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優美的龍華高級中學。
龍華高級中學
龍華高級中學 招生諮詢二維碼
龍華高級中學(以下簡稱:龍高)是龍華區委區政府舉全區之力、集全區之智,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打造的一所公辦全寄宿製品牌高中,可面向全市提供1800個優質高中學位。2020年學校計劃招生600人,開設15個教學班,每個班級約40人。
陳東軍校長表示,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領銜的名師團隊,小班化教學,個性化輔導,新型智慧化校園……為龍高學子成長成才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硬體設施建設一流
教師隊伍陣容強大
龍高今年秋季即將啟用的新校區位於龍華區民治街道華璽路1號,毗鄰深圳北站,緊鄰三大主題公園,佔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近7萬平方米,設施齊備,硬體一流。全寄宿制初中部正在籌建之中,將於今年秋季開辦開班。
從創校起,龍高就著手鍛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面向全國,選聘高層次人才;面向全市,選調教育教學管理團隊;面向全區,選拔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面向「雙一流」高校,選招一批高學歷、高素質的名校畢業生。
龍高現有教職工98人,其中正高級教師11人、特級教師10人、碩士及博士研究生39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先進工作者等國家級榮譽稱號獲得者7人,省級以上名師、名班主任20人,市級以上優秀教師、先進個人32人。
創校兩年來,龍高全體教職員工立德樹人、教書育人,教育科研成果豐碩、各級各類大賽盡顯風流。目前,龍高已有7人次榮獲「深圳市優秀教師」「深圳市中小學我最喜愛的班主任」「龍華區優秀教師」「龍華區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22位教師在市級區級命題、解題、講題比賽中榮獲一等獎;15人次在全國高中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優質課大賽中榮獲一等獎、二等獎;李樹成老師榮獲深圳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林奕墩老師榮獲全國物理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及實驗創新獎……
布局未來學校 開發特色課程
龍高依託新校區基礎設施優勢,布局未來學校建設,裝備綠色、智能和泛在互聯的基礎設施,創設集成、智慧的新學習場景和靈巧學習及創新的賦能場,打造與人工智慧融合的教師-課程智慧系統。從未來教室切入,探索創客實驗室、fablab實驗室、未來實踐體驗中心等未來學校建設。
學校與樂聚(深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合作,投入540萬建設省級人工智慧樣本實驗室,打造機器人創客實踐基地,包括實驗教學、加工製作、作品展示、競賽演示、休閒體驗五大功能區域,支持機器人編程、開源造物、物聯傳感、科學探究、人工智慧、特種機器人、數位化製造等七大課程實踐活動,為龍高學子深入學習人工智慧技術提供專業平臺。
依據學生發展需求因材施教,學校設置卓越、實驗、標準三個體系進行分層精準教學。實施小班化教學,老師有更多時間與精力關注每一個學生,能夠對學生進行高效的個性化輔導。學校秉承「小而精」「小而優」「小而美」的理念,構建學習共同體,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習群體的力量。
聚焦學生成長,建構「一體兩翼五素養」的課程體系。以「基礎型課程」為主體,以「拓展型課程」「研究型課程」為兩翼,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科學精神」「藝體健康」「人際交往」「國際視野」等五大素養。
開發書院課程,創設三大書院。依託「仁愛書院」「文理書院」「未來書院」,逐步構建並完善龍高書院制未來教育體系。「仁愛書院」立足學生全面發展,是發展素質教育的基礎;「文理書院」聚焦提升核心素養,是培養學生人文情懷和科學精神的依託;「未來書院」著眼培養創新能力,是學生個性發展和形成學校辦學特色的載體。
各類比賽捷報頻傳
省市賽場屢獲佳績
2018年龍高第一屆招生,AC類錄取線390分,D類錄取線407分。在全市公辦普高中,分別排在第22位和第17位。2019年龍高第二屆招生,面向全市招生400人,AC類錄取線401分,D類錄取線412分。2020年計劃面向全市招生600人。
2019年7月,在深圳全市高一期末統考中,該校總分進入前十名,取得了優異成績。
龍高學子在各級各類比賽中捷報頻傳,在省市區賽場上屢獲佳績。朱豪同學獲國家智慧財產權總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方澤欣同學在第三屆全國中學生中國少年說演講比賽中榮獲一等獎,王鼎鑫等五位同學在全國地理科普知識大賽中榮獲一等獎,餘勝邦同學在全國中學生輪滑錦標賽中榮獲中學男子A組速度過樁季軍,李若情同學在第十一屆中學英語能力大賽廣東賽區比賽中榮獲一等獎,學校輪滑隊、模聯代表隊、吟誦隊、啦啦操隊多次榮獲省市區一等獎……
創校兩年來,龍高全面深化新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成為「《廣東教育》理事單位」和「廣東省物理學會理事單位」;積極推進學生生涯規劃教育,成為「龍華區生涯規劃教育試點學校」和「廣東教育學會生涯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單位」;紮實開展研學旅行活動,成為「廣東教育學會研學旅行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單位」和「廣東省中小學研學旅行教改實驗聯盟單位」。
學校秉承「懷天下、行仁愛、向未來」的校訓,發揚「榮譽、責任、創新、奮鬥」的學校精神,以創建高質量、有特色、研究型的一流名校為目標,以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未來英才為使命。
龍華新聞記者 張瑜 通訊員 芮明超/文 陳建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