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太平輪》上映:誰該為1949年太平輪沉沒事件負責?

2020-12-18 觀察者網

今天(12月2日),歷時六年、耗資四億的國產3D賀歲片《太平輪》上集正式國內公映。為什麼說是上集?因為這是吳宇森導演的電影,下集要等到明年5月才放映。都說現在電影燒腦,沒點知識儲備都不敢去看,比如 《黃金時代》啊《歸來》啊,要看懂《太平輪》不提前做點準備功課看來也不行。

看電影燒腦,《太平輪》也不例外

官方說法是,《太平輪》講述了三對戀人跨越世紀的愛情故事,其中,帥哥金城武飾演的日籍隨軍醫生和長澤雅美飾演的日本女孩相戀,屌絲通訊兵佟大為和風塵女章子怡上演催淚愛情,高富美白組合是國民黨軍官黃曉明和富家千金宋慧喬,三類戀情伴隨著沉船悲劇的發生而……除了主角多了點,感情線複雜了點,情節像極了災難愛情片《鐵達尼號》,但在中國人記憶中內容更多,夾雜在歷史大背景下的海難悲劇,遠不止談情說愛。

主創合影:真實的海難悲劇,不只是談情說愛

電影《太平輪》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歷史殘片可拼湊出一個完整的沉船災難真相。1949年1月27日,在從上海開往臺灣基隆途中的上海中聯輪船公司輪船「太平輪」號,駛離吳淞口不久後,在舟山群島海域與一艘貨船相撞沉沒,船上近千名達官顯貴、紳士名流及逃亡難民的臺灣夢想隨船沉沒。

這起中國百年來最大的海難被稱作東方「鐵達尼號」事件,引發後人無限的緬懷和爭論。2009年,臺灣作家龍應臺出版《大江大海1949》一書曾提及太平輪事件,以襯託國共解放戰爭的「殘忍」,引起廣泛討論。值得一提的是,1949年乘坐中興輪抵達臺灣的作家李敖2011年出版《大江大海騙了你:李敖秘密談話錄》,批評龍應臺寫這段歷史的時候,對人間慘象、官方文件知之甚少,觀察不深、持論不平,價值觀扭曲錯亂。在李敖看來,1949年的臺灣根本不是大江大海,而是殘山剩水……

太平輪老照片

一票難求的中檔逃難船

太平輪是中聯輪船公司的豪華貨輪,排水量2,489總噸,由周曹裔在上海所經營,臺灣綜藝主持人蔡康永的父親蔡天鐸是太平輪所屬航運公司的股東之一。

1948年底到1949年初,國內的景況四個字可以概括即「戰事頻起」,國共大戰,國民黨軍全面潰敗。在1948年9月28日至10月26日之間,太平輪還臨時為國民黨軍隊徵用,在遼瀋戰役中負責運送國民黨傷兵和當作補給船。但後來,太平輪就和其它所有往返上海基隆的客輪一樣,漸漸成為「逃難船」的代名詞。

不少人都想登上太平輪,離開上海去臺灣

當時國民黨政府的頂級名流們都會選擇乘坐「中興」這樣的名流船,例如臺灣作家李敖和林海音。太平輪算是中檔消費,儘管乘客中政商軍民魚龍混雜,但通過太平輪逃亡臺灣主要還是商人、遊客、眷屬和去臺灣的公務人員。沉船事件中的罹難者就不乏一些名流,譬如當時山西省主席邱仰浚一家,遼寧省主席徐箴一家,袁世凱之孫袁家藝,海南島司令王毅將軍,總統府機要室主任毛慶祥之子,蔣經國留俄時期好友俞季虞……眾人都想登上太平輪,離開上海去臺灣。

電影劇照:太平輪艙內的人群

可以想像,當時從上海逃往臺灣的船票一票難求,黃牛票是正常票價的數倍,但還是一搶而空,有人用金條換取艙位,有時還得動用特權關係,於是客滿與超載成了常態。出事當天,「全船無一空地,非貨即人」,雖然有效船票是508張,但最終實際登船人數遠超千人。另載有沉重貨物,包括600噸鋼條、東南日報印刷器材與白報紙100多噸、中央銀行重要文件1000多箱、國民黨檔案、迪化街訂購的南北貨等。原本預計下午4時出發,因等待裝運中央銀行的一批銀元,故延至6時啟航。

1949年1月27日(農曆除夕前一天)半夜,太平輪在駛離吳淞口不久後在舟山海域與輪船建元輪相撞沉沒,最終死者千人,生還者僅三十六名!生死關頭,人性醜惡暴露。

相關焦點

  • 歷史| 太平輪,一段沉沒的民族記憶
    電影《太平輪》宣傳海報(部分)。吳宇森導演的電影《太平輪》上映,再次勾起華人世界對1949年太平輪事件和兩岸流離人生的記憶。這一事件所蘊蓄的歷史和精神內涵,註定讓它成為一個不會枯竭的話題。還原真實的太平輪事件1949年1月27日,正逢舊曆除夕前夜,太平輪開始了從上海開往臺灣基隆的第三十六趟航程。不料想,一場慘劇發生了。午夜時分,這艘搭載了近千名乘客的輪船,在舟山群島海域,與江蘇無錫榮氏家族的貨輪建元號相撞。很快,兩艘船隻相繼沉沒。在這次災難中,僅有三四十人獲救,罹難者達900多人。
  • 太平輪為什麼會沉沒?
    年1月27日,由上海駛往臺灣的中聯公司豪華貨輪「太平輪」在舟山海域外發生撞船事故,隨後沉沒。吳宇森的電影《太平輪》就是依照這段歷史展開。       那麼,太平輪為什麼會沉沒?       對於太平輪失事事件,《大公報》在1949年2月2日的社評《海上又出慘劇》中提出了三點疑問,「1.駕駛能力;2.太平輪逾齡、救生設備不全;3.輪船超重。」2月4日,《大公報》再次對太平輪失事提出質問。
  • 《太平輪》徹底沉沒
    上部很慘 下部更慘 太平輪,據蔡康永說,這艘船是他們家的。 1949年冬天,這艘豪華客輪從上海開往臺灣。超載、船員醉酒,加上夜黑風高,在舟山附近海域,它和一艘貨輪相撞,沉沒了。1000多位乘客遇難,僅有30多人獲救。 去年冬天,導演吳宇森花了4個億,將這個類似「鐵達尼號」的故事搬上了大銀幕。
  • 還原「太平輪」沉船事件的歷史真相與細節
    今年八月,《太平輪-彼岸》上映,總算是給這艘中國沉船的傳奇故事,畫上了一個畫面唯美、情感充沛的句號。記得去年《太平輪(上)》上映之後,《太平輪1949》一書的臺灣作者張典婉,曾在微博上說:「當吳宇森導演說他要拍太平輪時,我也一直期待可以貢獻什麼故事……吳導說謝謝我的書,他不是拍我的《太平輪一九四九》,只是拍一個一九四九年的愛情故事。愛情故事裡有艘太平輪。」
  • 解讀太平輪沉沒之謎 200箱黃金變海底寶藏
    章子怡、金城武、黃曉明、佟大為、宋慧喬、長澤雅美等中、日、韓電影巨星主演的《太平輪》上映,超強的陣容讓這部電影備受觀眾的矚目,同時也讓觀眾了解到了「太平輪」這艘被稱為「東方鐵達尼號」的悲劇而又神秘的歷史,只是在歷史真相的背後仍然有許多未解開的謎團,一些傳言也讓太平輪的沉沒變得更加神秘。
  • 張典婉:因吳宇森電影《太平輪》很受傷
    太平輪改變了母親的命運,也改變了她的命運。1948年12月,張典婉的母親司馬秀媛拎了一隻隨身箱,抱著兩條狗,乘太平輪離開上海,到了臺灣。 1949年1月27日,太平輪沉沒在舟山外海,近千名乘客遇難。母親離世後,張典婉決定開始追尋這艘船的歷史,以及那些遇難者的家族故事,成為一個打撈太平輪記憶的人。
  • 《太平輪》
    其實,「太平輪船難」對於內地民眾來說實在有些陌生,以此為題材,內地觀眾委實無法產生共鳴。  而吳宇森的這部電影作品,劇本正是臺灣著名編劇王蕙玲(代表作《色戒》、《臥虎藏龍》、《飲食男女》等)根據臺灣著名作家張典婉的作品《太平輪1949》改編而成。事實上,在臺灣地區,以此為題材的文學作品、紀錄片也是層出不窮。現在,問題來了,臺灣人為何有如此重的「太平輪情節」呢?且看搜狐娛樂帶來的解讀。
  • 慘烈程度堪比鐵達尼號的太平輪事件:導致千人遇難
    2014年12月2日,中國香港導演吳宇森人生中執導的第一部愛情電影《太平輪》在內地上映,最終取得了2億元的票房成績。愛情電影《太平輪》源自民國時期一次真實的歷史事件。太平輪是一艘豪華貨輪,隸屬於上海中聯輪船公司,排水量為2489噸。
  • 太平輪為什麼會沉沒 太平輪沉沒既是喝酒無人駕駛
    太平輪為什麼會沉沒?太平輪沉沒既是喝酒無人駕駛,事情發生在1949年1月27日,農曆臘月二十八,馬上就要過農曆年了,世界並不安樂祥和,國共內戰正酣。4天後,歷經3個月的平津戰役結束,中共取得了三大戰役的勝利,國內局勢發生根本性扭轉,國民黨敗局已定。
  • 遷臺大數據:電影《太平輪》不會告訴你的10個數字
    【編者按】       12月2日,吳宇森導演的《太平輪》(上集)在全國新鮮上映,這部根據歷史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再次喚醒了人們對於
  • 太平輪沉沒:過於沉重的負載(上)
    視歷史為包袱,則舉步維艱;視歷史為鏡鑑,則智慧生發,耳聰目明,可觀照現實,以照亮前路。  1949年 解放軍兵臨城下  國民黨政要 名流 商賈 攜家帶口從上海南遷臺灣  太平輪沉沒:過於沉重的負載(上)  12月2日,戰爭題材災難大片《太平輪》(吳宇森執導,章子怡、金城武、宋慧喬、長澤雅美等中日韓影星主演)將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
  • 太平輪沉船的歷史:沉沒原因曾被指是超載
    ■本報記者 李婷  1949年1月27日深夜,從上海開往臺灣基隆的客船太平輪在駛離吳淞口不久後,在舟山群島海域與一艘貨船相撞沉沒,千餘乘客與船員被冰冷的海水吞噬。這是中國近百年來最大的海難,堪稱東方「鐵達尼號」事件。  今天,吳宇森執導的電影《太平輪》(上)正式公映,65年前這起慘烈的海難事件再次被記憶喚醒。
  • 舊報紙檔案裡的太平輪事件 東方泰坦尼克長眠嵊泗海底
    時間倒回到1949年1月27日,農曆小年夜。舟山嵊泗平靜的洋面上,發生了一件震驚世界的沉船事故——「太平輪事件」。一船近千人因此長眠海底。這艘船滿載的百姓,渴望著和平,期待團聚。誰想到,他們竟終以亡靈的身份,祭奠新年的到來。在浙江省檔案館保存著一批當年的《東南日報》。
  • 《太平輪》:南渡之殤的記憶與追尋
    12月初的臺北街頭,氣候依舊溫熱,以黃曉明與宋慧喬深情相擁為主題的電影《太平輪》大幅廣告已經在街頭隨處可見,對於這部即將在歲末上映的大片,在曾與《太平輪1949》作者張典婉長期合作的民間紀錄片製作人譚端看來,至少有助於激發公眾對歷史真相的好奇心:「雖然有商業元素在裡面,但如果能用更加便捷的方式,把這一段往事傳播出去,讓更多華人對65年前那個風雲時代下個人的命運有了解,有關注,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 玩忽職守撞船沉沒至近千人遇難,揭秘悲慘的民國太平輪事件
    1949年1月27日夜晚,舟山群島海域的白節山附近,一艘關閉了夜航燈的客輪正在向臺灣方向駛去。寒冬凜冽的海風呼嘯著吹過,大海的巨浪也無情地拍打著這艘默默行駛的客輪,一切都是大海上該有的樣子。還沒有等大家明白過來發生了什麼,這條倒黴的客輪就開始下沉,很快就被大海吞噬不見了蹤影,只有一些僥倖逃出來的乘客在冰冷的海水裡痛苦地掙扎呼號,悽厲的慘叫讓天上的星星也為之動容!那條撞擊客輪的貨輪,更加的倒黴,撞擊發生後不到15分鐘就沉沒了,而太平輪則在45分鐘後的1月28日0時30分沉沒。
  • 太平輪曾"陰魂不散" 和它相關的船隻幾乎無一善終
    我很懷疑吳宇森導演可能根本不會拍下半部《太平輪》,一如1949年的許多人以為開始的只不過是一段旅程,卻不料旅程就是永恆,一生就此漂泊,永遠不知歸宿。身體已經到了別處,心卻依然留在原來的地方。無論是登上了太平輪,還是沒有。  但無論拍不拍下半部,太平輪終究還是沉沒了。
  • 太平輪曾「陰魂不散」 和它相關的船隻幾乎無一善終
    我很懷疑吳宇森導演可能根本不會拍下半部《太平輪》,一如1949年的許多人以為開始的只不過是一段旅程,卻不料旅程就是永恆,一生就此漂泊,永遠不知歸宿。身體已經到了別處,心卻依然留在原來的地方。無論是登上了太平輪,還是沒有。但無論拍不拍下半部,太平輪終究還是沉沒了。
  • 「太平輪」——南渡之殤的記憶與追尋
    12月初的臺北街頭,氣候依舊溫熱,以黃曉明與宋慧喬深情相擁為主題的電影《太平輪》大幅廣告已經在街頭隨處可見,對於這部即將在歲末上映的大片,在曾與《太平輪1949》作者張典婉長期合作的民間紀錄片製作人譚端看來,至少有助於激發公眾對歷史真相的好奇心
  • 揭秘《太平輪》背後的故事:蔡康永父親蔡天鐸是太平輪船主(圖)
    《太平輪》「情深如海」海報吳宇森導演的電影《太平輪》於12月2日正式上映,首映當日獲2300多萬票房。這部被導演自稱為「真滿意」的影片從籌備到結束幾經坎坷,而影片名稱從一開始的《1949》變更為《太平輪》,也讓我們對「太平輪」有了更多的關注。
  • 太平輪沉沒後,她寫了那封感動無數人的家書
    周侶雲說,三年前,老同學讓她講,她就講了,那是她第一次公開談及自己是太平輪沉沒事件倖存者這件事。在中國,太平輪海難事件早已人盡皆知,關於它的書和報導被出版,它也被拍成電影、紀錄片,人們稱之為「中國版的鐵達尼號」。登上這艘船,對周侶雲來說是一嘲意外」。她的親戚葉舅一家要從上海遷往臺灣,買票後,葉舅要求她一定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