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世襄與他的明式書房
《文人的理想國:王世襄與他的明式書房》,原文載ORIENTATIONS2017, vol5-6,秦苓育譯成中文,刊《美成在久》2018年第9期。 書房是中國歷代文人私密的理想國。作為明式家具研究的執牛耳者,當代文人王世襄的書房為何模樣? 讓我們一起跟隨Sarah Handler女士重憶往事,從那件著名的紫檀插肩榫大畫案談起,共敘文房清樂。
-
文人書房:王世襄與他的明式書房家具
王世襄的家在北京胡同的四合院,他與家人曾住在書房是中國歷代文人私密的理想國。其中的三間房裡,屋內放滿其所藏的中國古典家具。 我們共事一年,在他那張明代紫檀插肩榫大畫案前完成書稿。 王世襄還是一位美食家,擅長廚藝且待客周到,在他家品嘗的精緻時令點心與茶,至今仍回味無窮。
-
文人的理想國:王世襄與他的明式書房!
書房是中國歷代文人私密的理想國,作為明式家具研究的執牛耳者,當代文人王世襄的書房為何模樣? 讓我們一起跟隨前美國加州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策展人莎拉·韓蕙(Sarah Handler)女士重憶往事,從那件著名的紫檀插肩榫大畫案談起,共敘文房清樂。
-
竹徑錦灰堆:王世襄與竹刻
幼年王世襄經常站在几案前看舅父作畫刻竹,對於這段經歷,他曾撰文細述:「幼年立几案旁,觀諸舅父作畫刻竹,情景猶歷歷在目也。」此種朝夕薰陶,似乎為王世襄之後走上竹刻的收藏和研究做好了預設,貫穿了他浪漫遠闊的一生。
-
王世襄與他的朋友們
2014年5月25日是王世襄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日。準確描述王世襄先生確實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
-
馬未都老師王世襄:我撿的最大便宜是天下第一紫檀案子,80買的
「2009年11月28日,王世襄先生駕鶴西去,回歸道山。雖知這一天早晚會來到,但看到朋友發來的簡訊,我仍獨自發呆,半天沒回過神來。」馬未都這樣描述有著京城第一玩家之稱的王世襄先生離世時自己的心情。王世襄與馬未都相差了幾十歲,算是忘年之交,也是師生。馬未都一直很敬佩王世襄在鑑識明式家具上的功力。「天下第一紫檀案子」是王世襄的藏品之一,當初得到這塊案子他只用了八十塊。
-
王世襄舊藏,上海博物館「明清家具館」
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珍賞》一書中收錄的家具,你也許曾不止一次地感嘆書中的件件精美家具,你也許曾很好奇這些家具的細部結構和背面乃至整體感覺是怎樣的。 那麼在這裡——上海博物館「明清家具館」,你便可親眼目睹和感受真實而立體的它們。
-
「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舊藏亮相2013嘉德秋拍
此次嘉德秋拍增加了兩個亮點,一是設立了「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舊藏專場,二是首次拍賣楠書房金絲楠木作品。據介紹,王世襄專場中,560餘項藏品均為首次亮相,其中有380餘部珍貴藏書,包括王世襄在「營造學社」時期的親筆手抄《中國營造學社圖書目錄》,以及明版書、清版書,清代、民國的精抄本、稿本,王世襄自己的抄書;另一大板塊是180餘組文玩雜項,包括花梨木獨板大畫案及腳踏、黃花梨琴桌等。
-
王世襄收藏銅爐的來龍去脈
原來,它是「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舊藏:雙目圓睜,四爪收緊,作蓄勢待發狀態,仿佛下一秒就要向前躍起,十分生動形象。王世襄曾於《竹刻鑑賞》書中稱讚此蛙曰:「餘見竹根蟾蜍多矣,未有勝於此蛙者。」足見老先生對其的喜愛程度。
-
一千個王思聰,也玩不過半個王世襄
「書房即故鄉」我想有一間書房不負光陰,靜享慢樂馬未都是當代「玩家」中的大佬,玩得通透,玩得灑脫,玩得智慧,玩得牛逼。可有一次別人問馬爺:「你一生最敬佩的人是誰?」馬爺想都不想,直接回答:王世襄!—— 書房書話01中國盛產垮掉的哥,京城盛產牛逼的爺,1914年,王世襄出生。父親王繼曾是北洋政府國務院秘書長,母親金章是著名花鳥畫家。大舅金北樓是畫壇領袖,二舅金東溪、四舅金西厓都是竹刻大師。祖父王仁東是工部尚書,伯祖王仁堪是光緒三年的狀元。
-
馬未都老師王世襄:我撿的最大便宜是天下第一紫檀案子,80塊買的
上海博物館將此案陳列於展廳正當中地臺上,案後置明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椅前地上擺明黃花梨滾凳,相配成堂,案面陳列若干文房清供,盡顯明式家具簡約之美和清雅氣韻,也再現了多年裡王世襄書房主要陳設之舊貌。▲王世襄先生書房陳設
-
眾人皆知王世襄和安思遠,但你們知道著名的攻玉山房嗎?
說起近代對於明式家具的收藏頗有心得的代表人物就離不開王世襄和伍嘉恩,當然也包括一些國際知名收藏大家,諸如安思遠或者是莫士輝等,其實還有一些在圈內享譽知名度的明式家具收藏大家,圈外知名度雖不及王世襄和安思遠,但由於秉承著收藏精品明式家具而聞名於收藏界,就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攻玉山房的一套經典明式書房四件套
-
王世襄老先生
1934年,王世襄考入燕京大學。那時的王世襄擁有富家子弟最明顯的特徵,不僅揮金如土,還十分喜愛玩樂。京城中各種複雜的玩的東西,王世襄都十分擅長。王世襄還經常約在玩樂方面擅長的人一起探討。一天,王世襄的父親對他說:「你已經到了自謀生活的年齡了,如今北平已經淪陷了,這裡你已經不能呆下去了。於是王世襄左思右想,決定去西南大後方,在那裡開拓了自己的另一方天地。
-
明式家具第一人王世襄:家具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在《明式家具珍賞》書末介紹王世襄先生的簡歷版面上,有一張記錄王世襄先生在書房筆耕一幕的照片,畫面中他正是坐在這張紫檀插肩榫大畫案。這張紫檀大案現在端坐在上海博物館展廳正當中地臺上,沉著穩重,有一股威武的氣勢。
-
曾焱憶王世襄:「不冤不樂」
在開明的母愛的保護下,這些野性的自由生長給了王世襄健壯的身體,也讓他日後在被政治運動打入人生最低谷的時候,不至於自棄。(四歲時的王世襄(左一)與哥哥)1934年王世襄考入燕京大學醫學預科系,這是父親所期望的結果,可他並不喜歡。
-
曾焱憶王世襄:「不冤不樂」
其中參與收拾他的一個人,後來跟黃苗子也認識,好多年後到芳嘉園15號來玩,說起王世襄挨蹾這件事,黃苗子就把王世襄叫過來,兩個老校友見面哈哈大笑。那已經是五六十年代了。那麼王世襄又是如何從這樣一個逍遙公子,變成一個潛心做學問的人了呢?說起來,還是因為愛他的母親。1939年王世襄從燕京大學本科畢業,就在這時候,他的母親去世了。
-
香爐收藏:王世襄老先生的珍藏香爐鑑賞!
#王世襄,2003年他與巴金等十五位先生被評為傑出文化名人,是現代文化界一座令人仰慕的高峰。王世襄先生在芳嘉園書房1950年初,襄自美國參觀博物館歸來方數月,趙沆年選藏爐十具見賜,謹以節約旅美獎學金所得為壽
-
讓王世襄先生追尋40年的躺椅復刻版亮相佳士得上海
上個世紀50年代,南京博物院在蘇州東山徵集到一具醉翁椅實物,軟木髹黑漆,王世襄先生認為其和明人所繪形式基本相同。 中國古代大多數椅子需要正襟危坐,古人強調人的日常行為需要端正身姿,這既是自身修身的要求,也是與眾人相處的禮制規範。醉翁椅很少出現在廳堂,無論是《桐蔭清夢圖》,還是《桐蔭書靜圖》中,畫中主人都是獨自一人,在樹蔭或者竹林圍繞的書齋中閒坐。
-
經典家具欣賞:王世襄明式家具十六品之凝重!
說起明式家具,外面不能不提到一個舉足輕重的先鋒代表——著名文物鑑賞家、收藏家王世襄先生。他不僅是「京城第一玩家」,還對文物研究和鑑定有著非常精深的造詣,其中最權威的是明式家具研究專家。王世襄先生曾在《明式家具研究》將明式家具品鑑分為十六品,分別是:簡練、淳樸、厚拙、凝重、雄偉、圓渾、沉穆、濃華、文綺、妍秀、勁挺、柔婉、空靈、玲瓏、典雅、清新。其中,這張明紫檀扇面形南官帽椅(紫檀牡丹紋扶手椅)代表的就是第四品:凝重。這張南官帽椅為王世襄舊藏,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
與王世襄同款大畫案!珍藏級
王世襄 | 196插肩榫大畫案規格:196*74*81 cm畫案是中式書房常用的家具,也是古時文人揮灑文採,潑墨競書的重要承具。也是書房的絕對主角,簡約的明式畫案更是受人青睞,經典的明式畫案也就成為大家心目中的「白月光」,欣賞明式畫案,我們可以觸摸到明清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此案選用上等的大紅酸枝老料製作,畫案尺寸寬大,壯碩無比,氣魄粗獷,造型大方,風格簡約形態古樸,結構嚴謹,裝飾獨特,為書齋雅器,簡約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