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寶寶的發育指標與日常訓練方式

2020-12-13 騰訊網

1歲

發育指標

能較平穩地走路,摔倒時能自己爬起來;能指認成人說的物品,能按照大人的話做一些簡單的動作,能用動作和發出音節回答成人的問話,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幾種動植物。

訓練方法:

1、不要限制孩子的求知慾,建議每天要有兩個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

2、多和寶寶用語言交流。不要教小孩子「小兒語」,用標準的說法指導孩子的行為,用正確的語言和孩子說話。

3、教寶寶認知。只有孩子做危險的動作時才可以斥責。

2歲

發育指標

穩穩的走路,能說簡單的話語,看懂簡單的圖片,喜歡畫畫,;能區分物品的多與少,大與小,能摸索空間方位。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幾種自然現象。

訓練方法

1、鍛鍊寶寶手指的靈活性,促進大腦發育,媽媽可以和小寶寶一起做手指操。搭積木是這個時期最好的遊戲。用手指拿東西,是刺激大腦最好的辦法。

2、鍛鍊寶寶的眼腦和腳的協調性。儘可能給孩子各種玩具,使他們體會到遊戲的快樂。標準的說法指導孩子的行為,用正確的語言和孩子說話。

3、開發寶寶的運動能力。孩子的破壞力增強了,要注意經常檢查孩子的玩具,看看破壞的地方時是不是會割破手指或扎傷眼睛。

4、玩沙子、捏膠泥對孩子很有益處。玩沙土捏膠泥是種很有啟發性的遊戲,玩沙子、捏膠泥後一定要給寶寶洗手。

5、鼓勵寶寶隨意地塗畫。給孩子準備好筆和紙,讓他隨意塗畫。不要讓寶寶獨自拿到鋼筆或原子筆等東西玩。

6、鼓勵和小朋友一起玩,讓寶寶合群。鼓勵寶寶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在遊戲中學會與人合作,學會容忍別人,初步培養他的集體觀念。在安排活動時,要注意飯前,飯後半小時不要劇烈活動。

7、寶寶已經很『獨立』,他的見識日漸廣泛,『自我意識』不斷增強,什麼都想自己做。危險物品要遠離寶寶。

8、逐漸培養寶寶自立的生活習慣。不要再繼續不停地追著孩子餵飯。要平等地與孩子同餐,讓孩子養成專心獨立吃飯的習慣。但要隨時關注他,並幫他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最好要教他學會刷牙。

3歲

發育指標

能自己上下臺階,較自然地跑步;能自己吃飯,控制大小便;能正確表達自己的各種情緒;完整地自我介紹,初步懂得與同伴交往;在成人指導下禮貌待人。

訓練方法

1、要認真回答孩子的問題,父母這時要耐心,並要有問有答,而且要用簡練的,孩子能聽懂的語言來回答孩子。如果孩子提出一些奇怪的問題或做出調皮的事,父母處理的態度應耐心而有靈活性。

2、識別大小、形狀和顏色。日常說話時,可有意把形容物體大小、形狀和顏色的詞強調說。特別提示:孩子的學習能力永遠超出父母的想像。

3、多讓寶寶做運動。要讓孩子運動身體,不要只局限於戶外,家裡只要有條件,也可以讓孩子在室內做幼兒體操。特別提示:不要隨便許諾,不要哄騙孩子。

4、鍛鍊手指能促進大腦發育。這麼大的孩子可以學著做一些簡單的小手工。特別提示:只要孩子精神好,不必因孩子吃得少而擔心。

5、利用一切機會會讓寶寶多學習東西。孩子的求知慾強,睡前講故事的做法是很好的。除了故事,還可以給他說歌謠、念唐詩、猜謎語、唱催眠曲等。

6、學會正確使用筷子。到了這一時期,可以教教孩子用筷子吃飯了。可以同時找支毛筆教他握。如果不在這時教會正確的拿筷子的手型,以後就很難再改了。

7、儘可能地讓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在玩耍中,孩子之間會發生爭吵,家長要給予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學會禮讓他人。

8、多誇獎孩子。稱讚孩子不要過分。在過多稱讚中成長的孩子無法辨認真假、好壞、成功或失敗。

9、養成好習慣,讓寶寶學著做些家務。幫媽媽做些簡單的家務,對開發智力,培養孩子性情很有幫助。孩子什麼事情都想自己幹的願望十分強烈,所以,儘可能讓他自己去做。但是,一定要告訴他什麼是危險的。

相關焦點

  • 0-3歲嬰幼兒寶寶身高、體重、智力成長發育指標對照表
    這份0-3.5歲男女寶寶身高體重發標表,媽媽最好把這收藏起來,以便不時之需。0-3.5歲寶寶的體重身高標準從上表我們可以了解到,兒童身高體重的增長看似沒有什麼規律,其實不然。從身高方面來看,通常情況下,剛出生時,寶寶的平均身長為50釐米左右,第1年身高增長的速度最快,1~6個月時每月平均增長2.5釐米,7~12個月時每月平均增長1.5釐米。
  • 1歲內寶寶發育指標大全,全通過了,才能正式宣告你家娃平安無事
    可若是1歲以下的寶寶,自我表達能力有限,父母恐怕很難發現問題,就很容易耽誤最佳的治療時間,那麼,這時父母應該怎麼辦呢?專家給大家分享一些辨別的小竅門——家長如何在家判斷自家1歲前的寶寶是否發育正常?主要可以從下面幾項發育指標來判定,如果孩子都能做到,說明其身體發育一切正常,反之,則需要趕緊去醫院檢查一下:1、寶寶的眼睛觀看四周寶寶出生的第一周,視力還較為弱,僅僅能看到8~15釐米處的物體,可以用眼睛追隨著物體的移動。
  • 1歲內寶寶4項重要指標,出現3種折磨人表現,說明寶寶生長迅猛
    01嬰兒期4項重要發育指標①體重:1歲內寶寶通常被稱為嬰兒期,在嬰兒期是人類生命生長發育的第一個高峰期嬰幼兒的生長發育,首先體現在體重增加,如果定期給寶寶做體檢就不難發現這一點。嬰兒平均出生體重為3.3KG(2.5-4.0KG),到寶寶3個月左右時就可以達到出生體重的2倍。到寶寶1歲時就可以達到出生體重的3倍。
  • 2歲寶寶有啥發育指標評估?能做到這些事,說明孩子超前發育了
    很多科研機構也就兒童的發育,做了研究和分析,而後提出了一個科學的兒童發育標準和依據,對應到寶寶每個發育階段都有具體評估指標。 而寶寶2歲後,會正式進入一個生長發育關鍵期,這一階段,寶寶的骨骼迅速成長,相應的四肢也會加快發育速度,獨自行走、手指精細化動作,都會在這個年齡段發生。那兩歲孩子的發育指標評估是什麼呢?
  • 1歲半寶寶的4個發育指標,有一個沒達到,說明健康出了問題
    小玲前段時間聽了一場講座,講的主要是0-3歲寶寶的生長指標,由於她的寶寶剛1歲半,所以她主要認真聽了,與1歲半寶寶有關的知識。在聽完講座後,小玲才意識到,自己寶寶的生長發育竟然有不達標的地方,這可不僅是意味著在起跑線上落後了,還意味著自己的教學方法出了問題,因此小玲決定按照老師的方法,儘快將寶寶教好,以免「一步落後,步步落後」。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1歲半寶寶的生長指標是什麼?家長又該如何教吧?
  • 超詳細寶寶0-1歲發育標準,覆蓋七大發育要點及注意事項,快收藏
    別急,參考了各種詳細的資料,給新手爸媽整理了0~1歲寶寶各項能力的發育指標,大家可以對比自己家寶寶看看。1-3個月寶寶1、吃奶量指標母乳寶寶:按需餵養。3、大動作發展指標1個月寶寶能部分控制頭部,四肢可以彎曲。2個月寶寶會俯臥抬頭。兩次餵奶中間,讓寶寶俯臥。可以輕輕撫摸寶寶的背部,同時用小鈴鐺或者撥浪鼓逗引寶寶。
  • 家庭早教方案:0~6月齡寶寶發育指標及親子遊戲課程!值得收藏
    寶寶從出生到周歲,是日新月異的一年。0~1歲是人腦跨越整個生物進化歷程的一年。0-1月齡寶寶發育指標和教養重點▲心理發展指標:大動作能力:俯臥位會左右轉頭,抬頭可離開床面;·精細動作能力:出生時緊握拳,20~30天時雙手放開,觸碰手掌會握拳;
  • 0到1歲前後,是寶寶脊柱發育的黃金階段,千萬別疏忽大意
    事實上,嬰兒期,即從出生到1歲,是脊柱發育的黃金時期,因為脊柱的生理曲度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小兒生長發育遵循的規律,即「3個月會抬頭、6個月會坐、9個月會爬、12個月會走」,與小兒的骨骼、肌肉發育情況密切相關。1歲前,寶寶分3個階段形成脊柱的三個生理彎曲。之後,發育正常的脊柱在側面上呈「S」形,從後面看在一條豎直線上。
  • 3歲寶寶不會說話,「語言發育遲緩」,家長可以用這4招來訓練說話
    一、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具體表現有哪些孩子語言發育參考標準如下:10-12個月:這時候的寶寶會說一一些發音比較簡單的單詞,如:爸爸、媽媽等,能簡單的認知家裡的一些物品。1歲-1歲半:這時候的寶寶基本能聽懂並執行父母發出的單個指令,如「過來」、「起來」等等。
  • 0-1歲寶寶發育情況對照表,對照這些自查方法,別耽誤孩子的發育...
    0-1歲發育指標全記錄,媽媽們果斷收藏吧!1月齡大動作: 四肢活動不協調,會經常用力舞動手臂或踢腿。精細動作:無規律、不協調,小手經常緊握拳頭,拇指內扣,本能的抓住放進手裡的物件。階段小結1、這個階段玩具要登場啦,給寶寶提供嬰兒健身架,讓他鍛鍊四肢的活動。2、提供各種安全的、能夠放進嘴裡咬的玩具。3、有目的的訓練寶寶翻身。
  • 嚶智優:3-6歲手部精細動作訓練遊戲!可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寶寶的精細動作一般是指手上捏的動作、握的動作,屈的動作、旋轉的動作、還有託、扭、擰、撕、推、抓、刮、撥、壓、挖、彈、鼓掌、夾、穿、抹、拍、搖等動作。 精細動作與大腦發展有何聯繫? 精細動作是寶寶智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神經系統發育的一個重要指標。
  • ...歲兒童身高、體重、頭圍發育指標,內附自測方法,你的寶寶達標了嗎
    寶寶的頭圍、身高、體重是最直觀、最重要的衡量和判斷寶寶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的一項指標。也是爸爸媽媽特別重視的,總覺得自家娃「太瘦」或「太胖」,都希望自己家的寶寶有一個健康的成長指標。今天小編總結了寶寶的頭圍、身高、體重的自測方法以及各項指標,快來對比一下吧。
  • 1歲內寶寶發育標準,父母對照一下,全通過則說明寶寶平安無事
    「我家寶寶前幾天剛學會翻身了,小模樣簡直萌死我了」「啊那你家寶寶幾個月了呀,看起來和我的寶寶差不多大,怎麼我的寶寶還不會翻身,會不會是營養沒跟上」相信大多數媽媽都經歷過這樣的對話,初為人母的時候,由於缺乏經驗,又害怕寶寶的發育會跟不上同齡人,所以聊天時總會時不時的問問情況。
  • 1歲寶寶這樣訓練「五感」,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寶寶在1歲後,無論是視覺、聽覺、觸覺、味覺還是嗅覺,都能更緊密、更協調地運用,同時能配合父母的引導來進行互動,所以說你千萬不要錯過這個訓練寶寶「五感」的最好時機!怎麼訓練呢?跟小編一起來學習吧!一、 視覺訓練寶寶1歲後,視覺發展持續向前邁進,主要表現在視覺區辨力提高,而且雙眼能根據東西靠近或遠離調整焦距來對焦,為此,寶寶單獨運動視覺來做出反應的機會變多了。
  • 2歲內寶寶「大動作發育表」,父母了解下
    嬰幼兒大動作的發育,是寶寶腦部健康發育的重要指標,更是衡量寶寶運動能力的指標之一。當了爸媽以後,寶寶第一次抬頭、第一次走路...都能讓我們驚喜好久!而一旦比較別家娃,寶寶某個動作跟不上,就會讓我們陷入焦慮,擔心孩子有問題。
  • 1歲聽古詩3歲不能言 培養寶寶要遵循大腦發育規律
    原標題:1歲聽古詩3歲不能言 培養寶寶要遵循大腦發育規律  提前「開發智力」,可能遭遇「後勁不足」。在最近的「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全國大型義診活動周中,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發育行為兒科專家章依文提醒家長,培養寶寶要遵循大腦發育規律,而不是盲目地、過早地施加學習壓力。
  • 阻礙寶寶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及不同類型語言發育遲緩訓練方法,
    作者: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達人點點都差不多2歲了,可點點除了會叫「媽媽」「爸爸」之外,其它什麼都不會說,點點媽為此很著急,心想是孩子發育遲緩還是智力發育有問題?我們一般認為,阻礙語言發育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六點: 1. 聽覺障礙 2.
  • 各階段寶寶發育特點大全解,在正確的時期給寶寶正確的訓練!
    下面就讓十月菌根據不同時期寶寶的發育特點,簡單的給大家介紹幾種訓練方法:0-2月的寶寶:抬頭訓練在寶寶半個月以後趴著的時候媽媽可以用玩具在上方搖晃,吸引他抬頭。2個月時候的媽媽可以豎著抱起來,用兩隻手上下託住寶寶的背部和臀部,練習豎抱抬頭。抬頭練習可以鍛鍊寶寶的頸背部肌肉力量,幫助寶寶認識自己周邊的環境。
  • 1歲寶寶成長發育指標大全,你家娃達標了嗎?全過了寶媽才能放心
    孕育生命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十月懷胎,媽媽們在經歷了各種擔心之後,終於能和自己的寶寶見面了。然而,孩子出生了,媽媽們才知道,原來這才是孩子成長的開始。而很多新手媽媽們在帶孩子的過程中,都有這樣的疑惑,自己家寶寶現在的發育狀況,是否就是正常的呢?那麼,1歲以內的小寶寶在發育上,有哪些標準呢?
  • 精細動作決定大腦發育,適合精細動作的1-3歲寶寶玩具,看看你做對了...
    所以儘管是分月齡介紹,但是如果發現寶寶有錯失或跳過的部分,還是建議補上哦。除了繼續1歲之前的日常訓練,1歲之後寶寶的小手更靈活了,手眼協調能力更強了,可以玩的遊戲也明顯有趣了許多。快來看看,怎麼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把精細運動訓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