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烈程度堪比鐵達尼號的太平輪事件:導致千人遇難

2020-12-18 勇哥讀史

2014年12月2日,中國香港導演吳宇森人生中執導的第一部愛情電影《太平輪》在內地上映,最終取得了2億元的票房成績。

愛情電影《太平輪》源自民國時期一次真實的歷史事件。

太平輪是一艘豪華貨輪,隸屬於上海中聯輪船公司,排水量為2489噸。太平輪原本是美國製造的運輸船,主要用於中國後方戰備生活物資的補給。在二戰期間,日軍經常襲擊盟軍的運輸船隊。為了躲避日軍的襲擊,這種運輸船設計得比較輕便,以提高最高航行速度。

二戰結束後,上海中聯輪船公司以每月7000美元的租金向太平洋船塢公司租用了太平輪,將它改裝成豪華客輪,運行於上海與基隆之間。

1949年1月27日傍晚6時,太平輪滿載乘客和大量印刷器材和軍需物資,從上海啟程,前往基隆。

這次航行,從一開始就充滿隱患。

一是超載嚴重。前面說過,太平輪由運輸船改造而成,輪船的載客量不大,只有500餘人。可是,當時有許多乘客希望乘坐太平輪前往基隆,導致一票難求。這些乘客不是達官貴人,就是達官貴人的家眷。太平輪的運營方迫於無奈,裝載了300餘名無票乘客。所有乘客加上船員,總數接近1000人。此外,太平輪還裝載了600噸鋼材、100餘噸軍需物資等,不少乘客身上還帶著沉甸甸的金條。這使得太平輪超載嚴重。

二是沒有開航行燈。在正常情況下,所有的船舶在夜間航行時,都必須打開航行燈,用以表示自身位置和行駛方向,便於船舶之間互相避讓、識別。可是,由於淞滬警備司令部發布了命令,禁止船隻掛燈。因此太平輪在航行途中,沒有打開航行燈。

三是船員警惕性不夠。1949年1月27日是臘月二十九,是除夕的前一天。春節的節日氣氛,在乘客和船員裡蔓延。在無形之中,船員放鬆了警惕,未能在航行途中及時發現危險情況。

當晚,太平輪航行到舟山群島海域的白節山附近時,迎頭撞上了一艘載著2700噸煤炭和木材的「建元」號貨輪。時間是深夜23時45分。

「建元」號貨輪首先沉沒。貨輪上一共有75名乘員,除了3被救出來外,其餘72名乘客全部被波濤洶湧的大海吞沒。

接下來就是太平輪了。太平輪只堅持了1分鐘,就逐漸下沉。根據倖存者回憶,在太平輪沉沒的15分鐘時間內,船上所有人都在求救哀呼。然而,他們的求救哀呼沒有收到任何回應,消失在漆黑的天空……

15分鐘後,太平輪全部沉沒。輪船上近1000名乘員都掉到水裡。數小時後,一艘經過的澳大利亞皇家海軍「瓦蘭蒙加」號驅逐艦收到太平輪發出的「SOS」國際求救信號後,迅速趕到沉船現場,救起了30餘名倖存者。其餘乘客溺凍而死。

現場情況非常慘烈。「瓦蘭蒙加」號驅逐艦上的船員回憶,看到數十個嬰幼兒的屍體,面部朝下浮在水面上,讓人非常心悸和難過。

這就是著名的太平輪事件,被稱為「中國的鐵達尼號」。

在太平輪上的遇難乘客名單裡,有許多當時的社會名流,如南京音樂學院院長吳伯超、《時與潮》總編輯鄧蓮溪、《東南日報》社長陸淑影等。此外,還有著名神探李昌鈺的父親李浩民、曾為「亞洲女首富」龔心如的父親龔雲龍等。

李浩民是江蘇如皋的大地主,擁有如皋的一半土地。此前,李浩民已經將家人和生意遷到臺灣,他這次是去臺灣與家人團聚,不幸葬身海底。

李昌鈺後來回憶,當時家裡人已經擺好了碗筷,孩子們歡歡喜喜地等著父親回來過年,父親卻永遠沒有回來。這件事也改變了李昌鈺的人生命運。李昌鈺已經11歲,學習成績非常好。但是,由於家道中落,他不得不放棄讀海洋大學,轉讀不需要學費還有生活補助的警官學校,走上了「神探」的道路。

李昌鈺曾經不無感慨地說:「如果不是太平輪事件,父親過世,我後來不會去念警校,也不會走上刑事鑑識這條路,也許就與父親一樣選擇當一名商人吧。」

當然,也有幸運者。

臺灣作家鄭培凱全家買了1月27日的太平輪船票,可是年幼的鄭培凱在登船之前吐奶,他們家便退掉了船票,改買機票,從而逃過一劫。

資深媒體工作者、《聯合報》兩屆報導文學獎得主張典婉的母親司馬秀媛,1948年12月,和外婆、母親、阿姨、舅媽等一班女眷,乘坐太平輪來到臺灣。1個月後,太平輪就沉沒了。後來,司馬秀媛多次向女兒張典婉提及這艘輪船。2000年10月,當司馬秀媛病逝後,張典婉寫了一本書《太平輪1949》。14年後,吳宇森將它改編成了愛情電影《太平輪》。

受到太平輪事件影響的,當然還有一個人:船主。

太平輪所屬的上海中聯輪船公司,大股東叫蔡天鐸。蔡天鐸畢業於復旦大學法律系,卻經營了輪船公司,成為了一名遠近聞名的「船王」。太平輪事件發生後,法院判定太平輪承擔主要責任,賠償所有人身、財產損失。雖然上海中聯輪船公司給太平輪買了保險,可承保的上海華泰保險公司宣告破產倒閉,於是只能由上海中聯輪船公司自己承擔堪稱天文數據的損失。上海中聯輪船公司被迫結束營業。這樣一來,蔡天鐸家立即就陷入困境。蔡天鐸不得不從事老本行,做起了律師,以給人打官司養家餬口。

這裡還有一個故事。

有一天,蔡天鐸和兒子去一家酒店吃自助餐。兒子幫他拿了一個盤子,讓他自己去排隊夾菜。蔡天鐸愣了好大一陣,不無傷感地說:「在我們上海,只有乞丐才會拿著盤子,排隊去領飯菜。」

蔡天鐸的兒子叫蔡康永,就是那位著名的著名電視主持人和作家。

相關焦點

  • 中國的鐵達尼號事件:因船長的一句話,致使近千人不幸遇難
    曾經,中聯輪船公司建造了一艘名叫「太平輪」的豪華貨輪,由蔡天鐸在上海經營。解放戰爭後期,大批難民逃離大陸。其中,有很多人是富人、學者,他們不惜用金條或者靠關係換艙位,擠上早已經客滿的「太平輪」。
  • 中國鐵達尼號悲劇:超載高速懈怠致千人遇難
    作為一個符號,1912年沉沒於北大西洋上的「泰坦尼克」號曾被人們一再引用,藉以象徵非戰爭因素下的海難事件。近百年來,能夠被這個符號所指代的海難,無一不浸透了血淚,規模超級慘烈。  而在中國,1949年1月27日(農曆除夕前一天),太平輪搭載「最後一批乘客」從上海起錨,總共近1000人(有票乘客508人,船員124名,無票者約300人),另載有沉重貨物,包括600噸鋼條、東南日報印刷器材與白報紙100多噸、「中央銀行」重要文件、國民黨政府檔案等。夜間航行時,在舟山群島海域的白節山附近與一艘載著2700噸煤炭及木材的建元貨輪相撞沉沒,導致近千人遇難。
  • 太平輪:中國版的鐵達尼號,船上近千人遇難,僅38人獲救生還
    最近「鑽石公主」號豪華遊輪因為爆發新型冠狀病毒,引起了全球的矚目,船難事故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人類歷史上最有名的船難當屬「泰坦尼克」號撞到冰山而沉沒的事件。這場悲劇隨著電影、書籍等媒體的傳播而家喻戶曉。而在中國歷史上,也有一起慘痛的沉船事故令人銘記,它就是有著「中國泰坦尼克」之稱的太平輪事件。
  • 離亂年代下的太平輪悲劇:超載高速懈怠致千人遇難
    從上海駛往基隆的輪船,春節前只剩下太平輪一家了,坊間不免趨之若鶩。可供應的有效船票僅508張,早已售罄。但憑人情關係,加上足夠的真金白銀,大量無票乘客仍然得以登船。包括太平輪本身124名船員,加上無票「黑客」,以及有票者攜帶的小孩家眷,總人數達近千人。這是太平輪的第35個班次,也是它踏上亡命之旅的最後一個班次。
  • 《鐵達尼號》導演卡梅隆發推,表示時隔20多年,ROSE的手印還在
    今日,卡梅隆發表推特並配文,20多年過去了,Rose的手印居然還在,這個手印是1997年拍攝電影《鐵達尼號》的女主角留下的。看到這個手印確也勾起了我們童年的回憶。其實說《鐵達尼號》是一部取得巨大成功的電影,不如說它是如此悲壯的故事。
  • 玩忽職守撞船沉沒至近千人遇難,揭秘悲慘的民國太平輪事件
    太平輪超載了650多噸,屬於嚴重超載狀態。建元輪建元輪船公司的"建元輪",也是重載狀態,裝有2700噸煤炭及木材。撞擊事故發生後,太平輪上的乘員有932人遇難,僅有36人獲救(含建元輪上被太平輪所救的2人)。"建元輪"死亡72人。
  • 電影《太平輪》上映:誰該為1949年太平輪沉沒事件負責?
    ,屌絲通訊兵佟大為和風塵女章子怡上演催淚愛情,高富美白組合是國民黨軍官黃曉明和富家千金宋慧喬,三類戀情伴隨著沉船悲劇的發生而……除了主角多了點,感情線複雜了點,情節像極了災難愛情片《鐵達尼號》,但在中國人記憶中內容更多,夾雜在歷史大背景下的海難悲劇,遠不止談情說愛。
  • 中國版鐵達尼號《太平輪》,背後的悲歡離合,情愛與生死
    (選自《見字如面》)這是一封太平輪脫險旅客周侶雲,寫給父母的報平安信——《現在我眼睛一閉上,就覺得身體漂浮在水裡》。1949年的「太平輪事件」,在時代的動蕩中,沉默在歷史的長河裡。五六年前由吳宇森導演,章子怡 、金城武 、黃曉明 、宋慧喬 、佟大為 、長澤雅美等主演的,《太平輪》系列電影,把這段被人稱為「中國的鐵達尼號」(也譯為「鐵達尼號」)的海難,拉回了人們的視野。而周侶雲,是「太平輪事件」中,為數不多的倖存者之一。
  • 歷史上最慘烈的海難:9000多人遇難,是鐵達尼號死亡人數6倍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趣談史事,我是玉兒泰坦尼克這部電影相信給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電影中講述人們在危難時刻,人性中的善與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而讓人能體會到,生命的可貴和生命之外的崇高。然而在歷史上,曾經有一艘承載著上萬名乘客的德國巨輪被蘇聯潛艇發出的魚雷擊沉,此次沉船事件,導致死亡的人數超過了鐵達尼號死亡人數的六倍,成為了歷史上最為慘烈的海難。
  • 《太平輪》當年發生了什麼?為什麼被稱為中國版鐵達尼號
    幾年前有一部電影紅極一時,那就是吳宇森導演創作的太平輪,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為什麼這部電影可以吸引如此多的觀眾呢?太平輪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人們把它稱之為中國版鐵達尼號呢?49年正直戰亂年代,國民政府要員爭先恐後逃離戰場,拖家帶口的他們紛紛逃往海外。一年時間就有200萬人逃到臺灣。
  • 舊報紙檔案裡的太平輪事件 東方泰坦尼克長眠嵊泗海底
    舟山嵊泗平靜的洋面上,發生了一件震驚世界的沉船事故——「太平輪事件」。一船近千人因此長眠海底。這艘船滿載的百姓,渴望著和平,期待團聚。誰想到,他們竟終以亡靈的身份,祭奠新年的到來。在浙江省檔案館保存著一批當年的《東南日報》。泛黃的紙張上,無論是絕望的尋人啟事,還是追根問底的事件報導,行行鉛字承載了生命的沉重與渺小。
  • 吳宇森《太平輪》票房平平 畢竟不是《鐵達尼號》
    《太平輪》中章子怡的表演十分到位。   橫豎來看,《太平輪》都應該拍成一部史詩級的電影。所以,一些人都是揣著這樣的心態走進了電影院。然後,一片罵聲。電影拍得很失敗麼?其實也算不上。只是心理期待出現了偏差而已。你想要的是魚香肉絲,結果端上來的是宮保雞丁——你該罵廚師,還是罵寫菜的那個服務員?   九成的人會選擇罵服務員。從這個方向來說,吳宇森其實就是那個做宮保雞丁的廚師。
  • 太平輪曾"陰魂不散" 和它相關的船隻幾乎無一善終
    這是一場超過鐵達尼號事件的重大海事慘案,是世界海難史上死難人數最多的事件,一時輿論譁然。  江亞輪失事僅僅一個半月之後,太平輪再次傳來噩耗。由於兩船接連失事,在當時新聞業不夠發達的情況下,錯用江亞輪的照片並不奇怪。  不過江亞輪後來的命運比太平輪要好得多。
  • 太平輪曾「陰魂不散」 和它相關的船隻幾乎無一善終
    這是一場超過鐵達尼號事件的重大海事慘案,是世界海難史上死難人數最多的事件,一時輿論譁然。江亞輪失事僅僅一個半月之後,太平輪再次傳來噩耗。由於兩船接連失事,在當時新聞業不夠發達的情況下,錯用江亞輪的照片並不奇怪。不過江亞輪後來的命運比太平輪要好得多。
  • 鐵達尼號和太平輪沉沒後怎麼理賠
    太平輪沉沒了,誰來理賠?電影中的鐵達尼號               1912年4月15日,鐵達尼號撞上冰山,1500餘人葬身海底,一時震驚世界,國內媒體也在連篇累牘地報導這一事件。因鐵達尼號所載之人多為名流,物品亦價值甚巨,這一海難造成的損失也頗受關注。
  • 太平輪沉船的歷史:沉沒原因曾被指是超載
    ■本報記者 李婷  1949年1月27日深夜,從上海開往臺灣基隆的客船太平輪在駛離吳淞口不久後,在舟山群島海域與一艘貨船相撞沉沒,千餘乘客與船員被冰冷的海水吞噬。這是中國近百年來最大的海難,堪稱東方「鐵達尼號」事件。  今天,吳宇森執導的電影《太平輪》(上)正式公映,65年前這起慘烈的海難事件再次被記憶喚醒。
  • 解讀太平輪沉沒之謎 200箱黃金變海底寶藏
    章子怡、金城武、黃曉明、佟大為、宋慧喬、長澤雅美等中、日、韓電影巨星主演的《太平輪》上映,超強的陣容讓這部電影備受觀眾的矚目,同時也讓觀眾了解到了「太平輪」這艘被稱為「東方鐵達尼號」的悲劇而又神秘的歷史,只是在歷史真相的背後仍然有許多未解開的謎團,一些傳言也讓太平輪的沉沒變得更加神秘。
  • 由太平輪想到中國百年來最大的海難——「江亞輪慘案」
    甚至著有《太平輪一九四九》一書的張典婉也有不滿之意,稱「吳導演在開拍電影之前,並沒有與太平輪受難者有過接觸……我關心太平輪紀念碑何時可以建成,撫平昔日傷痕,而非電影票房。」不過,從宣傳角度講,正是因為影片《太平輪》,媒體才會轟炸式報導,才讓沉船事件變得家喻戶曉。張典婉的抱怨就顯得不夠有力了。 只是筆者有個疑問。
  • 《太平輪》
    最大的槽點在於,觀眾們抱著看「中國版《鐵達尼號》」的期待值而來,看到的卻是一場節奏拖沓的「上船前傳」。其實,「太平輪船難」對於內地民眾來說實在有些陌生,以此為題材,內地觀眾委實無法產生共鳴。  而吳宇森的這部電影作品,劇本正是臺灣著名編劇王蕙玲(代表作《色戒》、《臥虎藏龍》、《飲食男女》等)根據臺灣著名作家張典婉的作品《太平輪1949》改編而成。
  • 他的什麼可恥行為,導致鐵達尼號千人死亡?他成了一隻過街老鼠
    導讀:鐵達尼號的沉沒,是世界著名的悲劇性事件,但是在這艘巨型郵輪沉沒前,沒人相信它會出現這樣的悲劇,因為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先前、最豪華的郵輪,沒有之一。鐵達尼號沉沒,為什麼會造成如此之大的傷亡呢?其實,鐵達尼號的悲劇和一個人的貪婪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