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中國傳奇的世界表達

2020-12-15 騰訊網

1998年,迪士尼出品的動畫電影《花木蘭》,讓這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被全球觀眾熟知,並榮獲奧斯卡最佳配樂提名等諸多榮譽,成為迪士尼代表作之一。2020年,迪士尼推出真人電影《花木蘭》,用全新技術繼續演繹不朽傳奇。

在同名電影火熱上映之時,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的繪本《花木蘭》也進入讀者的視線。繪本《花木蘭》改編自家喻戶曉的北朝民歌《木蘭詩》,繪者為法國知名繪本作家克萊曼斯·波萊,這一次,她以版畫的形式重新演繹這個傳奇故事。法文版出版人葉俊良以充滿韻律的現代中文,在時空中為讀者搭起一座橋梁,橋的另一端不僅是朗朗上口、對仗工整的詩句,更是花木蘭這個人物的生命故事。

克萊曼斯·波萊,法國新秀畫家,1985年出生於巴黎,先後在巴黎、義大利、斯特拉斯堡等多所藝術設計學院求學。她的處女作《散亂的頭髮》曾獲得法國蒙特伊童書沙龍的首部繪本獎,代表作有《花木蘭》《孔子》等,其中《花木蘭》獲得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克萊曼斯曾表示,她創作的意圖是一貫的:「我提供給讀者的圖畫必須能夠激發他們的想像力。」

在《花木蘭》這部繪本的創作過程中,克萊曼斯反覆閱讀文本,揣摩人物個性與心理,精心描繪千年之前的巾幗英雄;她另覓新意,採用亞麻油氈版畫的創作形式,一刀一刀刻畫花木蘭細膩豐富的內心世界,歷時兩年進行打磨,刻板拓印,並克服了尺寸大、失敗率高的困難;精選紅、橙、藍、綠四種專色,讓熟悉而又遙遠的故事煥發出新的光彩;將花木蘭絢爛的人生拓印到紙上,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通過精彩的版畫演繹,打造出古典風韻與時尚美感,使東西方文化在繪本中相遇,迸發出令人驚豔的藝術火花,塑造出超越時代與地域的女性典範。

評論家認為,克萊曼斯的插畫藝術因《花木蘭》這個千古傳誦的故事而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她讓這個傳奇故事獲得了新的生命與新的高度。克萊曼斯表示,這樣的創作,其準備工作有如打開一扇進入華人文化世界的門。對法文讀者而言,同樣是被引入東方文化的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都有其精髓之處,我們對彼此的文化越了解,就越能理解對方的文化與魅力。

從克萊曼斯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東方經典文學與西方當代美學相互融合、相互理解、相互影響。我們會始終銘記那個心繫家國的民女花木蘭,也會記得這個獨特的、從一架織布機上看到萬裡河山的花木蘭。有的故事會被千百遍地講述,每次講述都有自己的風採,都會在我們心中升起不同時代的英雄面貌。(黃成)

相關焦點

  • 《絲路傳奇·花木蘭》 亢竹青開啟音樂劇新紀元
    音樂劇《絲路傳奇·花木蘭》曝光幕後特輯,作曲家亢竹青走心談音樂劇情懷日前,大型原創音樂劇《絲路傳奇·花木蘭》曝光了一支幕後特輯,長達3分鐘的特輯360中國的音樂劇其實有很多我們的同行在努力嘗試,這一點非常可貴,也是令人振奮的消息,所以我對中國原創音樂劇非常看好,也希望更多同行能投身這項事業,全力展現中國音樂劇的特色和文化,讓我們能站在世界的舞臺上。」
  • 「花木蘭」傳奇故事改編及傳播路徑反思
    □王煜作為一個家喻戶曉的中國故事,忠孝兩全民族文化載體,「花木蘭」的形象深入人心,以「花木蘭」為主要創作內容的文字、影視作品眾多。在某種意義上,「花木蘭」已成為一個帶有中國印記的鮮明文化符號。而注目2020年迪士尼公司耗資2億元拍攝的真人版《花木蘭》,用英文配音及對花木蘭傳統形象不無女性主義色彩的改編,使其已然成為美國文化元素的呈現形式。對其跨文化視閾下的故事改編及傳播路徑進行反思與探索,對有效保護、傳承中華傳統文化頗有必要。
  • 花木蘭姓什麼?巾幗英雄花木蘭的傳奇故事!(一))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裡足,送兒還故鄉。 「木蘭」出自北朝民歌《木蘭詩》中,在這首長達300字的敘事文中,我們不難看出: 替父從軍 徵戰沙場 凱旋而歸 的傳奇故事
  • 音樂劇《絲路傳奇·花木蘭》緊張聯排 作曲家亢竹青引期待
    花木蘭作為中國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曾被無數次搬上熒幕。近期,由作曲家亢竹青擔任作曲/編曲、演員劉令飛首次擔任導演的大型原創音樂劇《絲路傳奇·花木蘭》歷經兩年精心打磨,將於7月10日至11日登陸陝西大劇院。跨越千年重返歷史長河,再現花木蘭流傳千古的英雄傳奇史詩。
  • 花木蘭的故事:觀《花木蘭》有感
    觀《花木蘭》有感花木蘭,一個中國的傳統故事,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女孩。在中國,花木蘭是孝道、愛國、有責任感、有勇有謀的象徵。欣賞完《花木蘭》這部動畫片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花木蘭不怕困難,艱苦練習,終於爬上杆頂拿到了那支箭的場景。一個柔弱女子有著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一遍又一遍的反覆練習,終於到達了成功的頂端。我敬佩花木蘭的勇氣和那種不屈的精神,誰說女子就不能闖出一片藍天?誰說女子就不能拯救天下百姓?誰說女子不如男?
  • 《花木蘭》符合世界價值觀的花木蘭,用最正確的方式實現自我價值
    導語我想《花木蘭》這個故事,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且不說小時候「熟讀並背誦」的《木蘭辭》讓我們記憶深刻,就單這個故事家長們也經常會拉出來當做教育講給孩子們聽。這個故事可以說非常具有中國特色,木蘭的形象更是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
  • 新版《花木蘭》古老中國故事與全球文化共舞
    20多年後,再度推出真人電影,迪士尼對這個經典IP情有獨鍾,不僅因為它有龐大的粉絲基礎,更因為「花木蘭」延續著勇氣與智慧並重的獨立女性精神,傳遞自我探索的價值。「從動畫片《花木蘭》到真人版,好萊塢不斷開採中國故事。這足以說明我們的歷史與文化是一筆難以估量的遺產,它們能從中國的傳奇故事,成為當代全球文化的一部分。」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羅崗教授說。
  • 兩代天后剛柔相織 暗戰《花木蘭》原聲
    伴隨電影《花木蘭》的熱映,出品方也蓄勢推出《花木蘭》電影原聲大碟。當中主題曲和插曲分別由兩岸一姐孫燕姿和張靚穎共同演繹,一首柔情溫婉,一首磅礴沙場,兩首不同曲風的歌曲,卻分別代表了花木蘭這位傳奇女性的兩面性。  歌壇天后孫燕姿,闊別歌壇兩年後首支單曲《木蘭情》便是為電影《花木蘭》獻唱。
  • TA,也許就是花木蘭這位傳奇女子的「原型」
    近日,迪士尼的真人電影《花木蘭》全球首映,作為迪士尼唯一的一位中國公主,它的上映在國內可謂萬眾矚目。《花木蘭》首映禮現場 圖自騰訊網只可惜受疫情影響,讓我們沒法去電影院一睹木蘭的颯爽英姿。可是在這個暖風和煦的春日,你可以戴上口罩,走上街頭,去尋一尋花木蘭的「原型」——玉蘭。
  • 《花木蘭》是中國的《花木蘭》
    中國很多影片在國際上不會嶄露頭角,因為中國文化元素博大精深,它的獨特性,並不會引起國際上的認同感,這件事再正常不過了。對這部電影,個人覺得中國大眾應該去看一下,相信會有很強烈的文化認同感,借知名的品牌營銷大師華杉的理論,一個品牌的超級符號,來源於文化母體。
  • 【影評】當花木蘭有了魔幻色彩
    【影評】當花木蘭有了魔幻色彩  鞏華 魚欣玥  史載於中國北朝民歌《木蘭辭》中的花木蘭,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位巾幗英雄,以其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戲劇性故事流傳至今。影片中的花木蘭,忠誠、大義、真摯、坦蕩,在這一場艱難的旅程中,不僅實現了個人的蛻變與價值,成長為一名受人尊敬的戰士,也贏得了朝廷、社會和驕傲的父親的尊重。  值得一提的是,花木蘭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英雄人物,她的故事是原汁原味、獨具民族特色的中國故事,迪士尼年度真人化大作以此作為主人公和素材,無疑更貼近中國觀眾的文化背景,也更容易激發觀眾的文化自信,許多觀眾更是對此片充滿好奇與期待。
  • 《木蘭詩》與電影《花木蘭》
    戰友們驚訝與木蘭並肩戰鬥十二年,竟然不知她是女孩。木蘭的回答是:「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分析《木蘭詩》的背景,木蘭參加的應是北魏與遊牧部落柔然的戰爭。北魏是鮮卑人在西晉滅亡,晉朝皇室南渡建立東晉,五胡十六國時建立的國家,後來北魏統一了北方。北魏又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並被北齊和北周取代,這些朝代合稱為「北朝」。
  • 商丘的木蘭,世界的木蘭——劉亦菲主演好萊塢電影《花木蘭》上映
    然而,可惜的是,偏偏是中國的花木蘭,卻讓外國人來講述,並傳遍了全世界。木蘭文化「成為商丘市和虞城縣重點打造的文化軟實力,據說虞城利用「中國木蘭之鄉」這個品牌成功招商引資100多億元。然而比較可惜的是,花木蘭的形象走上國際,卻是由外國人講述的故事。從1998年迪士尼出品的《花木蘭》動畫電影到今年劉亦菲主演的好萊塢真人版電影,二十多年的時間,中國的文藝創作者依然沒有創造出關於花木蘭的經典作品。這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 巾幗英雄花木蘭:一個從樂府詩走進迪士尼電影的中國符號
    這部長篇敘事詩歌頌了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明代萬曆年間,徐渭的雜劇作品集《四聲猿》中,《雌木蘭替父從軍》正式賦予了木蘭「花」姓,並增添了戰爭結束後,木蘭嫁給王郎的情節。木蘭故事由最初的幾百字,演變到上百萬字;由最初的敘事詩,發展到各種敘事藝術形式(民歌、小說、戲劇、電影、電視劇、歌劇、舞蹈、遊戲);由最初中國的一個傳奇故事,成長為全球文化的一部分,成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個窗口。
  • 《花木蘭》一部表達中國女性堅韌不拔的代表,卻被丟失國外
    從剛開始《花木蘭》拍攝的時候就立馬吸引了非常多的關注和觀眾都很期待。畢竟裡面還有其他的中國巨星甄子丹、鞏俐、李連杰加盟可以說是期待指數特別高。花木蘭的故事就不用多講吧我相信小夥伴都知道的我們中學課本就有《木蘭詩》幾乎是人人熟知的一個在中國古代替父從軍的故事。
  • 鞏俐、李連杰、甄子丹劉亦菲演美國片丨網友:《花木蘭》應中國造
    其中《花木蘭》推遲至7月24日北美上映。最近,娛樂圈的限籍令被廣大網友關注,這部影片的即將上映被網友發現端倪,再次引發熱議!美國迪士尼《花木蘭》一拍再拍,從動畫片拍到真人劇,可見中華民族傳奇式人物花木蘭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歡。花木蘭的原型來自一首中國的民歌。
  • 中國芭蕾舞劇《花木蘭》登陸紐約林肯中心
    新華社紐約8月23日電(記者長遠 韓芳)由中國遼寧芭蕾舞團創作和演出的舞劇《花木蘭》首次走出國門,23日晚登陸紐約林肯藝術中心大衛·寇克劇院,中國傳統英雄故事與西方經典藝術形式的完美融合徵服了現場近2000名觀眾。
  • 致敬,戰疫中的「花木蘭」
    翻開歷史長河,自從有舞臺和戲劇起,替父從軍,奔赴沙場的花木蘭的形象就不曾黯淡過,她似一陣清風,吹過了千年的歲月,留下一段美麗的傳奇。唐代傑出詩人杜牧在會昌年間任黃州刺史時曾為「木蘭廟」題詩,表達對這位巾幗英雄的無限讚嘆敬仰之情。詩文如下。
  •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女主敲定劉亦菲
    迪士尼自宣布經典動畫《花木蘭》將改編成真人電影後,女主角人選始終是網友關注的焦點。今日,全球娛樂業權威媒體《好萊塢報導》發布新聞,宣布迪士尼已結束全球海選,中國女演員劉亦菲確定飾演傳奇巾幗英雄花木蘭。
  • 國漫版《花木蘭》創作人:我比迪士尼會講故事
    在《八佰》成功打頭陣的背景下,很多重量級大片《奪冠》《姜子牙》湧進國慶檔,這是否意味著中國電影已經復甦?在即將到來的國慶檔中,倍受矚目的國漫《木蘭·橫空出世》也將上映。看似撞檔迪士尼真人動畫電影《花木蘭》的它是否會像片名一般橫空出世,成為下一部爆款的「票房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