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漢字:燮

2021-03-02 漢典文化傳播

「論道經邦,燮理陰陽。」這個「燮」字讀作xiè,本為會意字。①是甲骨文的形體,於省吾先生認為中間「乃言字」上部為火形,右下為「又(手)」。②是金文的形體,中間的「言」發生訛變,但「火」形仍在。③是小篆的形體,中間為「言」。④是楷書的寫法。

 

《說文》:「燮,和也。」其實這不是本義。該字的本義為「憂」,如甲骨文中的「夕燮」,就是說「夕有憂患」之義。後來其本義消失了,而假借義為「和」,如《尚書•洪範》:「燮友柔克。」大意是:對那些和氣可親的人,就用柔和的辦法對待他們。由「和」又可以引申為「和諧」,如謝靈運《登上戍石鼓山》:「愉樂樂不燮。」所謂「不燮」,就是不和諧的意思。

 

請注意:「燮」字與「變」的繁體字的形體極為相似,應區別清楚。

——左民安《細說漢字》

  

擴展閱讀

構形不明。《說文》:「燮,和也。從言,從又、炎。籀文燮從𢆉,讀若溼。」甲骨文的「燮」從三火、從又是確切無疑的, 「」或雲是火炬形,或雲是「言」字,皆無確證。這一形體後來訛變為金文所從的「」、《說文》籀文的「𢆉」和《說文》小篆的「言」。 《說文》卷十另有「𤏻」字,當是來源相同的一個異體。 「」、 「」、 「燮」是一字,已成為大家的共識。因為構形不明,本義也就無從談起。《說文》把「燮」和「𤏻」分置在卷三的「又」部和卷十的「炎」部,分別釋其本義為「和」與「大熟」,恐怕都是靠不住的。若說「燮()」的常用義是「和」卻是可信的。 《書·洪範》中的「燮友柔克」以及古書上常說的「燮理陰陽」,舊注都釋為「和」。(李守奎)

——李學勤《字源》



投稿郵箱:admin@zdic.net

漢典主站:www.zdic.net

漢典論壇:bbs.zdic.net

漢典手機站:m.zdic.net

相關焦點

  • 細說漢字:宀
    在漢字中,凡由「宀」所組成的字,大都與房屋有關,如「室』、「宅」、「家」等。——左民安《細說漢字》擴展閱讀:象形字。像尖頂房屋的側視形。
  • 細說漢字:晉
    ——左民安《細說漢字》——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對外漢語教師 細說漢字演變過程
    對外漢語教師細說漢字演變過程漢字的發展具有千年的歷史,這一過程是曲折且美妙的。從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隸書 → 楷書 → 行書 (商) (周) (秦) (漢) (魏晉) 草書 。以上的「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體稱為 「漢字七體」 ,今天小編就給各位對外漢語教師們帶來這個漢字趣味故事:中國漢字的演變過程。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國目前能確定的最早的漢字。這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和獸骨上,主要用於佔卜的一種文字。甲骨文中很多字的字形看上去都很像圖畫,也就是字的形狀和字的意思有關聯。
  • 細說漢字:發
    ——左民安《細說漢字》
  • 細說漢字:夔
    ——左民安《細說漢字》擴展閱讀字形及本義:甲骨文像有角』」——王朝忠《漢字形義演釋字典》投稿郵箱:admin@zdic.net漢典主站:www.zdic.net漢典論壇:bbs.zdic.net漢典手機站:m.zdic.net
  • 細說漢字:屎
    ——左民安《細說漢字》擴展閱讀 字形及本義甲骨文左上方是一下蹲的側視人形」 字義發展圖示——王朝忠《漢字形義演釋字典》
  • 細說漢字:冕
    ——左民安《細說漢字》
  • 細說漢字:毳
    會意字。
  • 細說漢字:彳
    ——左民安《細說漢字》擴展閱讀象形字。
  • 細說漢字:么
    「么」是個部首字,從《說文》到《新華字典》等絕大多數的常用漢字工具書中均立有「么」部。在漢字中,凡由「么」所組成的字,多有「小」義,如「茲」為「微」義。「幼」為「小」義,「幽」為深暗而狹小義,「幾」為「微」義等。——左民安《細說漢字》擴展閱讀:
  • 細說漢字:鉞
    形聲字。《說文》:「鉞,車鑾聲也。
  • 細說漢字:婢
    形聲字。從女,卑聲。
  • 細說漢字:卣
    ——左民安《細說漢字》擴展閱讀
  • 細說漢字:牝
    ——左民安《細說漢字》  擴展閱讀形聲字。
  • 細說漢字:轡
    」——左民安《細說漢字》擴展閱讀:象形字。
  • 細說漢字:烝
    」  ——左民安《細說漢字》  擴展閱讀
  • 細說漢字:毋
    女之分化字。
  • 細說漢字:爰
    會意字。初文像上下兩手中間持
  • 細說漢字(525):一以當十——說「十」
    這是本公眾號的第1552篇原創文章本文約5400字,閱讀約需要11分鐘細說漢字漢字表示基本數字的一些字形都是在強調數的概念與位的概念,一、二、三、四明顯是一根、二根、三根、四根算籌的橫向擺放。從五到九也應該有相應的算籌擺法,不過寫起來就有點麻煩,於是就用其他辦法來表示(詳見拙論此前諸篇)。到了創造「十」字的時候,古人已經有了十進位的數學概念,本來是該擺放十根算籌的漢字形體,就用改變擺放方向的辦法用一根豎直線來表示更高位數的新起點。
  • 陳燮:清代琅岐走出的首位進士
    陳燮塑像  清代,琅岐島出了四位進士。衙前村的陳燮則是清代從琅岐島走出的第一位進士。  乾隆十三年(1748),陳燮鄉試中舉,任上杭縣儒學正堂。乾隆二十八年(1763),陳燮進士及第,授吏部主事,後升吏部郎中,勤政清廉,在京都頗有名氣。乾隆三十六年(1771),欽命乾隆辛卯科江西鄉試副主考官,忠於職守,公正廉明,秉心閱卷,所選拔皆才學之士,深為朝廷嘉許。有政聲,擢四川川東兵備道,權按察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