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低音大提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熱演中

2021-01-18 上海譯文


也許你沒有聽說過派屈克·聚斯金德,但你可能聽說過電影《香水》或是其男主角本·威士肖,這個在《007:大破天幕殺機》和《雲圖》中都有過出色表現的英國男演員,當年憑藉香水這部電影獲得了第20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男演員提名。



根據聚斯金德小說《香水》改編成的同名電影耗資5000萬歐元,全球票房過億,並獲得「德國奧斯卡」——德國電影獎八項提名,且最終獲得最佳攝影、美術、剪輯、音響在內的六項大獎。


本·威士肖在其中扮演一位與人類不相往來、嗅覺異常靈敏的天才格雷諾耶,微頹風的文藝氣質及其演技都無可挑剔,唯一的遺憾就是太帥了一點,打扮得再凌亂邋遢,也與原著所描寫的猥瑣形象有很大出入。儘管主角猥瑣自閉,但故事依舊是好故事,也可能是最適合拍成電影的故事之一。在這一點上電影《香水》已經詮釋得很出色,但還遠遠不夠,《香水》這個故事的精妙只有讀過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這是一個純純粹粹的好故事,純粹到即使不去深挖它背後的宏大主旨,也無傷其偉大性。



《香水》

派屈克·聚斯金德 著

李清華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年6月


《香水:一個謀殺犯的故事》是德國作家派屈克·聚斯金德於1985年發表的一部小說,出版後轟動了德語文壇。《香水》像一部充滿神秘色彩的傳奇,聚斯金德運用現實主義的敘事手法,惟妙惟肖地刻畫出十八世紀法國巴黎一個怪才格雷諾耶「尋香殺女人」的離奇一生。


有讀者如此評論這部作品:「這是—部讓人暈眩的小說,一開頭就一窩蜂地牽扯你的注怠力,引你進入—場感官的盛宴,幾乎忘了善惡,香與臭,美與醜的區別。作者發揮著天才般的狂想和幽默,把人類的邪惡與香水的美寫得無比繁複與極致。是一部『用鼻子去聞的恐怖故事』,混合了邪惡、詭譎、血腥、腐臭和香氣,還有深藏在心裡的、隨時可能爆發的欲望……這種狂歡般的敘事,既匪夷所思又有跡可尋,因而使人著迷。」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一看擁有如此驚人筆力的作者聚斯金德。



聚斯金德


派屈克·聚斯金德,德國著名作家。廣博的歷史知識和不同的生活經歷使他思維活躍,想像力極其豐富。1980年聚斯金德創作出第一部個人作品——獨幕單人話劇《低音提琴》,次年該劇首演便獲好評,隨即成為歐洲話劇舞臺上長盛不衰的經典劇目。四年之後,他的第一部小說《香水》問世,出版後便轟動了德語文壇,成為20世紀最暢銷的德語小說之一。


在隨後的幾年裡,聚斯金德又陸續出版了《鴿子》和《夏先生的故事》兩部小說,均得到了讀者和評論界的交口稱讚,從而奠定了他在當代德語文壇引人注目的地位。


除去《香水》,上海譯文去年重新出版了聚斯金德的另外三部作品《鴿子》、《夏先生的故事》和《低音提琴》。


聚斯金德曾說過一段這樣的話:「……1981年,我的一個《低音提琴》的劇本還算比較成功,1985年出版了您已經熟悉的《香水》,1987年出版了《鴿子》,目前我什麼也不寫,因為我想不出任何東西要寫。」


《鴿子》用古典主義的筆調講述了一個關於人類生存恐懼的寓言故事:約納丹是巴黎一家銀行的守門人,在經歷了納粹的恐怖統治、戰爭磨難以及妻子跟人私奔等坎坷後,其人變得十分膽小怕事,在他正安於自己的平淡生活時,不料一隻鴿子攪亂了他內心的平靜,使他產生莫名的緊張、迷惘和恐懼。


《夏先生的故事》這部貌似幽默,而實際上十分嚴肅的小說沒有複雜曲折的情節,更無緊張刺激的懸念,只像一段借孩童之口平鋪直敘地道來的回憶。然而,悉心研讀此書後人們會發現,派屈克·聚斯金德在《夏先生的故事》裡展示的一段主人公的童年回憶,正是在那富有詩情畫意、略帶懷舊傷感的字裡行間注入了一份作者對人生世界深沉的思考和獨特的理解。


《低音提琴》講述的是一個低音大提琴手,他視陪伴自己大半輩子的低音大提琴為朋友、情人,又是冤家宿敵,他自認為低音大提琴是樂團中的天之嬌子。但當他被樂團解僱時,他才發現一個低音大提琴手的悲哀,他是那麼被人漠視,永遠不能像第一小提琴手那樣引人矚目。他發現自己除了會拉低音大提琴之外,在這個社會裡,幾乎沒有其他立足社會的生活技能。由此揭示了現代化社會關係中,人們對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之間衝突的憂慮、無奈、迷茫與反思。


《低音提琴》是派屈克·聚斯金德的舞臺處女作,且於1981年9月在慕尼黑首演便獲好評,隨即成為歐洲話劇舞臺上長盛不衰的經典劇目。


近期,《低音提琴》又於10月14號登陸了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戲劇沙龍。該劇(譯為《低音大提琴》)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導演楊溢執導,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優秀演員韓秀一主演。


聚斯金德·小人物話劇


Der Kontrabass

(中心舞臺·三面觀眾)


10月14日首演劇照


主演韓 秀 一


♫♪♫♪

一個人

一架琴

一齣戲


聚斯金德•小人物話劇《低音大提琴》今晚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戲劇沙龍上演,該劇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導演楊溢執導,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優秀演員韓秀一主演。


該劇的編劇是長期居住在法國巴黎的德籍作家、小說《香水》的作者派屈克•聚斯金德。這部作品是其舞臺處女作,且於1981年9月在慕尼黑首演便獲好評,隨即成為歐洲話劇舞臺上長盛不衰的經典劇目。


這是聚斯金德描寫悲劇性小人物的天才之作,是想通過描寫人物悲觀的內心世界,揭示紙醉金迷的奢華生活對社會精神的侵蝕,關注小人物在社會變革大潮中的命運和心態。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低音大提琴手,他視陪伴自己大半輩子的低音大提琴為朋友、情人,又是冤家宿敵,他自認為低音大提琴是樂團中的天之嬌子。但當他被樂團解僱時,他才發現一個低音大提琴手的悲哀,他是那麼被人漠視,永遠不能像第一小提琴手那樣引人矚目。他發現自己除了會拉低音大提琴之外,在這個社會裡,幾乎沒有其他立足社會的生活技能。由此揭示了現代化社會關係中,人們對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之間衝突的憂慮、無奈、迷茫與反思。




「這是我第一次演一個人的戲,壓力有點大。有對手的話,在臺上還會有相互的刺激,而在《低音大提琴》裡,我只能靠自己來調整。


我覺得,來看戲的觀眾一定會有非常多的共鳴。因為故事講述的就是社會普通人物的生活,劇中的低音大提琴手雖然是搞藝術的,但他在一個樂團裡,又是一位級別不高的樂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他代表了社會上的普通人群,只是(作者)借低音大提琴手去表達對社會的一些看法。相信(來看戲的觀眾)都會有感覺,特別像現在這樣比較浮躁的社會,那種生活壓力,沒法去排解,(觀眾們)肯定有共鳴。


我和劇中人物有很多相似之處,因為我和低音大提琴手都是學藝術類的,他是學音樂,我學表演的,藝術都是相通的。都是要通過不停的練習,才能達到一個標準。有時候,我自己在家的時候,也會時不時的跟自己說話、開導自己、罵自己、誇自己、或者自己吹吹牛逼也有。看到其他演員演的戲,我會跟自己說:你也可以的!(我)給自己這種力量。也有的時候,當我演出謝幕的時候,那種掌聲會讓我很有存在感。可是散場後,我坐在回家車上時,我就有一種小小的失落。這和劇中人物很類似。」



《低音大提琴》採用的舞臺表現形式是在小劇場裡以一個中心舞臺、觀眾環繞270度的三面空間。小劇場戲劇並非只是物理空間上,就觀演關係而言,它是一種令觀眾與演員物理和心理距離更接近的戲劇形式,這才是觀看小劇場戲劇的真正魅力所在。小劇場縮短的不僅是觀眾和舞臺的物理距離,在伸手可觸的舞臺前,連演員散發出的氣息都可看見,在同一個空間交換呼吸,你在劇場裡你也在舞臺上,而舞臺就在生活中。


在首演當晚,還有不少是《低音大提琴》的老觀眾們,他們表示:「不同的演員演出不一樣性格特徵的低音大提琴手,每次看都能夠煥然一新。」


而導演楊溢表示:「《低音大提琴》是中心舞臺,三面觀眾,打破了傳統概念中的舞臺。觀眾如果坐在其中一面,也許看不到演員的臉。我期待的是,當觀眾看完這部戲以後,會喜歡它,並且有所感有所思。當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換了一面觀眾席觀看《低音大提琴》,他的感受又會發生變化。這是我最大的期待。」






《低音大提琴》將從10月14日起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戲劇沙龍上演至10月31日,為了答謝觀眾們的厚愛,其中首次設立,10月30日(周五)、10月31日(周六)為公益場,全場票價80元。


此外,《低音大提琴》將作為2015「玉蘭綻香」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赴京演展演劇目,於11月4日-8日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實驗劇場上演。


【主創團隊】


演出出品: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監製:楊紹林

藝術總監:呂涼

總策劃:喻榮軍、張惠慶

製作人:童歆

製作經理:金廣林

編劇:派屈克•聚斯金德【德】

導演:楊溢

舞美設計:周羚珥


主演:韓秀一


【演出信息】

演出時間:2015年10月14日-10月25日20:00(周一休息,每周日僅14:00下午場)

加演場次:2015年10月28日-10月31日20:00(10月31日為下午14:00場)

演出地點: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戲劇沙龍

演出票價:200元;10月30日(周五)、10月31日(周六)為公益場,全場票價80元

※演出信息及陣容以當日劇場公告為準


(劇照攝影:尹雪峰)



快 來 看 戲 吧

麼 麼 噠


相關焦點

  • 話劇《低音大提琴》揭示小人物的無奈與哀愁
    《低音大提琴》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排練廳緊鑼密鼓地進行排練。 鄒瑞玥 攝   中新網上海3月21日電(記者 鄒瑞玥)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出品的聚斯金德·小人物話劇《低音大提琴》正在排練廳緊鑼密鼓地進行排練,該話劇作為「後浪·小劇場新運動」第一季上演的第二部劇目,是第一季劇目中唯一一部獨幕單人劇。《低音大提琴》即將於3月29日---5月5日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戲劇沙龍上演。
  • 《低音大提琴》:聚斯金德經典小人物話劇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低音大提琴手,他視陪伴自己大半輩子的低音大提琴為朋友、情人,又是冤家宿敵,他自認為低音大提琴是樂團中的天之嬌子。但當他被樂團解僱時,他才發現一個低音大提琴手的悲哀,他是那麼被人漠視,永遠不能像第一小提琴手那樣引人矚目。他發現自己除了會拉低音大提琴之外,在這個社會裡,幾乎沒有其他立足社會的生活技能。由此揭示了現代化社會關係中,人們對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之間衝突的憂慮、無奈、迷茫與反思。
  • 話劇《低音大提琴》將上演 單人演出90分鐘
    【解說】作為「後浪•小劇場新運動」第一季上演的第二部劇目,話劇《低音大提琴》目前正在上海緊張排練中,21日下午,該劇組織了媒體探班。  據悉,《低音大提琴》的編劇是著名小說《香水》的作者派屈克•聚斯金德,講述了一個低音大提琴手被樂團解僱後被人漠視,由此揭示現代化社會關係中人們對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之間衝突的故事。  【解說】作為「後浪•小劇場新運動」第一季上演的第二部劇目,話劇《低音大提琴》目前正在上海緊張排練中,21日下午,該劇組織了媒體探班。
  • 一個人的低音大提琴
    【低音大提琴】《低音大提琴》的編劇也是小說《香水》的作者派屈克•聚斯金德【德】。《低音大提琴》是派屈克•聚斯金德舞臺處女作,該劇1981年9月在慕尼黑首演便獲好評,隨即成為歐洲話劇舞臺上長盛不衰的經典劇目。
  • 《低音大提琴》一個人一齣戲 揭現代人迷茫與反思
    東方網3月22日消息: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出品的聚斯金德?小人物話劇《低音大提琴》正在排練廳緊鑼密鼓地進行排練,該話劇作為「後浪?小劇場新運動」第一季上演的第二部劇目,是第一季劇目中唯一一部獨幕單人劇。《低音大提琴》即將於3月29日---5月5日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戲劇沙龍上演。
  • 《低音大提琴》上話首演 一個人演繹一段傾訴
    作為「後浪·小劇場新運動」中唯一一部獨幕單人劇,《低音大提琴》將於今晚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和觀眾見面,而在《原告證人》中有著出色表演的賀坪,將繼任這略帶憂鬱氣質的驕傲的大提琴手。  話劇《低音大提琴》的編劇是長期居住在法國巴黎的德籍作家、小說《香水》的作者派屈克·聚斯金德。這部作品是其舞臺處女作,於1981年9月在慕尼黑首演便獲好評,隨即成為歐洲話劇舞臺上長盛不衰的經典劇目。
  •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場燈,終於又亮了
    話劇大廈外景「120多天,未曾與您見面,甚是想念」。6月12日,安福路上的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終於又再度燈火通明。每位觀眾都在自己的座位席上收到了一張特殊的問候卡和特殊禮物。暫別四個多月,劇院以三場原創話劇《熱乾麵之味》正式重啟。
  • 我們都試圖過拒絕平庸 《低音大提琴》京城奏響(北清粉絲福利:贈票10張)
    ——《低音大提琴》一個中心舞臺、270度環繞三面空間,一個人、一架琴、一部獨幕劇《低音大提琴》在京城的小劇場內奏響。在伸手可觸的舞臺前,演員散發的氣息清晰可見。觀眾在劇場裡、也在舞臺上,而舞臺亦在生活中。
  •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取消《朱莉小姐》演出公告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取消《朱莉小姐》演出公告 2020-07-16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經典劇目開拓市場
    用經典劇目開拓節日市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迎來開門紅  新春伊始,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三個經典劇目《卡布其諾的鹹味》、《長恨歌》、《金鎖記》便開始了輪演,與此同時英國鬧劇《糊塗戲班》走進寧波,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演出景象,迎來了新年演出的開門紅。
  •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節日上演3臺話劇輪番賀新春
    不過這個習慣前些年並沒有在話劇劇場裡延續。放長假了,話劇觀眾的主流群體——許多白領出去旅遊了,國有的、民間的話劇團體也樂得「觀眾休息,我也休息」,因此話劇一直不是在春節期間唱主角的劇種。此間偶有話劇演出,多半也是一種應付,一種點綴,演者不計票房,觀者也常常寥寥無幾。
  •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現代版話劇《原野》精彩獻演菁菁堂
    2018年11月26日晚,「菁萃·高雅藝術」系列活動——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出出品的現代版話劇《原野》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菁菁堂精彩上演。早在演出開始前一小時,交大的同學們就在菁菁堂門口排起了長隊等候入場,熱切期待一睹這部經典作品的精彩重構,開場前,全場已座無虛席。
  •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重啟劇場!話劇《熱乾麵之味》回歸舞臺
    暫別四個多月,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劇場今晚正式重啟!安福路288號話劇大廈的門口,終於迎來了久違的觀眾。作為入場的第一位觀眾,蔣先生激動地說:「期待了很久!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每場演出都會觀看。
  • 2017-2018年度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回顧與展望
    2017年對上話來說是也是特殊的一年,這一年面臨劇場修繕的上話在打造本地演出的同時,更注重劇目「走出去」:8月2日至10月29日,上話在北京進行大規模演出,推出了2017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玉蘭綻香」演出季,歷時三個月,演出56場,精選了9部優秀劇目,涵蓋原創作品、歐美編譯作品等,在北京引起熱烈反響;在「玉蘭綻香」演出季開幕之前,上話把特色的「半價開票日」活動首次帶到北京,這也是北京話劇市場中第一次半價開票日活動
  •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1月演出日曆
    演職人員:製作出品: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 出品人:張惠慶 | 總監製:田水 | 藝術總監:喻榮軍 | 編劇: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 [挪威] | 導演/翻譯:王歡 | 製作人:唐詩 | 視覺總監:桑琦 | 舞美設計:王歡 | 燈光設計:劉海淵 | 服化設計:章月兒 | 作曲:楊揚 | 形體指導:楊子奕 | 道具設計:邵振東 | 技術設計:徐先根
  • 「低音大提琴」丨為了心中的高音
    不知道迄今是否有其他作品,能夠匹及斯金德的這部小劇場話劇帶來的震撼力。令人震撼的原因在於,這部劇作中,貫穿始末的只有一個角色——一位在國家交響樂團任職的低音大提琴手。單人演出者在被三面觀眾席圍繞,單一的室內家居布景,一幕到底的條件下,一氣呵成地完成了這場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
  •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版《原野》赴日本鳥取參演BeSeTo戲劇節
    東方網11月10日消息:昨天,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製作出品的話劇《原野》登上了日本鳥取的舞臺。  《原野》是「戲劇大師」曹禺先生的經典著作,經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傾力製作,復演多輪,好評如潮。本輪演出由謝承穎、王俊東、劉苡辰、劉闖、周葉、朱曄、韓霜、王佳寶聯合呈現。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青年導演何念的帶領下,一眾青年主創向日本觀眾獻上了曹禺經典的復仇故事,並賦予其全新的光華和魅力。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自成立以來,每年都積極投身參與到國內外各大戲劇節的交流當中。
  • 舞臺劇《美狄亞》獻演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舞臺劇《美狄亞》人民網上海12月4日電 (記者 曹玲娟)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邀請、柏林德意志劇院榮譽出品的舞臺劇《美狄亞》昨晚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劇院首演,該作改編自德國作家克裡斯塔.沃爾夫的同名原著,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是一個史無前例的美狄亞
  •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原創話劇《熱乾麵之味》建組
    公布當日,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第一個復工劇組建好了 5月8日「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影劇院、遊藝廳等密閉式娛樂休閒場所」消息傳來之際,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迎來第一個復工劇組——原創話劇《熱乾麵之味》建組。《熱乾麵之味》講述疫情期間一對已經離婚的夫妻意外遭遇武漢封城,他們因此被迫隔離在家,度過14天的同居生活。
  • 明年演什麼?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帶你做一場「戲劇夢」
    昨天,有觀眾在參加上海話劇藝術中心2020年全新演出季的發布會後說。沿著話劇中心的樓梯拾階而上,猶如穿越層層「夢境」,8部作品各自營造出一段人生精彩,徜徉其間,竟已難辨究竟是夢是醒。戲總有落幕的時候,走上安福路,夢還在延續……原來,在上海看戲,早已不只是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