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留園曲溪樓將迎來首次大修

2020-12-12 光明網
本報訊(記者蘇雁)

蘇州留園曲溪樓11月將迎來半個世紀後的首次大修,這也是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後的首次大修。記者了解到,在曲溪樓維修期間,作為今年亞太地區古建築保護與修復培訓課程中的重要一課,來自國家文物局、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的專家學者,全國各遺產地的負責人,古建築維修技術

人員等都將到現場觀摩。

曲溪樓是留園中部與東部連接處的主要景點,佔地面積約6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約113平方米。始建於明代,原名「尋真閣」,因前臨曲水,於清光緒初年改名為曲溪樓。據留園管理處主任沈玉麟介紹,自1953年留園進行全面整修後,半個多世紀以來只做常規維護。

目前,曲溪樓構架保存尚完整,但已「百病叢生」。經過四年的跟蹤監測和方案論證,國家文物局批准並出資,留園曲溪樓本次修繕為揭頂不落架大修,維修思路是通過改善地基狀況、增加防水措施等手段杜絕隱患。大修將於11月正式啟動,到今年年底前全面完工。

作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文物部門要求對曲溪樓的維修必須審慎細緻,充分尊重並保存文物建築原有結構、用材、花飾及色澤等歷史信息,採取地方傳統的施工工藝,組織有相應級別資質的施工單位進行維修,以確保文物安全。沈玉麟說,為了達到「修舊如舊」的目標,維修時將遵循「原材料、原工藝、原色彩、原形式」的原則。

相關焦點

  • 留園主景曲溪樓年內大修 全過程將拍成世遺教材
    8月14日,記者從留園管理處獲悉,由於「百病纏身」,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園內主景之一曲溪樓將在今年11月份開始大規模翻修。這是蘇州古典園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後的首次大修,無論是數次更改的維修方案、現場維修的規模還是維修時的精細程度,在近代蘇州園林歷史上都是史無前例的。也正因為如此,此次曲溪樓大修的全過程還將被拍攝成教材,寫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和研究中心的課程。
  • 蘇州留園曲溪樓修復嚴謹 將成世遺維修"教程"
    這是小樓歷經半個世紀以來的首度修繕,也是蘇州古典園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後的首次大修。文物專家評價:「維修方案的細緻、實施要求的嚴謹,堪稱古建築維修的鮮活樣板。」  風雨半個世紀,小樓「百病叢生」  「曲溪」,取意樓前彎彎曲曲的池水,清光緒初年得名,佔地面積約6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約113平方米。
  • 玩錯覺的留園曲溪樓
    每天一分鐘,和我一起讀懂蘇州園林 曲溪樓位於留園中部水池東側,坐東朝西,西向面水,面闊三間,二層單面坡歇山頂。正面望去,樓高體寬,器宇不凡,儼然一座大宅。而實際上,此樓雖面寬有十餘米,但進深僅三米左右,一樓僅僅作為過道使用,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虛假」建築。
  • 在蘇州的名勝古蹟中徜徉——留園
    看到了西園寺,知道留園已經不遠。在桐涇北路經永津橋跨過上塘河,已經可以看到「留園路」的路牌了。留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並稱中國四大名園,頤和園和避暑山莊是皇家園林的典範,留園和拙政園則是私家園林的翹楚。留園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為太僕寺少卿徐泰時的私家花園,當時稱「東園」。徐泰時去世後,園林漸廢,並多次易主。
  • 《蘇州園林-留園》郵票
    T56《蘇州園林——留園》郵票是我收藏的郵品最喜愛的一套,在幾套園林郵票中,構圖、色彩搭配方面後面的園林郵票無法超越,郵票反映一年四季留園的特點,它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其建築始建於明代,也是園林郵票的龍頭,目前市價約400元左右。
  • 人間天堂,遊在蘇州——園林典範-留園
    留園位於蘇州閶門外留園路338號,以園內建築布置精巧、奇石眾多而知名,吳中名園之首,中國四大名園之一,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中國四大名園。吳中狀元俞樾為其作《留園記》,贊其為「吳下名園之冠」。
  • 走進蘇州園林之一的留園,探尋它躋身中國四大名園的秘密
    俗話說得好「中國園林看江南,江南園林看蘇州。」蘇州園林名揚海內外,就是因為中國四大名園中,蘇州佔據其二。一是拙政園,二就是留園。其他兩園分別是頤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但它們都是皇家園林。拙政園,在前文書我已經寫過。
  • 留園的窗
    關於留園蘇州留園位於蘇州閶門外留園路,面積約二、三公頃,屬大型古代園林。它以富麗華貴的氣質,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之一(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 、蘇州留園 )。留園最早由明代太僕寺少卿徐泰建造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那是名為東園。後經幾代主人改建、增建,名稱也從「東園」、「西園」、改為「寒碧莊」直至現在的「留園」。
  • 中國四大名園之蘇州留園,咫尺之內再造乾坤
    留園,清代時稱「寒碧山莊」,因為園子裡大多種植松和竹,松樹和竹林清冷的綠色映襯到園子裡的池水裡面泛出碧綠的色彩,所以又名寒碧山莊。俗稱「劉園」,後改為「留園」,和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中國四大名園。
  • 留園各具特色的樓閣
    樓與閣在造型上不易明確區分,而且人們也常將「樓閣」二字連用。一般將平面呈方形或正多邊形,屋頂形式為攢尖頂、四周開窗的稱為閣。在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樓閣很多。唐代崔顥寫了《黃鶴樓》一詩,唐代王勃寫了《滕王閣序》,宋代範仲淹寫了《嶽陽樓記》,他們既描述了閣樓所處環境優美的景色,又抒發了自己的情懷,人、詩文、樓閣都名噪中國。
  • 留園為中國大型古典私家園林,留園真正做到了「長留天地間」
    提到蘇州這個城市,總是與園林建築密不可分。世界園林看中國,中國園林看蘇州。蘇州園林無疑是世界古典園林的典範。留園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合稱中國四大名園,園內亭臺樓閣、奇石曲廊,加上滿園的綠意和一汪碧水池塘,一步一景,景致很是秀氣。在這裡,可以體會一種園林山水之間的平淡氣息。
  • 頤和園、避暑山莊、蘇州留園、拙政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古典名園
    、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蘇州「四大名園」。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古典名園,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拙政園位於蘇州婁門內,是蘇州最大的一處園林,也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拙政園分為東園、中園、西園三部分。東園山池相間,點綴有秫香館、蘭雪堂等建築。
  • 留園、拙政園景觀規劃中的視覺控制淺析
    來源:景觀中國網 留園、拙政園景觀規劃中,以樓閣建築等制高因素為構圖中心或景觀控制元素,以60°水平視角控制園景組織,將主要景點組合在60°水平視角的視野範圍內
  • 蘇州虎丘留園來蓉推介
    本報訊(記者 吳曉鈴)2月20日,2019武侯祠成都大廟會在最後一天迎來了一場蘇式雅韻的精彩演出。「園林名勝進蓉城,景區聯誼賀新春——2019蘇州虎丘、留園景區旅遊推介會」專門在大廟會上「壓軸」登場,蘇州評彈、崑曲、茶道、古琴等姑蘇風情的表演,令遊客們大飽眼福。  此次旅遊推介會,堪稱蘇州文化底蘊展示大會。評彈表演《蘇州好風光》,演員將蘇州的春夏秋冬和風土人情娓娓唱來,韻味十足;崑曲瑰寶《牡丹亭》委婉動聽、絲絲入扣,舉手投足高貴典雅。聽妙喉婉轉,看水袖飄飄,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
  • 春天從蘇州園林開始:網師園~西園寺~留園~山塘街
    秉承著去年的慣例,春天從 蘇州 園林開始,同時繼續實驗酷夢旅行年卡是否可以在外地使用,這次提前二天免費預約了網師園的門票。遊覽路線:早上網師園,中午西園寺,下午留園,晚上山塘街。在 蘇州 站乘公交529路1元,到網師園下車, 蘇州 公交可刷 太湖 交通卡。
  • 留園
    留園位於蘇州閶門外,原是明嘉靖年間太僕寺卿徐泰時的東園。園巾假山為疊石名家周秉忠(時臣)所作。鹹寧年間,蘇州諸園頗多毀損,而此園獨存。光緒初年為盛康所得,修葺拓建,易名留園。        現全園佔地約50畝,大致可分中、東、西、北叫個景區。其間以曲廊相連。迂迴連綿,達700餘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        中部是原來寒碧山莊的基址.中闢廣池,西、北為山.東、南為建築。假山以土為主,疊以黃石,氣勢渾厚。山上古木參天,顯出一派山林森鬱的氣氛。
  • 上海鐵路局「綠巨人」復興號動車組迎來首次大修
    上海鐵路局「綠巨人」復興號動車組迎來首次大修 2020-05-20 2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實習前你一定得了解的那些事——留園篇
    留園蘇州留園是蘇州大型古典園林之一,分中、東、西、北4個景區,四個景區各有特色。留園入口的處理方式,空間序列的布置,可以稱得上十分巧妙。將原本狹長而封閉的入口空間,與園林空間形成對比,當遊客穿過入口入園時,豁然開朗。古木交柯是位於留園中部山池主景區的人口部分,從園門進入,經過一段空間曲折變化的小巷,進人到古木交柯小院中。
  • 蘇州留園門票多少錢 蘇州留園好玩嗎
    蘇州留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園內建築布置精巧、奇石眾多而知名,可以讓大家在一個園林中能領略到山水、田園、山林、庭園四種不同景色。很多遊客到蘇州旅遊基本會去那邊打卡,那蘇州留園門票多少錢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說說具體情況。
  • 蘇州四大園林:留園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之所以獲得「天堂」的美稱,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由於它擁有一批全國以至世界都知名的古典園林。  在古老的蘇州古城中有一座世界聞名的園林,叫「留園」。由於長期在朝為官,他深感身心疲憊,因此回到蘇州後,便不問正事,每天在自己的園中賞花弄草,吟風誦月,在自然的空間中盡情地復甦著早已受到扼制的心靈。到了明清之際,東圓已逐漸荒廢。到清乾隆年間,該園歸吳縣人劉蓉峰所有。他非常喜愛此園,得手後重新整修並加以擴建,同時取「竹色清寒,波光澄碧」之意,將園名該為寒碧莊。但由於園主姓劉,所以民間俗稱為「劉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