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大廈外景
「120多天,未曾與您見面,甚是想念」。6月12日,安福路上的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終於又再度燈火通明。每位觀眾都在自己的座位席上收到了一張特殊的問候卡和特殊禮物。暫別四個多月,劇院以三場原創話劇《熱乾麵之味》正式重啟。劇場的燈重又亮了,而安福路上也同樣恢復了夜晚的熱鬧,酒吧、咖啡館、餐廳裡人流交織,和上海話劇中心一起點亮了初夏的夜。
劇場重啟特殊禮物
由於上座率控制在30%,三樓的戲劇沙龍每場演出僅接受69位觀眾,實行「隔一坐一」 的觀摩方式。但現場的熱烈氛圍卻不輸以往,開演前,觀眾紛紛在背景板前拍照留念,紀念這個重回劇場看話劇的日子。演出中,60多位觀眾不時「集體」會心一笑,大家的「默契」反應,也讓人格外親切,在劇場的熟悉感覺,重新回來了。
話劇《熱乾麵之味》海報
「高科技」入場系統加入劇場防疫,疫情後首臺演出回歸劇場
雖然劇場直到這周末才正式打開,但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其實已經復工許久,多部作品已經開始排練,而《熱乾麵之味》已在5月23日以線上直播的方式首演,當時直播吸引16.5萬人在線觀看。
而為了這次三場的回歸劇場演出,劇場也做了各種防疫準備,包括對劇場座位的清潔,公共區域各個角落的消毒等。
上話還首次引入「高科技」,對入場人員管理系統進行了進一步升級。觀眾在進入劇場之前,需通過人員管理系統閘機,該系統上可以實現測量體溫、「隨申碼」狀態顯示、身份識別等無接觸式一體化的監測和記錄,為防疫期間進出劇場的人員的行動軌跡追溯提供有效參考。
在劇場門口,工作人員還舉著醒目的指示牌,提醒大家提前準備好隨申碼。進入話劇大廈也需要全程佩戴口罩,劇場門口及公共區域內隨處可見的「請全程佩戴口罩」、「請保持一定社交距離」、「七步洗手法」等醒目告示。此外,廢棄口罩專用垃圾箱,移動手部消毒站也都有設置,每一位觀眾還收到了一份定製口罩夾便於存放口罩。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總經理張惠慶表示「雖然目前30%的觀眾並不多,但我們特別感謝這半年後仍在等待著我們的觀眾們,我們臺前幕後的所有劇場人都無比期待著在舞臺上再次與大家相見。上話永遠為親愛的觀眾們敞開大門。」
一樓大堂
主創和工作人員也對劇場重新「開張」感到欣喜。演出結束,導演何念、編劇倪姍姍和舞美設計桑琦及演員一起上臺,舉行了一個簡短的演後談。導演何念上臺說:「四個多月劇場沒有演出,我們都非常想念觀眾,也『憋壞』了。《熱乾麵之味》的創作就是希望能夠用戲劇記錄下我們最新經歷的東西,也讓大家在疫情這個背景下重新思考人性。」
回到劇場的觀眾們也都有些小激動,紛紛熱情發言提問,這其中有不少常年看話劇的老觀眾,也有第一次看話劇的「小白」。因為劇情中背景是所有人剛剛共同經歷的,因此大家都表示,這部劇讓人感到親切、共鳴,被觸動,現場甚至還有觀眾對劇中一些涉及防疫的小細節提出了完善建議。
三樓戲劇沙龍劇場大堂
劇目演出和文創周邊都開始「上新」,復甦後的劇場嘗試「破圈」模式
隨著劇場正式開放,上話製作出品的劇目演出也將接連「上新」:
6月20日至7月19日,法國年輕劇作家弗洛裡安·澤勒創作、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導演田水執導的話劇《真相》和《謊言》將在上話藝術劇院輪番交替上演。
另一部和疫情題材有關,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導演周小倩執導、取材於上海援鄂醫療隊從出徵到凱旋真實經歷的音樂劇《那年那時那座城》將在7月1日起至7月3日上演於上海虹橋藝術中心。
此外,阿加莎·克裡斯蒂《無人生還》也在本周開票,將於7月10日至7月12日在美琪大戲院上演。這部以往每演一輪都一票難求的商業熱劇,此次也將實行30%的上座率售票,觀看體驗也有些特殊。
在劇目開始全面恢復之外,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文創周邊最近也推出了眾多新品。
劇場消毒
其中由劇目海報噴繪布回收利用製作的戲劇「環保包」,成為了最近的「爆款」。第一批「環保包」來源於《亨利五世》《糊塗戲班》《伽利略》的海報噴繪布,分成便當包、文件包和郵差包三種款式,每一個的圖案都是隨機的,因此獨一無二。而這個「環保包」在上話官方天貓旗艦店和微信店鋪上架當天,以「盲袋」的形式發售,熱門款瞬間斷貨。不少觀眾已經在等下一批被賦予戲劇故事的環保包上架了。
由於2020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成立25周年,以上話25周年logo為設計元素的紀念徽章也剛剛發售。首日封郵票、「繆斯女神」戒指、香氛、徽章、手提袋、絲巾、文件夾、杯墊、冰箱貼、明信片……
此外,上話還聯動安福路周邊店鋪持續開展「友鄰計劃」等,將戲劇、創意、產品、生活、空間融為一體,為會員觀眾打造屬於自己的「戲劇空間站」。
直播、文創,線上、線下,各種嘗試都在為復甦後的劇場尋找新的「破圈」新模式。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