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優化計量供給,助力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縣市場監管局堅持以民生關切和企業需求為出發點,在硬體基礎提升、惠民資源配置和助企幫扶指導上下功夫,持續完善計量支撐體系,為地方經濟轉型和民生改善發揮應有作用。
硬體提檔,強化基礎支撐。對縣計量檢定測試所進行整體搬遷,優化各功能區塊的物理布局,科學設置8個計量實驗室,實驗室建築面積增至400㎡,較原來擴容近一倍。著力提升計量裝置自動化水平,投入近80萬元購置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水錶檢定裝置、加油機全自動檢定裝置、壓力表半自動檢定裝置等設備,目前計量所設備臺件數共為595臺(件),設備原值達200萬元。
資源優配,強化民生保障。重點關注醫療衛生、貿易結算等方面的計量需求,將使用範圍廣、需求強的民生相關項目納入計量檢定範圍,現有計量標準14個、檢定項19個、定量包裝商品淨含量計量檢驗項目4個。在檢測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將紫外分光光度計檢定裝置、檢定遊標量具標準器組等計量標準予以封存,集中力量對加油站、醫療機構、藥店、酒店、金店、集貿市場等在用計量器具進行檢定,不斷提高強檢器具受檢率。截至12月14日,累計完成計量器具檢定8544臺(只),其中冷水水錶2677隻、膜式燃氣表2242隻、電子秤790臺、電子天平49臺、燃油加油機352槍、壓力表1794隻、血壓計442臺、電子血壓計104臺。
服務前移,強化助企幫扶。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組建計量助企小分隊,推行全天候服務、上門服務、線上培訓等舉措,為復工企業提供紅外體溫計檢定、檢定規程規範查詢等計量服務。用好線上線下多種渠道為企業發展減負增效,線下深化實驗室開放,以非營利方式為企業提供環境設施、檢驗儀器設備、技術標準信息諮詢、科研成果等科技資源;線上依託「浙裡檢」平臺,實時受理企業檢驗檢測申請,實現「全流程網辦、一次不用跑」。截至目前,累計開放實驗室檢測服務414批次,完成「浙裡檢」檢測407單,惠及企業536家次,減免檢測費用3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