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靖的章草《月儀帖》,解放了隸書體勢,又保留隸書寫法

2020-12-13 翰諾書法

我們今天賞析的是西晉書法家索靖的月儀帖。

月儀帖是一件章草作品。

章草是草書的一種,它前承漢隸後啟今草。

章草是隸書的一種快寫,但是他解放了隸書的體勢,同時,又保留了隸書的一些波磔寫法。

它比隸書更加自由和簡便。

簡便是章草最大的特點,也是最重要的審美元素。同時它的活潑的特點,又為後面的今草所繼承。

索靖的月儀帖,給人的印象是活潑遒美,濃淺有度,樸厚而不失清秀。

著名書法家梁武帝蕭衍曾這樣評價月儀帖:遒勁而峻險,遒勁處,如飄風忽舉,鷙鳥乍飛,峻險處,如雪嶺孤松,冰河危石。

我們觀察一下這些字的姿態,再想一想那種飄風忽舉,鷙鳥乍飛的感覺,是不是特別形象生動?

也就是說,微弱的風忽然變大,冬眠的鳥剛要展翅飛翔那種狀態。

月儀帖每一處的用筆都很乾脆、乾淨、不含糊,起筆果斷,行筆清潔,圓轉的弧形婉轉而飛動。

筆畫中輕與重的調節不斷交替。

簡潔而靈活,不激不厲,韻致盎然。

(喜歡這件作品的書友,可以買個紙質本收藏學習,高清複製的,點擊下方連結即可:)

所以黃庭堅對這個作品很高的評價,說是:箋短意長,誠不可及。

但是很遺憾,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月儀帖已經是拓本,一些精緻的筆畫已經失去了原來的面貌,但這也不影它的價值,特別是對我們理解今草由隸書過渡發展而來會有幫助。

接下來,請繼續欣賞:

(小編持續更新名帖賞讀,謝謝關注)

最後,小編再推薦一本學習章草的工具書,歷代名家的章草作品,如下:

章草可是在當下各類展覽中很少出現的書體哦,屬於冷門。

相關焦點

  • 索靖《月儀帖》銀勾躉尾,妙有餘姿,筆勢流露果敢爽快的軍旅氣息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我們今天來聊聊索靖和《月儀帖》。索靖,字幼安,甘肅敦煌人。官至尚書郎、酒泉太守。他是後漢章草書大家張芝(字伯英)姊之孫,承其書學。少時曾遊學於洛陽太學,為時稱「敦煌五龍」之一。他博通經史,與付玄、張華諸名士為友。
  • 章草大師索靖書法,真偽難辨?
    索靖 (239-303),西晉著名書法家。字幼安,敦煌 (今甘肅)人,張芝姊之孫。官曆尚書郎、酒泉太守,官至徵西司馬,人稱「索徵西」。諡莊。工書法,尤精章草。《月儀帖》及隋代模本《出師頌》傳為索靖所作。
  • 索靖《月儀帖》,學習章草之圭臬,醫治俗態之良藥
    章草名帖《月儀帖》,傳為索靖所書,書信文例,按月令書寫。索靖西晉著名書法家,擅長草書、八分,尤精章草,書法得之於張芝及韋誕,其對自己的書法成就極為自信,曾名其字勢曰「銀鉤蠆尾」。從《月儀帖》來看既具骨之勁健,又含肉之豐厚,確是件「骨豐肉潤」的佳作。此帖運筆法度森嚴,點畫筆筆拆開,沒有過多引帶,顯得十分古樸,但又能筆斷意連,筆短意長,再加上體態嬌健,如「飄風忽舉,鷙鳥乍飛」(梁武帝評索靖書語)、故其書既規矩守法,又不呆板凝滯。史遊《急就章》,筆法雖十分講究,但平整而乏勢態。
  • 索靖《七日帖》,唐代張懷瑾將其章草為神品
    索靖(239—303),字幼安,敦煌(今甘肅敦煌)人,西晉書法家,曾任徵西司馬,人稱「索徵西」)。他是東漢末年書法家張芝姐姐的孫子,因此有機會學習舅公張芝的筆法。他善於草書、隸書,尤其是章草,唐代張懷瑾《書斷》列索靖章草為神品,隸書、草書為妙品。
  • 《月儀帖》有兩本 索靖本和唐人本結合學習效果好
    傳為西晉索靖所書的《月儀帖》,乃章草名帖,曾收錄於《鄰蘇園法帖》。章草起源於漢代的軍事文牘之中。軍事文件往往十萬火急,使用工整華麗的隸書十分不便,於是便出現了這種既簡且便的章草。「五龍」之中其他四人相繼早亡,獨索靖一人「博經史,兼通內緯」,在文學和書法藝術上造詣很深。尤其擅章草書,能傳張芝法,險峻堅勁,自成一家。後世凡習章草者必學。晉武帝時,索靖和另一大書法家衛瓘同在尚書臺供職。衛瓘為尚書令,索靖為尚書郎。由於二人在書法藝術上獨具風格,在當時被譽為「一臺二妙」。索靖流傳後世的書法作品有《出師表》、《月儀帖》、《急就章》等。唐代書法家歐陽詢平生最重法度,不肯輕易推許古人。
  • 古章草《出師頌》千古流傳,究竟何人所書?
    因此,晉以後史論多有好評,可說是千古章草代表作之一。西晉索靖文武雙全,皇上倚重之臣,他喜好書法,理論、創作雙擅,既有文論《草書狀》,又有《月儀帖》、《七月帖》等名帖存世。似乎《草書狀》千秋流傳,作者索靖尚無爭議,可《出師頌》、《月儀帖》,因作品未署姓名,何人所書一直沒有定論。史料上大多將其列為索靖名下。
  • 書法人物 索靖
    索靖善章草,傳東漢張芝之法,其書險峻堅勁。其章草書,自名"銀鉤蠆尾"。時人稱"瓘得伯英之筋,靖得伯英之肉。"索靖章草自成一家,張懷瓘評道"幼安善章草,書出於韋誕,峻險過之,有若山形中裂,水勢懸流,雲嶺孤松,冰河危石,其堅勁則古今不逮。"著有《草書狀》等。
  • 西晉書法家——索靖
    章草,是書法的傳統書體之一,是早期的草書,始於秦漢年間,由草寫的隸書演變而成的標準草書。章草是「今草」的前身,今草產生於東漢末,是從章草變化來的。歐陽詢嘗行,見古碑,晉索靖所書。駐馬觀之,良久乃去。數百步復反,下馬佇立,及疲,乃布裘坐觀,因宿其旁,三日方去。說的就是西晉書法家索靖。索靖索靖(239年-303年),字幼安。敦煌郡龍勒縣(今甘肅敦煌)人。
  • 了解章草、欣賞章草、學習章草
    章草的來龍去脈章草,是書法的傳統書體之一,是早期的草書,始於秦漢年間,由草寫的隸書(今楷書,唐以前稱隸)演變而成的標準草書。章草是「今草」的前身,與「今草」的區別主要是保留隸書筆法的形跡,上下字獨立而基本不連寫。章草,是篆書演進到隸書階段相應派生出來的一種書體。它屬於草書由胚胎時期逐漸走向規範化過程中的一種體段。
  • 無弦堂吾氏章草新作~集索靖字「清懷悠遠」、「明珠耀光」
    作者:吾如儀集索靖《月儀帖》字二書。循其法則,取其精神,運己筆意,顯吾風韻。學習章草,如果說皇象的《急就章》是最重要的最基礎的範本。那末索靖的章草書就是帶你去領悟章草靈魂的精粹之道!
  • 章草具有其獨特的韻味,如何學習章草?
    如何學習章草,辛一夫先生在《怎樣寫草書》一書中有全面的論述,摘要如下:研習章草的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臨摹皇象的章草《急就章》,前一階段要求酷肖,待結體、使轉熟練後,再融入陸機的《平復帖》的筆意,求其簡峭古拙;  第二階段,臨摹皇象的《文武將隊帖》、《頑闇帖》,隋人《出師頌》,獻之《江東帖》,羲之《豹奴帖》及《亮白帖》,最初力求肖似,而後放大臨摹,用以壯大自己腕下的氣宇,書勢自然逐漸走向開張
  • 歐陽詢沉迷於他的書法,竟無法從碑前離開-西晉書法家索靖
    索靖,字幼安。敦煌郡龍勒縣(今甘肅敦煌)人。索靖出身世宦家族,其父索湛曾任北地郡太守,他歷任州別駕、駙馬都尉、尚書郎、雁門太守等職。他是西晉著名將領,敦煌五龍之一。在書法方面,他擅長隸書、行書,尤其擅長章草,與書法家衛瓘齊名。索靖章草自成一家,自名"銀鉤蠆尾"。
  • 章草真正的筆法,隱藏在這些墨跡中
    隸書至漢時,已完成了其標準美術化過程。而楷書,也已快速發育,至三國時,已基本成熟,完成其標準美術化過程,則推到了唐朝。在標準化的隸書成熟過程中,與之相攜的急就章——因為簡捷而將篆隸草化的章草也逐漸成熟並完善。典型的代表,三國的皇象所書《急就章》,西晉索靖的《月儀帖》等。
  • 臧新義:矮紙斜行閒作草——漫談章草
    說明了隸書是篆書的快寫,由篆書變為隸書,前人稱之為「隸變」,「隸變」是古文字向今文字的過渡時期,早期的篆和隸應當有著很長的文字或曰書體的共存時期。唐朝張懷瓘說,章草「既隸書之捷」。章草是 「隸變」之際,由 (篆)隸迅捷寫法發展演變而成的一個過渡性書體。
  • 章草為何在書法史上最寂寞?草書往規範了寫,是不靠譜的事
    >章草書在歷史上曇花一現,極燦爛,然後極寂靜,比隸書還寂寞。章草由原本爛漫天真的竹木簡隸書、草書規範化而來,經過魏晉貴族士大夫文人們一歸納、一總結,整理為規範的章草書,簡牘草書的爛漫藝術性就到了生命的盡頭。隨著今草的出現,隨著推崇章草的魏晉士夫群體的消逝,章草也迅速的一起消失了。而後世的大草市場,則被米芾口裡抨擊的張旭懷素高閒等人的「酒肆體」佔領。
  • 歐陽詢在他的書法前都走不動道兒,這猛人就是索靖
    索靖,草聖張芝的姊孫(索靖的祖母是張芝的姐姐)。索靖師法韋誕,韋誕「伏膺於張芝」。可以說索靖是通過韋誕獲得張芝草法。張懷瓘於《書斷》一書中將索靖的章草列為第一品「神品」。與張芝、王羲之、王獻之、皇象、並列。他的章草美化了形成了獨特上挑筆法,使之更為行雲流水,代表了章草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