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繪節氣 · 穀雨》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製作
穀雨·雨生百穀
4月20日前後穀雨,雨生百穀,故曰穀雨,是隸屬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穀雨時春生之氣盛極,「句者畢出,萌者盡達」。也就是說,彎曲的芽兒皆出世,嬌嫩的葉兒初長成。草木「賣萌」的時節結束了。
冬吃蘿蔔夏吃薑,白菜豆腐滿屋香。翠芽留得春意在,此心安處是吾鄉。
已是暮春時令,花草繁茂,是為榮華。
如果按照氣溫的標準,一些高緯度或者高海拔的地區依然在「探春」,而南方地區已然開始「惜春」了。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描述的,便是穀雨時節的風物。南方漸漸進入雨季,落花、流水時節,有人為春之將逝而感傷,但落絮依酒、飛花入衣,似乎是很具有俠士風格的一種意境。
「穀雨,谷得雨而生也。」所以人們對於此時的雨水格外珍視。「穀雨前後一場雨,勝過秀才中了舉。」 在人們眼裡,穀雨的雨固然珍貴,但更重要的或許是,它是一種預兆:有雨,之後的雨水也豐沛;無雨,之後的雨水也匱乏。
穀雨物語是:一候萍始生,二候鳴鳩拂其羽,三候戴勝降於桑。穀雨時,靜以承陽的浮萍開始生長。布穀鳥開始催耕,「布穀布穀,磨鐮扛鋤」。桑葉繁盛,蠶事既登。
「江國多寒農事晚,村南村北,穀雨才耕遍。」穀雨時節,自南而北,陸續春忙,「百工鹹理,無有敢惰」。人忙活,雞也開始忙活,早起的雞兒有蟲吃。按照古人的說法,春天「蟄蟲鹹動,啟戶始出」,蟲類出來了,禽類終於不必只吃素食了。
穀雨的花信風是: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洛花以穀雨為開候」,穀雨始以國色天香。
說起穀雨花信,我想到《紅樓夢》第六十三回,怡紅院裡群芳夜宴時的兩個小細節。
一個說的是寶釵:
說著,將筒搖了一搖,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見籤上畫著一支牡丹,題著「豔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鐫的小字一句唐詩,道是:任是無情也動人。
一個說的是麝月:
數去該麝月。麝月便掣了一根出來。大家看時,上面是一枝荼蘼花,題著「韶華勝極」四字,那邊寫著一句舊詩,道是:開到荼蘼花事了。注云:在席各飲三杯送春。麝月問:「怎麼講?」寶玉皺皺眉兒,忙將籤藏了,說:「咱們且喝酒罷。」說著,大家吃了三口,以充三杯之數。
「荼蘼不爭春,寂寞開最晚。」穀雨時,雖豔冠群芳、韶華勝極,但「開到荼蘼花事了」,便意味著春將不再,當是把酒與春作別之時。自然有人會皺眉,會心生傷感。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穀雨時節,花已落,燕又來。
穀雨時節,有暖意,但熱未至;有涼風,但寒已消。正是不冷不熱的時候。
在二十四節氣起源地區,從前確實是穀雨時節的降水量既多於之前的清明,又多於之後的立夏。如果說春雨如恩詔,穀雨便是恩詔中的慷慨。天氣暖了,清明斷雪,穀雨斷霜。雨水多了,清明下種,穀雨下秧。於是,農人們也就忙活起來了。雨頻霜斷氣溫和,柳綠茶香燕弄梭。布穀啼播春暮日,栽插種管事繁多。
穀雨,雨頻霜斷
穀雨·詩情畫意
《晚春》
唐·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詠廿四氣詩·穀雨三月中》
唐·元稹
穀雨春光曉,山川黛色青。
葉間鳴戴勝,澤水長浮萍。
暖屋生蠶蟻,喧風引麥葶[tíng]。
鳴鳩徒拂羽,信矣不堪聽。
《蝶戀花》
宋·范成大
春漲一篙添水面。
芳草鵝兒,綠滿微風岸。
畫舫夷猶灣百轉。橫塘塔近依前遠。
江國多寒農事晚。
村北村南,穀雨才耕遍。
秀麥連岡桑葉賤。看看嘗面收新繭。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插畫/宋文治 · 繪
穀雨·民俗清雅
△清 楊柳谷春鉤艇圖紈扇(局部)圖自故宮博物院官網
4月20日16時55分,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穀雨」。此時節,「楊花落盡子規啼」,春天已走到了尾聲。但自然界仍是萬物生長、蒸蒸日上的景象,春意仍然撩人,春色依舊怡人,春光照樣明媚。
穀雨民俗頗具雅興:「穀雨三朝看牡丹」,懸燈宴飲,花意盈盈,山東菏澤、河南洛陽、四川彭州等地都有觀賞牡丹的盛會;「雨前香椿嫩如絲」,北方有穀雨節氣吃香椿的習俗;「清明見芽,穀雨見茶」,茶樹小芽迅速長成鮮葉,是採茶制茶的好時機。一年之中所產茶葉此時滋味最為鮮濃,稱「穀雨茶」。
迎來莊稼生長的最佳時節,民諺有「清明多栽樹,穀雨要種田」「清明早,小滿遲,穀雨種棉正當時」「穀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之說。「過了穀雨,百魚近岸」對於漁民而言,穀雨水暖,百魚行至淺海地帶,正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為了能夠出海平安、滿載而歸,這天漁民舉行海祭,祈禱海神保佑。
穀雨以後,我國天氣轉暖,氣溫很快回升,霜、雪現象基本終止,寒潮天氣基本結束。但春夏之交,易出現揚沙或浮塵天氣,對健康不利,應儘量避免在風沙天氣時外出。同時,也可多吃一些清肺排毒食物,如胡蘿蔔、梨子、木耳、百合等。
△ 一年一度的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正在舉行,洛陽城人潮湧動,競睹牡丹倩姿芳容。圖自中國天氣網
趁春天還在,不妨郊遊、踏青,走進大自然好好感受,也可選擇戶外鍛鍊項目,如慢跑、散步、做操等,如此有利身心健康,暢達情致,怡情養性。不過,楊花柳絮飛舞,過敏體質的人記得出行前還需做好防護。
或許你不知道,4月20日,還是第十個聯合國中文日。聯合國中文日被定在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穀雨」,以紀念傳說中「中華文字始祖」倉頡造字的貢獻,擴大中文作為聯合國官方語言影響力,使更多人感知中華文化。中國漢字,形美如畫、音美如歌、意美如詩。余光中先生曾說,「中文乃一切中國人心靈之所託,只要中文長在,必然漢魂不休。」
抓住春的尾巴,
準備迎接初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