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日照竇家臺子村:三任村支書的「小康夢」

2020-12-13 澎湃新聞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日照竇家臺子村:三任村支書的「小康夢」

2020-10-08 1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直播日照10月7日訊 在五蓮縣群山掩映之中,有一個古樸的村落——竇家臺子村。這個往日姑娘不願嫁的窮鄉僻壤,在三任黨支部書記的帶動下,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實現產業升級「三連跳」,把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今天我們就走進竇家臺子村,一起來感受落後村的「逆襲」之路。

村民李玉華經營著一家民宿和農家樂,這個小長假雖然特別忙碌,但她心裡卻樂開了花。

竇家臺子村村民李玉華說,一般這種小長假都要提前預約,無論是餐飲還是民宿都是爆滿,來的人特別多,就像十月一這段期間,這五天收入三萬多元,跟以前相比日子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十幾年前,竇家臺子村是公社倒數第一的窮村,在時任村支書韓崇專的帶領下,根據生態、地貌、土壤特點,開始開墾荒山栽種果樹。經過幾年的培育,竇家臺子村產的小國光蘋果一上市,不但迅速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更是被當成國宴果品送進中南海,用來招待外賓。當時有一句順口溜,「煙臺的蘋果萊陽的梨,五蓮的小國光不用提」。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正是這不起眼的小蘋果,託起全村的第一次產業變革。而到了九十年代,隨著蘋果種類的增多,小國光風光不再,剛剛接任黨支部書記的陳維江面臨著林果更新換代的艱難選擇。於是,他孤身一人去煙臺學習大櫻桃種植技術,並在自家地裡實驗成功,大櫻桃再次託起了竇家臺子村全村的希望。

到現在,竇家臺子村大櫻桃種植面積已達到1700餘畝,總收入達到了800多萬元,櫻桃種植戶一年能收入十幾萬元,成為全市聞名的大櫻桃生產專業村。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優良的大櫻桃品質,每年夏天來竇家臺子村遊玩採摘的遊客絡繹不絕。2014年,韓玉高接任黨支部書記,可望著這些一批批來了又走的遊客,韓玉高意識到,竇家臺子村必須要迎來第三次「華麗轉身」。

竇家臺子村黨支部書記韓玉高說,大櫻桃是發展起來了但是來的遊客是當天來摘了櫻桃當天走,那怎麼讓遊客能留下來,他們村也有優勢,有綠水青山,有好的環境,所以就下定決心發展精品民宿。

讓遊客看得見山、望得見水,吃得上農家宴、住得下農家院。竇家臺子村成立了鄉村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統一規劃建設了十幾家高標準民宿。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同時,全面提升村裡的生態、產業、村居、文化,推動「採摘遊」向「度假遊」升級,從「賣櫻桃」向「賣風景」轉型。隨著產業的第三次成功升級,目前全村每年採摘遊、農家樂、民俗遊等收入能達到1000餘萬元,村集體收入達到150萬元,全村老百姓的生活也是越過越紅火。

韓玉高介紹,他們二期民俗項目現在已經基本完工,正在裝修階段。這一個民宿建起來比之前的也進行了提升,希望通過林果產業和民宿產業讓村民收入更進一步的提高,讓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短評:堅持一張生態藍圖繪到底,竇家臺子村三任黨支部書記用46年的堅守,硬是帶領村民蹚出了一條生態發展之路,也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竇家臺子村的發展實踐證明,只要是認定了的路,就要堅持走下去,鍥而不捨、久久為功,就一定能把資源變成優勢,把綠水青山變成真正的金山銀山。(日照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記者:王新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更好的日子在後頭(現場評論·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④)
    小到一個家庭的脫貧致富、走向小康,大到一片區域的欣欣向榮、持續發展,乃至一個國家從溫飽有餘走向繁榮富強,都建立在實幹和奮鬥的基礎之上走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閩寧鎮原隆村寬敞筆直的柏油路上,很難想像十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人煙稀少的戈壁灘。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五)巧手繪就小康路
    &nbsp&nbsp&nbsp&nbsp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真實記錄、呈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展現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匯聚起堅定信心克難關、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強大力量,海河傳媒中心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多路記者深入基層一線,聚焦個人、家庭、企業、校園、社區、鄉村等微觀主體,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充分展示人們身邊和眼中的顯著變化,圍繞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講好小康故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興康社區:小康生活連著千家萬戶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興康社區:小康生活連著千家萬戶 2020-11-05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山谷裡的眺望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山谷裡的眺望 2020-07-13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華城村風景變華麗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華城村風景變華麗 2020-09-03 17:1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江黎偉:大學生圓了田園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江黎偉:大學生圓了田園夢 2020-07-15 2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農民畫筆繪小康
    2020-09-17 02:38:43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吉林省東豐縣立足本地特色打造文創產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農民畫筆繪小康她在廣闊的田野裡找到了藝術園地,將對小康生活的理解濃縮進1平方米的農民畫中。《豬肥財旺》《同一個夢想》《山妞浪起來》……她那些帶著泥土芬芳的畫作在全國各類農民畫比賽中,頻頻獲獎。現在,劉豔依舊做著農活。農閒時,她便放下鋤頭,拿起畫筆。「每個月能有3000元的固定收入」。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貧困戶三英的「追夢」一天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貧困戶三英的「追夢」一天 2020-08-18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斌溪村:荒地種「銀元」託起小康夢
    】在飛竹鎮斌溪村的新型農業產業園中,鄉賢餘金林種植了一片尤加利樹,因其葉子酷似銀元,被當地村民稱為「銀元花」,這裡的「銀元花」遠銷國內外,為村民們務工增收提供了一條新路,託起了村民們的「小康夢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老村長歐姨的幸福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老村長歐姨的幸福生活 2020-07-02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美麗藏鄉日日新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甘肅省脫貧攻堅縣(區)宣傳周·卓尼】美麗藏鄉日日新——卓尼縣因地制宜深入推進脫貧攻堅綜述新建並投入使用的卓尼縣商業街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韋德佔一組組數據,見證著卓尼人民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奮鬥之路上取得的累累碩果和歷史性成就。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從「小街巷」到「大美鍾村」!書報攤主見證...
    製圖/王建毅為了展現黨帶領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從即日起,鍾村街將推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走進鍾村的各個村(居),與當地幹部群眾深入交流,了解建成小康社會給居民帶來的好處和實恵,記錄他們的拼搏和奮鬥歷程,還有不斷變化的生活環境。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詩意白沙」,實現更高質量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詩意白沙」,實現更高質量小康 2020-09-13 1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家門口的「詩與遠方」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家門口的「詩與遠方」 2020-08-15 16:1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康路上有暖陽
    殘疾人能不能奔小康、能不能過上好日子,不僅關係到殘疾人的家庭幸福,還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局。近年來,西寧市城西區殘疾人聯合會切實履行職責,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殘疾人事業的相關政策規定,對創業的殘疾人以及吸納殘疾人就業的企業提供創業促就業扶持資金、就業專項資金等補貼,為轄區殘疾人解難、為黨和政府分憂,讓許多殘疾人安居樂業,生活處處有暖陽。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辛店鎮大營村:小康路上不缺一人 扶貧路上...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辛店鎮大營村:小康路上不缺一人 扶貧路上不丟一戶 2020-08-09 21: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光影見證小康:文昌閣和四望亭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光影記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繡郎 繡主播 繡奶奶 鎮湖鎮的「雙小康」生活
    在蘇州鎮湖,這個享譽中外的刺繡小鎮,不僅有靠蘇繡脫貧致富的繡一代,有手藝傳承的繡二代、三代,有直播帶貨的新生代時尚繡娘,還有一道風景,男性繡郎。我愛它,轟轟烈烈最瘋狂!周麗琴不僅讓自家過上了小康生活,還解決了當地30多位繡娘的勞動就業和收入問題,平均月收入能達到5000多元。在疫情期間,她不眠不休,用19天先後繡出了鍾南山和李蘭娟院士的肖像,她說,「生活好起來了,奔小康了,感謝國家,身為一個平凡繡娘,想表達我崇高的敬意。」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紅紅火火就是小康」
    「現在都說奔小康,你覺得啥是小康?」記者又問。  「啥是小康?」王老漢直起腰,樂呵呵地說,「就像咱這石榴熟透了一樣,紅紅火火就是小康!」  張河村往西3公裡,就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龍頭」——渠首樞紐大壩,千裡長渠引著甘甜的丹江水繞村而過,北上滋潤京津等地。「現在看著美得很,當年我們也沒少作難。」張河村黨支部書記張家祥感慨。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報告文學】陳曉明:楊河小鎮
    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於人民;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決戰決勝的最後階段,秦州大地一派火熱的攻堅場面,廣大幹部群眾意氣風發、鬥志昂揚,正在全力以赴、衝刺勝利的終點。從今日起,本報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報告文學專欄,連續刊發我市30餘位作家從基層帶來的脫貧故事,展現人們身邊和眼中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