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黃庭堅:如何把無常的日子活成詩?看他們曠達詞就知道了!

2021-01-09 好玩的國學

生而為人,註定是要承受一些苦難的,無論想到想不到,無論是願意還是不願意,你總要承受苦難。基督教說人天生背負七種罪,人生下來就是要贖罪的;佛教認為人生就是苦難,有生老病死、生離別等七苦,人生的意義就在於如何脫離苦海,走向極樂世界。既然人生總不能得意,那麼我們就要有一種心理調節機制,否則這日子每天都是愁雲慘澹。這種機制,在魯迅先生看來,叫做阿Q精神,在唐代詩人、評論家司空圖看來,這叫做曠達。

司空圖寫道:「生者百歲,相去幾何。歡樂苦短,憂愁實多。何如尊酒,日往煙蘿。花覆茅簷,疏雨相過。倒酒既盡,杖藜行歌。孰不有古,南山峨峨。」司空圖說,人生只有短短百年的時間,歡樂日子少而憂愁實在多。所以,真正好的人生價值在於,追求一種心安理得快樂的生活。還不如帶一壺酒,到山花爛漫的地方,在鮮花飄蕩的屋簷下,在微風和細雨中快樂。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在風中唱歌。人生沒有人會長生不老,最終都將死去。因為生是偶然,死是必然,只有那南山巍峨。所以,在司空圖看來,人生短促,一切事物都逃不脫大自然的發展規律,自應對酒當歌,隨遇而安。

在宋代詞人中,能把難過的日子過成詩,把無常的生活活出精彩的,要算是蘇東坡和黃庭堅了。蘇東坡和黃庭堅都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大師級的人物,是師徒,人生軌跡相似,精神境界相似,都是屬於那種願賭服輸打不死的小強,是在無常的生活和命運中,活出了真滋味大境界的人,好玩的國學精選他們曠達人生況味的詩詞,奉獻給朋友們。

蘇東坡: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好玩的國學:蘇東坡是最能將苦難轉化成快樂的人,否則在宋朝的黨爭中,蘇東坡早就是個死人了。這首詞是蘇東坡被貶到黃州的第三年寫的,蘇東坡在黃州活的相當滋潤,每天喝喝小酒,看看風光,相當自在。喝醉酒深夜回家,家童睡著叫不開門,蘇東坡一點都不在意,乾脆去聽滔滔的江聲好了。在這首詞中,蘇東坡化用了莊子的哲學觀,莊子說, 「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之言,身體不是自己的,所以命運也就無法掌握,既然無法掌握,你又何必困惑與感傷,還不如「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駕一葉扁舟,隨波流逝,任意東西,他要將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無限的大自然之中。

蘇東坡:《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好玩的國學:「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在命運的起伏面前,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活出自己的境界。在人生的道路上漫步輕吟、自得其樂。「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和「世間無常,多少事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佛性有妙,古今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減不增」的禪宗妙悟異曲而同工。

蘇東坡:《滿庭芳》:

蝸角虛名, 蠅頭微利, 算來著甚幹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閒身未老, 須放我、些子疏狂。百年裡, 渾教是醉, 三萬六千場。

思量、能幾許? 憂愁風雨, 一半相妨。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 苔茵展、雲幕高張。江南好,千鍾美酒, 一曲《滿庭芳》。

好玩的國學:「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這是一種明顯的宿命意識。但對於他多災多難的人生境遇來說,應是大徹大悟後的自我安慰吧。「百年裡, 渾教是醉, 三萬六千場」,侯門深似海,人生實難料, 何必過分強求,「行其所當行, 止其所不可不止也」。

黃庭堅:鷓鴣天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

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

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裡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

黃花白髮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

好玩的國學:黃庭堅是蘇東坡的小迷弟,一生的命運隨著蘇東坡沉浮不定,反正蘇東坡運氣好,黃庭堅被貶,蘇東坡被貶,黃庭堅被貶的更慘。在這樣一個無常的世界上,黃庭堅對待命運的態度,決定了他一生的高度和靈魂的深度。在這首詞中,黃庭堅表達了抵抗不如意的生活的三大法寶。第一是「人生莫放酒杯乾」。意即酒中自有歡樂,自有天地,應讓杯中常有酒,應該長入酒中天。第二是學會自黑。自黑就是把自己放在人生的最底層,然後用快樂的眼光去尋找陽光。「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裡簪花倒著冠」,我橫起笛子對著風雨吹,頭上插花倒戴帽,我醉酒癲狂,才能找到久違的快樂。第三該吃吃該喝喝,不管別人怎麼說。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 「黃花白髮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

黃庭堅: 西江月斷送一生惟有

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遠山橫黛蘸秋波,不飲旁人笑我。

花病等閒瘦弱,春愁無處遮攔。杯行到手莫留殘,不道月斜人散。

好玩的國學:黃庭堅曾經是下決心戒酒的,但是想想,這麼為難自己也沒啥意思,於是就有了這首曠達詞。這首詞的意思是說,我這一生都是被酒斷送了,但除去萬事也沒有什麼過錯。現在身邊的陪酒美女都非常漂亮,我要是不喝酒,她們就笑話我。花像病了一樣那麼瘦弱,春天這麼多憂愁無法排遣。乾脆吧,酒杯都送到手裡,還是別留著它了,喝吧。管什麼月斜人散呢!

黃庭堅:《鷓鴣天》

紫菊黃花風露寒,平沙戲馬雨新幹。且看欲盡花經眼,休說彈冠與掛冠。

甘酒病,廢朝餐。何人得似醉中歡。十年一覺揚州夢,為報時人洗眼看。

好玩的國學:「甘酒命,廢朝餐,何人得以醉中歡。」乃黃庭堅大徹大悟之後飽蘸血淚的肺腑之言。「休說彈冠與掛冠」,他正式向世人宣告,功名利祿之事已無言說之必要,唯有醉酒而歡,方為精神的主要寄託。從此,黃庭堅給自己取了「山谷道人」的別號,將更多的精力寄托在詩歌、書法、禪學等雅好上,更多放浪形骸於山水之間,縱橫捭闔於藝術之中,從在官場中痛苦掙扎的小吏,逐步向徜徉於藝術海洋中的大師邁進。

相關焦點

  • 讀《古詩二首上蘇子瞻》,看黃庭堅如何向蘇東坡表心跡
    在宋代,蘇東坡是文藝界的大伽,詩、詞、文、書法等樣樣精通,樣樣出色,誰要是能跟他齊名,估計得幾輩人燒高香。而在江西修水,偏偏有這麼個人,他不僅跟蘇東坡齊名,而且是在兩個方面跟蘇東坡齊名。這個人叫黃庭堅,黃庭堅在詩歌成就上跟蘇東坡齊名,後人稱為「蘇黃」;在書法成就上,他也跟蘇東坡齊名,被後人稱為「蘇黃米蔡」(後兩個人是米芾和蔡襄)。黃庭堅不僅跟蘇東坡齊名,而且跟蘇東坡的關係特別鐵,黃庭堅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就足以證明他們的關係非同一般。
  • 《寒食帖》裡的蘇東坡,參透了生命的無常
    [摘要]這一連串眼花繚亂的變化,都與蘇東坡無關。那時的他,沒有文件可看,沒有奏摺可寫,也不用去受皇帝的窩囊氣,他的眼裡,只有寒來暑往、秋收冬藏。他的每一個日子都是具體的、細微的。那時的他,沒有文件可看,沒有奏摺可寫,也不用去受皇帝的窩囊氣,他的眼裡,只有寒來暑往、秋收冬藏。他的每一個日子都是具體的、細微的。公元1082 年,宋神宗元豐五年,蘇東坡來到黃州的第三個寒食節,一場雨下了很久。西風一枕,夢裡衾寒,蘇東坡在宿醉中醒來,凝望著窗外顫抖的雨絲,突然間有了寫字的衝動,拿起筆,伏在案頭,寫下了今天我們最熟悉的行書——《寒食帖》。
  • 炎炎夏日如何過?蘇東坡羨慕冰肌玉骨,黃庭堅期盼秋天到來
    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這首詞的作者是宋代文豪蘇東坡。原詞有一段小序,交代了創作背景。原來,五代十國時期,後蜀國主孟昶與妃子花蕊夫人夏夜納涼。孟昶還為花蕊夫人寫了一首詞,其中名句是「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
  • 蘇東坡和黃庭堅的前世
    蘇東坡的前世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現在很多人只知道他是北宋大文豪和書畫家,曾任翰林學士,官至禮部尚書,卻不知道他的前世是一修行僧人,其實他自己已經多次在詩文中提到自己的前世,例如:「我本修行人,三世積精煉。
  • 如果沒有蘇東坡,黃庭堅的才學會不會是宋朝第一?
    如果說六歲時寫的這首詩是碰巧,那麼七歲時寫的這首呢,「萬裡雲程著祖鞭,送君歸去玉階前,若問舊時黃庭堅,謫在人間今八年」就以當代來說,六七歲的年齡,剛剛才是啟蒙的開始,可這個黃庭堅已經開始作詩了。就是我們回到宋朝,也會覺得這人不簡單。黃庭堅確實不簡單,是宋朝的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詩人,是「宋四家」之一,還是「江西詩派」的領袖。
  • 書到今生讀已遲——黃庭堅與蘇東坡的前世今生
    黃庭堅「書到今生讀已遲」,這句話出自清朝詩人袁枚的《隨園詩話》,說的是宋朝大才子黃庭堅轉世的一段公案。他徑直走到一戶人家,扣門而進,正是夢中所見的老婆婆,便問她有無在門外喊人吃麵之事。老人答道:「昨天是我女兒的忌日,因為她生前喜歡吃芹菜面,所以我在門外喊她回來吃麵,我每年都是這樣做。」黃庭堅感到驚奇,問道:「你女兒死去多久了?」老人答:「已經26年了。」黃庭堅突然想到,自己今年正是26歲,昨天恰是自己的生日。
  • 歷史鉤沉:蘇東坡與黃庭堅的文人雅趣
    黃庭堅三十四歲時,寫了兩首詩寄給蘇軾,蘇軾回書《答黃魯直》:「我一直誠恐不能與君結交,而君今日不惜辱沒才華,如此禮待我,喜愧之懷,幾乎難以承受。」當時蘇軾已經名動四海,黃庭堅不過是暫露頭角,可見蘇軾何等賞識黃庭堅,自此二人惺惺相惜。也正因為蘇軾的賞識,帶累黃庭堅一生坎坷。  蘇軾因「烏臺詩案」入獄,差點被殺頭,政敵王安石拋開宿怨上書:「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
  • 黃庭堅最高明的一首詩,通篇運用對比,寫盡人生無常
    在眾多掃墓祭祖詩詞中,流傳最廣的當數黃庭堅的《清明》,我們一起來讀。《清明》宋·黃庭堅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這首詩通篇運用對比手法,從清明祭掃想到人們的各種活法,想到了人生的不同價值。
  • 黃庭堅最經典的一首豪放詞,堪比蘇東坡《赤壁懷古》!
    黃庭堅是「蘇門四學士」之一,雖是蘇東坡門下,但其在詩詞書法方面的成就絲毫不輸蘇東坡!其詩與蘇東坡齊名,開創江西詩派,被詩家尊為「一祖三宗」之一;其詞則效仿蘇東坡以詩為詞,與秦觀並稱「秦七、黃九」;而書法更是獨樹一幟,巍巍大家,位列「宋四家」之一!另外,黃庭堅在繪畫、文章等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堪稱繼蘇東坡之後又一全才!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剛剛淘走「蘇東坡」,不知黃庭堅會怎麼說
    有關部門將對雕像進行修整,可能有段時間只有黃庭堅一人在這兒,等著老師「全新」歸來。黃庭堅是蘇東坡的老朋友李常的外甥,湖州太守孫覺的女婿,這二位都曾向蘇東坡隆重推薦過,蘇東坡讀了黃庭堅的詩文大為讚賞,誇他「江夏無雙」。
  • 蘇東坡前世是和尚,黃庭堅前世是女人
    蘇東坡的前世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現在很多人只知道他是北宋大文豪和書畫家,曾任翰林學士,官至禮部尚書,卻不知道他的前世是一修行僧人,其實他自己已經多次在詩文中提到自己的前世,例如:「我本修行人,三世積精煉。
  • 黃庭堅的夢境成真,為此寫了一首詩,至今成謎!
    在中國古代有許多關於詩人前世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宋朝著名詩人黃庭堅的前世。黃庭堅和蘇東坡曾一同前去拜見一位老者,老者一見面便說出蘇東坡的前世是一位和尚,而黃庭堅的前世是一位女子。蘇東坡聽聞笑而不語,黃庭堅則根本不敢相信老者說的話,認為老者的話完全是一派胡言。老者對黃庭堅說:"日後你自會相信的。"
  • 蘇東坡:在最低的境遇,活出最高的境界
    孤獨失意的時候,會想起蘇東坡的這句: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遇到人生起伏,失望落寞的時候,也會用蘇東坡的這句詩來勉勵自己: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東坡活成了一代文人的精神脊梁。如一抹清輝,隔著山河歲月,映澈古今。01前半生蘇軾,後半生蘇東坡。
  • 蘇東坡:在最低的境遇,活出最高的境界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每逢中秋佳節,我們會在心裡默念蘇東坡的千古名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孤獨失意的時候,會想起蘇東坡的這句: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遇到人生起伏,失望落寞的時候,也會用蘇東坡的這句詩來勉勵自己: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 與蘇東坡比肩的文化大家黃庭堅,顫筆技法出神入化
    導語:黃庭堅,「宋四家」之一。擅長行書、草書,楷書也自成一家。書風極具個人特色,世人稱謂「長槍大戟,雄奇傲岸」。7歲時,就能做出清麗絕俗的詩。15歲以後,黃庭堅追隨李常在淮南一帶遊學,由於才氣出眾,很快受到李常同學孫覺的賞識,並最終順利成為了孫覺的女婿。19歲和22歲時,黃庭堅2次以洪州第一名的成績通過鄉試,並於23歲時考中進士,擔任汝州葉縣尉,歷官國子監教授等。最終官至至宣州、鄂州、太平知州,歷任多地,主政一方。在書法、詩詞等領域也多有建樹。
  • 黃庭堅學書深受蘇東坡影響,為何慢勝反超成為中國草書新境開創者
    他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他的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他的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 蘇東坡和黃庭堅首次相見,黃以甘肅洮硯為禮,東坡特地寫文銘記
    據說,歐洲中世紀一個領主的生活,還比不上成都,一個城門官的日子。 假如沒有甘肅洮硯,蘇東坡黃庭堅相見會更晚,一些力壓千年的詩文書法或許不會有了。宋人尚韻,他們的生活崇尚雅致,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講究。更別說書法這種文人的樂事了。
  • 蘇東坡的達觀,白居易的樂天,黃庭堅的淡泊,誰與莊子最知己?
    儒家的剛勁勇猛積極進取,讓知識分子們多以功業為貴,他們如杜甫般心懷「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夢想,渴望能做出一番於國於民有益的大事業。但中國封建社會的結構又往往讓知識分子們茫然無措,一旦失勢失意,人生則如狼奔豕突般進退失據。於是,倡導心靈寧靜悠遊林泉、清心寡欲無為自守的道家哲學,成了知識分子們心靈的後花園。
  • 誰說書法壞於蘇東坡和黃庭堅?
    書法壞於蘇黃裡面的「蘇黃」,蘇指的是蘇東坡,黃指的是黃庭堅。兩人都是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都在「宋四家」之列。我也好奇,特別想知道,究竟是誰說過書法壞於蘇黃?於是,先是在網上搜索了一番,後來又翻閱了一些書籍,同時在平時的廣讀博覽中也多加留意,還問詢過一些文友。
  • 蘇東坡和黃庭堅喜歡互懟嗎?旁人:這才是文人之間的摩擦!
    蘇東坡和黃庭堅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一代文宗,世稱蘇黃。他倆惰深誼厚,黃庭堅稱蘇東坡為老師,蘇東坡對黃庭堅並不以老師自居,而是把他當作朋友。他們從不護短,有什麼意見都是直言拜上。一次,蘇東坡和黃庭堅在一起談論詩文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