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聽古詩3歲不能言 培養寶寶要遵循大腦發育規律

2020-12-06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1歲聽古詩3歲不能言 培養寶寶要遵循大腦發育規律

  提前「開發智力」,可能遭遇「後勁不足」。在最近的「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全國大型義診活動周中,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發育行為兒科專家章依文提醒家長,培養寶寶要遵循大腦發育規律,而不是盲目地、過早地施加學習壓力。

  臨床中,章依文醫師發現,不少家長熱衷於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實施各種各樣的教育,認為越早開始學習,就能越大限度地開發孩子的智力和能力。結果,她在門診中就見到這樣一位焦慮的家長:孩子不滿1歲時家裡就開始開發孩子的語言能力,比如念古詩、講故事給孩子聽。2歲時,家長開始對孩子講英語,希望培養孩子的「語感」。但如今,孩子3歲多了,連一句完整的話也說不清楚。

  「兒童早期智能開發是指兒童具備某種能力之前的適當時期,給他們提供恰當的刺激以促進大腦的發育,加速兒童的先天潛能變成現實能力。如何掌握這個適當時期非常重要。」章依文解釋,兒童語言發育是循序漸進的,比如新生兒語言表達就是哭;到了3個月,會發出「嗯,啊」的聲音和微笑來表達;7-9個月會對外界有應答,會牙牙學語;1歲左右的才會應答簡單指令;13-18個月時是孩子的詞彙爆發期;19-24個月時才會出現短語;36個月時會使用句子、提問、應答等多種表達方式。

  在專家看來,當孩子還不能對整句語言完全理解時,就對著孩子念難以理解的古詩,講有邏輯性的故事,甚至英文,這種所謂的早期開發都是無效的。相反,還會錯過寶寶最佳的語言發育期。除語言外,孩子的視覺、聽覺和行為發育都是循序漸進的,父母過早施加學習壓力只會使孩子產生恐懼心理、抵制情緒,挫敗孩子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在此期間,家長與孩子的交流互動也是十分重要的。如今很小的孩子玩iPad非常熟練,而且聚精會神,對周圍的人和物完全不關心,孩子們看似很乖很專心,章依文卻對這種「電子保姆」現象很擔心。在她看來,電子屏幕的「光汙染」危害著孩子的視力,使孩子長期處於神經高度緊張的狀態,另外,「電子保姆」的超強吸引力取代了父母應該給予孩子的陪伴和溝通。「從寶寶出生到5歲,家庭給孩子的影響極大,包括語言交流、行為指導,家長應牢牢把握這一黃金時期,提高與孩子溝通的能力和方法,而不應把孩子丟給『電子保姆』。」 (記者唐聞佳 通訊員夏琳)

(來源:文匯報)

相關焦點

  • 1歲聽古詩 3歲不能言
    在最近的「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全國大型義診活動周中,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發育行為兒科專家章依文提醒爸媽,培養寶寶要遵循大腦發育規律,而不是盲目地、過早地施加學習壓力。案例:寶寶智力開發過度 1歲聽古詩3歲不能言臨床中,章依文醫師發現,不少父母熱衷於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實施各種各樣的教育,認為越早開始學習,就能越大限度地開發孩子的智力和能力。
  • 專家:現在小孩1歲念詩2歲學英語3歲話都說不清
    晚報訊 孩子不滿1歲,家長就念古詩、講故事給孩子聽,開發語言能力;2歲時對孩子講英語,培養語感;結果到了3歲多,孩子卻連一句完整的話也說不清楚!本周是「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全國大型義診活動周,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舉辦的「聰明寶寶培養秘籍」健康育兒大講堂上,兒中心發育行為兒科章依文主任醫師提醒家長,培養寶寶要遵循大腦發育規律,不是盲目、過早地施加學習壓力。此外,家長職責不應讓「電子保姆」取代。  臨床中發現,不少家長熱衷於在孩子很小時就開始實施各種各樣的教育,認為越早開始學習,就能更大限度地開發孩子的智力和能力。
  • 1歲講故事2歲念英語 拔苗助長反錯過語言發育期
    東方網10月24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不滿1歲就教孩子講故事,2歲就教孩子念英語……在近期舉行的「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全國大型義診活動周上,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健康育兒大講堂火熱開講。兒中心發育行為兒科章依文指出,不少家長熱衷於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實施各種教育,這些所謂的早期開發都是無效的,相反還會錯過寶寶最佳的語言發育期。
  • 6歲前經常給寶寶這4種「刺激」,能促進大腦發育,寶媽快學起來
    依據人類的「才能遞減規律」和人腦科學家長期的實驗,孩子大腦在6歲以前的可塑性是最強的。一直處在靜室裡的嬰兒智力要比另一組遲鈍3個月。這個實驗印證了,寶寶的大腦發育是需要外界不同的「刺激」的,所以在6歲前,家長可以經常給寶寶這4種「刺激」,促進大腦發育,幫寶寶鍛鍊出更聰明的大腦。
  • 研究表明:0-3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輔食營養要到位,孩子更聰慧
    研究發現:寶寶3歲前,大腦的發育完成率可達到80~80%;3~6歲的幼兒,大腦的發育完成率已接近成年人。寶寶能夠健康成長是每個父母的心願,而娃的聰慧問題自然也成了重中之重。不過想要寶寶成長發育得好,爸爸媽媽們首先要了解下孩子的大腦發育特點哦~寶寶發育特點的「聰慧公式」,父母要清楚哈佛大學的兒童發展中心就曾總結表示:早期嬰幼兒發育非常重要,特別是剛出生的那幾年,寶寶大腦每秒鐘都會產生700個神經元連接。
  • 大腦發育異常的寶寶,1歲內會有幾個明顯表現,願你家娃全沒有
    執筆:張蒙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大腦控制著人的語言、動作、思維行動,如果孩子大腦在發育過程中出現問題,就很很有可能影響生活的方方面,在學習和工作中也會受到比較大的阻礙,家有一歲以下的寶寶家長,可以通過這些信號來了解寶寶的大腦發育情況
  • 1-3歲寶寶的發育指標與日常訓練方式
    訓練方法: 1、不要限制孩子的求知慾,建議每天要有兩個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 2、多和寶寶用語言交流。不要教小孩子「小兒語」,用標準的說法指導孩子的行為,用正確的語言和孩子說話。 3、教寶寶認知。
  • 0~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期,聰明的家長都這麼做
    0~3歲寶寶大腦發育很關鍵,開發智力時別破壞大腦潛能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研究表明:0~3歲時孩子的大腦處於飛速發展期,也是大腦智力開發的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大腦雖然需要適當的刺激來促進智力發展,但卻要更加警惕刺激剝奪造成的腦損傷。
  • 3歲寶寶熟背古詩近百首,超強記憶力的背後,是家長的3個堅持
    說起來大家可能不信,當一個3歲的寶寶能在你面前熟練的背出那麼多首古詩,我真的是見誰都想給人誇誇能夠這麼快學會背古詩,並且可以記住那麼多,要多虧了我一朋友的經驗分享。朋友家的孩子今年3歲了,能夠熟背古詩近百首,聽起來是不是很驚訝,這多虧了朋友的堅持。
  • 3-6歲是孩子培養專注力的重要時期,抓住黃金時期,分段式培養
    這都是因為家長沒有抓住培養小孩專注力的重要時期,小孩的專注力差才會有這樣的表現。默默今年五歲了,剛上幼兒園中班。默默上課的時候總不能好好聽老師講課,別的小朋友都在安靜地聽老師講。2、 大腦發育黃金時期據著名兒科醫生鮑秀蘭醫生表示:小孩三至六歲是小孩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期,這個時候小孩的學習能力也非常強,家長可以抓住這個時期培養好小孩的專注力。
  • 一歲以內的嬰兒養育應該遵循哪些發育規律?這些方面要重視
    一歲以內屬於嬰兒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因為這個階段是人一生中發育最快、變化最大的時期,這個階段的生長發育和養育方式,將對一個人的一生產生重要影響,所以要非常重視一歲以內這個階段,要遵循嬰兒的發育規律,科學養育,為孩子的一生打好基礎。
  • 如何跟3歲內寶寶聊天?依據0-3歲語言發育規律,越聊表達能力越強
    1-6個月:學習發音階段新生兒:用哭聲傳達自己的需求,餓了、疼了、不舒服了,寶寶的哭聲是不一樣的,通常不出滿月,寶媽就能基本掌握規律。2個月的寶寶:能發出喉音,如:啊、咦、唔等。以上是寶寶3歲前的語言發育規律。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節奏,開口時間會有早晚之分,但是也會跟爸爸媽媽們如何教有關。
  • 2歲寶寶能流利背詩,怎麼教的?堅持這3件事,你家娃也做得到
    根據大腦神經學家研究發現: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從孩子剛出生開始大腦中會有幾億個神經突觸出生一年左右,這些神經突觸的數量會增加20倍,孩子大腦的發育程度也會達到成人的40%,這段時間孩子大腦中的神經突出比成年之後還要多
  • 想要寶寶智商高,一歲前做好這些動作,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寶寶出生之後,每一個家長都希望生得既漂亮又聰明,所以很小的時候就想著要提高寶寶的智力、開發大腦。但是現在有很多方法並不適合很小的孩子,比如一歲以前的孩子。而問到其他家長的時候,嬰兒應該怎樣運動和發展?他們大體都會說這樣一句話。
  • 幾歲的孩子大腦發育已是成人水平?
    把握好後天因素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住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大腦發育的黃金期有3個,其中發育高峰期只有一個。70%的大腦重量和結構發育在胎兒期和嬰兒期完成。從孕期晚期開始,大腦發育就進入了快速生長時期,在出生後12個月,腦部發育比起出生時增長175%,而18個月後比12個月時增長就只有18%了,大大減慢。
  • 0~3歲寶寶讀什麼繪本好?我推薦這類繪本,對大腦發育有好處
    >年齡發展特點去進行挑選,才不會感覺到困難,而且還會有益於寶寶的大腦發育。那麼0~3歲的寶寶應該讀什麼樣的繪本呢?其實在寶寶0~3歲的時候,是他們大腦發育極為迅速的時期,這時候寶寶們的語言、動作都在快速的發展。
  • 腦發育專家:大腦發育關鍵期為3-6歲,5個方法,給娃一個超強大腦
    愛因斯坦曾說:人類最偉大的發現就是,對大腦潛能的認知,當然人類所要面臨的重要問題也是對大腦無限潛能的充分開發。開發右腦的目的:1.孩子右腦的想像力要比語言能力要早,當孩子要說話時大腦會出現圖像,這時是孩子的想像力,孩子可以通道圖像記憶法去學習知識,所以說開發右腦很重要。
  • 請正確早教:6歲前是大腦發育黃金期,別再逼孩子數數背詩了
    外國教育機構蒙臺梭利也說過:嬰兒的頭三年(3歲前)發展的重要性要超過三年後任意階段的發展。 之所以有這些相同的看法,不是他們所信口開河的,這是有很強大的科學依據的: 3-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孩子出生時大腦發育早已經完成25%; 1歲的時候發育完成40% 3歲的時候發育完成50% 6歲的時候語法完成90%
  • 寶寶2歲唐詩倒背如流,3歲全部忘光,誰偷走了孩子的記憶?
    無意識記憶就是家長讓他記住什麼,他就記住什麼,他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要記住這些東西,只覺得記住這些東西會讓家長高興。直到孩子三歲以後,他開始懂得了思考,他的大腦也會自動過濾這些「無意識記憶」,他會記一些讓他覺得有意義的事情,這就是孩子記憶力發展規律。
  • 哈佛研究發現:兒童大腦發育一生只有3次高峰期,建議不要錯過
    卻不知道,孩子的大腦發育是有時期的,如果對孩子用硬灌的方式讓孩子去學的話,基本上是達不到家長的期望的,還有可能導致孩子對學習的厭煩。哈佛大學研究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寶寶一生有3個大腦發黃金期。在這3個發育黃金期內,父母要鍛鍊的寶寶的一些技能,正確引導和教育寶寶的心理和身體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