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花木蘭》古老中國故事與全球文化共舞

2020-12-15 新華網客戶端

  迪士尼第一部中國題材動畫片《花木蘭》顛覆了迪士尼公主的風格,故事的主角不再是一個陷入困境的少女。

  ■本報記者 童薇菁

  盛大的首映之後,迪士尼最終還是推遲了真人電影《花木蘭》原定3月27日的北美檔期,影迷在網上留言「期待再見」。這一遲來的相見可以追溯到1998年,迪士尼推出動畫大片《花木蘭》,席捲全球三億美元票房。不僅票房成功,更讓無數孩子傾慕的偶像,多了一個背起弓箭,披上戎裝,替父上戰場的中國女孩。

  20多年後,再度推出真人電影,迪士尼對這個經典IP情有獨鍾,不僅因為它有龐大的粉絲基礎,更因為「花木蘭」延續著勇氣與智慧並重的獨立女性精神,傳遞自我探索的價值。「從動畫片《花木蘭》到真人版,好萊塢不斷開採中國故事。這足以說明我們的歷史與文化是一筆難以估量的遺產,它們能從中國的傳奇故事,成為當代全球文化的一部分。」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羅崗教授說。

  減弱愛情線,新版花木蘭傳遞「忠、勇、真」的美德

  本月初,真人電影《花木蘭》在洛杉磯和倫敦舉行了兩場首映禮後,媒體的首波影評也相繼出爐。評論人凱文·鮑羅伊將其視作「迪士尼第一部戰爭史詩」。

  整部影片投資兩億美元,這也是迪士尼迄今為止投資最高的真人改編電影。面對題材優勢,導演妮基·卡羅減弱了愛情線,增加戰爭和武戲場面,傳遞「忠、勇、真」的美德。劇中大篇幅描繪了軍營中的訓練生活和躍馬廝殺的戰爭場面。劉亦菲飾演的花木蘭有三場非常漂亮的單人打戲,武術設計也展現出具有強大意志與戰鬥能力的女性形象——乾脆利落的彎弓射箭,充滿速度的屋頂奔跑,行雲流水的翻騰跳躍和輕巧靈動的劍花。

  影評人克裡斯頓·奧克納認為,電影不是動畫版的簡單翻拍,大膽捨棄了很多動畫中的元素。例如,將「李翔」這個角色拆分成了甄子丹飾演的「唐將軍」和安柚鑫演的戰友「陳宏輝」,還刪掉了吻戲,這讓2020年的花木蘭更像是一名戰士。相比動畫《花木蘭》在戰場殺敵中添加了些愛情佐料,真人改編顯然更順應當下女性觀眾對「大女主」的精神解讀。木蘭的形象,成為當代獨立女性的一種映射。她們積極進取,自信獨立,她們不需要依賴別人,而是主動掌控自己的生活。

  但影片也存在爭議,例如將木蘭的生活背景設置在福建土樓裡,只注重視覺效果的「中國化」,卻忽略了景觀背後歷史與文化的意義,顯然對文化的嫁接是似是而非的。羅崗認為,好萊塢在不斷開採中國故事的同時,也給中國作品「走出去」帶來了一個重要課題,「面對同題競爭,我們的創作者能不能有信心說得更好,讓文化的傳播與流行更有深度與力度。」

  有更多歷史女性IP可接入時代的語義,展現更璀璨價值

  從1912年京劇大師梅蘭芳演繹的京劇《木蘭從軍》,到2009年馬楚成導演、陳坤主演的電影《花木蘭》。從豫劇、河北梆子到舞劇……木蘭故事由最初的敘事詩,發展到民歌、小說、戲曲、電影、電視劇、歌劇、舞蹈、雜技、遊戲等各種藝術樣式,在反覆解讀中經久不衰。

  《花木蘭》的故事之所以有魅力,在於逃離了傳統英雄美人故事中,女性作為被觀看者、被拯救的花瓶地位。她非凡的勇氣、過人的膽識、臨敵作戰時的威猛,打破了人們對女性柔弱、怯懦這一固有的印象。

  回到藝術母本、那首流傳千古的《木蘭辭》,學者指出,全詩最具有魅力的時刻,不是「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而是木蘭從戰場歸家後的場景。「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長久以男性身份在風霜雨雪中生存戰鬥,並沒有消磨掉她對女子身份的認同。字裡行間輕快的節奏感,洋溢著木蘭的喜悅,這種解放,不再是女性對自我性別的忽略。

  在中國文學藝術的歷史長河裡,流傳了很多像「花木蘭」一樣站在歷史與戰爭場景中的女人,例如,60歲披甲上陣的穆桂英與「楊門女將」、「擂鼓鎮金山」的梁紅玉等等;書寫了很多以男性的形象、規範與方式投身社會生活的女性傳奇,如東晉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唐傳奇中的謝小娥易裝復仇、紅拂女易裝夜奔。雖然這些具有魅力的女性形象只是英雄的背景板,或只有一瞬的高光,卻足以展現女性精神上的覺醒,以及渴望展示自我的野心。有學者指出,這些動人的女性IP需要接納時代的語義,展現更璀璨、更奪目的價值。因而,仍有無數「花木蘭」的故事等待被重新發現、解讀,「女性的生命故事是未完待續的。」

  相關連結

  多種藝術樣式的《花木蘭》各具精彩

  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1998)

  《花木蘭》是迪士尼第一部中國題材的動畫片,1998年6月19日在美國上映。迪士尼運用了許多動畫新技術,並注入了一貫詼諧幽默的風格。影片最終收穫了3億美元的全球票房,並獲得金球獎和奧斯卡提名,但中國市場表現平平,「花木蘭」的形象讓很多中國觀眾覺得難以接受。

  袁詠儀主演電視劇《花木蘭》(1998)

  1998年播出的電視劇《花木蘭》是以歷史傳奇人物花木蘭為原型演繹的一部具有濃烈浪漫主義色彩的愛情輕喜劇,分為上、下兩部。第一部講述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這段時光雖然艱苦,卻是花木蘭表現自我的舞臺。第二部則講述離開戰場過上家庭生活的花木蘭,面對婆媳關係、夫妻關係,則不是她最擅長的部分。戰場上驍勇的女英雄也要過尋常老百姓的日子,萬世傳頌的花木蘭也要面對人間煙火的瑣碎。

  舞劇《花木蘭》(2005)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已為海內外觀眾所熟知。2005年10月,上海歌舞團聯手澳大利亞雪梨舞蹈團共同推出大型原創舞劇《花木蘭》,為詮釋這一經典形象開闢了全新的視野。該劇由世界著名編舞大師格雷厄姆·墨菲擔任編劇,以新穎獨特的編舞手法融匯了中國古典舞的雍容典雅與現代舞的奔放灑脫,顯現了生動的戲劇風格和時尚氣息。

相關焦點

  • 《時代》:中國欲奪回花木蘭文化符號 彰顯軟實力訴求
    中國網12月3日訊 據美國《時代》雜誌12月3日報導,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傳說在中國幾乎老少皆知,木蘭也成為中國巾幗英雄的代表人物之一。現在中國加快行動奪回這個民間故事,不過難題是,自從1998年以後所有對這個傳說具有決定性的描述都是迪斯尼公司完成的。
  • 當外國來講述中國故事:一個花木蘭,中國文化走向國際?
    就算是改編再改編的真人版《花木蘭》,這種直覺依然奏效。因為脫離根本的創新沒有意義,只是借用原型故事的知名度而已,不如重寫一個全新的故事。 動畫花木蘭與真人花木蘭 動畫第一部的《花木蘭》,還是帶了些中國元素在內的,雖然本質上還是有些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在內;自我意識遠高於傳統的孝道
  • 花木蘭電影 花木蘭電影劉亦菲版什麼時候上映
    花木蘭電影據美國知名票務網站Fandango的實地探班採訪,新版真人電影《花木蘭》與經典動畫前作在9⃣️個關鍵元素上發生了變化。盤點如下:1、木蘭的長髮將保留在動畫版《花木蘭》中,有一個標誌性場景—當木蘭以男人的身份替父從軍時,她用劍剪掉了頭髮。
  • 《花木蘭》是中國的《花木蘭》
    迪士尼,去拍攝一段影片時,肯定是要實地去考察這段故事的時代和文化的,這是迪士尼電影一如既往的風格,可以說迪士尼影片實際上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營銷。中國很多影片在國際上不會嶄露頭角,因為中國文化元素博大精深,它的獨特性,並不會引起國際上的認同感,這件事再正常不過了。對這部電影,個人覺得中國大眾應該去看一下,相信會有很強烈的文化認同感,借知名的品牌營銷大師華杉的理論,一個品牌的超級符號,來源於文化母體。
  • 《花木蘭》:似是而非的文化挪用與刻板偏見
    有人說,《花木蘭》這部電影是中國定製片。看完電影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部《花木蘭》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就像有的網友說,看完花木蘭,迪士尼你欠我一張電影票。為什麼這樣說,因為《花木蘭》這部影片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花木蘭」這個大IP進行了從外部形式到文化內涵的大篡改。
  • 《花木蘭》:中國傳奇的世界表達
    1998年,迪士尼出品的動畫電影《花木蘭》,讓這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被全球觀眾熟知,並榮獲奧斯卡最佳配樂提名等諸多榮譽,成為迪士尼代表作之一。2020年,迪士尼推出真人電影《花木蘭》,用全新技術繼續演繹不朽傳奇。
  • 中國人能不能講好花木蘭故事?
    外國網友對片中沒有了搞笑擔當木須龍頗感遺憾,而中國網友則對片中連劉亦菲都不能拯救的鵝黃妝,花木蘭生活的環境居然是位於福建的土樓等元素吐槽不止。一分半鐘就能有這麼多的文化元素水土不服,不知道全片出來是不是槽點更多?
  • 《花木蘭》路演開啟,劉亦菲曬與花木蘭手辦自拍以作紀念
    花木蘭路演開幕,劉亦菲和花木蘭自拍留念今天上午,劉亦菲將迪士尼電影《花木蘭》的中國主題曲《我自己》和配文轉發給每一個有希望、有決心、有勇氣的人!節日快樂!今天中午,劉亦菲再次更新消息,並與花木蘭合影留念:第一天。
  • 劉亦菲《花木蘭》造型驚人,美國是如何理解中國文化的?
    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從一開始就熱度不減,不僅是拍攝、製作,甚至是從一開始的選角開始就引發了全球熱議。因為這是一個中國傳統故事,所以裡面大部分人都是中國人,主演劉亦菲從一開始被選定為主角的時候,大家都眾望所歸,因為劉亦菲之前飾演過小龍女和王語嫣,屬於非常好看的那種類型。所以,花木蘭這個角色,或許除了她沒有誰是最合適了。《花木蘭》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就是木蘭替父從軍。
  • 代父從軍女兒郎 穿越時代的木蘭故事
    7月8日,迪士尼發布了真人版電影《花木蘭》首支官方預告片。影片改編自迪士尼1998年上映的同名經典動畫,時隔20餘年,電影將於2020年與全球觀眾見面。此事再一次喚起人們對中國古代巾幗英雄木蘭的故事記憶與傳承思考。
  • 遼芭新版《花木蘭》將全國巡演
    之前《花木蘭》國際巡演足跡已遍布亞洲、歐洲、美洲、非洲。以經典的故事、唯美的演繹,被海外觀眾譽為&34;。原創芭蕾舞劇《花木蘭》是遼芭營造西方經典藝術形式——芭蕾舞和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之一花木蘭傳說的一次文化碰撞,把中國風格、中國精神帶入到了芭蕾當中。
  • 劉亦菲版《花木蘭》受疫情影響全球撤檔,但你知道這些花木蘭嗎?
    受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距離原定上映日期還有兩周,電影《花木蘭》宣布全球撤檔。新的上映日期暫未公布。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一首《木蘭辭》仿佛把人帶回千年前。但是柒畵很是懷疑美國人不懂中國人的歷史文化,會不會拍出個美版所謂「自由主義」英雄出來。當然迪士尼之前動畫版的花木蘭還是挺受歡迎的。果然,美國版的木蘭卻不一樣,且不說動畫版花木蘭如何,在2020年3月即將率先在北美上映的電影版兩段預告片片尾都反覆提到了一句話——「為榮譽而戰」。
  • 11月21日|遼寧芭蕾舞團原創中國芭蕾舞劇《花木蘭》餘票不多,欲購...
    《花木蘭》最準確的評價!《花木蘭》這是一個古老而永遠鮮活的中國故事。花木蘭,一位中華民族的傳奇女英雄,她的名字最早出現在一篇距今一千多年前中國北朝時代的民歌《木蘭辭》中。她代父從軍,殺敵衛國,居功至偉,卻婉拒官職,回歸故裡,重度那中國普通百姓心中最嚮往的田園生活。花木蘭是中華傳統倫理「孝悌忠信」的楷模,兼具英勇戰士與溫柔女兒的雙重美感。古老而永遠鮮活的中國故事此次芭蕾舞劇《花木蘭》的創作,以古老的《木蘭辭》為文學基礎,追尋其原著的經典意義。
  • Christina Aguilera 推出新版《花木蘭》主題曲
    近日,動畫片版本《花木蘭》主題曲的歌手Christina Aguilera 推出新版的《Reflection》,這首歌將用於2020年推出的《花木蘭》 真人電影。原版的《Reflection》是一個少女告別童年成為女人的心路旅程,而新版的《Reflection》則是成熟女人內心對人生的思考,真正展現一個成熟女人的心中所想,對於女性都是別具意義的,Christina Aguilera的唱功也隨著年齡的增加變得更加爐火純青,年輕時沒有能做出的吶喊如今也演繹得更好,用了自己的成長的經驗讓這首歌曲更加分更完善,兩個版本《Reflection》一起聽能夠聽出一個女性成長的全過程
  • 迪士尼劉亦菲版《花木蘭》定檔,美國的文化輸出還是中國傳統文化
    萬眾矚目之下,迪士尼真人版劇情電影——《花木蘭》將於7月24日在北美上映,該電影匯集了劉亦菲、甄子丹、鞏俐、李連杰等多位華人明星,導演是美國導演妮基·卡羅。花木蘭的故事,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在1998年和2005年,迪士尼就曾上映了動畫版的《花木蘭》和《花木蘭2》,那時花木蘭的形象就已經深入各國人民心中,本次即將上映的真人版《花木蘭》則是根據1998年的版本改編。《花木蘭》是迪士尼公主系列的第八位公主,也是唯一一位中國公主。迪士尼公主系列電影的發展,似乎是一部女性成長史。
  • 芭蕾舞劇《花木蘭》主演在福州講述幕後故事
    《花木蘭》主演在分享會上指導小朋友芭蕾舞動作。  福州晚報記者 翁宇民/文 陳暖/攝  10月27日,中國原創芭蕾舞劇《花木蘭》將在海峽文化藝術中心登臺。在巡演中贏得好口碑的足尖上的「花木蘭」魅力在哪?它與迪士尼真人電影版和國產動畫版的「花木蘭」有何區別?25日,舞劇的3位主演現身文儒坊,與福州觀眾面對面交流,講述舞劇背後的故事。  用芭蕾的語言  重讀《木蘭辭》  芭蕾舞劇《花木蘭》由遼寧芭蕾舞團原創。
  • 臺媒:《花木蘭》搭橋東西方異文化
    《花木蘭》海報 圖源:網絡迪士尼動畫真人版電影《花木蘭》同時在兩岸上映。這部由民間故事改編的電影可謂命途多舛,先受新冠疫情影響而延宕上映,在部分地區改以串流媒體小屏幕播出,好不容易疫情稍緩在電影院上映,卻遇上政治風波。在中美角力大背景下,《花木蘭》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美國一些媒體認為此片是迪士尼、好萊塢向大陸討好之作,認為這個故事是現代中國民族主義的神話,更有評論認為《花木蘭》是好萊塢成為大陸宣傳工廠的最新證明。
  • 花木蘭的故事:觀《花木蘭》有感
    觀《花木蘭》有感花木蘭,一個中國的傳統故事,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女孩。在中國,花木蘭是孝道、愛國、有責任感、有勇有謀的象徵。欣賞完《花木蘭》這部動畫片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花木蘭不怕困難,艱苦練習,終於爬上杆頂拿到了那支箭的場景。一個柔弱女子有著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一遍又一遍的反覆練習,終於到達了成功的頂端。我敬佩花木蘭的勇氣和那種不屈的精神,誰說女子就不能闖出一片藍天?誰說女子就不能拯救天下百姓?誰說女子不如男?
  • 《花木蘭》導演:「劉亦菲是名戰士」
    英國老牌電影雜誌《帝國》做了一期以導演妮基·卡羅和製片人傑森·裡德等《花木蘭》主創採訪為主的專題報導,再加上妮基·卡羅接受不少視頻媒體採訪的內容,能給不少關心這部根據中國故事題材改編的大片更多的了解。譬如這部真人版《花木蘭》和1998年迪士尼那版動畫片《花木蘭》之間有多大關係?怎樣保證片中的中國元素不會「跑偏」(太多)?劉亦菲是怎麼得到花木蘭這個角色的?
  • 巾幗英雄花木蘭:一個從樂府詩走進迪士尼電影的中國符號
    最近真人版《花木蘭》預告一經推出,立刻霸屏微博熱搜榜,並引發全球網友熱議。作為第一位迪士尼亞裔公主的扮演者,劉亦菲一身紅裝、長發飄飄,再加上她行雲流水的打戲,神還原了木蘭的英姿颯爽。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