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由來是什麼?

2020-12-03 炎炎談歷史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由來是什麼?

文/炎炎談歷史

清明節,又稱踏春節,三月節,祭祖節,節氣在仲春和暮春之交。清明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作為傳統的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優良傳統。關於清明節的由來,你知道多少?

相傳春秋時期,晉獻公寵愛的驪姬想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於是設計謀害太子申生。太子申生被逼無奈,最後自殺。申生死後,他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戰亂,只好流亡國外。

重耳就是後來的晉文公,謙虛好學,善於結交有才能的人,身邊不乏有才能出眾的朋友。

重耳流亡的日子,遭受很多的屈辱,在前途一片渺茫的時候,跟隨他的臣子都陸陸續續棄他而去,身邊僅剩下幾個忠心耿耿的人。

重耳在這期間跋山涉水,歷盡艱辛。一次,重耳在途中又累又餓,差點暈倒,他的臣子介子推便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為重耳煮湯,重耳得知後感動得留下淚水。

前636年春,重耳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到晉國殺晉懷公而立。至此,流亡19年的,重耳才繼任國君,即晉文公。

晉文公當上國君後,自然要封賞跟隨他流亡的臣子。但是晉文公卻忘了流亡途中為他割肉充飢的介子推。介子推呢?他淡泊名利之人,所以他到綿山隱居了。

晉文公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追悔莫及,他於是派人四處尋找介子推。得知介子推隱居綿山後,晉文公命人搜山,但是並沒有找到介子推。晉文公情急之下火燒綿山,想逼介子推現身,沒想到這樣反而害死了介子推。

等晉文公發現介子推的時候,他背著母親死在一棵老枯柳樹下。介子推留下遺言「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悲痛萬分的晉文公,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親率群臣登山去祭奠介子推,發現去年燒死的那棵老柳樹居然死而復生。晉文公當下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將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並且當場折下幾支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之情。

從此以後,清明插柳戴柳成為紀念介子推的一種象徵。雖然經過兩千多年的演變,清明節在各地也發展出不同的習俗,比如拔河、蕩鞦韆、鬥雞等等,但是掃墓祭祖仍是千年不變的主題。

相關焦點

  •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馬上就要清明節了,對於小編來說是三天美好的假期,相信各位讀者也會在清明節和家人一起踏青享受生活,但是大家對於清明節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吧。清明節是我國非常古老的一個節日,它其實融合了多個不同的節日並不斷變化才形成了今天的樣子,清明節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的改火節,北方冬天寒冷人們需要生火取暖。
  • 今日話傳統 介子推與清明節由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話傳統 介子推與清明節由來 介子推與清明節由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清明》,餘韻悠遠,流傳至今。清明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這段時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春回大地、天清地明   原標題:今日話傳統 介子推與清明節由來       介子推與清明節由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端午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端午節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端午節俗以祈福納祥、壓邪攘災等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
  • 清明節的由來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清明節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節的起源  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漢族的節日,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
  •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
    1、介紹清明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早上起床,寶哥說:"媽媽,今天是清明節"。我想了想,這不是個問句,寶哥可能有什麼疑問。去年清明節,寶哥跟爸爸一起回老家祭祖了,應該知道清明節是幹什麼的。於是,我說:"對,今天是清明節。"直接寶哥說:"但是,清明節4月5日,4月5日是陽曆"。我一聽,糟了,應該是問節氣的事兒了。
  • 清明節傳統的由來 清明節的來歷介紹
    清明節傳統的由來 清明節的來歷介紹時間:2017-04-01 23:15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傳統的由來 清明節的來歷介紹 清明節的由來帶給大家,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帶著習俗和某種紀念意義,關於清明節的具體來歷不清楚的小夥伴看看本文吧。
  • 清明節的由來是什麼?都有哪些關於清明節的詩詞諺語?
    清明節的由來是什麼?都有哪些關於清明節的詩詞諺語?時間:2020-04-03 23:2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的由來是什麼?都有哪些關於清明節的詩詞諺語?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我們國家重要的傳統節日,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 2021年清明節和復活節是同一天 兩者有什麼不同節日由來介紹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清明節最新資訊 > 正文 2021年清明節和復活節是同一天 兩者有什麼不同節日由來介紹
  • 清明節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來看看清明節習俗有哪些?
    清明節在公曆04-06日,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10天至後10天,有些地方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蘊含著精神信仰和節俗禮儀等內容。
  • 端午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原來是南方吳越先民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 。又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也將端午節視為紀念屈原的節日。端午節風俗內容豐富,其中扒龍舟與吃粽子是端午節的兩大風俗,在中國自古流傳至今。
  • 中國傳統節日之清明節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經2500多年了。在中華傳統節日裡,清明節是唯一兼有節日和節氣雙重身份的節日,由祭祀掃墓和踏青春遊兩大民間習俗組成。    民俗專家:清明節承載「感恩」文化已有2500多年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與寓意
    在這個收穫季節,有一個特別的節日,中秋節。根據中國農曆,八月是在秋天的中間,是秋天的第二個月,所以它被稱為「中秋」,八月十五是在「中秋」,所以它被稱為「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其他的名稱:因為中秋節是在八月十五日,所以它被稱為八月節,八月半,團圓節;因為中秋節的主要活動是圍繞著「月亮」,所以它也被俗稱為「月亮節」和「月夕」;中秋節又叫中秋節。
  •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端午節到底有什麼不一般
    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那麼作為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端午節,到底有哪些非凡之處呢,下面呢,就讓我們具體的了解一下。二、名字最多端午節是所有節日中名稱叫法最多的,據不完全統計,足有二十多種叫法。除了端午節以外,還有端五節、重午節、當五汛、五月節、端陽節、龍舟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天中節、正陽節、躲午節,解粽節、端禮節、詩人節、屈原日、菖蒲節、天醫節、浴蘭節、草藥節、女兒節、地臘節等等,叫法不可謂不多。
  • 清明節的來歷由來 關於清明節的傳說故事及節日起源
    清明節的來歷由來  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漢族的節日,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汙濁,迎來春天的氣息,實現由陰到陽的轉化。
  • 清明節的由來簡寫 清明節的來歷簡單介紹
    清明節的由來: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
  • 中國民間故事00018: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的傳說由來
    在傳統習俗中,每到三、四月,最重視的就是清明節。清明節為農曆三月上旬, 陽曆四月五日之後, 是一個屬於追遠懷思的華人傳統節日。從中國曆法上來看,清明本來指的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氣候轉變的一個標誌。二十四節氣是農曆中季節更替、氣候變化的計算法。 二十四節氣分別指的是: 春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夏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 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清明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一般在公曆4月5日前後,春分後第15日。是中國傳統節日,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2006年5月20日,中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 今天是清明節,但昨天同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你知道嗎?
    冬去春來,春風起,又是一年春滿園,在這春風中我們迎來了,春風四月天,清明小長假即將到來,今天就是清明假期了,可是你是否又知道昨天同樣也是一個中華的傳統節日呢?「清明節」與「清明」的區別「清明節」是以「清明」來命名的傳統節日,「清明」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是正兒八經的法定節假日,「清明」則是特指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天。「清明節」起源自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 中國傳統習俗節日-清明節-金易學
    清明,又被稱為民族掃墓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那時候,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排名第五個的節氣,後因為是寒食節的最後一日,增添祭祖和掃墓習俗,被定為清明節,成了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