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的《春江花月夜》不輸張若虛,三四句最驚豔

2020-12-03 閃電新聞

在《唐詩三百首》中,遺珠不少,其中,《春江花月夜》絕對是一顆遺漏的明珠。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幾乎所有的人,都能背下這兩句。聞一多先生評價《春江花月夜》: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

這麼高的評價使《春江花月夜》廣為人知。其實,在張若虛之前,隋煬帝楊廣也寫過兩首《春江花月夜》,其詩不輸張若虛,他的三四句最驚豔。

《春江花月夜二首》

其一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其二

夜露含花氣,春潭漾月暉。

漢水逢遊女,湘川值兩妃。

其一

傍晚時分,江面風平浪靜,遠遠望去似乎穩穩不動,岸邊到處是正在盛開的春花。月亮隨著流波滾滾,星光隨著潮水洶湧閃爍。

其二

春夜的露水含著淡淡花香,點點月色蕩漾在小潭的水波裡。

不知道面前的水潭是通往哪裡,如果是漢水就有緣碰到漢水女神,如果是湘水,就有緣碰到娥皇女英。

在隋朝歷史上,楊廣不僅是一個皇帝,還是一個文學家,他的詩寫得好,後世稱讚也很多。這首《春江花月夜》是他的代表作。

單看《春江花月夜》就可看出楊廣的功力,寥寥四句詩,短短20個字,將春江花月夜收納其間,繪出一幅江月勝景圖。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緩緩讀來,如欣賞清秋月夜之畫,風致婉然。此句好在平實,一個「將」字,一個「帶」字,都是比較虛的動詞,不會破了月明星稀的安穩美感。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隱娘初讀到這一句,眼前仿佛出現一個畫面, 潮水蕩漾,星子閃爍,四周無聲,只有潮水的聲音,靜美無限。

《春江花月夜》為樂府吳聲歌曲名,相傳為南朝陳後主所作,原詞已不傳,《舊唐書·音樂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樹後庭花》《堂堂》,並陳後主作。叔寶常與宮中女學士及朝臣相和為詩,太樂令何胥又善於文詠,採其尤豔麗者以為此曲。

梁陳時,宮體詩盛行,其內容多為吟詠女性,風格綺蔓,辭藻華麗,我們來看一些例子:

夢笑開嬌靨,眠鬢壓落花。

(蕭綱《詠內人晝眠》)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

(陳叔寶《玉樹後庭花》)

妝窗隔柳色,井水照桃紅。

(蕭綱《和湘東王名士悅傾城》)

在政治上,楊廣是一個失敗的統治者;在文學上,楊廣卻是一個合格的文學家。

同樣是宮體詩題《春江花月夜》,在楊廣這裡,可以看出其詩歌風格是麗而不豔,柔而不淫,有正言之風,雅語之氣。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黃昏遠眺長江岸,暮靄沉沉,江水浩淼。「平不動」是水波不興。江面平坦寧靜,江邊春花如火,開得滿滿當當。

他寫春夜潮生,江水滔滔。「將月去」,「帶星來」將水波激蕩,月星交輝的情景寫得極宏大,於寫景的壯闊中寫出了時間的流逝。

楊廣的《春江花月夜》,短卻至美。

將楊廣的《春江花月夜》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作比較,可清楚地看出其描寫春江花月夜景是受到本篇啟示的。「明月」、「潮水」的意象和意境頗有共通之處。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楊廣這首詩在描繪春江花月夜花開景色這方面,具有開先河之功,起了示範之用。

至於你喜歡哪一篇,那就見仁見智了。

說文解字

swjzclub

直接回復漢字或者成語來查詢相關含義

回復「」,擁抱說文解字

相關焦點

  • 不輸張若虛!隋煬帝的《春江花月夜》你讀過嗎?
    其實,在張若虛之前,隋煬帝楊廣也寫過兩首《春江花月夜》,其詩不輸張若輸,他的三四句最驚豔。《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其二夜露含花氣,春潭漾月暉。單看《春江花月夜》就可看出楊廣的功力,寥寥四句詩,短短20個字,將春江花月夜收納其間,繪出一幅江月勝景圖。「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緩緩讀來,如欣賞清秋月夜之畫,風致婉然。此句好在平實,一個「將」字,一個「帶」字,都是比較虛的動詞,不會破了月明星稀的安穩美感。
  • 隋煬帝的《春江花月夜》你讀過嗎?
    在《唐詩三百首》中,遺珠不少,其中,《春江花月夜》絕對是一顆遺漏的明珠。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幾乎所有的人都能背下這兩句。聞一多先生評價《春江花月夜》: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這麼高的評價使《春江花月夜》廣為人知。其實,在張若虛之前,隋煬帝楊廣也寫過兩首《春江花月夜》,其詩不輸張若輸,他的三四句最驚豔。
  • 隋煬帝《春江花月夜》
    且看他的《春江花月夜》其一:《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四句兩聯,特有貫珠之妙。這是本題現存最早的兩首之一。其後才有唐朝張若虛的同題詩《春江花月夜》。但張若虛是擬題作詩,已非原有曲調。
  • 張若虛紀念館暨春江花月夜藝術館昨對外開放
    關於張若虛的生平記載並不多,他的詩僅存兩首於《全唐詩》中,這篇膾炙人口的《春江花月夜》卻並未被《唐詩三百首》收錄,那麼為何會被後世譽為「孤篇蓋全唐」,在藝術館內可以找尋到答案。張若虛紀念館暨春江花月夜藝術館在瓜洲古渡公園西側,總建築面積約2000平方米,分為序廳、張若虛與「吳中四士」、歌辭緣起、畫意樂韻、藝魂匠心、瓜洲記憶、千年對話七大展區,採用聲光電、詩書畫和非遺技藝等,展示以「春江花月夜」為題材的古代文學作品、近現代音樂作品和揚州非遺技藝作品,通過多媒體新技術重現詩渡瓜洲的千年勝景。
  • 《春江花月夜》並不專屬於張若虛,隋煬帝楊廣也有開先河的佳作!
    當然,單純的從張若虛的詩作來看,確實是佳作,儘管「孤篇蓋全唐」的讚譽還值得商榷!只是,大家有沒有想到過,在張若虛之前,已經有詩人用《春江花月夜》的題目寫過詩詞,而且也是上乘佳作!只是這個詩人還有另外一重身份:皇帝!嗯,這個詩人、皇帝就是前隋的亡國之君隋煬帝楊廣。
  • 張若虛紀念館對外開放 瓜洲再現千年前春江花月夜勝景
    聲光電展現春江花月夜市民參觀張若虛紀念館1000多年前,唐代詩人張若虛一首《春江花月夜》橫空出世,被譽為「孤篇蓋全唐」。昨日上午,全國首家以唐代詩人張若虛和《春江花月夜》為內容的主題展館——張若虛紀念館暨春江花月夜藝術館在瓜洲鎮對外開放。展館採用聲光電、詩書畫和非遺技藝,全方位、立體式介紹張若虛,解讀《春江花月夜》這首經典古詩詞的魅力。
  • 隋煬帝的《春江花月夜》,思路巧妙,有兩處被張若虛借用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大家都很熟悉。其實,隋煬帝也寫了兩首《春江花月夜》。而且張若虛還借用了其中的思路。這是兩首詩,都是隋煬帝在江都(今揚州)長江邊上所寫。先讀其一。1、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暮江,說明是傍晚。
  •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孤篇壓全唐」
    但相較於其他人而言,張若虛看似最不出彩。第四,他傳世的詩歌只有兩首而已。除了《春江花月夜》外的另一首《代答閨夢還》,風格接近齊梁體,水平不超過一般初唐詩。後人提起《春江花月夜》就會想到張若虛,似乎《春江花月夜》就是他創製的,其實不然。《春江花月夜》本是一首長篇歌行,屬於樂府《清商辭曲·吳聲歌曲》舊題。關於《春江花月夜》的創製者是誰,說法並不統一,大致有陳後主與隋煬帝這兩種說法。
  • 比起張若虛的「孤篇蓋全唐」,其實楊廣的《春江花月夜》也很經典
    我們不能否認隋煬帝曾經做過的事,他確確實實是個大暴君,但,暴君不只是昏君,隋煬帝雖然無德,但是有功。 隋煬帝楊廣在位期間修建大運河、營造東都洛陽城、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開創科舉、三徵高麗,這些都是他的功業。
  • 張若虛「孤篇蓋全唐」的靈感哪裡來?來自楊廣兩首《春江花月夜》
    唐代詩人張若虛只留下兩首詩,其中最著名的一首便是有著「孤篇蓋全唐」美譽的《春江花月夜》,千百年來,無數的詩詞愛好者為之傾倒。這首詩也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然而,你知道嗎,誘發張若虛創作出這首「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清末學者王闓運語)的名詩,卻是隋煬帝楊廣所作的兩首《春江花月夜》。
  •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賞析
    春、江、花、月、夜,多美好的五種事物啊,把他們集合到一起,展現出的更是一種別樣的光彩。《春江花月夜》本是樂府吳歌的曲牌,據說是陳後主陳叔寶創作的,不過他的詩文內容已經失傳。後來隋煬帝用這個曲牌寫過一些詩,但內容空洞浮誇,很難被人記住。 張若虛這首詩的具體寫作時間和背景已經不可考證,我們只知道張若虛大概生活在唐代前期,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
  • 張若虛:一首《春江花月夜》,讓揚州成為世界上月亮最圓的地方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孤篇壓全唐五個名詞,五種意象,春、江、花、月、夜,合在一起,便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卷,再加上一個名字,張若虛,便是一首冠絕全唐的詩篇,這便是《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 張若虛和楊廣都寫了《春江花月夜》的詩,究竟誰的更好
    ,正對應了盛唐景象,宋朝的詞則較為婉約,有關家國的詞很多,在大部分情況下,詩詞都逃不開時代的大環境,《春江花月夜》是一個例外。有趣的是,張若虛並不是第一個寫《春江花月夜》的人,早他之前,隋煬帝楊廣就寫過同名詩,但凡相似的東西,總是少不了被人拿來比較,那麼兩人的《春江花月夜》究竟是哪個更勝一籌呢?
  •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孤篇橫絕壓盛唐
    最早收錄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選本,是宋人郭茂倩的《樂府詩集》,內有《春江花月夜》同題詩五家七首,張若虛只是其中之一。《春江花月夜》是樂府舊題,前面提到隋煬帝和陳後主都寫過。只不過張若虛這首名聲太響,寫的又是極為切題的春江花月夜,很容易讓人以為是他首創。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 張若虛和楊廣等幾個人的《春江花月夜》您更喜歡哪一首?
    這個問題討論得比較激烈,從評論中可以看出,很多人知道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但是並不太清楚《春江花月夜》是一個樂府古題,不知道有很多詩人做過以此為題的詩。《春江花月夜》的詩題原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原詞早已失傳。 後來的隋煬帝楊廣、諸葛穎、唐朝的張若虛、張子容、溫庭筠等人都有詩作傳世。
  • 一首《春江花月夜》,帶你解讀一個不一樣的隋煬帝
    隋煬帝楊廣,應該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之一,是與殷紂、夏桀齊名的暴君。而在各路電視劇的渲染下,楊廣更是以暴虐無道、荒淫無度、昏庸無能的形象深深地紮根在很多人的腦海中。對於這樣一個「討人嫌」的皇帝,我自然也一直秉持著沒來由的惡感,直到我讀了楊廣所寫的這首《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這首詩論起來,比起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還要早一些。
  • 張若虛和楊廣都寫了《春江花月夜》,誰寫得更好?
    當《春江花月夜》用藝術化的手法表現了「天人合一」的神秘意境之時,讀者似乎忘了,其實張若虛所做的這首詩是由隋煬帝楊廣所作之《春江花月夜》,誘發而得此詩。既然張若虛和楊廣,都寫過這首《春江花月夜》,為何楊廣之是被世人冷落、遺忘?而張若虛之詩竟然成了大家之作。他們二人的這首詩,究竟誰的更好呢?
  • 同樣寫《春江花月夜》,為什麼隋煬帝楊廣遠不如張若虛出名?
    看到「春江花月夜」,大家第一個想到的都是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儼然張若虛個人品牌。這也說明張詩影響深廣。 實則《春江花月夜》為樂府舊題,首創者是南朝陳叔寶,為其自度曲,曲詞已失,曲題還在,後人取題作詩,就有了「春江花月夜」這一系列的作品。
  • 張若虛孤篇壓全唐的名作《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什麼樣的詩?
    而《樂府詩集》所載《春江花月夜》共有七首,隋煬帝二首、諸葛穎一首,初唐張子容二首,張若虛一首和晚唐溫庭筠一首。卻沒有陳後主君臣之作。實則張若虛之前可借鑑對證的《春江花月夜》共五首,抄錄如下: 隋煬帝二首:「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 張若虛和楊廣都寫了《春江花月夜》,誰的詩更好?
    影視劇中的隋煬帝說到了《春江花月夜》,不少人熟知的是張若虛寫的那一首,但實則張若虛和楊廣都寫了《春江花月夜》。今天我們就先來分析張若虛的詩,然後再比較他們倆誰的詩更好?《春江花月夜》這首詩出自於《全唐詩》,是一首七言古詩,沿用了隋唐時期隋煬帝所寫的《春江花月夜》作為樂府題。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的詩人張若虛,此詩是張若虛僅存的兩首名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