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現實的失控:《炸裂志》的勇氣與失敗

2020-12-18 騰訊網

[摘要]用「炸裂」一詞來隱喻中國三十多年來的巨變,可謂精準。但也許正是因為距離太近,沉澱太少,直面現實的勇氣的另一面是匆忙上陣、力有不逮。也折射出作者內心的焦灼和躁進。

閻連科的最新小說《炸裂志》(上海文藝出版社)

春節在家讀完了閻連科的最新小說《炸裂志》(上海文藝出版社)。這部小說在去年年終之時入選了多家媒體的年度好書,廣受讚譽。但我以為,雖然這部小說算得上優秀,但還遠稱不上是傑作。它顯示了閻連科面對現實發言的勇氣,也折射出作者內心的焦灼和躁進。

毫無疑問,閻連科是當今中國第一流的小說家。他最擅長的是用亦魔亦幻、亦真亦虛的故事來重構現實生活的殘酷、真實和荒誕。這種手法被他稱為「神實主義」。《炸裂志》用的依然是這種手法。

在書中,閻連科講述了一個叫做「炸裂」的小山村,在三十年裡飛速發展,最終成為一個超級大都市的故事。對這部作品,作者顯然是抱有雄心的,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訪談時,他曾自問:「一個作家是否可以通過一部作品對一個民族,對一個國家的三十年,對當代人的人心進行審視?」答案不言而喻。

首先要說,用「炸裂」一詞來隱喻中國三十多年來的巨變,可謂精準。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小說家用長篇小說來「正面強攻」這如真似幻的現實生活,僅在2013年,我就讀到了餘華的《第七天》、賈平凹的《帶燈》。這種直面現實的勇氣是一種可貴的品質,值得鼓勵。

但也許正是因為距離太近,沉澱太少,直面現實的勇氣的另一面是匆忙上陣、力有不逮。餘華的《第七天》讀起來更像是新聞報導的文學化,賈平凹《帶燈》的細碎也讓我耐心全無。

而對於《炸裂志》來說,最大的問題是,當閻連科試圖用其最擅長的「神實主義」來講述中國的「炸裂」和「炸裂」的奧秘時,他的認識是粗糙的,敘事是失控的。在小說中,他描述權力和性的魔力時,細節精微,令人讚嘆。但在對細節之後的人物性格上,他的聚焦顯然不夠,太過臉譜化,故事線索也有支離破碎之感。這種失控,在小說的後半部分外明顯,甚至使我一度喪失了讀下去的興趣。不客氣說,這更像是一部完成度只有七分的半成品。

我們大膽地假設一個講述「炸裂」故事的理想模型。最完美的模型也許是既有山村炸裂為大都市變化的外在勾勒,也有對炸裂之下人性的複雜、異化、幽微、溫暖的深描。並且,對於文學來說,後者顯然比前者更重要。如果前者是皮,那麼後者就是骨。可惜,《炸裂志》在面對這一個個具體而微的人的靈魂之「骨」時,失敗了。

也許是三十年裡發生的事情太多、太快了,「炸裂」得閻連科有點瞠目結舌,顧此失彼。為何會出現這種失控?有一件事值得注意。就在兩年多以前,閻連科在北京的住房遭到強拆,為此他發表了陳情信和《喪家狗的一年》的文章。陳情信和文章中講到強拆時,滿是無奈、焦灼、悲傷、憤懣,可謂百感交集。

也許正是因於此,閻連科內心充滿焦灼和急躁。在寫作中,他急於傾訴,急於將三十年來目睹之怪現狀一股腦地說出來,最終不自覺地喪失了對故事節奏、細節的控制和打磨。現實傷害了他,最終影響了文學。

我擔心,這本書終將會像中國三十年來所發生的許多故事一樣,因為發生的太快了,最後也將被迅速地遺忘。

相關焦點

  • 閻連科《炸裂志》:在炸裂的時代如何看懂中國?
    讀《炸裂志》,猶如經受一次高強度的炸裂,理性的外殼裂變出非理性的本質,也使得歷史的真相無處逃遁。如小說楔子所言,《炸裂志》是「應邀」而寫的「地方志」。志,「識、記、記述、記載」,即按一定體例全面記載某一時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情況的書籍文獻。這是一種真實、客觀的歷史形式。
  • 《炸裂志》:神實主義下的個體現實表達
    《炸裂志》:神實主義光環下的個體現實表達阿探無疑,《炸裂志》是2013年中國文學重要的作品,也是閻連科自我突破的一部重要作品。即便是在「神實主義」光環下,即便是被媒體稱作「當代世道人心史」,但也並沒有跳出現實主義個體表達的範疇。
  • 人民日報:電視劇仍需直面現實的勇氣
    電視劇,作為影響範圍最廣泛的大眾藝術之一,毫無疑問應當緊扣時代脈搏,與現實共振,為社會發展與改革提供助推力。上世紀80年代,有許多電視劇直面現實,揭示矛盾,呼喚改革,鼓舞人心,受到大眾的歡迎和喜愛。時至今日,中國的改革進入了深水區和攻堅期,需要以更大的勇氣、智慧和力量推進,文藝理應發揮它的鼓舞作用。
  • 陳年喜 炸裂志
    編輯:燭非 圖源:網絡 老邪說書礦工陳年喜的《炸裂志》,作者本身就曾是一名患病的爆破工詩句裡蘊含著從底層奔湧而出的蓬勃生命力,有對現實的反抗,也有對人生的頓悟,每每讓我淚目。 燭非有一種文字靠文採取勝,有一種文字靠穿透力取勝。陳年喜的文字《炸裂志》便屬於後者了。這首詩,來自頭條好友:老邪說書的推薦,讀後令人不免戚戚然。受此啟發,我又從網上挖掘裡一首他在博客更新的詩歌《帝國大廈》。皆分享於此,以饗各位朋友、老師。
  • 「神實主義」下的悖謬營構——評閻連科新作《炸裂志》
    它與現實的聯繫不是生活的直接因果,而更多地仰仗於靈神(包括民間文化和巫文化)、精神(現實內部關係與人的靈魂)和創作者在現實基礎上的特殊臆思。」而他在本月出版的新作《炸裂志》,亦正是對自己所鎖定的「主義」的一輪新的實踐。因此,說到底,閻連科是表達並肯定了自己對「悖謬」與「變異」的迷戀。
  • 《不管教的勇氣》:尋找管教的邊界,賦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氣
    實際上,《不管教的勇氣》一書聚焦的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重心,為的是讓父母找到管教的邊界,幫助孩子更自由、放鬆地發展,也能賦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氣。《不管教的勇氣》蘊含哪些教育道理?"不管教"指的是什麼?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過度幹涉、過度管教一直是家庭教育的通病。父母愛孩子的出發點是好,但是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孩子的意願卻不是一件好事。一些父母認為自己的想到的,就是孩子需要的,從不知道孩子的想法。一旦孩子決拒絕或面露不悅,就會馬上炸開鍋,用"苦口婆心"來接替管教:"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你怎麼不領情呢?"
  • 《炸裂志》:從鄉村到都市 一個村莊的炸裂式演變
    《收穫》雜誌秋冬卷發表了作家閻連科的新長篇《炸裂志》,小說單行本也將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2008年以來就沒有在國內出版過長篇小說的閻連科說,這次小說能順利發表、出版,「是因為大家合力促成的,很多人做了這個工作」。
  • 凌幽筆記006:改革開放狂想曲——閻連科《炸裂志》
    說來慚愧,閻連科先生是我上大學才聽說過的作家,因而談不上了解,更別說熟悉,而所閱讀的作品更是稀缺得可憐,僅《炸裂志》一枝獨秀,對於其他的相關的拓展閱讀,僅僅是幾篇論文與道聽途說,甚是慚愧。縱觀全書,《炸裂志》算不上是一本非常完美的作品。《炸裂志》一書講述了炸裂村借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以一系列骯髒的不擇手段從一個小小的村落爆炸式發展為國際化大都市的故事。其發展的速度可謂是「炸」一字稱霸,而結局卻也戲劇化地以「裂」而終,正好對接了「炸裂」這一名稱。
  • 禁書作家閻連科《炸裂志》:為了錢的集體癲狂,男盜女娼的發家史
    今天我們要分析的這篇《炸裂志》,是他2013年的作品,獲得2014年卡夫卡文學獎,這個文學獎一般都被認為是諾貝爾文學獎的前哨,所以每年到了諾貝爾各種頒獎的季節,閻連科就會很多人注目一次。而且他2017獲得諾貝爾提名,作品就是這部《炸裂志》。《炸裂志》是閻連科最重要的小說之一。
  • 全國Ⅰ卷高考作文題目:直面現實直指時弊
    雖然不能說這些作文題出的有多不好,學生也可以寫,但我總覺得已經脫離了真實的生活,甚至有故意迴避真實生活的趨向,與我一貫主張直面現實的作文教學是不相容的。  讓我高興的是,我們山西用的是全國1卷試題,作文題目正好符合我的教學風格。因為前幾年用的是材料作文,所以今年變了一下形式,改成了漫畫作文。
  • 千萬不要因為做錯一件事,就失去做其他事的勇氣,以失敗為師
    千萬不要因為做錯一件事,就失去做其他事的勇氣。人生漫漫,一次失敗,真的沒關係。多做事,就有出錯的機率;不做事,不出錯,可也一無所獲。不是嗎?所以即使遇到失敗,也一定不要給自己貼負面標籤。失敗,讓人難過,讓人可能自我否定。但這些感受,如果任由發展下去,自己只會掉進失敗的泥沼,狀況越來越差。我們要換個角度來看待失敗,那麼我們就可以以失敗為師,逆風翻盤。
  • 直面中國文化的現實
    直面中國文化的現實 2018-11-19 09:19:38參與互動    直面中國文化的現實
  • 日本學者披露細菌戰官方資料,外交部:讚賞其直面歷史的勇氣
    日本學者披露細菌戰官方資料,外交部:讚賞其直面歷史的勇氣 澎湃新聞記者 於瀟清 張無為 2020-06-24 17:12
  • 用可擦筆書寫人生,錯了就擦掉重來,要有敢於直面錯誤的勇氣
    但是我們要有擦掉重來的勇氣與決心,在下一場「遊戲」裡讓殘缺趨向完美。考試中一道題錯了,沒有擦掉重考的機會,但我們有機會「擦除」導致錯誤的原因,下次不在原地出錯。戀愛中碰到了錯誤的人,不能時光倒退與其不戀,但我們可以擦掉過往,期待另一個遇見。
  • 劉慶邦的《黑白男女》,直面礦難,喚起生活的勇氣
    始終以服務礦工,挖掘礦山為題材的作家劉慶邦,以巨大的勇氣,深刻的悲憫情懷,直面礦難,直面礦難以後的家屬的心理重建現狀,這是一種在大的層面上的終極關懷,他把深情的目光投射到礦難家屬這一特殊群體身上,細緻深入的再現她們的煎熬痛苦的心理世界,挖掘她們為了生存而做的很多艱難的努力,以一支多情的筆細膩的刻畫了她們在困難的境遇前面堅強和相互幫助的精神
  • 不甘心不信命,哪怕一敗塗地,這個星座也不會缺少重頭再來的勇氣
    如果你問我,成功與失敗之間到底隔了多遠,那我便回答,一念之間,有些人之所以能成功,不過是他們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仍然堅持,多堅持一會,可能是因為他們不甘心,又或是性格倔強,但無論如何堅持遠比放棄要強很多,這更是通往成功的必修課。
  • 2016高考作文練習相關素材:關於勇氣
    2016高考作文預測相關素材:關於勇氣  名言:  1、懦夫未死之前,已死過數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莎士比亞  2、沒有比害怕更值得害怕的了.——培根  3、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魯迅?
  • 《許你情深共白頭》算啥,這本書直面「大學生村官」的現實話題!
    今天給大家推薦4本言情小說:《許你情深共白頭》算啥,這本書直面「大學生村官」的現實話題!第一本:《許你情深共白頭》 作者:暮煙簡介: 顧瑾從沒想過,不過是一場愛情,竟然能耗盡她所有的勇氣。 沈暮沉,我曾愛過你,從轟轟烈烈到悄無聲息,從一腔孤勇到畏畏縮縮,從不顧一切到失去所有。
  • 閻連科:中國現實的荒誕和複雜沒一個作家能把握
    近日,作家閻連科帶著新作長篇小說《炸裂志》,做客方所書店兩周年慶系列講座。他以「行走在沒有光的胡同裡」為題,從《炸裂志》及「神實主義」文學談開去。講座過後,他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的專訪。  閻連科自嘲說一直以為自己是「主旋律」、「正能量」的作家,沒想到作品卻一直被認為是「負能量」的代表。
  • 閻連科:小說創作最高境界是完成"靈魂與現實"共建
    回眸閻連科過去的作品,《丁莊夢》裡的村民以賣血為業;《黑豬毛白豬毛》裡的村民為上級犯案頂包;《受活》中的村民出賣自己殘疾的身體……借現實生活的局部景象反映生活的變遷與人性糾結,是閻連科一直的創作追求。去年,閻連科長篇小說《炸裂志》的出版,再次引發小說寫作方式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