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加重東方元素,讓花木蘭變醜

2020-12-14 齊魯晚報數字報刊

  ◤ 真人版《花木蘭》劇照中花木蘭造型之一

     □師文靜

  好萊塢用中國元素講故事,往往伴隨著巨大爭議。《功夫熊貓》如此,《長城》如此,近日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預告一出,也同樣引發軒然大波。為什麼好萊塢鏡頭語言下的中國故事總給人感覺水土不服?
  真人版《花木蘭》8日發布的首款預告中,劉亦菲飾演的花木蘭以紅妝、男裝、女裝、武裝等多個造型亮相。不過,面對短短一分多鐘預告,觀眾吵得炸開了鍋。預告中,清代客家土樓的「亂入」、花木蘭紅妝造型的宮廷眉心花瓣妝、不太古老的東方鄉野畫面等,都成為觀眾吐槽的對象。花木蘭「貼花黃」後,「神仙姐姐」劉亦菲被弄成雍容華貴的宮廷風造型,被吐槽醜到不能看。確實,貼上花瓣兒的黃色額頭、大面積腮紅,濃鬱的紅唇……要是中國導演敢這樣打扮花木蘭,恐怕會被觀眾的口水給淹死。
  西方電影講中國故事,往往不只是服裝、化妝、道具上對本土文化的誤讀,最重要的是對故事的重新演繹。《花木蘭》預告中,一句「媒人給你找了個好婆家」就已暗示出,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能被演繹成反抗婚姻的故事。這個我們講述了千百年、有著深厚文化淵源的忠孝故事,經迪士尼改編後,將成為一個塑造女性英雄形象、傳遞女性獨立的故事。花木蘭身上更加女權的一面,將被徹底挖掘出來。
  這部影片中,或許中國元素的呈現是一種雜糅的、想像式的,或是架空式的,但故事的核心觀念又絕對是現代的。花木蘭的妝容醜出天際嗎?南北朝就不應該出現客家土樓嗎?英語版《花木蘭》在乎的也許不是這些,它真正在乎的是能否在中國故事中,不自覺地融入自身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來打造跨文化傳播的成功典範。讓西方人認同價值觀,讓東方人重新審視一個出自自身文化資源的故事,這才是兩全其美。
  這兩年,隨著全球視野的網絡流媒體的興起,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資源不斷地被挖掘,再重新打造推向全世界各地。如奈飛在全球各地廣撒網拍攝的與本土團隊結合的劇集等。這些作品無疑都是故事帶有本土元素,而價值觀念上卻是全球化的。
  《花木蘭》不出意外地引發了大眾吐槽,這其中既有好萊塢電影主創對中國文化的誤讀,更有好萊塢電影手法對中國故事進行重構後帶來的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割裂。在好萊塢的鏡頭下,花木蘭將是一個更加具有現代意識的花木蘭,這毫無疑問。而觀眾希望的是影片在平衡好東西方文化差異、價值觀差異的前提下,能把故事講得完整、流暢、好看,抒發好故事裡的情懷。
  當純粹的中國故事還不能通過影視作品讓全世界廣泛接受時,無論是好萊塢電影人還是本土電影人,都試圖通過「嫁接」來完成文化的碰撞式傳播,這本身沒有問題。但如果這些影片市場、藝術、口碑無法平衡,故事講不好,再刻意地加重服裝、化妝、道具的「東方文化式細節」,只會造成另一種對中國文化的刻板印象。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

齊魯晚報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迪士尼改編後的《花木蘭》還有多少中國元素?
    影片雖然改編自中國故事,但是為了更加符合西方觀眾的觀影需求,經過迪士尼的再加工雖然保留了故事本身大多數的情節與中國元素,但也在一些地方做了調整。真人電影《花木蘭》中主演是劉亦菲,雖出生於湖北武漢但卻加入了美國國籍。除此之外鞏俐、李連杰加入新加坡籍等等,一眾演員雖是中國面孔但都只能算是華人。
  • 迪士尼版花木蘭可以闢邪的劇照,真的不是在黑東方女性嗎?
    當然不,大家都在等待插播廣告——真人版《花木蘭》的預告! 吉克雋逸 中西方審美差異如此巨大,也就難怪《花木蘭》的審美被瘋狂吐槽了
  • 1998年動畫片《花木蘭》,迪士尼最成功的中國元素作品
    但是,筆者有一種感覺,如果將這部真人版《花木蘭》和1998年的動畫片花木蘭放在一起讓筆者選的話,可能筆者還是寧願重溫動畫片的可能性更大。因為那部動畫片簡直太好看了,堪稱迪士尼最成功的中國元素作品,該重溫一下了。現在回想起來,九十年代末的影視市場,花木蘭簡直就是一個超大的IP,除了電影,連電視劇都是一部接著一部拍,不過最亮點的還是迪士尼那部動畫片。
  • 《花木蘭》是中國的《花木蘭》
    中國很多影片在國際上不會嶄露頭角,因為中國文化元素博大精深,它的獨特性,並不會引起國際上的認同感,這件事再正常不過了。對這部電影,個人覺得中國大眾應該去看一下,相信會有很強烈的文化認同感,借知名的品牌營銷大師華杉的理論,一個品牌的超級符號,來源於文化母體。
  • 【影評】當花木蘭有了魔幻色彩
    【影評】當花木蘭有了魔幻色彩  鞏華 魚欣玥  史載於中國北朝民歌《木蘭辭》中的花木蘭,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位巾幗英雄,以其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戲劇性故事流傳至今。顯然,《花木蘭》蘊含的美式電影基本語法已然不能復刻「超級英雄閃耀世界」的票房奇蹟。「公主」式的主人公花木蘭與中國觀眾傳統審美中的花木蘭大相逕庭。  刻畫:歷史符號嚴謹度缺失  不符歷史的服、化、道,略失美感的妝容,中國人物的英文配音,無不透露著歷史符號嚴謹度的缺失,迪士尼版《花木蘭》從一開始似乎就未「穿」好一件中國故事的「外衣」。
  • 《花木蘭》口碑一瀉千裡
    《花木蘭》口碑一瀉千裡「光速」崩塌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上周五,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在內地上映,這部原本讓無數觀眾翹首盼望的年度大片,在上映後口碑一瀉千裡,「光速」崩塌。該片豆瓣評分從開分時的5.9低至4.9,社交網站上對其的吐槽與批評更是不絕於耳,胡用亂用中國元素,故事和人物硬傷滿滿,戰爭戲和動作戲簡陋寒酸……。
  • 劉亦菲很美,但《花木蘭》是真不行,花兩億美金卻拍了個寂寞!
    縱然迪士尼在官方通稿中宣稱這部真人版《花木蘭》將更多參考《木蘭辭》,力求更貼近東方背景。但姑且不論片中東方面孔都說英語的違和感,單說片中各種奇幻魔法元素的加入以及完全歐美範兒的場景美術,都會讓中國觀眾產生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 劉慈欣:寫科幻不刻意表現東方元素 要有世界視角
    原標題:劉慈欣:寫科幻不刻意表現東方元素 要有世界視角   昨天下午,以《三體》獲得有著「科幻界諾貝爾文學獎」雨果獎的劉慈欣,與《科幻世界》主編姚海軍、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一起出現在人民文學出版社舉辦的「中國科幻文學新生力量在哪裡」暨《2014中國最佳科幻作品》新書媒體見面會上,共同把脈中國科幻文學發展面臨的癥結
  • 《花木蘭》亮相海峽文化藝術中心 呈現東方風情
    「花木蘭」亮相茉莉花劇院。  福州新聞網10月28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翁宇民/文 陳暖/攝)27日晚,海峽文化藝術中心今年的第一場芭蕾舞劇《花木蘭》拉開演出大幕,福州觀眾津津樂道了數日的「足尖」花木蘭終於登場。演出呈現了與西方芭蕾舞劇迥然不同的東方風情,贏得了觀眾的高度評價。
  • 商丘的木蘭,世界的木蘭——劉亦菲主演好萊塢電影《花木蘭》上映
    上面所講算是電影硬體上,是外國人對中國元素想當然的解讀和濫用,而在拍攝手法、人物塑造、劇情安排這些軟體上,吐槽聲也是此起彼伏,好不熱鬧。本是屬於古代軍事題材的花木蘭,電影裡卻橫空跑出來一個女巫,鞏俐那活靈活現的鷹爪造型,分分鐘讓人出戲,無怪乎是迪士尼出品,迪士尼慣玩的奇幻風格呼之欲出。
  • 「花木蘭」:有「氣」無「心」的迪士尼公主
    □酈沄作為塑造了第一位迪士尼的東方公主,改編自中國觀眾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全球知名的迪士尼製片公司所拍攝的《花木蘭》(2020)一片,上映前持續受到東西方影迷的關注,影迷們渴望一窺以影像文化為載體的創新與戀舊、文化鴻溝與共識的一次交響合奏。但可惜的是,本片歷經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延遲上映、北美流媒體平臺投放,直至同年9月與中國影迷見面後,失望也隨之而來。
  • 中國人能不能講好花木蘭故事?
    迪士尼於近日發布真人電影《花木蘭》的預告片,雖然只有一分半鐘長,但作為迪士尼真人電影裡第一部中國公主影片,預告片一出,國內外的社交網絡一片譁然。外國網友對片中沒有了搞笑擔當木須龍頗感遺憾,而中國網友則對片中連劉亦菲都不能拯救的鵝黃妝,花木蘭生活的環境居然是位於福建的土樓等元素吐槽不止。一分半鐘就能有這麼多的文化元素水土不服,不知道全片出來是不是槽點更多?
  • 真人版《花木蘭》:文化誤解造成口碑崩塌
    《花木蘭》在內地上映三天票房超過1.57億元,首周成績便已躋身年度進口票房前三甲。但該片周日票房環比跌33%,僅收穫4000萬元。過去一年裡《花木蘭》每每發劇照、預告、海報,都能在社交網絡上引發一波關注和討論,有網友統計,影片自開拍以來已經上了170個微博熱搜,然而,這種吸引注意力的能力,終究沒能轉化為實質的對票房的拉動,該片的成績越來越體現出口碑決定票房的現實。
  • 《花木蘭》會是好萊塢成功製造的「中國電影」嗎?
    作為迪士尼的首位東方公主,1998年動畫版《花木蘭》登場便一時聲名大噪,並成為許多小孩童年當中的經典,如今二十二年過去了,「花木蘭」的真人版電影即將上映,並且由中國演員擔綱主演,在這背後,除了經典重塑帶來的激動和神仙姐姐備受西方世界稱讚外,也能夠看出好萊塢對於中國文化認知升級所帶來的一系列態度及傾向的變化。
  • 巾幗英雄《花木蘭》
    該片改編自中國民間樂府詩《木蘭辭》,講述了花木蘭代父從軍,抵禦匈奴入侵的故事 。花木蘭是家中的長女,性格爽朗率真,父母極力想幫女兒找到一個好歸宿,可是多次努力未果。此時卻收到了北方匈奴侵略的消息,朝廷召集各家各戶的壯丁。木蘭父親也在名單之內,木蘭不忍年邁殘疾的父親徵戰沙場,決定割掉長發,偷走父親的盔甲,決定女扮男裝代父從軍。
  • 從迪斯尼出品真人版《花木蘭》看中國元素的輸出是好是壞?
    中國元素向國外輸出是好事,但是藉由國外的品牌輸出是好是壞?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仍處於發展中階段的經濟體,它的市場空間不可謂不龐大。尤其是以娛樂為主的第三產業在近幾十年更是突飛猛進,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領域就是電影行業。
  • 《花木蘭》展示東方忠孝禮義 新人老將都相宜
    【來源:新聞午報】【作者:吳軼凡】  由唐季禮(唐季禮新聞,唐季禮說吧)執導的影片《花木蘭》籌備已將近一年,花木蘭的扮演者是誰也曾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但影片卻遲遲沒有正式啟動。昨天,唐季禮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在由他監製的《男才女貌》公映後,他將考慮把《花木蘭》放上正式議事日程。至於演員的選擇問題,唐季禮直言,新人老將各有優勢,因此都在考慮範圍之內。  展示東方忠孝禮義  鴻篇巨製《花木蘭》取材於中國古老的傳說故事,目前好萊塢十分看好該片。
  • 花木蘭電影 花木蘭電影劉亦菲版什麼時候上映
    花木蘭電影據美國知名票務網站Fandango的實地探班採訪,新版真人電影《花木蘭》與經典動畫前作在9⃣️個關鍵元素上發生了變化。盤點如下:1、木蘭的長髮將保留在動畫版《花木蘭》中,有一個標誌性場景—當木蘭以男人的身份替父從軍時,她用劍剪掉了頭髮。
  • 繼劉亦菲妝容後,迪士尼花木蘭鞋子醜出天際,網友:一雙繡花鞋?
    劉亦菲《花木蘭》定妝照想必大家還有印象吧!本來是神仙姐姐的劉亦菲,畫上迪士尼的中國妝後,瞬間變醜了,如果不是劉亦菲的顏值頂著,換一個人化這種裝絕對會有一種驚悚的感覺。迪士尼想要在作品上融入中國元素的初衷可以理解,但是不懂中國文化的他們什么元素都往作品裡加,然後就變成了不倫不類的樣子。最近迪士尼又作妖了,推出了花木蘭主題的鞋子和包包,但是這詭異的畫風與設計,讓網友一陣膽寒。沒錯就是詭異,看到這雙鞋子,你的第一印象是不是「一雙繡花鞋」?這可是很多人小時候的童年噩夢。中國古代確實有這種類型的繡花鞋子,但是顏色要單調得多,沒有這麼花裡胡哨。
  • 中國芭蕾舞劇《花木蘭》登陸紐約林肯中心
    新華社紐約8月23日電(記者長遠 韓芳)由中國遼寧芭蕾舞團創作和演出的舞劇《花木蘭》首次走出國門,23日晚登陸紐約林肯藝術中心大衛·寇克劇院,中國傳統英雄故事與西方經典藝術形式的完美融合徵服了現場近2000名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