好的放映效果。組委會在公益放映期間,還在井岡山市和周邊的紅色景區進行了參觀學習。
  • 井岡山亮相2020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
    11月14日一16日,2020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主會場開幕式在長沙舉行,由湖南、江西兩省共同舉辦。旨在更好的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促進紅色旅遊產業發展。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紅色井岡山,革命聖地
    井岡山地處湘東-贛西邊界,萬洋山(為羅霄山脈中段)的北支,據傳在東漢年間就已經有人在井岡山居住了。秦朝設郡縣制時,井岡山為九江郡廬陵縣屬地。井岡山,是我們前去的地方。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紅色歷史和綠色秀美的自然環境,為世人所敬仰和嚮往。
  • 紅色旅遊勝地,井岡山革命景區,讓人震撼不已!
    紅色旅遊勝地,井岡山革命景區,讓人震撼不已!我們知道中國有一段時間遭遇到了列強的侵略和日本人的進攻,那麼中國人在不斷的發展中也展現出了大家的團結一心和積極向上,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打仗,讓我們這些中國人也非常的憤怒,在不斷的發展之中那些共產黨他們為了保家衛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同時在歷史的發展和延續之下留下了很多著名的景點,那麼在歷史課本中,有一個地方給小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也相當爭氣的成為了一個著名的紅色旅遊景點
  • 井岡山:星火燎原的紅色土地
    位於江西省西南部、湘贛兩省交界、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是一塊紅色的土地。井岡山迄今保存完好的革命舊址遺蹟100多處(其中26處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茅坪革命舊址群、礱市會師遺址群、黃洋界遺址群……在井岡山革命老區,每處歷史遺蹟的背後都有無數讓人感動的故事。
  • 迎接建黨百年大型融媒體報導丨井岡山精神別樣紅
    在距離建黨百年還有365天之際,「從起航地出發——迎接建黨百年大型融媒體報導」報導團來到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今日推出《在中國革命的搖籃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井岡山精神別樣紅》。
  • 井岡山:紅色最紅 綠色最綠 中國革命從這裡走向勝利
    尋找紅色密碼 井岡山:紅色最紅 綠色最綠 中國革命從這裡走向勝利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2017年08月03日19:22 上世紀二十年代末,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來到這裡開展了艱苦卓絕的井岡山鬥爭,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國革命從這裡走向勝利。近年來,井岡山圍繞「紅色最紅、綠色最綠、脫貧最好」的目標,堅持「紅色引領、綠色崛起」,在今年正式實現脫貧摘帽。
  • 芒果少兒藝術節走進湘陰《跟著課本去旅行》首演成功
    本次晚會分為「紅星閃閃」「致敬英雄」「築夢中國」「祥牛迎春」四大篇章,大型研學美育綜藝節目《跟著課本去旅行》主題曲在芒果少兒藝術節的舞臺首次公開演奏,成為晚會一大亮點。值得一提的是,大型研學美育綜藝節目《跟著課本去旅行》主題曲在芒果少兒藝術節的舞臺首次公開演奏,成為晚會一大亮點。
  • 「革命搖籃」井岡山開建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新華社南昌7月20日電(記者 韓梁、塗超華)素有「革命搖籃」之稱的井岡山即將成為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經過立項、選址、勘察、設計、方案招標等前期工作,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建設項目20日正式開工。
  • 獨握兩大革命聖地,江西紅色旅遊的樣板「野心」能否達成?
    資料顯示,1999年江西首次提出「紅色旅遊」概念,並於2年後提出「紅色搖籃、綠色家園」旅遊主題口號,主打紅色旅遊+自然生態美景。井岡山精神、紅色基因促推了井岡山的紅色培訓發展,形成「紅色旅遊+教育培訓」業態。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4年,井岡山接待紅色培訓遊客人次超過百萬。另截至2016年11月初,當年井岡山接待紅色培訓遊客超10萬人次,同比增長50.1%,彼時井岡山有20多家培訓機構。紅色文化也使得井岡山具備了研學旅遊的基礎。
  • 革命搖籃——井岡山風景名勝區詳細介紹
    革命搖籃——井岡山風景名勝區詳細介紹我們在上一篇文章就對我們的井岡山風景名勝區進行了一個普通的介紹,我們這次是就我們這裡的小景點介紹一下,我們井岡山風景名勝區有很多小景點,所以小編想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這些小景點。
  • 他們駐守在革命搖籃,讓井岡山精神薪火相傳
    在武警江西總隊井岡山中隊榮譽室,一面錦旗陳列正中,旗面上「井岡山愛民模範中隊」9個金色大字格外奪目。解放軍報》的報導——武警江西總隊井岡山中隊運用紅色資源堅定官兵信念在武警江西總隊井岡山中隊榮譽室,一面錦旗陳列正中,旗面上「井岡山愛民模範中隊」9個金色大字格外奪目。「這面錦旗是2006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我們的,是中隊引以為豪的傳家寶。」中隊指導員鄭浩說,他們駐守在革命搖籃井岡山,這裡的一山一水,都沐浴著真理之光,指引著他們培育新時代傳人,建設過硬中隊。
  • 慶祝杜鵑花節十周年 看吉安市長如何紅色搭臺綠色唱戲
    吉安實踐紅色搭臺綠色唱戲    眾所周知,革命老區往往既具有革命紅色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眾多的特點,又具有貧困地區這一屬性。因此,紅色旅遊加綠色旅遊有著與生俱來的扶貧功能和特點,給革命老區帶來了人流、資金流、信息流,拓展了振興老區、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
  • 傳承紅色基因——吉安市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研學實踐掠影
    泰和縣第三中學900多名學生在吉安市示範性綜合實踐蓋達組織下,奔赴井岡山紅綠古研學基地、井岡山黃坳鄉排頭兵廣場、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等研學點進行「學習井岡山精神 爭做時代新人」的2天研學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