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寶行業為什麼一落千丈?馬未都:這兩個「鑑寶專家」功不可沒

2020-12-05 騰訊網

在《聞王媽媽定做小祥功德作二首》中有這麼一段話:「唐家閧裡閒遊賞,媽媽家中請和尚。二百襯錢五味食,羊毛出在羊身上。」而有這麼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案例層出不窮,譬如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流傳於市面上的古玩古董受到了古玩愛好者的喜愛。

而對於出土的文物受到了歷史學家以及考古學家們的青睞,因為每一件出土的文物都非常具有對於歷史的研究,也正是如此,也有一批贗品以次充好以假亂真打亂了整個市場,隨著贗品的品質日益精湛,整的很多文玩愛好者都不知道手中的寶貝真假虛實。

難以區分裡面的「乾坤」,為此只好找專業的專家們鑑定真偽,不過到了現在現代社會這些鑑寶專家們怎麼變成了人人喊打的對象呢?首先要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自然和他們本身就有不可分割的聯繫。

文物的鑑別證書大家都知道,曾經在古玩圈也有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千金難求一張鑑定證書,不過這個鑑定證書放到現在用形同虛設形容也毫不過分,典型案例就是當年轟動一時的「金縷玉衣騙貸案」, 於1960年出生在浙江湖州的謝根榮自幼不學無術,讀完初中就在社會四處闖蕩,曾經在俄羅斯邊境倒賣衣服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嘗到了甜頭的謝根榮轉眼間就把目光轉移到了房地產,他偽造了個人按揭房貸款合同從當年的建設銀行一舉貸出了6.6億元,堪稱是「空手套白狼」的模範師祖。不過這還不算完,後面又轉戰到了古玩市場,後又建造了一個「根榮陳列館」 。

其中館中還擺放著「金縷玉衣」,不過這件衣服是謝根榮偽造的,相傳成本也僅僅只有兩萬塊錢,不過這些難不倒謝根榮,他找到了幾個專家,其中就有時任故宮副院長的楊伯達,幾個專家湊成一個專家團來到了根榮陳列館隨即就看到了世界僅有兩件的「金縷玉衣」。

但是出乎人意料的是,這些專家團居然連放金縷玉衣的玻璃箱都沒有打開過拿出寶貝仔細鑑定只是在玻璃周圍轉了一圈就一言斷定這件寶貝是真的不說,還估價出了高達24個億人民幣的天價。

據稱,這些專家在事後得到了幾百萬元的「幸苦費」,有了鑑定證書的謝根榮就拿著證書去了銀行再次騙貸,八年之後這件事情才真相大白,謝根榮因此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是反觀楊伯達等專家只是一句「看走眼」敷衍了過去。

而不僅於此,騙畫案例也層出不窮,2009年是國內古玩的一個高峰期,然後也誕生出了不少的鑑寶節目,其收視率也居高不下,足以見得當時人們對於國內文化的喜愛程度,而這裡面的每個節目都會邀請到了一些專家前來鑑寶。

其中就有專家劉巖就在字畫上面非常有研究造詣,故而也身在其中。而在鄭州有一個喜歡字畫的百姓名叫朱雲,他就來到了鑑寶節目且帶來了一件傳家寶,這件傳家寶是《嵩陽漢柏圖》(乾隆皇帝親筆),當時正好把這幅畫讓劉巖專家鑑定一下真偽。

而劉巖接過畫後也只是隨便的上下打量一下,大概就說「是一副年代比較老的字畫,但要說是乾隆皇帝的真跡那還差得遠,最多也就值幾萬塊錢。」這無疑讓朱雲遭受了一個晴天霹靂,而專家劉巖卻讓他當天晚上來找自己。

等到當天的晚上的時候,朱雲便帶著自己的兄弟以及字畫來到了專家劉巖的房間,劉巖接過了那幅畫又是一番打量,又表示雖然不是真跡,但是自己也挺喜歡這幅畫,願意以三萬塊錢購買朱雲手裡的畫。

這對於朱雲來說即便不是真跡那也是世代相傳的傳家寶,哪能輕易就賣給別人,故而回絕了劉巖,這時候的劉巖卻又說自己有很多朋友可以幫忙問問有沒有人願意買,果然不出所料,真有一個朋友願意以17萬的「高價」購買朱雲手中的畫。

朱雲聽到這個價格不由得大為驚嘆,這可比三萬高多了,於是喜笑顏開的賣給了劉巖的朋友,而在2010年底,這一幅畫卻出現在了一家節目現場不說,甚至開到了8700萬的天價!這讓朱雲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這不就是曾經17萬賣出去的傳家寶,為此朱雲感覺到十分的憤怒於是一紙訴狀提出了訴訟,結果在調查之中發現,這個劉巖竟然是別人冒名頂替的,不過朱雲還是以敗訴告終。關於劉巖被騙畫的案子需要後人時刻警惕著不法分子利用自己,不由得讓馬未都都在為文物圈嘆息。

而反觀現在所謂的鑑寶專家們無疑是讓人們心生反感的,但是也不排除一些品德高尚的真正的專家還在為歷史、在為國內的文物做出偉大的貢獻的人,只是由於一些被利益所燻迷的不法分子而導致了專家這個行業被人唾棄,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更加需要加以區別,吸收前人的教訓,不放過任何一個壞人,也不冤枉任何一個好人。

相關焦點

  • 鑑寶行業為什麼一落千丈?馬未都:這兩個「鑑寶專家」功不可沒
    鑑寶專家們怎麼變成了人人喊打的對象呢?,其收視率也居高不下,足以見得當時人們對於國內文化的喜愛程度,而這裡面的每個節目都會邀請到了一些專家前來鑑寶。其中就有專家劉巖就在字畫上面非常有研究造詣,故而也身在其中。而在鄭州有一個喜歡字畫的百姓名叫朱雲,他就來到了鑑寶節目且帶來了一件傳家寶,這件傳家寶是《嵩陽漢柏圖》(乾隆皇帝親筆),當時正好把這幅畫讓劉巖專家鑑定一下真偽。
  • 鑑寶專家是怎樣從人人敬仰,變成人人喊打?這幾位功不可沒
    但是近年來專家們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接連下降,尤其是鑑寶專家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這就讓我們不免好奇鑑寶專家是怎樣從人人敬仰,變成人人喊打?這幾位功不可沒,其實鑑寶專家如今的現狀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幾位名不副實的「專家」。
  • 鑑寶專家是如何從萬人敬仰變成萬人鄙視的?這幾人功不可沒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在喜歡收藏古玩的人群裡,鑑寶專家那是猶如上帝一般的存在,但是時至今日,鑑寶專家淪落到了人人喊打的局面,這是為什麼呢?跟這幾個人是分不開的。年前後是古玩的一個高峰期,這期間國內湧現出了不少鑑寶節目,這類節目也很受歡迎,不得不說,這類節目也推動了古玩行業的發展。
  • 鑑寶專家是怎樣從人人敬仰變成人人喊打的?這幾人功不可沒
    鑑寶專家是怎樣從人人敬仰變成人人喊打的?這幾人功不可沒。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人們收藏古董的愛好又提上了日程,前幾年的古玩市場可是大火,都說盛世古董,亂世黃金,這話一點可不假,但是我們也知道現在的造價技術還是很厲害的,所以有些人在買了古董之後不確定真偽,就想找專家來鑑定一下,所以這個時候鑑寶專家就火了起來,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有真材實料的,就像今天要說的這幾個人一樣,他們的所作所為讓鑑寶專家從人人敬仰變成人人喊打
  • 鑑寶行業為啥備受爭議寸步難行?馬未都:拜這2位"專家"所賜
    然而古董市場良莠不齊,現代仿製品魚龍混雜,於是鑑寶行業應運而生。本應代表古玩權威的鑑寶行業現如今卻備受爭議,這是怎麼回事呢?鑑寶權威&34;當今鑑寶行業的沒落,楊伯達是罪魁禍首之一。曾任故宮博物館副館長、中國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考古系玉器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玉器研究會會長、中國寶玉石協會顧問,這一個個振聾發聵的稱號彰顯著楊伯達在鑑寶行業的權威地位。這樣一個古玩界的大佬,怎麼會成為古玩界的詬病呢?
  • 鑑寶專家,是何時從人人敬仰變成過街老鼠的?這幾人功不可沒
    從前「專家」一詞深受人們的信任,他們本應是一個領域最權威的人士,專為人們答疑解惑,然而近年一些徒有虛名的「專家」卻用一些欺騙的行為抹黑了這個行業,其中鑑寶專家尤甚。而某房地產集團的法人代表謝根榮為了騙貸,竟然自己假造了一件金縷玉衣仿品,聯合國內5位頂級古董鑑定專家,為其估價24億。 最終謝根榮靠著這件24億的假玉衣,成功騙貸近7億元,甚至一躍進入了胡潤富豪榜,為中國大陸富豪榜400強。後來事情敗露,謝根榮在2009年被判處無期徒刑,也成功為「鑑寶專家」這個行業潑上了第一桶髒水。
  • 文物專家鑑寶,究竟靠譜不靠譜?馬未都:人眼鑑定文物將成絕學
    文物專家鑑寶,究竟靠譜不靠譜?馬未都:人眼鑑定文物將成絕學文物鑑定是一項很邪門的學問,包羅萬象難度係數極高,這一點在馬伯庸的小說《古董局中局》中有直觀的體現。《古董局中局》中為何會有五脈?現實生活中的鑑寶,究竟靠譜不靠譜?靠譜的定義,就是值得相信和託付的意思。一件寶貝,之所以讓文物專家鑑定,也是想了解一下真實的價值。可是文物鑑定帶有很強的主觀性,可能這個人說是真的,那個人說是假的,並且雙方都有看似無可爭辯的證據。這一點馬未都有切身體會,當年有機會看到徐邦達、啟功一幫文物鑑定專家鑑定古畫。
  • 馬未都的鑑寶能力有多牛?一件小事就能看出來,太厲害了!
    馬未都的鑑寶能力有多牛?一件小事就能看出來,太厲害了!說起收藏界的牛人,馬未都肯定要位列其中,一是他的名氣大,收藏無數,家財萬貫,光是一個私人博物館就足夠讓人驚嘆的了,二是他的能力高,出書講課教人鑑寶,甚至還登上了百家講壇,這樣的學問讓人敬佩。
  • 老人持物鑑寶,馬未都一眼斷定為假,被當場打臉
    我們都知道馬未都是收藏界的大佬,甚至有人覺得一件寶貝馬未都三米開外看一眼就能鑑定真假,這當然有些誇張,不過事實是馬未都的確是鑑寶的一把好手,很多節目都會請馬爺坐鎮,一方面請他鑑寶,一方面借他的名氣打響節目知名度。但是這一次,無所不能的馬爺竟然被人回懟了,怎麼回事呢?
  • 持寶人拿鳥食罐鑑寶,馬未都看了一眼問:您沒養過鳥吧?
    持寶人拿鳥食罐鑑寶,馬未都看了一眼問:您沒養過鳥吧?在現在收藏市場上存在很多品種的古董,包括吃飯的、裝酒的、學習的等等古董都有,作用不同的古董都存在。但是很多人並不能分清古董的真假,持寶人就會到鑑寶節目請鑑寶專家進行鑑定。
  • 電視鑑寶專家古玩直播帶貨領域頻打臉 網友:只會鑑寶 不會帶貨
    而古玩電商直播催生的馬未都、李鑑宸或是實體古玩店老闆,他們是有經驗的人,懂得如何和手機屏幕前的藏家門溝通,引起共情,刺激消費。和電視鑑寶專家相比,他們最大的優勢在於豐富的流行語、快速的角色切換以及與大眾情趣、購買習慣的高度契合。
  • "鑑寶"專家為什麼越來越不受信任?偽專家太多
    一檔《鑑寶》節目中,齊白石孫女齊慧娟拿著爺爺的畫來鑑定,被三位鑑寶專家鑑定為贗品。齊慧娟非常懊惱,要求專家重新鑑定,仔細鑑定。&34;。鑑寶專家非常肯定,並很不耐煩。但得知是齊白石孫女後滿臉尷尬,表示看走眼了,重新鑑定齊白石真跡無疑,最少值3億。
  • 美女偷偷帶著爺爺的酒杯來鑑寶,馬未都看完:這事麻煩了
    作為一種嶄新的電視節目形態,電視收藏鑑寶類節目經過這十幾年的發展,是越來越受觀眾的關注和認可了。為了確定手中藏品的真偽和價值,越來越多的人帶著自己珍藏的古董走上了鑑寶現場今天為大家講述的是一位美女,偷拿爺爺的酒杯來讓馬未都鑑定
  • 電視上那些鑑寶專家厲害還是民間收藏家鑑寶厲害?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收藏者們選擇通過電視上的鑑寶專家,或者是民間收藏家們的建議進行收藏,那麼對於這兩者來講,哪一類的專家們更厲害一些呢?一般來說,電視鑑寶專家指的就是可以鑑別出古玩藝術品的人,具有一定的威望和權威性。但是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我國當下的社會中並沒有官方認證的鑑寶專家,大都是一些專家們的自稱,或者是收藏者對鑑寶人的尊稱。
  • 《華豫之門》鑑寶欄目專家名單及出場費公示
    9.崔凱 出場費:8000元一場鑑寶活動崔凱,以古陶瓷鑑賞為主要研究方向。被多家電視媒體聘為專家,現為河南省電視臺《華豫之門》瓷器組鑑定專家 、陝西衛視《華山論鑑》欄目瓷器組鑑定專家 、廣東廣播電視臺《嶺南鑑寶-九州尋珍》欄目組瓷器專家 。10.楊實 出場費:6000元一場鑑寶活動楊實,生於1935年,河南衛視鑑寶欄目《華豫之門》專家組成員。
  • 文物鑑定專家都是何方神聖?主要有三種,第三種常出現在鑑寶欄目
    文物鑑定專家都是何方神聖?主要有三種,第三種常出現在鑑寶欄目俗話說「亂世黃金,盛世古董」,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古董文物的價值自然也就隨之水漲船高。不過這一行可不是容易進的,沒有兩把刷子很容易被人騙得團團轉,有些人更是守著寶山卻不識貨。
  • 鑑寶專家變磚家,古董行業臭名昭著的兩個人,讓老百姓對專家失望
    現在隨著古董行業的興起,出現了一個新的職業,名為鑑寶專家,何為鑑寶專家呢?其實就是幫助別人判斷8965古董是不是真的,因為古董熱潮,所以很多人紛紛造假,我們普通人自然不能辨別出物品真假。因此就出現了鑑寶專家,但近年來,鑑寶專家竟然成為了磚家,這是什麼意思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解惑一下吧。說到此事就不得不說兩個人了,楊博達和劉巖,我們先說說楊博達這個人吧!或許大家對他很陌生,那麼大家聽過一個名為金縷玉衣的案子嗎?
  • 馬未都的鑑寶水平有多高?老梁的解釋說到點子上了,可謂一針見血
    馬未都的鑑寶水平有多高?老梁的解釋說到點子上了,可謂一針見血馬未都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鑑賞名家,堪稱收藏界的一代宗師。他自從入行以來,但凡是撿漏還是為他人鑑寶,基本上沒有失手的時候。作為收藏界的泰山北鬥,馬未都的鑑寶水平有多高?
  • 鑑寶專家不靠譜?成本50萬的做舊贗品,經鑑定拍出2.2億天價
    鑑寶專家不靠譜?成本50萬的做舊贗品,經鑑定拍出2.2億天價鑑寶專家,自從收藏文化開始之日便久經不衰。可以說,鑑寶專家的存在那是為了去偽存真。隨著一些鑑寶專家負面新聞的出現,人們不禁發問:鑑寶專家靠譜嗎?事實上,鑑寶專家還真就出過醜。
  • 那個靠鑑寶身家過億的神童郝笛,到底啥來歷?專家:沒聽過這號人
    這個行業沒有捷徑可言,見得越多,自然懂得就越多。所以對於古董文物能夠稱得上專家的人,一般都不會太年輕,畢竟這個行業需要時間的沉澱和積累。但是有一個叫做郝笛的少年,一度被稱為考古界的神童。關於他的文章,每過幾年就會在網上流傳一次,由於實在太令人不可置信,所以也在不斷被人質疑。 出生於1985年的郝笛,從小就對別的玩具不感興趣,只喜歡文物和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