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楊廣,應該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之一,是與殷紂、夏桀齊名的暴君。而在各路電視劇的渲染下,楊廣更是以暴虐無道、荒淫無度、昏庸無能的形象深深地紮根在很多人的腦海中。
而且,楊廣便又兩世亡國,面對其父隋文帝楊堅給他留下的大好江山,他竟連守成都做不到,更被看做是秦二世胡亥、蜀後主劉禪那樣的庸才。
對於這樣一個「討人嫌」的皇帝,我自然也一直秉持著沒來由的惡感,直到我讀了楊廣所寫的這首《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這首詩論起來,比起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還要早一些。內容看上去雖然沒什麼新意,但畫面感很強:江水平而寧靜,春花正開得滿,流波映月,星波粼粼,而這月星交匯之下,景象又極其宏大壯闊。寥寥二十個字,便將這「春、江、花、月、夜」描繪得淋漓盡致,真是好一幅江月勝景圖。緩緩讀來,清秋月夜、江水如畫、花開正滿、星月交互歷歷在目,風致婉然。若將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拿來相比,也能看出是受到了這首詩的啟發。
而這用詞用句,也頗顯剛健有力,又講究對仗、聲韻和諧,竟是十分風雅,與我們一直以為的形象很不相符。亡國之君,多被毀譽,從隋煬帝身上倒也是可見一斑。
當然,從這首《春江花月夜》中也能看出楊廣在討伐南陳後與江南世家的交好,詩詞之中汲取了江南優雅的風格,顯示出極高的文學素養,不愧是風流天子。
事實上,隋煬帝楊廣的詩文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有著不小的地位。他素來「好學、善屬文」,又能寫得一手好詩,其風格是麗而不豔、柔而不淫,有正言之風、雅語之氣,被評價「並存雅體,歸於典制」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這首《春江花月夜》讀罷,叫人了解了一個不一樣的隋煬帝楊廣。原來教科書裡的暴虐昏君,也曾經為這涼風習習、花香滿衣、星月交輝的靜謐夜晚而心醉神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