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為何寫信勸兒媳多讀情詩《上邪》

2020-11-24 騰訊網

毛澤東和邵華談論文學

毛澤東對邵華的教誨、勸慰

邵華原名張少華,父親陳振亞原是彭德懷部屬的一個連長。1937年冬天,陳振亞和張文秋結婚,當時張文秋帶著一個小女兒,她就是劉思齊。1938年秋,張文秋生下一個女孩,陳振亞給女兒取乳名「安安」,學名隨母姓叫張少華(即邵華)。後來在迪化(烏魯木齊)陳振亞和毛澤民等革命者一起被盛世才殘害。不久,張文秋生下了遺腹子第三個女兒少林。

新中國成立不久,姐姐劉思齊和毛岸英結婚了,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去中南海看望父親毛澤東。11歲的邵華總是吵著要一起去見毛主席。

1959年,邵華考進了北京大學中文系。博覽群書的毛澤東非常關心她的讀書情況,和她在文學上成了「論友」。在談到曹操父子時,毛澤東說:「我喜歡曹操的詩。曹操的詩詞,直抒胸臆,豁達灑脫,應當學習。比如他的《龜雖壽》、《短歌行》、《觀滄海》等篇章,更是膾炙人口。」

毛澤東非常推崇李白,認為李白的詩「文採奇異,氣勢磅礴,有脫俗之風。」在評論白居易時,他說:《琵琶行》不但文採好,描寫得逼真細膩,難得的是作家對琵琶演奏者的態度是平等的,白詩的高明處在於此而不在他。同時,毛澤東還談到了王昌齡、陸遊、辛棄疾這些人的邊塞詩,並把王昌齡的《從軍行》等親筆寫給在座的兒女們。

在談到「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時,毛澤東說:這個人年輕有為,才高學博,為文光昌流麗,二十幾歲的人就寫了十六卷詩文作品,可惜死得太早了。他還說他喜歡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對其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很欣賞。交談中,當毛澤東發現邵華這些孩子也十分喜歡王勃的《滕王閣序》,非常高興,在談到興頭時,又揮筆寫下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名句。

在談論《西遊記》時,毛澤東對孫悟空不畏艱險、敢於同一切妖魔鬼怪作鬥爭的精神和善於識別正義和邪惡的洞察力,以及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可貴品格和頑強毅力十分稱讚。

當談到《聊齋志異》時,毛澤東認為《小謝》是一篇好文章,反映了個性解放的強烈要求,並說《聊齋志異》中那些善良的「狐仙」要多些就好了。

許多人都認為毛澤東對中國文學可謂是爛熟於心,但對於外國文學似乎沒有什麼興趣和研究。但邵華卻覺得並非如此,她和毛主席就談過《簡·愛》。而且毛澤東在聽說後就立即找來看了。在解放初期,毛澤東還曾託劉思齊借了一本《茶花女》,毛澤東認真閱讀後,還在上面圈圈點點,作了許多眉批。劉思齊當時看到後大吃一驚,因為書是借來的。等後來知道有了毛主席的批閱這才更珍貴時,這本《茶花女》已經丟失,好不遺憾。

勸兒媳多讀《上邪》

1960年,37歲的毛岸青和邵華在大連結婚。

誰家沒有一本難念的經呢?毛澤東家也不例外。而毛岸青和邵華的婚後生活自然總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發生。再加上岸青的精神不能經受一點刺激,小夫妻之間自然而然就不可避免地發一些小脾氣。

對這一切,毛澤東十分理解邵華。毛澤東於1962年5月2日離京南下,7月6日才回到北京。在接到毛岸青和邵華兩人要分別給他寫信的消息後,匆匆行程中的毛澤東在6月3日上午7時給邵華回了一封信——

你好!有信。拿來,想看。要好生養病,立志奔前程,女兒氣要少些,加一點男兒氣,為社會做一番事業,企予望之。《上邪》一篇,要多讀。餘不盡。

父親

六月三日上午七時

令人奇怪的是,這封家書毛澤東沒有寫抬頭,這也是毛澤東家書中惟一沒有抬頭的信件。家書中,毛澤東首先勸慰兒媳邵華「要好生養病,立志奔前程」,而且「女兒氣要少些,加一點男兒氣」,希望邵華勇敢地面對生活中、學習上暫時的困難和挫折,要有一股不服輸、不怕苦和戰勝困難的精神,要有「誰說女子不如男」的英雄氣,只有這樣才能「為社會做一番事業」,這是毛澤東所「企予望之」的。「《上邪》一篇,要多讀。」七個字,筆力千鈞,意味深長。

《上邪》乃漢朝民歌《饒歌》第十六曲。「邪」即「耶」。全詞為:「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這是一個女子對愛人的山盟海誓。意思是說:「蒼天啊!我對你發誓,我和我的愛人相親相愛,我們的愛情永遠沒有斷絕的時候!只有到了山夷為平地,江水乾枯,冬天雷聲陣陣,夏天雨雪紛紛,天地合而為一的時候,我才敢決定與您斷絕關係!」詩中列舉了五種不可能出現的自然現象,來比喻女子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和堅定不移。

毛澤東以其淵博的學識巧妙地告訴兒媳一個做人處世的道理,鼓勵並希望邵華堅強些,既要以事業為重,又要堅信美好的愛情可以成為戰勝生活中的困難、家庭中的糾葛和煩惱的武器。毛澤東可謂用心良苦。

毛澤東讓兒媳「要多讀」《上邪》,邵華理解了父親這封家書的用心和意義。此後,邵華的性格慢慢地變得開朗了、豁達了、從容了,對岸青也更加關心和體貼了。「與君相知」的她沒有辜負毛澤東的「企予望之」,與毛岸青患難與共。

相關焦點

  • 毛主席為何勸兒媳多讀漢樂府歌辭《上邪》
    在接到毛岸青和邵華兩人要分別給他寫信的消息後,匆匆行程中的毛主席在6月3日上午7時給邵華回了一封信——你好!有信。拿來,想看。要好生養病,立志奔前程,女兒氣要少些,加一點男兒氣,為社會做一番事業,企予望之。《上邪》一篇,要多讀。餘不盡。
  • 那年今日 憶邵華:毛澤東為何選她當兒媳?
    對這一切,毛澤東十分理解邵華。毛澤東於1962年5月2日離京南下,7月6日才回到北京。在接到毛岸青和邵華兩人要分別給他寫信的消息後,匆匆行程中的毛澤東在6月3日上午7時給邵華回了一封信:你好!有信。拿來,想看。要好生養病,立志奔前程,女兒氣要少些,加一點男兒氣,為社會做一番事業,企予望之。
  • 邵華與毛岸青鬧矛盾 毛澤東寫信勸慰兒媳(圖)
    新中國成立不久,姐姐劉思齊和毛岸英結婚了,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去中南海看望父親毛澤東。11歲的邵華總是吵著要一起去見毛主席。 1959年,邵華考進了北京大學中文系。博覽群書的毛澤東非常關心她的讀書情況,和她在文學上成了「論友」。在談到曹操父子時,毛澤東說:「我喜歡曹操的詩。曹操的詩詞,直抒胸臆,豁達灑脫,應當學習。
  • 從毛澤東詩詞感悟偉人家風
    噩耗傳來,毛澤東立即趕回韶山。他跪守在慈母靈前,揮淚寫下了一生中最長的一首詩《四言詩.祭母文》。這是一篇念頌母親的絕唱。毛澤東將自己的痛苦、悲傷、思念、悔恨、感恩之心表達得淋漓盡致。寫好《祭母文》後,他意猶未盡,又寫了兩副輓聯。第一副輓聯為:「春風南岸留暉遠,秋雨韶山灑淚多。」第二副輓聯為:「疾革尚呼兒,無限關懷,萬端遺恨皆需補;長生新學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處尋?」
  • 品讀毛澤東書信 領略偉人風採
    寫公函一類書信,他能幾個字說明白,決不多寫一個字,能一句話寫清楚,決不多寫一句話。這是毛澤東務實作風在書信藝術上的體現,也與當時的環境條件有關。這樣寫信,能準確傳達他的意見和命令,還能起到保守機密的作用。有這樣一個故事:井岡山鬥爭時期,任紅軍醫院書記的曾志有一天收到了毛澤東的一封親筆信,信上就寫了一句話:你務於今天下午趕到我這裡。曾志到達時,毛澤東正指揮部隊準備出發,見了曾志說:「你去問賀子珍。」
  • 劉思齊:從毛澤東的乾女兒到兒媳到大女兒;婚禮信物是毛澤東大衣
    劉思齊羞答答地點了點頭,就這樣,毛澤東多了一個貼心的乾女兒,而小思齊則多了一位和藹的慈父。與毛岸英兩情相悅的「兒媳」1942年,與母親張文秋一同在新疆工作的劉思齊被反動軍閥盛世才扣押,並關到了監獄之中,這一關就是四年之久。此時的劉思齊才剛滿13歲。
  • 毛澤東寫給子女的28封家書:溫情之外 「嚴」字當頭
    毛澤東   一九四一年一月三十一日   在這封信裡,毛澤東要兒子「少談些政治」,這在毛澤東的文稿中是十分罕見的。   給劉思齊:   視為己出 勸兒媳改嫁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和毛澤東的老戰友張文秋的大女兒劉思齊在中南海舉行了婚禮。
  • 讀《上邪》體會愛情的堅如磐石
    後來我才知道這句話是出自於這首漢樂府情詩《上邪》,這首詩篇幅很短,但是字字句句透露出女子對於愛情堅貞不渝的信念,仿佛能夠清晰地看見兩人相互執著對方的手,對著蒼天鄭重發誓的模樣。可是《上邪》中的這個女子,她對於愛情的態度是非常堅定的,「山無稜,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短短的幾個字,卻將女子忠貞不渝的感情極其強烈地表達了出來,這份感情刻骨銘心無論如何都不會改變,除非是某一天那綿延不絕的群山突然消逝不見,除非是那江水枯竭,除非是蕭瑟冬日裡雷聲轟轟,除非炎炎夏日裡大雪繽紛,除非是天地相接聚合為一體,否則我對你的情誼永遠都不會改變
  • 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四大情詩
    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四大情詩。  第一首是元代管道升的《我儂詞》。管道升的丈夫為著名書畫大家趙孟頫。  全詩如下:  爾儂我儂,忒煞情多。  情多處,熱似火。  把一塊泥,捻一個爾,塑一個我。  將咱兩個,一起打破,用水調和。  再捻一個爾,再塑一個我。  我泥中有爾,爾泥中有我。  我與爾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第二首是漢朝的卓文君《寄司馬相如》。
  • 詩說,柳亞子的「怨」與毛澤東的「勸」
    伏案寫作的毛澤東這首詩是毛澤東和詩中兼具溫婉與大氣於一身的代表作,讀起來情意綿長,又醍醐灌頂。毛澤東的這首詩是一首和詩,和詩是文人之間相互交流的一種形式,老百姓寫信表情達意,詩人則更喜歡用和詩的形式進行溝通交流。和詩傳統的和詩一般由原唱與附和至少兩首詩組成。
  • 十勸婆婆,請您別把兒媳當仇人!
    很多婆婆總是把兒媳當做外人,覺得她渾身是毛病,這不對,那不對。但鹿姐想勸誡下一些婆婆。過了門的兒媳,就是一家人,你可以不像對待女兒一樣疼她,但麻煩你尊重她。她是你家的兒媳婦,不是你家的保姆,女傭,生育機器!2二勸婆婆,儘量不要和兒女住在一起。很多婆媳原本關係還算可以,但自從住在一起後,矛盾就多了。
  • 每天讀一篇《毛澤東詩詞》,領略偉人風採!(四)
    愛一個人,有多深,你們知道嗎?思念一個人,有多苦,你們知道嗎?今天就來讀一首世界上最美,最感人至深的情詩。通過這首詩,我們才能知道什麼是真愛,什麼才叫做刻骨銘心的愛!它就是來自世界上最偉大的詩人毛澤東的《枕上》!
  • 毛澤東的初戀為何是楊開慧而非陶斯詠
    其實,毛澤東也曾抱過獨身主義的想法。1936年毛澤東面對斯諾的採訪時談及:年輕時「沒有時間談情說愛,認為時局危急,求知的需要迫切,不允許去談論女人或私人問題。」毛澤東回憶說,「我對女人不感興趣」。顧慶豐認為毛澤東的話是可信的,當時毛澤東把戀愛和結婚看作是革命的拖累,他曾和他的好友都宣稱不戀愛、不結婚,尤其是他和蔡和森、蔡暢兄妹三人還結盟誓約:為了革命,永不結婚。
  • 《上邪》,一首「肉麻」的古代愛情詩詞
    而在本人的心目當中,最「肉麻」的一首情詩當屬《上邪》。《上邪》是產生於漢代的一首樂府民歌,它屬於漢樂府《鼓吹曲辭》,是《鐃歌十八曲》之一。它是一首情歌,是女主人公忠貞愛情的自誓之詞。全詩:上邪漢代:佚名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 人物風流:章士釗批鬥不過關怒給毛澤東寫信
    毛澤東早在湖南一師讀書時,就已聞知章士釗的大名,章士釗主編的《甲寅》雜誌,也是他愛讀的一種。據說,當楊昌濟考慮自己的愛女楊開慧是否要嫁與毛澤東時,曾徵詢過章士釗的意見。章士釗與楊昌濟是朋友,他那 時已認識毛澤東,就勸楊昌濟促成此事。楊昌濟就聽從了章士釗的意見,成全了這樁婚姻。後來楊昌濟在臨終前,也向章士釗推薦過毛澤東,而章士釗也認真地接受了這一推薦。
  • 毛澤東兩次寫信勉勵陳章甫女兒
    而在離烈士長眠之地不遠的瀏陽市檔案館,近日隨著陳章甫烈士檔案的開啟,兩封毛澤東寫給烈士女兒的書信(複製件),揭開了偉人與陳章甫之間一段鮮為人知的真摯革命情誼。  檔案史志 陳章甫幫毛澤東徵友  在瀏陽市檔案館,開啟的陳章甫烈士檔案中,除兩封毛澤東書信外,還有一本陳章甫寫的日記。
  • 上邪,從千年前大膽而熱烈的姑娘到還珠格格的表白情詩
    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這位我們後人讀著詩就能腦補出的大膽可愛而熱情美麗的姑娘,不知道她的心愛之人聽到她轟天動地表白,是感動呢!還是被這姑娘的熱情嚇到不敢動呢?第一次聽到這首詩的誦讀的時候第一反應這不是紫薇除了大名湖畔夏雨荷之外的又一讓人記得很清的名句麼?還有元代六月飛雪的《竇娥冤》以及我們今天愛對天發誓的人兒們!莫不是在學習借鑑古人的智慧。
  • 品讀樂府詩中的《上邪》,揭秘女子對愛情忠貞不渝的最美誓言
    下面我們來品讀樂府詩中的《上邪》,揭秘女子對愛情忠貞不渝的最美誓言。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①上邪(yé)上天啊。②命:通「令」,使。衰:衰減。③陵(líng):山峰。
  • 【薦讀】毛澤東評說漢重臣
    《漢書》《後漢書》是毛澤東一生喜讀的史著。對漢朝的帝王們,他多次予以圈點,借古鑑今;而對漢一代重臣,也有著精闢的評述。賈誼(公元前201年—前168年)系西漢文帝時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史學家。他18歲時即以詩文聞名於世,20多歲時被漢文帝召為博士。毛澤東在多次講話中,凡說到年輕才俊,便時常提及賈誼,譽其為秦漢專家,「英俊天才」。
  • 十勸婆婆,兒媳坐月子,咱只幫忙可別添亂
    至於傳宗接代,那是百年以後的事,咱看不到也管不了,與其幻想未來不如活好當下,與兒媳和睦相處,為兒子的婚姻多添加一份幸福的砝碼,合家團圓、其樂融融,這才是父母最應該考慮的問題。二勸婆婆,在兒媳坐月子期間,如果決定去幫忙,就不要再想那些「多年的媳婦熬成婆」、「過門的兒媳是外人」等陳俗舊理。既然緣分把我們撮合在一起,我們就是一家人,人都是重感情的,更何況姻親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