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漢字:鉞

2021-02-19 漢典文化傳播

「戉」是「斧鉞」之「鉞」的本字,讀作yuè。甲骨文①就像商、周青銅兵器的形狀,上部朝左的部分是「鉞刃」(似斧頭),下部是長柄,可見「戉」是個象形字。②是金文的形體,與甲骨文相似。③是小篆的形體,已經看不出「鉞」的模樣了。④是楷書,左邊又增加了形符「金」,成為左形右聲的形聲字了。⑤是簡化字。

 

《說文》:「戉,斧也。」「鉞」的本義是一種「斧類的兵器」,如《史記•孫武傳》:「約束既布,乃設鈇(fū)鉞。」其大意是:規則已經宣布,便要準備斧鉞等兵器。

 

《詩經•小雅•庭燎》中有「鑾聲鉞鉞」一句,你若把其中的「鉞」讀為yuè那就錯了。這裡的「鉞」字必須讀為huì,是「噦(噦)」字的假借字,是指有節奏的車鈴聲。 

 

——左民安《細說漢字》

擴展閱讀

形聲字。《說文》:「鉞,車鑾聲也。從金,戉聲。《詩》曰:鑾聲鉞鉞。徐鉉:「今俗作鐬,以鉞作斧戉之戉,非是。桂馥義:「《詩》曰者,《魯頌·泮水》文,彼作鸞聲噦噦。傳云:噦噦,言其聲也。馥案:鉞噦聲相近,本書眓讀若《詩》曰施罛濊濊。邵瑛群經正字:「此文《詩》凡三見,《採菽》作嘒,《庭燎》、《泮水》作噦,皆取聲同假借,而義與《說文》同。」據西周金文和傳世典籍戉與鉞為古今字,戉本為斧鉞的象形字,後加金字旁作鉞。從《說文》所引用的《詩》「鑾聲鉞鉞」句看,鋮、噦、嘒皆為借用,鉞當為戉之今字。本義為斧鋮。(周寶宏)

——李學勤《字源》


漢典:www.zdic.net

相關焦點

  • 細說漢字:宀
    在漢字中,凡由「宀」所組成的字,大都與房屋有關,如「室』、「宅」、「家」等。——左民安《細說漢字》擴展閱讀:象形字。像尖頂房屋的側視形。
  • 細說漢字:晉
    ——左民安《細說漢字》——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對外漢語教師 細說漢字演變過程
    對外漢語教師細說漢字演變過程漢字的發展具有千年的歷史,這一過程是曲折且美妙的。從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隸書 → 楷書 → 行書 (商) (周) (秦) (漢) (魏晉) 草書 。以上的「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體稱為 「漢字七體」 ,今天小編就給各位對外漢語教師們帶來這個漢字趣味故事:中國漢字的演變過程。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國目前能確定的最早的漢字。這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和獸骨上,主要用於佔卜的一種文字。甲骨文中很多字的字形看上去都很像圖畫,也就是字的形狀和字的意思有關聯。
  • 細說漢字:發
    ——左民安《細說漢字》
  • 細說漢字:夔
    ——左民安《細說漢字》擴展閱讀字形及本義:甲骨文像有角』」——王朝忠《漢字形義演釋字典》投稿郵箱:admin@zdic.net漢典主站:www.zdic.net漢典論壇:bbs.zdic.net漢典手機站:m.zdic.net
  • 細說漢字:屎
    ——左民安《細說漢字》擴展閱讀 字形及本義甲骨文左上方是一下蹲的側視人形」 字義發展圖示——王朝忠《漢字形義演釋字典》
  • 細說漢字:冕
    ——左民安《細說漢字》
  • 細說漢字:毳
    會意字。
  • 細說漢字:彳
    ——左民安《細說漢字》擴展閱讀象形字。
  • 細說漢字:么
    「么」是個部首字,從《說文》到《新華字典》等絕大多數的常用漢字工具書中均立有「么」部。在漢字中,凡由「么」所組成的字,多有「小」義,如「茲」為「微」義。「幼」為「小」義,「幽」為深暗而狹小義,「幾」為「微」義等。——左民安《細說漢字》擴展閱讀:
  • 細說漢字:婢
    形聲字。從女,卑聲。
  • 細說漢字:卣
    ——左民安《細說漢字》擴展閱讀
  • 細說漢字:牝
    ——左民安《細說漢字》  擴展閱讀形聲字。
  • 細說漢字:燮
    構形不明。
  • 細說漢字:轡
    」——左民安《細說漢字》擴展閱讀:象形字。
  • 細說漢字:烝
    」  ——左民安《細說漢字》  擴展閱讀
  • 細說漢字:毋
    女之分化字。
  • 細說漢字:爰
    會意字。初文像上下兩手中間持
  • 細說漢字(525):一以當十——說「十」
    這是本公眾號的第1552篇原創文章本文約5400字,閱讀約需要11分鐘細說漢字漢字表示基本數字的一些字形都是在強調數的概念與位的概念,一、二、三、四明顯是一根、二根、三根、四根算籌的橫向擺放。從五到九也應該有相應的算籌擺法,不過寫起來就有點麻煩,於是就用其他辦法來表示(詳見拙論此前諸篇)。到了創造「十」字的時候,古人已經有了十進位的數學概念,本來是該擺放十根算籌的漢字形體,就用改變擺放方向的辦法用一根豎直線來表示更高位數的新起點。
  • 明代龍紋鉞刀亮相翰海秋拍
    北京翰海秋拍中最受矚目的一件拍品「明永樂鐵鎏金龍紋鉞刀」為迄今僅見的明代宮廷藏傳佛教法器,以6670萬元成交。此件拍品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作為手柄的五鈷金剛杵,第二部分為摩羯及其口吐的鉞刀刀身。自摩羯口中展開的刀刃,前端彎曲,曲刃豐滿。刀身正反兩面均以錯金工藝做金剛真言,正面為大威德金剛八字真言,刀勾處做漢字「大明永樂年施」楷書款;另一面刀勾處為「大明永樂年施」藏文拼音款。法器通身為鐵質打造,以錯金銀工藝密布了繁複精緻的花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