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該鎮紀委幹部實地督查河道治理情況。
□湄洲日報記者 李霞 通訊員 翁國城 文/圖
鎮紀委監督推動,上下壓實責任,三格式化糞池戶接管率提高到87.24%;生活汙水收集納入汙水處理廠從2019年將近1.5萬噸至今年10月份約3萬多噸;推動鳳山溝、東井溝黑臭水體整治完成;推動全鎮水產養殖整治67場、1904畝全部退養;推動橫塘河、三間河整治工程順利完成。
黃石鎮地處南洋平原,水系發達,有大小河道約450條,均為木蘭溪的支流,河道總長13.7公裡。由於人口密度大、地處木蘭溪下遊以及部分歷史原因,此前,河道汙染現象比較突出。黃石鎮紀委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積極融入鎮黨委巡察整改和木蘭溪流域系統治理的中心任務,聚焦問題立行立改、久久為功,切實扛起木蘭溪流域系統治理的監管責任,以鐵的紀律守護好鎮域一泓碧水、造福一方百姓。
強化監督抓落實
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裡,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裡。
圍繞木蘭溪流域水質提升目標,黃石鎮紀委主動靠前站位,履行監督職責,緊盯木蘭溪流域系統治理重點項目、重點領域、重點內容開展督查,及時查找並推動解決工作短板,以督查問責促問題整改、促責任落實。
今年以來,在鎮紀委的有效監督推動下,鎮部門、各村居壓實責任,聚焦生活汙水收集PPP工程和戶接管工作、農村黑臭水體整治、水產養殖整治等重點工作,推動三格式化糞池戶接管率從30-40%提高到目前的87.24%;鎮轄區生產的生活汙水收集納入汙水處理廠從2019年將近1.5萬噸至今年10月份約3萬多噸;推動鳳山溝、東井溝黑臭水體整治完成;推動全鎮水產養殖整治67場、1904畝全部退養;推動橫塘河、三間河整治工程建設順利完成。
隨著各項舉措落地生效,該鎮轄區水質狀況得到顯著改善,今年6-9月份水質監測結果顯示,橋兜、江東、遮浪水閘監測斷面除一個點受清淤影響外,其他均消除劣五類,實現了穩定提升。
跟蹤督辦促整改
「以前鳳山溝就是一個雜草叢生、臭氣燻天,蒼蠅亂飛的『臭水溝』,很多村民寧願繞遠路也不從這路過。現在汙水得到治理以後,附近的水質變好了,也沒臭味了,大家也都願意來這裡轉轉。」11月4日上午,黃石鎮紀委書記林靖和監察組副組長韓少敏到鳳山村對鳳山溝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時,附近群眾張天資高興地說道。
據鳳山村黨支部書記鄭國富介紹,鳳山溝長600多米,是一條無尾溝,由於上遊房屋密集,部分生活汙水直排,黃石工業園區部分企業雨汙分流不徹底,導致溝渠長期淤泥堆積,是典型的黑臭水體。今年5月份以來,通過實施清淤、農村生活汙水接管以及園區排查企業雨汙混流的綜合整治,鳳山溝黑臭水體現象得到有效消除。
這些變化是黃石鎮紀委護航木蘭溪水質提升工作的縮影。鎮紀委幹部告訴記者,鎮紀委立足職責定位,堅持將監督貫穿於木蘭溪水質提升工程全過程,通過實地查看、隨機走訪、明察暗訪等形式深入村居一線收集問題線索,將環境保護領域責任落實情況納入常態化監督檢查,同時完善跟蹤督辦制度,及時將督查督辦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集中整理反饋,進一步推動工作落實。
「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紀委在推動基層黨組織履職盡責、推動環保問題整改方面,不是『一陣風』。」林靖說,黃石鎮地處下遊,受上遊水質影響,以及沿線大範圍水利項目建設河道圍堰導致水體置換受阻,下遊水質仍不穩定。紀委將持續加強跟蹤督查力度,嚴格追責問責,切實以強有力的手段為水質提升攻堅戰提供保障。
嚴肅問責見成效
「西洪村洋溝存在侵佔河道搭蓋、沿河亂堆放問題。」「玉溪溝存在圍網養殖、漁網攔河等問題。」「七境村河道邊依然存在畜禽養殖現象。」「沙坂村河岸邊『四亂』問題較嚴重。」……去年以來,黃石鎮紀委針對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相繼向相關村居發函交辦整改,推動環保責任落實到位。
木蘭溪水質提升工程是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齊抓共管、上下共同發力。為了確保木蘭溪水質提升工作順利推進,鎮紀委牽頭河長辦、環保站、效能辦、黨政辦、愛衛辦等部門,成立專項督查組,對鎮村落實木蘭溪水質提升攻堅行動情況進行督查,並在鎮黨政聯席會議上通報督查情況,形成問題清單,發函交辦各村居整改落實。據統計,2019年以來,鎮紀委先後組織開展督查11次,發現、整改問題清單114條,督促各村居建立問題銷號制,明確整改期限,解決一個銷號一個,加快補齊基層工作短板。
環境保護工作離不開強追責硬問責。鎮紀委持續加大環保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對在實施木蘭溪水質提升攻堅戰過程中任務推進不力、責任落實不到位的相關責任人予以嚴肅追責問責。據統計,2019年至今年10月22日,該鎮已立案並結案1人、組織處理2人、問責22人,同時對12個村居進行全鎮通報批評。通過執紀監督,營造凝心聚力推進巡察整改和木蘭溪系統治理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