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華與毛岸青鬧矛盾 毛澤東寫信勸慰兒媳(圖)

2021-01-16 手機鳳凰網

核心提示:誰家沒有一本難念的經呢?毛家也不例外。而毛岸青和邵華的婚後生活也會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發生。再加上岸青的精神不能經受一點刺激,小夫妻之間就不可避免地發一些小脾氣。 


 

毛澤東和邵華談論文學

邵華原名張少華,父親陳振亞原是彭德懷部屬的一個連長。1937年冬天,陳振亞和張文秋結婚,當時張文秋帶著一個小女兒,她就是劉思齊。1938年秋,張文秋生下一個女孩,陳振亞給女兒取乳名「安安」,學名隨母姓叫張少華(即邵華)。後來在迪化(烏魯木齊)陳振亞和毛澤民等革命者一起被盛世才殘害。不久,張文秋生下了遺腹子第三個女兒少林。

新中國成立不久,姐姐劉思齊和毛岸英結婚了,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去中南海看望父親毛澤東。11歲的邵華總是吵著要一起去見毛主席。

1959年,邵華考進了北京大學中文系。博覽群書的毛澤東非常關心她的讀書情況,和她在文學上成了「論友」。在談到曹操父子時,毛澤東說:「我喜歡曹操的詩。曹操的詩詞,直抒胸臆,豁達灑脫,應當學習。比如他的《龜雖壽》、《短歌行》、《觀滄海》等篇章,更是膾炙人口。」

毛澤東非常推崇李白,認為李白的詩「文採奇異,氣勢磅礴,有脫俗之風。」在評論白居易時,他說:《琵琶行》不但文採好,描寫得逼真細膩,難得的是作家對琵琶演奏者的態度是平等的,白詩的高明處在於此而不在他。同時,毛澤東還談到了王昌齡、陸遊、辛棄疾這些人的邊塞詩,並把王昌齡的《從軍行》等親筆寫給在座的兒女們。

在談到「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時,毛澤東說:這個人年輕有為,才高學博,為文光昌流麗,二十幾歲的人就寫了十六卷詩文作品,可惜死得太早了。他還說他喜歡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對其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很欣賞。交談中,當毛澤東發現邵華這些孩子也十分喜歡王勃的《滕王閣序》,非常高興,在談到興頭時,又揮筆寫下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名句。

在談論《西遊記》時,毛澤東對孫悟空不畏艱險、敢於同一切妖魔鬼怪作鬥爭的精神和善於識別正義和邪惡的洞察力,以及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可貴品格和頑強毅力十分稱讚。

當談到《聊齋志異》時,毛澤東認為《小謝》是一篇好文章,反映了個性解放的強烈要求,並說《聊齋志異》中那些善良的「狐仙」要多些就好了。

許多人都認為毛澤東對中國文學可謂是爛熟於心,但對於外國文學似乎沒有什麼興趣和研究。但邵華卻覺得並非如此,她和毛主席就談過《簡·愛》。而且毛澤東在聽說後就立即找來看了。在解放初期,毛澤東還曾託劉思齊借了一本《茶花女》,毛澤東認真閱讀後,還在上面圈圈點點,作了許多眉批。劉思齊當時看到後大吃一驚,因為書是借來的。等後來知道有了毛主席的批閱這才更珍貴時,這本《茶花女》已經丟失,好不遺憾。

勸兒媳多讀《上邪》

1960年,37歲的毛岸青和邵華在大連結婚。

誰家沒有一本難念的經呢?毛澤東家也不例外。而毛岸青和邵華的婚後生活自然總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發生。再加上岸青的精神不能經受一點刺激,小夫妻之間自然而然就不可避免地發一些小脾氣。

 

相關閱讀:

毛新宇回憶母親邵華(圖)

毛氏後人接受採訪:邵華的最後時刻及遺願(圖)

毛新宇的第二任妻子劉濱

邵華談與毛岸青47年:他摟著我把大衣披我肩上

毛新宇回答:毛澤東的後代為什麼沒有做大官?

相關焦點

  • 那年今日 憶邵華:毛澤東為何選她當兒媳?
    1949年,毛岸青的哥哥毛岸英與邵華的姐姐劉思齊結婚,邵華可以跟隨姐姐、姐夫來到中南海看望毛主席,而毛岸青也成為邵華家的常客,那時,邵華與毛岸青經常通信,關係非常密切。消息傳到毛主席耳朵裡,主席關切地給岸青寫信說:「聽說你同邵華通了不少信,是不是?你們是否有做朋友的意思?邵華是個好孩子,你可以同她談一談。」誰家沒有一本難念的經呢?毛澤東家也不例外。而毛岸青和邵華的婚後生活自然總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發生。再加上岸青的精神不能經受一點刺激,小夫妻之間自然而然就不可避免地發一些小脾氣。
  • 毛澤東為何寫信勸兒媳多讀情詩《上邪》
    毛澤東對邵華的教誨、勸慰邵華原名張少華,父親陳振亞原是彭德懷部屬的一個連長。在解放初期,毛澤東還曾託劉思齊借了一本《茶花女》,毛澤東認真閱讀後,還在上面圈圈點點,作了許多眉批。劉思齊當時看到後大吃一驚,因為書是借來的。等後來知道有了毛主席的批閱這才更珍貴時,這本《茶花女》已經丟失,好不遺憾。 勸兒媳多讀《上邪》1960年,37歲的毛岸青和邵華在大連結婚。 誰家沒有一本難念的經呢?毛澤東家也不例外。
  • 毛岸青和妻子邵華,請毛澤東寫詩留念,毛澤東卻寫「我失楊花」
    船外下起了雪花,在北風的吹動下,漫天飛舞,船裡面寒氣逼人,毛岸青兄弟凍得瑟瑟發抖,但是他們非常堅強,沒有一人喊冷。為了儘量減少軍警和特務們的注意,毛岸青和哥哥整天窩在被窩裡,說話都不敢大聲,毛岸龍在李崇德的懷裡,不哭不鬧。  春節過後,船終於進入了上海,在碼頭上靠了岸。上了岸,李崇德按照出發前打聽到的路線,找到了接頭地點,「天生祥」酒行。
  • 聆聽思凡 | 毛岸青 邵華《父親》
    毛岸青和邵華是毛主席的次子和兒媳,長期以來,關於他們的婚事有多種說法,其中不少是誤傳和演繹。張世保1947年入黨,解放後擔任公安局警衛隊隊長,1955年被選派到公安部公安學院深造,畢業後任公安部八局辦公室警衛科長,多次擔任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首長外圍警衛任務,1959年被調回旅大市,先後擔任市公安局警衛處副處長、處長兼交際處副處長。這次從市委領受任務後,張世保立即趕回局裡做了安排,選派原公安局長厲害的警衛員薛貴趕赴中蘇邊境,迎接毛岸青。
  • 毛岸青一生都不能忘記毛岸英(圖)
    毛澤東走後的三年,毛岸青是在母親楊開慧的身邊,住在長沙板倉成長的。  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被湖南軍閥何鍵捕殺,毛家三兄弟跟隨外婆向振熙生活。不久,遠在上海的毛澤民來信,讓向振熙將孩子送至上海。在周密的安排下,60多歲的向振熙老太太和20多歲的兒媳李崇德扮成走親戚的樣子,領著三兄弟坐火車前往武漢,而後改乘輪船到達上海。
  • 毛澤東特地寫信撮合毛岸青婚事:"少華是個好孩子"
    人民網北京12月26日電 (陳苑)毛澤東唯一嫡孫毛新宇將軍的新著《母親邵華》,近日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這是一部毛新宇將軍回憶其母邵華的深情大書。作者分別從母親邵華早年的坎坷經歷、母子之間及親人之間的相處、母親的處世風格、母親對攝影的熱愛四大部分講述了共和國女將軍邵華的一生經歷。
  • 邵華:我與毛岸青的47年
    毛岸青,已故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和烈士楊開慧的第二個兒子,身為偉人的兒子,他的一生過得樸素而平凡,2007年3月23號,84歲的毛岸青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2007年3月23日,已故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和楊開慧烈士的兒子毛岸青,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 邵華將軍遺體告別儀式7月2日在八寶山舉行(圖)
    2004年8月8日,毛澤東兒媳、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邵華女士抱著她可愛的小孫子參觀在北戴河舉辦的紀念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創作五十周年大型攝影展影展。  由於邵華將軍去世得太突然,沉浸於悲痛之中的家人和親友忙得不可開交,她的兒子毛新宇和兒媳劉濱親手布置的位於北京西山的靈堂,於今日向社會開放。遺體告別儀式將於7月2日上午9時在北京八寶山舉行。  楊開慧的保姆陳玉英之女孫燕深情回憶  她對家鄉感情深  記者卜勁文實習生楊剛  「她是一位重情重義的好姐姐。」
  • 邵華講述丈夫毛岸青:不因離別而褪色的人生影像
    照片上,毛岸青就那麼靜靜地站著,淡定自如,身旁是笑靨如花的邵華,前排是目光慈祥的父親毛澤東。毛岸青顯得是那樣的普通而平凡,有如他84年樸素的人生。  斯人已逝,音容猶存。小心翼翼地撫摸著這一張張凝固著丈夫人生的影像,毛岸青的夫人邵華將軍平靜的話語牽起遙遠的思緒:「沒想到,這竟是我送給岸青的最後禮物。」  「他愛故鄉愛父母愛哥哥」  毛澤東、楊開慧和毛岸英,是毛岸青最最思念的人。翻閱他生前的照片,有很多都與這3個人有關,都被他珍藏得很好。
  • 邵華:毛澤東是我第一個攝影模特,曾對我約法三章
    提醒:點擊上面藍字  即可免費訂閱一九六二年春,毛主席與兒媳邵華在中南海    張文秋和陳振亞結婚那年,毛澤東和這對新人打趣
  • 毛主席為何勸兒媳多讀漢樂府歌辭《上邪》
    毛主席曾把《上邪》這首感人至深的詩作,推薦給二兒媳邵華讀。這其中是有原因的。1960年,毛主席的次子37歲的毛岸青和邵華在大連結婚。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毛主席家也不例外。而毛岸青和邵華的婚後生活自然總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發生。再加上岸青的精神不能經受一點刺激,小夫妻之間自然而然就不可避免地發一些小誤會、小矛盾。對這一切,毛主席十分理解邵華。
  • 毛澤東寫給子女的28封家書:溫情之外 「嚴」字當頭
    原標題:毛澤東家書中的教子思想(圖) 現因有便,託致此信,也希望你們寫信給我,我是盼望你們來信啊!我的情形還好,以後有機會再寫信給你們。祝你們健康、愉快與進步!   毛澤東   三月四日   這是目前能見到的毛澤東寫給兒子的第一封家書,熱切而真摯,舐犢之情躍然紙上,令人動容。   更讓兄弟二人高興的是,一個月後,毛澤東又迫不及待地委託去蘇聯治療眼病的劉伯承捎信給他們。
  • 邵華:我和姐姐劉 思 齊做毛 主 席兒媳的日子!
    年輕時的邵華(左)與劉思齊(右)採訪時間 2004年4月採訪地點 北 京採訪對象 邵 華 毛澤東的二兒媳、毛岸青的夫人採訪記者 董雅麗邵華,毛澤東的二兒媳,少年時便常常伴在毛澤東的左右。2001年,她出版了散文集《毛澤東之路——追尋父親的足跡》,60篇文字記述著她對父親的回憶和懷念。2004年4月,邵華接受了我們的採訪。毛澤東,當他在中國革命中艱難前行時,他的家庭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6個小兒女或夭折或失散,6位至親的人獻出了生命。邵華講述著關於這個偉人家庭的風雨往事,帶我們走入毛澤東的情感世界。
  • 邵華已逝,韶華猶存!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2018年6月24日首發於我們的《紅星燎原》)11年前,毛岸青的妻子
  • 毛澤東晚來得孫 6年從未見過毛新宇竟是因為她
    毛新宇的母親邵華不敢也不能將兒子送進中南海,因為江青對邵華曾有段不近人情的口誅筆伐。特裡爾在《江青全傳》裡披露說——  「她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兒媳婦!」周圍的樹也都驚訝得搖晃起來。她到這所高等學府來,就是要與毛澤東的第二個兒媳婦、毛岸青的妻子邵華辯論的,她一直是江青在家中最恨的人物。「她媽是政治騙子!」
  • 從毛澤東詩詞感悟偉人家風
    1923年底,毛澤東奉中央通知,要前往廣州參加國民黨的「一大」。臨行前,他滿懷深情寫了《賀新郎.別友》。全詞圍繞著一個「別」字展開,充滿了離情別緒。「知誤會前番書語」一句,指毛澤東抄贈元稹的《菟絲》那件事,毛澤東很坦誠地進行了自我檢討,夫妻矛盾很快就煙消雲散。「算人間知己吾和汝」,是他對楊開慧的深沉撫慰。
  • 毛澤東子孫兒女今何在 4代10個兒女境不同
    這是1962年春,毛澤東和毛岸青左一、邵華右二等在一起。新華社發   李敏只一句話概括「父親教育我們要夾著尾巴做人」。   (毛岸青與妻子邵華、兒子毛新宇在一起)毛岸青:澤東和楊開慧的次子,生於1923年。毛澤東喜歡毛岸英,也疼愛毛岸青,寄厚望於他。每每見到他的進步,都加以熱情鼓勵。
  • 毛澤東全家書法一覽
    1979年,她被安排秘密參觀毛澤東紀念館,並在北京301醫院養病,直至1981年由原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高登榜陪同回到上海,到華東醫院繼續接受治療。但是,賀子珍及其家屬,連同熟悉其情況的楊子江和貼身護士劉花榮,都提出希望能回到賀子珍位於湖南路的家中,因此與院方產生矛盾,導致劉花榮被調離原崗位等。
  • 毛澤東與楊開慧:算人間知己吾和汝
    毛澤東有四次婚姻經歷。1906年,父母為毛澤東包辦了一門親事,女方姓羅,兩個人沒在一起生活,幾年後她因病去世了。毛澤東與賀子珍是患難夫妻,風風雨雨走過十年,但毛澤東沒有為她寫詩。1961年9月9日,毛澤東為江青寫了一首《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但這首詩不涉及夫妻感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