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一個莊子式的「道」人,煙火氣紅塵味才是他最可愛之處

2020-11-03 文化獨佳談

汪曾祺是一個有道家風範人,他曾寫過一個「活莊子」。其實,汪曾祺恰恰更是一個活莊子,他一生所求,不過是逍遙遊。

逍遙隨性,遊戲人間。這就是汪曾祺。

汪曾祺活法極為入世,但他的精神狀態,或者說,表現在別人眼中的精神狀態,卻非常出世,也可以叫作脫俗。

他首先是一個俗人,然後是一個大俗到脫俗的人。

吃喝玩樂,他無一不愛。你說這俗不俗?

擱在任何其他一個普通人身上,肯定會說俗。

但是汪曾祺卻能脫俗。

這就得益於他的精神狀態。

他天性就有「逍遙遊」的基因,或者說,其實我們每個人青少年時期都有「逍遙遊」的基因,但是,隨著成長,我們都慢慢自我閹割或被閹割掉了。

汪曾祺沒有。

因為他有一個好父親。

如果你看過《多年父子成兄弟》和《我的父親》這兩篇文章,我想你很難不羨慕,在民國時期,他居然有那麼開明的一個父親。即便是現代,很多受過現代教育的家庭,也很少能做到汪曾祺的父親那樣,跟兒子稱兄道弟,一起抽菸,幫忙早戀。

在眾多家庭還在封建家庭倫理禁錮的背景下,汪曾祺的父親不僅給了他相對溫飽的生活狀態,更給了他絕對的精神自由。這是他一輩子最大的財富。

汪曾祺的少年時代,沒有喪失自己的天性,完美保存了自己的「道」。

然後是汪曾祺的青年時代。

我們再次發現,汪曾祺真是一個受上天眷顧的人。他不僅遇見了那個年代最好的幾個文學界的老師之N,更都得到了他們的喜愛,尤其是沈從文,更是把汪曾祺當成關門弟子。

汪曾祺的文風,受到了沈從文很深的影響。比如,汪曾祺在《我的老師沈從文》這篇文章中寫沈從文——他熱愛的不是物,而是人,他對一件工藝品的孩子氣的天真激情,使人感動。

其實,我們現在看汪曾祺,不也是這樣嗎?

汪曾祺的散文裡,對那些草木、動物發自內心的熱愛,純澈如孩子般的天真,恰恰是於沈從文的一脈相承。

這種天真與熱愛,都會讓人感動。

人到青年,依然能保持孩子般的天真,依然有「逍遙遊」的心態,不得不說,汪曾祺太幸運了。

其次,汪曾祺是個大俗而大雅的雅痞。

汪曾祺的雅,很多人都寫過,很多人都說過,尤其是非常喜歡用「最後一個士大夫」來定義他。

士大夫嘛,風花雪月,詩酒風流。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其實不是,在我看來,汪曾祺從來都不像士大夫。

古代大多數所謂的士大夫形象,都是端莊的——又端又裝——反正不像正常人,反正離人民群眾十萬八千裡遠。

而汪曾祺,特別真,特別直,特別俗,所以,他特別接地氣,特別受人民群眾歡迎。

汪曾祺是個雅痞。

雅,是腹有詩書氣自華養成的。

痞,是本性,天生的。

他不樂意當什麼文學大師。 他喜歡自己琢磨吃的,經常罵街,小時候跟自己爹沒大沒小,當爹當爺了又允許兒孫跟自己沒大沒小。

雅痞是最自在的狀態。 有雅無痞,讓人敬而遠之,甚至略顯矯情。

有痞無雅,那是輕浮放浪,不過混混流氓。

把大師都包裝成或想像成無欲無求不悲不喜的世外高人形象挺沒勁的。

汪曾祺的煙火氣紅塵味才是他最可愛之處。

雅,很多人能做到形似,畢竟現在有那麼多諸如《做個優雅的女子》之類的「暢銷書」手把手教你怎麼優雅。

但汪曾祺的雅,是具有極高的文學天分,再加上同樣具有極高的文學造詣的名師手把手指導之後,又通過幾十年的自我醞釀而成的,一種渾然天成、大繁至簡、極境至臻的雅。

這是一種內化的雅,大成的雅。一般人很難達到的雅。

這種雅,他沒有一點刻意,所以,讓人看著舒服,看著就心生親近和崇敬。

一般來說,大雅會讓人望而卻步,但汪曾祺的雅,讓人想接近,讓人想學習。

然後是痞。

這個痞,就是前面所說的天性。

​如果沒有好的家教,沒有後來的好老師,汪曾祺也許會成長為一些所謂的「頑主」,整天打架罵街,偷雞摸狗,遊手好閒,無所事事。

這種「天然」,這種「逍遙」,恐怕是很多人自己想要,卻不敢讓自己的孩子去做的吧。

汪曾祺幸運地保留了性格中「逍遙」的部分,又通過與文學、藝術的結合,讓自己達到了隨性而不任性,任性而不使性的境界。

天性讓他脫韁,而文學讓他優雅地馳騁。

所以,我對汪曾祺的總結就是:

他是一個有莊子風範的人,一個有道家風骨的人,一個大俗至大雅的人,也是一個雅痞而可愛的人。

相關焦點

  • 汪曾祺:一個莊子式的「道」人,煙火氣紅塵味才是他最可愛之處
    汪曾祺是一個有道家風範人,他曾寫過一個「活莊子」。其實,汪曾祺恰恰更是一個活莊子,他一生所求,不過是逍遙遊。逍遙隨性,遊戲人間。這就是汪曾祺。汪曾祺活法極為入世,但他的精神狀態,或者說,表現在別人眼中的精神狀態,卻非常出世,也可以叫作脫俗。
  • 汪曾祺: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提起汪曾祺,大家都道他「會生活,懂生活」。鸚鵡史航曾說:「這世間可愛的老頭兒很多,但可愛成汪曾祺這樣的,卻不常見。」在我看來,汪老的可愛,最直觀的是他能把艱難、平淡的生活過得好玩、有趣。待人之道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喝:酒映人心,茶慰歲月除了吃,汪曾祺最愛的就是喝,喝酒也喝茶。
  • 最是人間煙火氣——讀汪曾祺
    如何能像汪曾祺一樣體會到世間真情呢?耐俗而已。而在俗世中的 我們也多半只是俗人一個,可要想不過得有點興致,則要去追求人們所不屑於追求的——幸福感。培養對萬事萬物尊重和慈悲的眼光,從「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之境界躍進為「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之境界。培養一種對於人間慈悲而真誠的關切, 洞察小人物的真情也是給予自己一個洞然明白的觀照,才能把舊的變成新的,從「俗」的體味出一 種「不俗」。
  • 可愛老頭汪曾祺: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
    但是在我看來,鸚鵡史航的評價更加貼切:「這世間可愛的老頭兒很多,但可愛成汪曾祺這樣的,卻不常見。」一、梔子花就要香的痛痛快快前段時間朋友圈裡又颳起了一陣回憶汪老的風,在他一百年誕辰的時候,他在《人間草木》裡對梔子花的描寫又被拿出來討論一番:梔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處微綠,極香。只是香氣簡直有點叫人受不了,家鄉人說:「碰鼻子香。」於是為文雅人不取,以為品格不高。
  • 汪曾祺《人間草木》:一本讀了讓人安靜和溫暖的書
    汪曾祺就是這樣有著發現美的眼光的人,他目之所至,都是閒情逸緻,都是詩情畫意,絲毫沒有生活的沉重感,這就是他獨特之魅力。汪曾祺的文字,淡雅和溫暖氤氳其間,柴米油鹽皆入味,一草一木皆生命,一枝一葉總關情,一食一果皆有味,一人一景總在心。
  • 汪曾祺: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汪曾祺曾說:我覺得一個現代的,充滿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須做到「沒大沒小」。父母叫人敬畏,兒女「筆條管直」最沒有意思。這種無差別的親密感情,消除了兩代人彼此間的隔閡和代溝。那一年,他20歲。大學期間,熱愛文學的他,與同學創辦校刊《文聚》雜誌,並開始不斷在雜誌上發表詩歌和小說。朱自清、聞一多、沈從文等當時社會上的一大批文學名流,都曾當過他的老師。汪曾祺大學畢業後,留在"建設中學"任教。成為那個年代,讓人無比羨慕的首批高知識分子。
  • 汪曾祺:歲月濃淡總相宜,人生有味是清歡
    今年是汪曾祺老先生誕辰100周年,我想和大家聊一聊這個人間有味是清歡的可愛老頭。他寫的人間草木、四方食事、天涯遊子、故人往事,可以說是字如其人,沒有華麗辭藻,像一碗煮到剛剛好的白粥,小火慢燉,大味至淡。他書中的慢,不是拖沓,而是悠然從容。書中的淡,不是寡淡,而是淡而有味。
  • 汪曾祺:歲月濃淡總相宜,人生有味是清歡
    今年是汪曾祺老先生誕辰100周年,我想和大家聊一聊這個人間有味是清歡的可愛老頭。01汪曾祺是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他的文風自成一體,悠然從容風輕雲淡,在《慢煮生活》這本書裡,我們大概可以管中窺豹。
  • 讀了汪曾祺,才明白人間值得
    他的文字簡單,卻讓人默默咽了口水,有種被治癒的感覺。再讀多些,你會看到不一樣的汪老頭。他熱愛生活,善於觀察生活,總是在生活中尋找樂子。菜市場在他的筆下,便讓人感受到「人間煙火氣,最扶凡人心。」——「看看生雞活鴨、新鮮水靈的瓜菜、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受到一種生活樂趣」,菜市場裡有最鮮活的氛圍,那些吆喝叫賣以及嘈雜的人來人往,均被汪曾祺先生剔除去,仿佛加了濾鏡,增添了些煙火氣。的確,萬事有心,人間有味,生活就必須有熱愛的東西,生活的意義在於,有意義的生活。
  • 汪曾祺先生身上的「鄉土味」,讓人羨慕
    身為文人、老師、編輯的汪曾祺先生,卻總是能在柴米油鹽中自得其樂起來。一道豆腐,他可以津津有味地說出十幾道做法來。他曾言豆腐最簡便的吃法是拌,香椿拌豆腐又是拌豆腐中的上上品。這道看似簡單的拌豆腐,對於門外漢哪會鑽研裡面的講究。汪先生卻最清楚,哪種豆腐、哪季香椿能將這道拌豆腐做成人間美味,他說香椿頭一旦葉子變綠香氣就會大減,其次,火候與開水燙的時間沒有掌握好,豆腐久燙會收縮發梗,香椿香氣盡散,味便不是最佳。
  • 汪曾祺先生身上的「鄉土味」,讓人羨慕!
    他曾言豆腐最簡便的吃法是拌,香椿拌豆腐又是拌豆腐中的上上品。豆腐買回來用開水一燙,時間不能久,再將新鮮採上的嫩香椿頭,椿頭要選芽葉未舒展開來,顏色為紫赤的,同樣開水一燙,撈出,待冷卻後切碎,與豆腐同拌,下香油,人間美味也。這道看似簡單的拌豆腐,對於門外漢哪會鑽研裡面的講究。
  • 《老頭兒汪曾祺》|一個有寫作個性的老人,寫作之樂,人生之福也
    在《受戒》裡,有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叫英子,這和沈從文《邊城》裡的翠翠有很多相似之處,她們都是農村女孩,勤勞而性格開朗,身體優美且健康,對愛情的追求主動大膽,對生活的嚮往積極樂觀,雖沒有優雅的姿態,卻有著更多的樸實自然。 這種清新的筆調猶如小河流水一般,平緩之處,靜靜流淌,湍流之地,也激情四溢。
  • 汪曾祺:最可愛還是態度,寵辱不驚!
    在近代文學史上,汪曾祺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究其原因,不僅是因為文章寫得極好,還因為先生身上有著文人雅士們失落已久的、詩意的生活趣味。提起汪曾祺,大家都道他「會生活,懂生活」。鸚鵡史航曾說:「這世間可愛的老頭兒很多,但可愛成汪曾祺這樣的,卻不常見。」一說起汪曾祺,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大概就是鹹鴨蛋,第二個或許是「文藝界的泥石流」這個榮譽稱號。會吃、懂吃、懂生活 —— 可以說,汪老的這些生活意趣在他的散文集《覓我遊蹤五十年》裡表現得淋漓盡致。
  • 「吃貨」汪曾祺被劃右派卻說「三生有幸」: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父母叫人敬畏,兒女"筆條管直"最沒有意思。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老頭兒"(汪曾祺)在家裡並沒什麼權威,女兒王潮說:"他在我們家是非常沒有地位的,我們這些子女全都欺負他,孫輩也欺負他,我媽媽完全也不拿他當回事,但是他樂在其中。"兒子汪朗也說:"他有時會說,你們對我客氣點兒,我將來是要進文學史的人。
  • 汪曾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充滿人間煙火氣的一生才叫生活
    汪曾祺十幾歲的時候,汪菊生愛抽菸,抽菸時會順便給兒子一根,還要先給兒子點上。他陪兒子唱戲,指導兒子寫情書,還經常說他們是「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是一個活得非常真實的人,他的作品裡,沒有太多苦大仇深的批判,而是處處充滿趣味和哲理。這是因為,他的幸福童年和父親的溫情,為他的人生塗上了一層溫暖的底色。
  • 汪曾祺:貪四方美食,享人間之樂,誰說人間不值得?
    難怪有人說:「如果汪曾祺先生還在世,他或許會是《舌尖上的中國》最好的製作人。」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如果你被生活打壓,被工作困擾,累了,倦了,不妨走入汪曾祺筆下的凡塵世界。那裡有平凡生活,也有人間滋味,讓你始終相信,人間值得!
  • 汪曾祺《人間草木》:世間風物各有可愛之處
    你以為他是個學渣,不,他是沈從文先生的愛徒,沈從文對他頗為看重,曾經給這位同學的課堂寫作給出了120分的罕見高分,要知道當時的滿分才是100分,沈從文曾經到處跟人炫耀自己的愛徒:汪曾祺的文章寫的比我好。他是西南聯大最為玩世不恭的學生,也是西南聯大最為知名的才子之一。
  • 汪曾祺:人總要有點東西,活著才有意義!
    文/泠泠汪曾祺曾說:「人總要有點東西,活著才有意義!」汪曾祺是我很早就非常喜歡的一位作家,讀書時老師列出的必讀書目中必有幾本他的書。讀他的文章,感覺不像個作家,像個園丁,又像廚師,是個生活家。從初中開始看汪老的書,一開始是被字裡行間氤氳著的水汽所吸引,因為我出生長大的地方也是江蘇某個不知名的水鄉小鎮,所以感同身受;到後來逐漸喜歡上汪老筆下的尋常至味、散淡情濃,一發而不可收拾。
  • 一餐一食的人間煙火氣,才是最治癒人心靈的溫暖良藥
    有句話說的好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什麼才是最能治癒人心的良藥呢?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都有自己能夠開解的方式。是那些流傳已久的心靈雞湯,抑或是一些出自身邊人的真心勸慰,這些或許在某一時刻,會讓我們醒悟和感動。
  • 青書單|可愛的老頭兒汪曾祺:他總給我們看美的一面
    汪曾祺留給人的印象都是溫和儒雅、淡然從容、閒適安逸的,好似是一個天生樂觀的人。他寫小說衝淡優雅閃耀人性之美;寫美食讓人回味;寫小人物幽默風趣;深受賈平凹、沈從文、莫言、雙雪濤、馮唐等現代著名作家的推崇,可以說是大家中的大家。汪先生的兒子汪朗卻說:你們都被老頭兒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