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凌:五分之一孩子正在經歷著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校園欺凌,指在校園內外學生間一方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身體和心理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近幾年關於校園暴力題材的創作也逐漸變多,從《悲傷逆流成河》到《少年的你》,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園暴力的可怕和殘忍。即使這方面的影視劇變多,但始終改變不了校園暴力侵害著那些孩子。在遭遇著這一切的時候,沒有任何人能拉他們離開黑暗

加拿大女王大學的一群博士專門調查了在15-16歲之間的青少年中肥胖和校園暴力之間的關係。事實表明,肥胖的同學的確比一般人更容易成為校園暴力的受害者。他們通常會被疏遠,被散播一些不屬實的謠言,還會被起難聽的外號,甚至直接被拳腳相向。

但隨著人們對校園暴力的日益了解,會發現其實無論是什麼性格的孩子,都有可能受到校園暴力的侵害。多數人會在第一時間求助老師,但會因為「沒有證據」而無法獲得任何實質性幫助。很多人也會得到同一個答案「為什麼是你?」

同學不敢或者不願伸出援手,家長老師的不理解,最可怕的是對自己的懷疑日益加重。「是啊,為什麼會是我呢?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還是我活該?」身處黑暗不是最痛苦的事情,最痛苦的是習慣了如此麻木的人生,最後陷入了抑鬱症等精神類疾病的困擾中,再也不嚮往光明,或者見不到光明。

校園暴力的施暴者呢?

絕大部分施暴者日後的日子並不會由於自己的霸凌產生什麼變化,幾年之後一切的侮辱都成為可以理解的玩笑,這個世界上因果報應似乎並不會降臨在她們的頭上。她們會擁有嶄新的人生,遇見情投意合的對象,開始另一段告別校園的美好生活。

受害者們有一部分走出了那段陰影,也有的人永遠陷在了黑暗裡。我們究竟應該如何預防校園暴力呢?在我們的固定思維裡,校園暴力似乎往往是受害者自身出了很大的問題。應該堅強勇敢地去面對施暴者。而在我看來,預防校園暴力的第一步其實是施暴者的家庭教育,有人說施暴者自身也許也是缺愛的受害者,但世上並沒有那麼理所應當的事情,缺愛就把傷害加注在無辜的人身上。

電影中的易遙有顧森西的信任,陳念有小北的守護,而現實生活中,更多人只能活在陰暗中,還有一部分走向了死亡。

2018年1月18日,初一女生陳琪琪從教學樓跳樓身亡,所留的遺書指向校園暴力。2019年8月25日,湖北省襄陽市東津職教中心15歲的高一新生小王被圍毆致死。

這樣的悲劇不曾減少,一直在增加......

走進抑鬱症病區,絕大部分人都經歷過校園暴力和霸凌,有時暴力的來源甚至是老師。對於施暴者,也許往事如煙一切都可以過去,但精神類疾病患者是無休止的噩夢和幻想,終生的藥物服用和擺脫不掉的噩夢毀了一切。

如何教育我們的孩子遠離校園暴力呢?

1.教會孩子學會保護自己,面對侵害及時告訴家人

2.與孩子多溝通,多一些關愛和理解

3.培養孩子的正義感和性格

4.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

5.告訴孩子尊重每一個個體,不能傷害別人

家庭教育對於每個人而言都至關重要,教育的時候告訴他要學會保護弱者而不是肆意欺壓,告訴孩子家庭永遠是保護他的避風港而不是欺負別人的資本,教會孩子在受到侵害時勇敢地面對,也許當每一個家庭都這麼教育孩子的時候,校園暴力才會慢慢淡出我們的生活。

文/趙妤初

相關焦點

  • 你的孩子可能正在受到「欺凌」,面對校園霸凌,家長怎麼教育孩子
    校園霸凌讓很多人感同身受,也讓我們很多人揪心不已。有相關資料表明:每年都有大量的孩子正在遭受校園霸凌,而這些傷害對於孩子是不可逆的。  那麼父母作為孩子的守護者,當發現孩子在遭受校園霸凌的時候,到底應該做些什麼呢?
  • 我是一名高一學生,正在遭受著校園欺凌,我很茫然不知道怎麼辦?
    我是一名高一學生,正在遭受著校園欺凌,我很茫然不知道怎麼辦,一直在默默隱忍著!請大家給我點建議?1.校園也會有人渣學校在很多人的心中,就是一個以學習為主的地方,哪裡應該有的是每天腦子裡面裝著學習的一群天真爛漫的孩子。可是,現在社會中,這樣純淨的環境已經被一群不以學習為住的校霸給汙染了。大家看過《少年的你》吧!
  • 【安全教育】防欺凌篇:對校園欺凌說「不!」
    一、校園欺凌類型 法官助理姐姐通過司法實踐經驗和欺凌案件調研,認為校園欺凌就是發生在學生之間的,一方故意毆打、欺負、侮辱或控制另一方的攻擊行為,結果就是造成另一方身體受傷、精神受挫或財產受損。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校園欺凌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 家長「以和為貴」的態度,是在縱容「校園欺凌」,這樣的孩子很苦
    但是面對校園欺凌,家長們卻不能一味地忍讓,更不能總是問責孩子,因為縱容孩子被欺負,其實跟縱容孩子欺負別人一樣,都是家長的失職!家長「以和為貴」的態度,是在縱容「校園欺凌」,這樣的孩子很苦表姐的性格很內向,孩子上學後,很害怕自己的孩子不小心犯錯,惹老師厭煩,經常叮囑孩子要「以和為貴」。
  • 校園欺凌,學校如何防治
    學校是防治校園欺凌的終端執行者,也是校園欺凌問題問責的第一主體。一所學校究竟應該如何防治校園欺凌呢?筆者結合日本《防止欺凌對策推進法》《防止欺凌基本方針》(2013)等法規文件、教育部門開展的欺凌問題追蹤調查,以及學校的實踐經驗,梳理出一些可操作性強、且行之有效路徑與策略。
  • 它讓你失去自由,這就是欺凌的實質——從兒童權利視角看校園欺凌
    欺凌是個全球性的問題。2016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聯合國秘書長特別代表辦公室合作,開展了一次網上民意調查(U-報告),收集了全球十萬多名青少年有關欺凌經歷的看法。其中90%認為欺凌是一個問題;三分之二報告說他們曾經遭受過欺凌;40%以上因為害怕或者羞恥而沒有告訴任何人他們受到欺凌;四分之一不知道應該告訴誰。
  • 家長必讀:告訴您的孩子,當遭遇校園欺凌時應該這樣做
    #別怕有我#「我家孩子受到了欺負,太氣人了」「這幫學生,無法無天了,天天欺負人,我都想打他們」,經常會聽到家長氣憤地這樣說。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屢禁不止,校園暴力案件不斷發生,在校學生的犯罪率呈上升趨勢。校園暴力不僅給孩子造成了身體上的傷害,更給他們的心靈烙下了深深的傷痕。
  • 陽剛教育是校園欺凌最惡劣的解決辦法
    但用以牙還牙的做法來對付校園暴力,有幾個問題。包括它假設校園暴力是不可通過事前教育來防範的;對於那些無論如何自強,也永遠打不過人家的孩子來說,這也不是一個公平的方案。如果人人動用私刑,那還要警察和法院幹什麼?關鍵是,我們為什麼還要把孩子送到學校接受文明教化?校園裡的欺凌事件,以及成人世界對所謂陽剛教育、男孩養成的種種偏執,與如今社會上推崇的」狼性文化」,實為一脈相承。
  • 校園欺凌問卷調查題目怎麼設置?學校如何防治校園欺凌
    ­  近日,教育部等十一部門聯合制定的《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出臺,防治校園欺凌工作將步入一個新的階段。­  表2.學校欺凌自查學生問卷題目­  學校是防治校園欺凌的終端執行者,也是校園欺凌問題問責的第一主體。
  • 預防校園欺凌,請家長們注意這些知識
    校園安全、孩子平安是大家共同的期盼。然而近年來,各地中小學校校園欺凌亊件卻頻繁見諸媒體,引發熱議。對此,除了感慨「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之餘,家長朋友又可以做些什麼? 一、不要溺愛孩子。家長的過度溺愛容易使孩子養成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耐挫能力差,滋生任性、驕橫等不良心理,容易成為欺凌者。 二、多與孩子溝通,尊重、關心孩子。
  • 反校園欺凌相關繪本推薦|引導孩子做一個「不好惹」的人
    電影《少年的你》熱映一時,除了票房喜人和榮獲多項大獎外,這部電影也再一次將「校園欺凌」這一話題帶入公眾視野。很多在校園中遭受欺凌的孩子,長大後往往帶著常人看不到的傷痛,甚至有的孩子再也沒有機會長大,被時間永遠遺落在了童年的痛苦中。
  • 杜絕校園欺凌 共建和諧校園
    水母網09月27日訊(通訊員 杜家琳)針對國家相關政策,煙臺開發區第二初級中學召開「杜絕校園欺凌 共建和諧校園」主題班會,對全體學生進行教育工作,並積極宣傳其重要性。主題班會上,班主任從以下五方面對學生進行了宣講:第一、什麼是校園欺凌;第二、校園欺凌的主要表現行為;第三、校園欺凌的危害及後果;第四、校園欺凌需要承擔的後果;第五、如何正確應對校園欺凌。班會期間,學生針對:如何預防;如何應對暴力,臨危不亂;如何及時報告,以法維權等方面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 橙光遊戲《不合群少女》帶你切身體驗校園欺凌
    事後,孩子被診斷為急性應激反應,母親聯繫到校方希望給予合理處理,但家長給出的答覆卻是 「老師把這個事說成是『過分的玩笑』,還讓我們大事化小,讓我們不能接受。」。然而,校園欺凌事件並未止步於此。  2015-2016年間,校園暴力案件頻繁見諸報端,僅媒體報導的案件就多達60餘起。
  • 南安一中現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屬不屬於犯法?
    據7月11日報導,近日,數段有關校園欺凌事件的視頻在網上頻頻流傳,事件中學校直指福建南安某中學,引發各界熱議。南安第一中學10日晚間發布情況說明回應,「對實施欺凌的學生進行嚴肅批評教育,對受害學生進行安撫,對所在班級開展教育疏導。」
  • 關於開展百色市校園欺凌綜合治理的建議
    百色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第129號提案 集體提案單位名稱或第一提案人:萬崇遠 內容:   一、現狀分析學校通過家訪、家長會等途徑,幫助家長了解防治校園欺凌和暴力知識,增強監護責任意識,提高防治能力;學校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引導家長注重家風建設,加強對孩子的管教,注重孩子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從源頭上預防校園欺凌和暴力行為發生;三是加強學校管理。校長是校園欺凌綜合治理的第一責任人,分管法治教育副校長和班主任是直接責任人。
  • 「起侮辱性綽號」是校園欺凌?聽聽市民怎麼說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等13部門聯合出臺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其中的亮點是將「起侮辱性綽號」納入校園欺凌的範疇。齊魯網11月25日訊消息一出,不少人拍手稱快,也有不少人認為只是孩子玩鬧,沒有必要認真。今天上午,記者來到濟南街頭隨機採訪了幾位市民,他們都表示自己在中小學階段都曾有過被起綽號的經歷,其中大部分市民都曾被起過侮辱性綽號。
  • 又現校園欺凌視頻:甘肅天水兩女生遭欺凌,分管校長已被停職
    校園欺凌、校園暴力、未成年犯罪,未成年保護等字眼這段時間不時出現在網絡媒體當中,現在網絡又現校園欺凌視頻。一段視頻顯示,一位高個學生正在用手打另一位正跪在地上的矮個子學生,邊打嘴裡還說著甘肅本地方言,被打學生低頭無語。另一名女生站在牆邊被扇耳光,耳光聲音清晰可辨,周圍還有學生在圍觀,被打學生一言不發。
  • 高小玫委員:儘快制定「反校園欺凌法」 向「校園欺凌」說不
    近年來,校園欺凌成為社會熱點,遏制校園欺凌則是全社會的強烈呼聲。2016年李克強總理專門做出批示,各部門密集出臺《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等文件,2017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門制定頒布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
  • 田野調查:誰是校園欺凌的隱形推手
    原標題:誰是校園欺凌的隱形推手 法國著名思想家伏爾泰曾說「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在校園欺凌面前,無論是「魏萊們」為首的霸凌者還是屢遭欺凌的「陳念們」,之所以捲入校園欺凌,都有其背後深刻的因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嗎?何種家庭教育下的孩子更容易捲入校園欺凌?校園環境又會對校園欺凌產生何種影響?
  • 別小看孩子被起綽號,「惡意綽號」已屬校園欺凌,家長要重視!
    父母可不要不重視孩子被起綽號,覺得這只是孩子之間無關緊要的玩笑話。就是因為大人的不重視,讓那些壞孩子變本加厲。孩子被起惡意的綽號,這已經屬於校園欺凌的初級階段了。別小看孩子被起綽號,"惡意綽號"已屬校園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