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專家鑑寶,究竟靠譜不靠譜?馬未都:人眼鑑定文物將成絕學

2020-12-06 文史夢古今

文物專家鑑寶,究竟靠譜不靠譜?馬未都:人眼鑑定文物將成絕學

文物鑑定是一項很邪門的學問,包羅萬象難度係數極高,這一點在馬伯庸的小說《古董局中局》中有直觀的體現。《古董局中局》中為何會有五脈?全在於收藏門類繁多,不可能全部精通,研究一樣能夠研究透徹已經非常不容易了。不過,《古董局中局》中也有藝術加工的成分。現實生活中的鑑寶,究竟靠譜不靠譜?

靠譜的定義,就是值得相信和託付的意思。一件寶貝,之所以讓文物專家鑑定,也是想了解一下真實的價值。可是文物鑑定帶有很強的主觀性,可能這個人說是真的,那個人說是假的,並且雙方都有看似無可爭辯的證據。這一點馬未都有切身體會,當年有機會看到徐邦達、啟功一幫文物鑑定專家鑑定古畫。幾位大師級人物,在幾件古畫鑑定上的意見完全相反,並且誰也說服不了誰。馬未都就很鬱悶,也想不明白。然後,馬未都就一門心思的研究瓷器了。

倒不是說徐邦達、啟功等文物鑑定大家不靠譜,而是說文物鑑定更多的是依靠人眼去辨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假也是水漲船高。比如《古董局中局》中的老朝奉作假團夥,採用了高科技造假與文物鑑定技術相結合,做出來的贗品極具欺騙性。其實,現在的文物造假更是登峰造極,已經到了十品九贗的地步,文物專家鑑寶結果更多的也只是參考。對此,馬未都就有很清晰的認識,他表示自己也不敢保證不出錯。所以,馬未都在給人鑑定文物的時候,一再強調結果僅供參考。

由此可見,文物專家鑑寶,靠譜與不靠譜也是相對而言的。畢竟,依靠人眼鑑定文物本身就帶有很大的局限性。馬未都很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一再強調,在目前造假比較嚴重的情況下,他的鑑定結果也是只能做到對得住內心說話。因而,馬未都強調他的鑑定只代表個人意見,不代表社會其他意見。對於人眼鑑定,馬未都更是直言不諱的表示,人眼鑑定文物將成絕學。

馬未都為何這麼說?在馬未都看來他自己不是神仙,更不是儀器,只是經驗與技術比常人強一些,對於文物的鑑定有一定的把握。從馬未都的這一觀點中可以看到,馬未都比較傾向於科技鑑定。事實如此,馬未都表示科技鑑定代替人眼鑑定時代很快就會來臨,而馬未都這一代人則是人眼鑑定文物的終結者。如此一來,人眼鑑定文物也就真的成了絕學。

馬未都的看法不無道理,科技的發展已經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不敢保證以後不會有高度智能的儀器來鑑定文物。所以,文物專家鑑寶,大部分都是帶有一定的主觀性,鑑寶結果也是僅供參考。畢竟,人不是機器,不會像機器那樣是什麼就是什麼,操作性空間不大。總而言之,對文物專家鑑寶要理性看待,不能過於迷信,要像馬未都一樣,對科學抱以敬畏之心。

相關焦點

  • 鑑寶專家不靠譜?成本50萬的做舊贗品,經鑑定拍出2.2億天價
    鑑寶專家不靠譜?成本50萬的做舊贗品,經鑑定拍出2.2億天價鑑寶專家,自從收藏文化開始之日便久經不衰。可以說,鑑寶專家的存在那是為了去偽存真。隨著一些鑑寶專家負面新聞的出現,人們不禁發問:鑑寶專家靠譜嗎?事實上,鑑寶專家還真就出過醜。
  • 鑑寶節目上專家「互懟」,7旬持寶老人冷眼旁觀:說話都不靠譜
    近些年,伴隨著國家對文物保護的重視,民間也是颳起古董收藏的狂潮,古董收藏作為一種投資方式,也是深受許多投資者的認可,一方面買到一件真文物能放著等升值,另外一方面,文物本身蘊含著其歷史價值,所以可以說也算是增加自己的生活情趣,但是古玩並不是人人都會選,人人都會挑,許多人就在上面栽了跟頭,花大價錢買到贗品,鑑寶節目也便在這種大環境下橫空出世,為的就是普及文物的知識,同時也讓觀眾們大飽民間收藏的眼福
  • 馬未都談鑑定:我也不敢保證不出錯,科技鑑定終會代替肉眼
    有人曾說過,在市面上流通的文物,90%都是新的,老東西只有10%,對於一般的外行人來說,要從大部分人假貨當中把真品淘換出來,這需要有足夠的眼力。作為當代的收藏大家,馬未都自年輕時就以出眾而非凡的眼力著稱。那些有錢有閒的人常常慕名而來,希望能請到馬未都為自己的寶貝掌眼。
  • 那個靠鑑寶身家過億的神童郝笛,到底啥來歷?專家:沒聽過這號人
    所以對於古董文物能夠稱得上專家的人,一般都不會太年輕,畢竟這個行業需要時間的沉澱和積累。但是有一個叫做郝笛的少年,一度被稱為考古界的神童。關於他的文章,每過幾年就會在網上流傳一次,由於實在太令人不可置信,所以也在不斷被人質疑。 出生於1985年的郝笛,從小就對別的玩具不感興趣,只喜歡文物和歷史。從6歲開始,他便獨自一人去文物市場鑑寶和購買東西。
  • 文物鑑定專家都是何方神聖?主要有三種,第三種常出現在鑑寶欄目
    文物鑑定專家都是何方神聖?主要有三種,第三種常出現在鑑寶欄目俗話說「亂世黃金,盛世古董」,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古董文物的價值自然也就隨之水漲船高。不過這一行可不是容易進的,沒有兩把刷子很容易被人騙得團團轉,有些人更是守著寶山卻不識貨。
  • 文物鑑定到底靠不靠譜?
    浙江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壺王」被專家質疑為贗品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在全民收藏時代,鑑寶節目滿天飛,鑑定專家層出不窮,然而在收藏界,文物真假難辨、參與造假、賣鑑定證書等新聞也層出不窮。文物鑑定憑眼力和科技檢測到底靠不靠得住?在收藏紅火、造假猖獗的時代,文物鑑定這潭水到底有多深?
  • 文物鑑定的「靠譜」路徑
    文物鑑定的「靠譜」路徑  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中國古陶瓷資料庫,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有的窯沒發掘,有的窯還不知道在哪兒。  回歸到鑑定的技術根本,在「眼學」逐漸無法抵擋高科技制假的攻擊,同時科學鑑定發展尚未成熟的時期,文物鑑定究竟何去何從?  「眼學」在高仿面前屢吃敗仗  「眼學」曾經是鑑定藝術品的主要手段。  「仿製品在宋代就有了,它和贗品不一樣,仿製是因為喜歡或者出於某方面的研究去複製一件古代精品,製造者不以欺騙為目的。」
  • 央視文物鑑寶專家要到濰坊啦
    9月20~21日央視文物鑑寶專家來濰坊啦~大型鑑寶活動即將開幕!濰坊的藏友將迎來鑑寶的好機會為豐富濰坊地區文化活動,發掘濰坊地區的悠久歷史。應廣大收藏家和愛好者之邀,歷任北京文物出口鑑定組組長、首都博物館常務副館長、北京文物研究所副主任、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館長、北京藝術博物館館長、CCTV《鑑寶》欄目專家評審張寧、央視《鑑寶》欄目特約鑑定雜項專家
  • 海巖:馬未都被故宮邀請鑑定文物,他一看不對勁,轉身就走了
    海巖:馬未都被故宮邀請鑑定文物,他一看不對勁,轉身就走了 馬未都鑑定文物,究竟有多厲害?大家也只是聽說。一直以來,馬未都的文物鑑賞能力被神化了,民間傳的也是神乎其神。海巖作為馬未都的好朋友,對於馬未都的文物鑑賞能力是有切身體會的。
  • 馬未都:文物鑑定一般不戴手套,戴手套的都是騙子,給外行人看的
    馬未都:文物鑑定一般不戴手套,戴手套的都是騙子,給外行人看的崇拜馬未都的朋友們,都將其敬稱為「馬爺」。諸多「馬扎」(註:馬未都粉絲的暱稱)可能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馬爺無論在鑑定他人文物還是拿出自己文物讓別人欣賞,以現有資料來看,從來都不戴白手套。
  • 馬未都:把電視上的鑑定專家放到市場上,大部分專家都活不下去
    文物鑑定專家只看書不上手,就像看書學遊泳一樣,一下水肯定沉底。很多的專家,都過於認準書本,讓文物鑑定成了紙上談兵,也讓文物鑑定這個學科成為了撈金的一種手段,畢竟電視節目都有著自己的臺本,而展現在觀眾面前的,只是一場經過精心安排的盛大表演秀,而想要躋身於這場秀,專家的身份就是一張很好的入場券
  • 玩物得志APP靠譜嗎?老玩家的真實經歷告訴你:靠譜
    說起文玩收藏,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昂貴的古董老物件,以及經常在電視裡面看到的價值連城的文物寶藏。其實文玩包含的種類很多,文房四寶及其衍生出來的各種文房器玩都可以算作是文玩。目前國內喜歡文玩的人很多,真正懂文玩,能鑑別文玩真假好壞的人並不是很多,這也就為無良商販製造銷售假冒偽劣留下了可乘之機。而如今隨著玩物得志APP等線上文玩交易平臺的出現,越來越多的玩家藏友開始到線上購買文玩,那玩物得志APP靠譜嗎?玩物得志APP是目前國內領先的涵蓋文玩工藝品交易、專家在線鑑寶和國風生活社區的國風文化電商平臺,於2019年3月正式上線。
  • 男子帶光緒文物鑑寶,王剛看64件文物稱自己怵了,專家:上交吧
    ,國家大力支持鑑寶節目的產生,當然鑑寶節目的製作也非常成功,受到了大眾的喜愛,因為人們可以通過鑑寶節目認識到非常多不可能見到的古董,而且還學到過很多關於鑑寶的故事,而且每次去見寶的人都有著非常有趣的故事,今天小編要帶來的鑑寶小故事,大哥帶光緒文物鑑寶,王剛看到64件文物稱自己怵了,專家:上交吧
  • 馬未都鑑定價值連城的「文物」,抽絲剝繭,其過程堪比破案
    想來了一些喜愛收藏文玩的朋友們都知道馬未都這個人。他是中國著名的收藏家和鑑定專家,他十幾年經手過眼的文物古董的也是不計其數,而其中也不乏一些一級的文物。在北京故宮博物館裡的摩蠍魚壺就被認定為是國家一級的文物,價值連城。摩羯魚壺是遼代器物當中比較特殊的一種,它形狀是半魚半龍的感覺。
  • 馬未都怒斥專家:不買就別瞎估價,古玩市場被你們搞得烏煙瘴氣
    氣憤的他在節目中痛斥道:"這些鑑寶專家,不買就別瞎估價,今天一個2000萬,明天就敢估價上億,你要真打對摺賣給他,他話都不敢接,就是因為這些所謂的專家,古玩市場現在烏煙瘴氣,人人都像著了魔一般,整天想著一夜暴富。"01-愛玩的收藏家馬未都出生於1955年,早期下過鄉,插過隊,還在工廠裡工作了好幾年。
  • 馬未都鑑定文物從不估價,是水平不行還是不敢提?你看他怎麼說的
    事實如此,但凡是搞收藏的大家,基本上都是手裡有點貨的人。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大名鼎鼎的收藏家王健林,你能說人家沒錢?說白了,做企業做到人家那份上,搞收藏無非就是錢生錢。馬未都雖說也是大收藏家,可他在鑑定文物的時候從不估價。人們心裡難免會有一個問號,馬未都是水平不行還是不敢提?
  • 持寶人拿鳥食罐鑑寶,馬未都看了一眼問:您沒養過鳥吧?
    持寶人拿鳥食罐鑑寶,馬未都看了一眼問:您沒養過鳥吧?在現在收藏市場上存在很多品種的古董,包括吃飯的、裝酒的、學習的等等古董都有,作用不同的古董都存在。但是很多人並不能分清古董的真假,持寶人就會到鑑寶節目請鑑寶專家進行鑑定。
  • 考古專家挖到文物,會偷偷放進自己口袋嗎?馬未都:他們不敢!
    考古專家挖到文物,會偷偷放進自己口袋嗎?馬未都:他們不敢! 我國古代有句俗語「亂世黃金,盛世古董」,其實這句話不僅適用於古代,就連現代社會,這句話依然管用,若是不信,看看如今火爆的拍賣市場,頻頻爆出天價古玩,可見在如今的盛世,古玩行業是有多麼的火爆。
  • 鑑寶行業為什麼一落千丈?馬未都:這兩個「鑑寶專家」功不可沒
    而對於出土的文物受到了歷史學家以及考古學家們的青睞,因為每一件出土的文物都非常具有對於歷史的研究,也正是如此,也有一批贗品以次充好以假亂真打亂了整個市場,隨著贗品的品質日益精湛,整的很多文玩愛好者都不知道手中的寶貝真假虛實。
  • 鑑寶行業為什麼一落千丈?馬未都:這兩個「鑑寶專家」功不可沒
    而對於出土的文物受到了歷史學家以及考古學家們的青睞,因為每一件出土的文物都非常具有對於歷史的研究,也正是如此,也有一批贗品以次充好以假亂真打亂了整個市場,隨著贗品的品質日益精湛,整的很多文玩愛好者都不知道手中的寶貝真假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