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奇書《酉陽雜俎》裡提到的南方的一種神奇的生物,名叫避役,狀似蛇醫,腦袋能快速變化,變成十二個時辰的模樣,據說見到這種動物的人,大多會有稱心如意的事發生。
十二個時辰是什麼樣子,《酉陽雜俎-蟲篇》:南中有蟲名避役,一曰十二辰蟲。狀似蛇醫,腳長,色青赤,肉鬣。暑月時見於籬壁間,俗雲見者多稱意事。其首倏忽更變,為十二辰狀,《酉陽雜俎》的作者段成式還說,這是在哥哥家看見的怪蟲。
唐代孟琯的《嶺南異物志》也提到避役,他說它的腦袋可以隨十二時辰變成十二生肖的樣子,那麼這個怪蟲究是什麼?
《酉陽雜俎》中提到避役狀似蛇醫,那麼什麼是蛇醫呢,晉代崔豹撰寫的《古今注-魚蟲》中記載:「蝘蜓,一曰守宮,一曰龍子,善於樹上捕蟬食之,其五色長大者,名為蜥蜴,其短而大者名為蠑螈,一曰蛇醫。
原來蛇醫是蠑螈的別名,就是說避役是像蠑螈一樣,是身體像蛇卻擁有四條腿的爬行動物,在現實生活中頭部可以變成其他動物的生物並不存在,但是身體變色的動物卻不少,比如變色龍,變色龍的形狀很像蠑螈,以變色聞名。
避役的善變有可能指顏色隨十二時辰而變化,但是中國並沒有變色龍,變色龍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區,非洲馬達加斯加島是變色龍的天堂,另外有兩種變色龍分布在亞洲西部,一種分布在印度南方和斯裡蘭卡。
除了變色龍還有一種壁虎可以變色,清朝屈大均的《廣東新語》中記載廣東有一種大壁虎名叫蛤蚧,據說它從早晨到黃昏可以變十二種顏色,但有人抓到它之後放在籠子裡觀察,發現它只能變黃、褐、赤黑四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