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那一雙兒女:2人都落榜清華,卻考上了北大,也不算很差

2020-12-12 隔壁Lao老陳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許多人都知道這首詩歌——《你是人間四月天》。而這首大眾熟知的詩歌便是林徽因所寫。相信大家對林徽因都不陌生吧。但對林徽因的兒女,大家了解的並不多。

林徽因,一位知識淵博,才情兼備的奇女子。她的文學造詣極高,也是建築領域的開拓者。但其感情經歷真是讓人難以忘懷,她的丈夫是建築大師梁思成,浪漫主義詩人徐志摩因參加林徽因演講會而在途中遇難,學界泰鬥金嶽霖也因為她而終身不娶。

由此可見,林徽因當真是一位有魅力的女性。然而,她的兩個兒女似乎並沒有林徽因那樣出眾,在報考清華大學時,似乎都與清華無緣,均名落孫山。

林徽因的女兒——梁再冰

林徽因的第一個孩子是名女孩,為紀念父親飲冰室主人——梁啓超,林徽因的女兒起名梁再冰

在梁再冰十七歲時,正趕上國內大學重建的時候。當時她的父親梁思成在清華大學擔任營建系主任,其母親林徽因也因特邀在清華授課,夫妻二人可謂當時的高知識分子。大家一致認為林徽因女兒梁再冰,肯定也特別優秀。不負眾望,在平時梁再冰的成績也非常優異,讓人對其十分看好。因梁再冰的父母均在清華大學任職,理所當然的,梁再冰在報考學校時,報了清華大學

梁再冰落榜,林徽因要求複查試卷

在眾人皆相信梁再冰一定會考上清華大學時,出乎意料的結果出現了,梁再冰落榜了,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林徽因一度不敢相信,懷疑是清華大學誤判,甚至要求複查梁再冰的高考試卷。經過複查試卷的程序之後,林徽因如常所願看到了女兒的試卷,但是,查看的結果並未如林徽因所想。

梁再冰的卷子並無出現漏改,誤判的現象。最終,林徽因只能接受女兒落榜的事實。按常人所想,以其父母的職位完全可以給梁再冰開個後門,讓其破例入學。但是,林徽因和梁思成並沒有這樣做,他們堅持自己的原則。平靜的接受了這個不幸的消息轉而支持女兒改投北京大學。

在梁再冰高考那一年,不僅僅只有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女兒報考失敗,還有好幾個被人看好的學生落榜。梅祖芬是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之女和清華大學哲學系主任馮友蘭的女兒馮鍾璞,兩個人也同樣落榜了。不過這也正是說明了,清華大學治學嚴謹,考試公平。

這幾位學生的家長,都具有能力開後門,能夠讓自己的孩子順利進入清華大學。但是,他們並沒有那樣做,而是堅守自己的原則,堅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不用權徇私。這正是當今社會,我們所需要學習的精神!

當然,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後來,梁再冰考上了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梅祖芬從清華大學落榜之後,進了清華大學的先修班。經過努力學習,她如願以償地進入了清華大學的外語系就讀。馮鍾璞從清華落榜之後,則選擇去了南開大學的外語系學習。

雖然梁再冰沒有如父母期盼的那樣考入清華大學的建築系學習建築,但是她經過在北大西語系的學習,後來成為了新華社一名十分優秀的記者,與丈夫於杭一作為駐外記者,做出了許多奉獻。

兒子梁從誡因差二分與清華大學失之交臂

林徽因的兒子名為梁從誡,意為梁思成希望兒子能夠遵從祖輩的誡命,為祖國做出貢獻。梁從誡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學習也非常努力,這讓林徽因和梁思成非常欣慰。

在1950年,梁從誡年齡到了十八歲,也到了該考大學的時候。這時林徽因的大女兒,梁再冰已經去參兵了。由於梁思成與林徽因均為當時著名的建築師,夫妻倆特別希望能有一個孩子繼續從事建築行業

女兒未能報建築系,因此梁思成與林徽因把希望寄托在兒子梁從誡的身上。希望兒子梁從誡子從父業,能夠為新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為祖國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於是,梁從誡就順其自然的聽從父母的選擇清華大學建築系報考。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梁從誡僅僅與清華分數線差了兩分,與清華大學失之交臂。

這一消息令林徽因難以接受,畢竟兒子的成績從小就非常好,於是堅持複查梁從誡的試卷。沒成想,這一查果真發現了問題,兒子梁從誡的試卷上赫然寫著幾個大字:我不喜歡學建築,我喜歡學歷史!梁從誡此舉,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兒子的這一行為,讓林徽因非常生氣。不過,畢竟林徽因也不是一般的女子,她經過思考,做出了出人意料的決定。

林徽因尊重孩子的想法

經過梁從誡考試落榜一事,林徽因認識到不能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父母所希望的,不一定是孩子所喜歡的。她認為是時候與兒子溝通了。經過與兒子的交流,林徽因遵從了他想要報考歷史系的意願,並幫助梁從誡報考了北京大學的歷史系。

當然,梁從誡也不負所望,成為了一名著名學者。他領導創建了中國第一家完全民辦的環境保護組織"自然之友",後來也獲得了許多的獎項。他在提高社會公眾的環境意識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因此獲得了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和香港地球之友頒發的"地球獎"。不僅如此,國家林業局還給他頒發了"大熊貓獎"。

特別令人可惜的是,林徽因和梁思成是多麼傑出出的建築師,其孩子居然沒有一個學習建築學在世人看來,這是多麼令人遺憾的事情。在當時的中國,是急需像建築師這樣的技術人才的。 雖然在一定領域上,林徽因兒女也算有所貢獻。

但眾人均認為,對大量缺乏技術人才的新中國來說,若二人成為建築師,那麼他們所獲得的成就一定會更高。所以,世人無不遺憾林再冰和梁從誡在報考清華大學建築系時落榜。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就像林徽因聽到兒女考試落榜,堅持幫他們複查分數。在兒女想要學習其他專業時,也十分支持孩子的選擇,沒有與其爭吵。難償世上兒女債,可憐天下父母心。對於父母而言,子女生活幸福就是最好的回報。

相關焦點

  • 林徽因的兒子女兒考清華均落榜,林徽因卻不相信,還去複查了考卷
    他的妻子林徽因也是一名出色的建築師,同時還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才女和詩人。這夫妻兩人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學霸,然而有意思的是,他們的兒女最終卻沒能考上清華大學。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自古以來,中國的家長們為了子女的教育問題都是操碎了心,林徽因同樣也不例外。1946年,女兒梁再冰報考清華大學的建築系,結果卻沒有考上。
  • 林徽因夫婦都任職清華,兒女卻都沒考上清華大學,只好去這所學校
    林徽因夫婦都任職清華,兒女卻都沒考上清華大學,只好去這所學校。文|葩姐中國近代史上,林徽因是公認的才女。她與梁思成的愛情堪稱經典。同時,她和詩人徐志摩也演繹了一段傳奇。父母都是清華大學的教授,而且才華橫溢,按理說他們的兒女考入清華根本不應該是多大的困難。可是,當女兒梁再冰的高考成績出來後,林徽因夫婦卻大吃一驚:分數遠遠沒有達到清華的錄取標準。林徽因對此感到鬱悶,於是,她就請求複查梁再冰的高考試卷,她怕閱卷老師在批改過程中出現失誤,從而耽誤了孩子的前途。
  • 梁思成子女清華落榜,遺憾地去了北大
    梁思成和林徽因都是中國的建築大師,梁思成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是我國著名的建築歷史學家、建築教育家和建築師,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之父,而林徽因也是我國有名的建築師,同時還是著名的詩人和作家。在知識家庭氛圍的薰陶之下,他們的子女自然也不會簡單。
  • 林徽因兒女考清華均名落孫山,林徽因不信複查考卷,世人都說可惜
    對於林徽因這位民國時期的奇女子,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吧。林徽因以她那滿腔的才情聞名於世,而自己的情感經歷又最是讓人難以忘懷。林徽因一生牽繫三個男人:一個是因他而死的浪漫詩人徐志摩;一個是為她終身不娶的學界泰鬥金嶽霖;一個是建築大師梁思成。
  • 林徽因一女一兒均落榜清華,她調看試卷發現了兒子寫下的這行小字
    後來,梁再冰轉身去了錄取分數線稍低的北大西語系。也是自這開始,梁再冰的一生便與她最初理想中的建築再無半點瓜葛。 梅祖芬後來去了比清華錄取分數略低一點的燕京大學,隨後因不甘心,她在清華研習班復讀一年後考入清華。而馮鍾璞則不得不在第二志願南開大學外語繫念了兩年,第三年,她才以同等學力考上了清華大學外語系。
  • 林徽因兒子女兒考清華均落榜 林徽因不相信 還複查考卷
    據相關資料以及百科記載,林徽因的女兒與兒子都是報考過清華建築系的,但都落榜了。這是怎麼回事呢?要知道清華的建築系可是林徽因與梁思成創建的呀,梁思成還是清華大學建築系的主任。為何不給兒子女兒開個後門呢?
  • 兒子差2分落榜清華,林徽因不信請求複查試卷,卷面11字讓她清醒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我國自古就有的習俗,父母都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出人頭地,有個美好的未來,尤其是高考時,對自己的孩子更是要抱有期望,要讓自己的孩子考個好大學,要有一個高起點,要開始更美好的生活。這位考生是林徽因和梁思成之子梁從誡。大家都知道,林徽因和梁思成都是建築大師,在建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在當時,在整個建築界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人物,也創造了不少佳績。由於夫婦倆都是學建築的初生嬰兒,林徽因和梁思成也希望兒子能繼承他們的家業,因此,梁從誡在年幼時,就會下意識地培養兒子對建築學的興趣,不時地講些建築學方面的知識。
  • 兒子差2分落榜清華,林徽因堅持複查試卷,卷上一行字讓她清醒
    一.孩子習慣遵從父母 中國的大多數孩子似乎都有著非常相似的經歷,他們從小就開始上各種各樣的輔導班,擁有各種各樣的興趣特長,就因為這些都有可能成為自己的加分項。上小學時,父母就要求每個孩子要努力學習,爭取考上一個好的初中;上初中時,父母則要求孩子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考上一個好的高中;上高中時,父母就更是天天對孩子耳提面命,告誡他們一個好的大學就在眼前。
  • 75年前,3位考生落榜清華,後人評價「這是中國教育的希望」
    翻遍古今中外所有的名言定理,相信沒有一個人不佩服鄧爺爺的觀點。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歷史的發展,教育也越來越引起各國的關注和重視。 偶然間,看到一則舊聞。1946年,曾有三位學生報考清華大學落榜,卻得到所有人的一致好評,大家紛紛說「她們的落榜,讓人看到中國教育的希望所在」。
  • 林徽因兒子有多叛逆?考卷上寫了一句話,故意以2分之差落榜清華
    在兒子沒考上清華後,林徽因查閱試卷時,才知道這其中的緣由。父母之才,欲加其子「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樣的詩作,就出自於這位民國時期倍受人敬仰和喜愛的女詩人林徽因之筆。就如同大多數的父母一樣,譬如說都是大學教授的父母,一定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是個庸才,林徽因這種在各方面都屬於頂尖人才的父母,就更是如此。所以當兒子梁從誡參加高考的時候,她便一心希望兒子能夠考上清華大學的建築系,成為一名優秀的建築師,繼續夫妻二人的建築事業。
  • 民國三位大學者的女兒都落榜清華?網友火眼金睛怒懟回應
    近日,一坐擁千萬粉絲的微博大V發表了這樣一則微博:這三位大學者大專家的女孩都是因為差幾分沒有考上。配圖中的其中三位分別是三個落榜清華的女孩:梁思成女兒梁再冰,馮友蘭女兒馮鍾璞,梅貽琦女兒梅祖芬。大V的這一言論發表出來後,很快就有網友用鐵證和事實向其展開了「攻擊」,其實,大V連圖都配錯了,這張照片是林徽因和她的三個表姐合影,照片中的人和梁再冰、馮鍾璞、梅祖芬三人沒有任何關係。
  • 考上清華北大,意味著什麼?
    2020年的高考已經結束,相信對於每一位高三學子來說,能夠考上名校是夢寐以求的事情,對於一些學習非常好的尖子生來說,他們的目標可能有些高,他們想要報考的學校甚至是清華北大,那麼為什麼學習好的學生都喜歡報考清華北大呢?考上清華北大,意味著什麼呢?
  • 考上清華北大的需要什麼樣的條件?
    -1-很多中國家長,從孩子一出生,就幻想著孩子將來能考上清華北大。不信,看看每年清華北大校園裡那些專門帶孩子來參觀的遊客就會明白了。根據清華大學保衛處的數據,2015年暑期,進清華參觀的人數就達到了42萬人次,日均超過11000人,高峰日達到17000餘人。
  • 兒子只差兩分就考上清華建築系,林徽因查看試卷後,得知兒子秘密
    導語:兒子只差兩分就考上清華建築系,林徽因查看試卷後,得知兒子秘密哈嘍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阿西講歷史。相信了解林微因的人都知道,她和丈夫都是有名的建築學家,除了兩人的才華,大家對他們的愛情故事也是津津樂道的。
  • 中國最低調的4所大學,卻比清華北大還難考,考上的人都是學神
    我國大學有各種各樣的高校,但提起高校中的頂級大學,我們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清華或者北大了。毫無疑問,這兩所大學非常難考,而且綜合實力特別強。能考上的人也是實力成績拔尖的人。其實在我國不僅有清華北大,還有這幾所大學,雖然很低調,但是實力卻不遜色於清華北大,甚至比清華北大更難考。1.南京大學南京大學,簡稱南大,成立於1902年。是首批雙一流,211工程985高校。姐在國外的排行榜上,有時能排到內地高校的前三名,其實力也是很強大。
  • 廣西一貧困縣高中多人考上清華北大復旦……清華大學專門發來...
    今年高考,都安高中不僅7名考生考上清華大學,還有不少學生考上北大、復旦、科技大、上海交大、浙大、人大等名校。而且,這已經是都安高中連續第33年有學生考入清華、北大。誰能想到,擁有這樣成績的是一所貧困縣的縣級高中。
  • 梁思成子女考清華失利,林徽因不信複查後感嘆:還是去北大吧!
    梁思成子女考清華失利,林徽因不信複查後感嘆:還是去北大吧!1946年,抗日戰爭進入了下半場,奔赴美國講學的梁思成,回到自己的母校清華大學創辦了建築系。梁思成和林徽因是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他們的子女也想學建築,為此報考了清華大學建築系,出人意料的是都沒有被錄取。很多人懷疑是清華大學為了避嫌,所以不讓梁思成的子女入校,難道真是這樣嗎?其實這種說法的出現非常正常,按照中國正常的人情社會,梁思成是清華大學建築系的創始人,自己孩子到這裡學習豈不是說句話的事?
  • 普通人家的孩子如何才能考上清華北大?
    先講一個故事吧,我的老師的故事,中學的時候成績很差,考中專的時候(那個年代考高中還不流行),因為沒有考上中專,已經無學可上,於是便去工地裡篩了幾天沙子。回來也錯過了上高中的時間,這個時候剛好趕上有編劇來選童星,別的學生都去上學了,我的老師無事可做,便去拍了電影。
  • 想要考上清華北大有多難?考進清華北大的又是哪些學生呢?
    想要考上清華北大有多難?考進清華北大的又是哪些學生呢?清華北大是國內頂尖的學府,是所有學生夢想的學習聖地,可是,進入清華北大又是多麼難,每年清華北大的錄取分數基本都在690分左右,這時候就要求學生基本語文、數學、英語要達到140分往上,文綜或者是理綜要達到280左右,這樣的成績才有進入清華北大的機會,基本每科的分數都要達到接近快滿分的分數才可以,不然,任何一科出現低分數的情況,這時候上清華北大都不保險,那麼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又是哪些學生呢
  • 考上清華北大的都是什麼樣的人?學霸的成功無法複製,但可以...
    考上清華北大的都是什麼樣的人?「神一般的存在!」「平時玩遊戲,周末搞競賽。學習比你少,效率比你高。」「一種是天才型學霸,一種是學習有方法、刻苦努力,善於考試的學霸」清華、北大一直是許多學子的夢想,小星所在的縣城,一年有一個考上,都要拉橫幅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