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全面叫停幼兒園「小學化」,學前班和幼小銜接還要不要報?

2020-12-12 大思英語

在教育部叫停幼兒園「小學化」,家長給孩子報班都差不多是這樣一個場面,連走在路上遇到的也不放過試學機會↓

而在教育部全面叫停這個現象之後,這些家長卻開始擔心,孩子不提前學習,會不會就這樣輸在起跑線上↓

其實叫停幼兒園「小學化」並不是教育部貿貿然的決定,因為各種科學論證已經證實——

3-6歲是兒童語言能力培養、性格培養、想像力等開始發展的黃金時期,這時為孩子進行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領域培養,孩子將會得到全面和諧又富有個性的發展。

包括家長們十分重視的英語啟蒙,也應當遵循這個年紀的語言發展規律來自然習得英語,而不是在還沒上小學之前就去背字母。

其實教育部一直在強調的,就是讓家長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一樣可以贏在起跑線上。

讓孩子提前學英語你得用對方法

既然教育部都這麼說了,那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在幼兒園這段時間學習英語呢?

別的科目我是幫不上忙了,但對於如何掌握英語,我們有話說~

英語吧,真不難學,主要是看你用什麼方法讓孩子學。這裡不妨先回憶一下孩子是如何學會中文的:

從10個月時孩子開始意識聽到聲音;從1歲到一歲半開始注意語言與事物的聯繫,學會了逐漸蹦單個名詞;到3歲左右學會說話;6歲開始簡單的閱讀和識字;

可以看出來6歲前都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時期,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輕鬆掌握中文的過程,其實就是遵循了語言習得的順序「聽說讀寫」來自然習得的。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也不例外,習得過程和中文一樣,不過對於孩子學英語的時間,我們認為越早讓孩子接觸外語越好

就拿隔壁韓國流行歌手姜Gary的兒子小好來說,才27個月就展現了他超高的語言天賦,不僅詞彙量遠遠超出同齡兒童正常水準,各種高級詞彙更是張口就來。

就連英語也不例外。姜Gary帶著兒子姜好去了烤雞店,經歷了一波三折後,小好開始自己10秒倒計時防止被雞肉燙到,英語數數的模樣真是可愛到爆~

姜Gary說了,他總是和孩子說話互動,甚至引導他開口說話,小好能學會那麼多,多數都是源於他通過聲音和實體場景的對應,見到什麼就跟孩子說什麼,就像玩問答遊戲一樣。

重複多了,處在語言敏感期的小好輕而易舉就記住了。

6歲前的孩子就正好處於大腦快速發育時期,語音模仿、辨別、聲音和畫面之間有著很高的敏感度,趁著這個最恰當的時候輸送最恰當的聲音,孩子就會像海綿一般吸收外語的發音和音調

加上英語是拼音文字,所以孩子在聽懂基本的詞彙量之後,不瞞你說,進入小學學習自然拼讀或背誦,都會比死記硬背的孩子輕鬆巨多!

聽懂越多就看得越多

聽懂越多就看得越多不無道理,因為如果出現聽不懂、看不懂、說不出英語,就會大大限制了孩子學習資源的可選範圍

就拿分級閱讀來說吧,國內外都有不少幫助孩子拓展視野、培養情操的繪本書籍,但家長們總會更傾向國外的分級閱讀繪本。

為啥?因為我國的分級閱讀不太行不成熟啊!整體來說,國內「中文分級標準」體系比較粗糙、推薦主題單一,遠遠無法滿足學校與家長的真實需求。

就算是經過兒童文學專家制定標準後「出土」的分級閱讀,多按年齡籠統分級,像字多畫少的《人與自然》或《十萬個為什麼》,閱讀年齡更多是直接涵蓋了3-12歲;

(圖片源於網絡)

這類閱讀如果沒有家長指引,年紀偏小的孩子往往無法自主閱讀,在網上搜索「國內分級讀物推薦」,搜索結果也是英文讀物居多。

因為與國內對比,國外分級閱讀優勢十分明顯,畢竟人家已經有100多年的發展歷史,還證實了分級閱讀可以提升1.5倍的學習效率啊!

這裡介紹一位臺灣的媽媽汪培珽,她在孩子英語教育方面非常出色, 她建議,家長念故事書給孩子聽時,可以一句英文,一句中文,重複3次,英文部分照書念,說完一句英文後,就用非常自然的、口語化的中文翻譯一句,最好是念熟了一本,再念下一本。

她還推薦了分級讀物,一個系列,十幾本書,根據語言難度遞增,所有系列約150多本書。

汪培珽推薦的部分分級讀物

汪培珽認為需要根據孩子的英語學習程度來給孩子選擇他能聽進去的教材工具,而她自己就成功培養出了兩個優秀的娃:4歲的兒子能朗誦300字英語故事書,7歲的女兒可以用英語講30分鐘自己編的故事!

國外分級閱讀除了會根據孩子年齡來定製之外,在其他各個領域的分級閱讀卻有著相當大的教育啟發。

就拿一個小故事來說吧,《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適合0-6歲孩子的經典繪本繪畫風格親切,整體給人特別溫暖的感覺,各位家長不妨可以把孩子叫過來,現場來感受一下這個關於愛的故事↓

故事情節很簡單,小兔子晚上不睡覺,堅持要大兔子猜自己有多愛他。

但無論小兔子怎麼說、怎麼比喻、怎麼形容自己對大兔子的愛,大兔子總是輕而易舉地表達出:「我更愛你」。

這不是因為大兔子的手臂長,個子高,而是因為它是世界上的大兔子—–父母,對小兔子的愛就是超過一切!

不知道家長有沒有感受到,被製作成有聲讀物的繪本,帶來更多的是豐富的視覺感受和感情色彩。

當你很愛一個人的時候,也許你會想把這種感覺描述出來。而這本繪本就是在孩子心中播撒愛的種子,不僅培養孩子創造力和想像力,還教會孩子如何表達愛。

這就是受廣大家長傾向選擇的原因,非死板化教學的國外分級讀物中注入了個性化定製,培養孩子良好閱讀習慣的同時,更多是在培養孩子的素質教育。

▲國外必選的部分英語分級讀物

但肉眼可見,這些書籍基本以英文為主,且大部分被製作成有聲讀物,有些作品雖然被翻譯成中文,但被翻譯過的作品大多增加了翻譯者的理解,孩子閱讀不到原汁原味的內容,這個時候,能聽會說、熟練掌握英語就是唯一的解決辦法了。

別忘記網際網路信息近80%是由英語承載,只要會英語,關於新聞、書籍、學習材料等等,只要不上網做些啥違法的事兒全世界的資源都可以任由孩子所使用!想想都美滋滋啊!

所以作為家長,管好「」這一項就是給孩子最好的英語學前教育,只要有計劃地利用各種碎片時間,為孩子輸入了大量英文聲音,積累到一定程度,便會促使開口說話和閱讀的欲望。

只要孩子聽懂英語了,說讀寫一切好說。一句話,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語言家,用對方法,你的孩子也可以!

相關焦點

  • 「小學化」被叫停 幼小銜接班為何依舊存在?
    原標題:「小學化」被叫停,幼小銜接班照舊?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除幼兒園外,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  政策一出,禁止「小學化」再次成為熱議話題。記者走訪了解到,不少提供「拼音」、「算術」等課程的學前班、幼小銜接班仍然吸引不少家長諮詢,各類機構的相關宣傳也屢見不鮮。「幼小銜接」的需求為何一直存在?其課程是否能夠幫助學生順利過渡?全面叫停「小學化」對學前教育機構有何影響?
  • 教育部嚴禁幼兒園「小學化」,「幼小銜接」要涼了?
    和許多家長一樣,劉美越在女兒進入小學前,趁著暑期給女兒報了課外的幼小銜接班。課程內容以小學一年級知識為主,包括數學的兩到三位數加減法,英語的26個字母和一些基本的單詞,語文則學習漢語拼音和基本的認字。讓孩子在進入小學前提早接觸小學知識,這已經成為城市家長圈中的普遍共識。然而如今,幼兒園「小學化」被列入了幼兒教育的「禁區」。
  • 幼兒園「小學化」叫停 幼小銜接勿「跑偏」
    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對於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對問題頻發、社會反映強烈的,要實行年檢一票否決,並嚴肅追究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 教育部治理幼兒園「小學化「 幼小銜接班紛紛下線
    原標題:教育部治理幼兒園「小學化「 ,幼小銜接班紛紛下線  教育部近日發文治理幼兒園"小學化" ,教師超前教學將被追責。教育部表示,一些幼兒園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小學化」傾向比較嚴重,這不僅剝奪了幼兒童年的快樂,更挫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影響了身心健康發展。《通知》中還專門提到:「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
  • 教育部叫停幼兒園小學化!家長莫著急搶跑
    明明是個幼兒園,卻已開始教授小學課程,甚至還以「會拼音、數學」等作為「教學成果」……幼兒園這種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小學化」傾向的做法目前被教育部堅決叫停。本輪治理的主要任務是什麼?又將怎麼治理?專業觀點認為,在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幼小銜接班背後是家長焦慮的心,這一輪專項治理如果能改變家長教育觀念,會取得更好效果。
  • 教育部:嚴禁幼兒園和幼小銜接班教拼音!家長怎麼辦?
    有家長吐槽,繼小學和初中家長之後,現在就連幼兒園的家長也開始焦慮了。針對幼兒園「小學化」這一現象,教育部終於出手了!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
  • 被掏空的幼兒園大班:教育部亮劍幼兒園「小學化」
    陳陽的女兒目前還沒從幼兒園畢業,但一年前從中班升入大班時,原本的同學就所剩寥寥。她就讀於北京市朝陽區一所大型連鎖幼兒園,中班時全園共有6個班,每班30多人,但到了大班,留在幼兒園的孩子只勉強湊夠了兩個班。   「除了因為搬家而轉園,離開的孩子大多數去上了學前班。」陳陽說。她選擇讓孩子留在幼兒園,「但在小學入學前,要不要給孩子報一個短期的幼小銜接班?」
  • 禁止教授拼音、識字等 教育部專項整治「幼小銜接」班
    《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值得關注的是,此次《通知》專門提到「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  依據規劃,教育部將分四個步驟進行階段化治理,並計劃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於2018年12月底前完成對幼兒園、小學、培訓機構的抽查和摸排;對有「小學化」傾向的行為要於2019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
  • 去「小學化」的幼兒園如何與學前班PK
    據這家機構接待人員介紹,目前他們這裡開設的幼小銜接課程包括數學、語文和英語,每節課四十分鐘,上課作息時間安排不僅與學校同步,而且教學內容也比學校更深更多,要求孩子必須掌握。但這幾天小傢伙卻有點兒不開心,這是因為前幾天黎先生帶著孩子去學校報名,參加了小學入學面試後,孩子和他就開始陷入了擔憂和焦慮。  由於之前黎先生一直崇尚孩子自然成長教育,沒報過學科學習培訓,為了能讓女兒儘快適應小學學習,黎先生現在不得不選擇在培訓機構裡,讓孩子提前開始接受小學一年級課程的學習。
  • 上幼小銜接班能直讀三年級? 教育部通知:嚴禁幼兒園「小學化」
    教育部日前印發通知,嚴禁幼兒園「小學化」。通知要求,對於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插圖:宋溪這種「提前教學」在幼兒園中是否常見?在培訓機構中又是什麼情況?
  • 幼兒園「小學化」侵犯了幼兒的遊戲權,必須叫停
    看到這則新聞,筆者不禁發聲:幼兒園「小學化」侵犯了學前兒童的遊戲權,必須叫停!幾乎每個人都知道「拔苗助長」的成語故事,也深知拔苗助長的危害。幼兒園「小學化」違背了幼兒教育目標和內容要求,偏離了幼兒教育的正確軌道,這不僅剝奪了幼兒童年的快樂,更挫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影響了身心健康發展。
  • 教育部治理幼兒園「小學化」:幼兒園禁止教拼音
    教育部近日發布《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今年內對幼兒園、小學、社會培訓機構進行抽查和摸排。  教育部布置了專項治理任務:一是嚴禁提前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禁止。二是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
  • 北京市嚴查幼兒園「小學化」 杜絕「揠苗助長」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生活中不難發現,現在很多四五歲的小朋友上了幼兒園就開始學習拼音、英語、20以上的加減乘除法等小學知識,回家後還要做很長時間的作業,儼然一個小學生。這種拔苗助長的幼兒園小學化教育大大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會制約孩子的智力發育和個性發展。
  • 禁止辦學前班,卻不嚴厲打擊校外幼小銜接班,讓家長掏空了錢包
    幼小銜接唄!小學開始就是義務教育階段了,教育具有強制性、免費性、普遍性。幼兒園呢?提義務教育的時間也不短了,今年教育部也徵集了意見,但普及三年幼兒園教育的可能性還是幾乎為零。好在的有兩點,普惠性幼兒園越來越多了,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有了明確的緩解。但另一個問題始終還是存在,就是幼小銜接的問題!以前有學前班,然而很早教育部就嚴厲禁止辦學前班了。可從幼兒園的「玩」到小學的「學」,有多少孩子能完美過渡和適應嗎?
  • 教育局叫停幼兒園'小學化',棗莊家長別再'拔苗助長'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棗莊5月9日訊(記者 時尚)暑假馬上來臨,又一批大班畢業孩子離開幼兒園,即將步入小學一年級。在此期間,如何讓孩子們更快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成為眾多家長的關注,不少家長選擇把孩子送到幼小銜接班接受小學知識的學習,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 教育部明令禁止幼小銜接,為何依然遍地開花?
    光頭俠:從2018年中旬開始,教育部就印發《通知》,《通知》中明確規定,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明文禁令之下「幼小銜接」依然活躍在各個角落!有些「幼小銜接」機構甚至 堂而皇之的在幼兒園門口發傳單!
  • 中國家長的焦慮:「幼小銜接」與「零基礎」上小學之爭
    中新網石家莊12月13日電 (肖光明 張帆)河北石家莊市民劉燕女士的孩子在一所公立幼兒園上中班,最近她很焦慮,她發現明年打算留在幼兒園上大班的孩子寥寥無幾。圖為「幼小銜接」班教授拼音。 石家莊市啟明星教育培訓學校微信公號截圖 攝  近年來,從國家層面來看,教育部等部門連續發文,要求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倡導「零基礎」上小學。
  • 教育部: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等課程
    對於幼兒園布置幼兒完成小學內容家庭作業、組織小學內容有關考試測驗的,要堅決予以糾正。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通知》還要求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
  • 教育部重申嚴禁幼兒園「小學化」 廈門:早已禁止「越位」
    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導(記者 梁靜 資料圖)嚴禁幼兒園「小學化」並非新規,但日前,當教育部再次發布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通知,要求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時,各地家長群卻還是「炸了鍋
  • 幼兒園嚴禁學拼音、計算,教育部發文:堅決杜絕幼兒園「小學化」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文,將大力治理幼兒園「小學化」問題,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教育部表示:近年來,各地堅持發展與質量並重,促進幼兒園保育教育水平不斷提高。但一些幼兒園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小學化」傾向比較嚴重,這不僅剝奪了幼兒童年的快樂,更挫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影響了身心健康發展。為深入貫徹落實《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推進幼兒園科學保教,教育部將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