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自古至今以來,所有中國父母對自己孩子最大的期盼。不管是農村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民,還是大城市裡的知識分子,只要有了孩子,都是如此,就連民國才女林徽因,也是這些父母中的一員。
林徽因是民國時期有名的建築系才女,其先生梁思成也是中國建築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兩人在中國建築史上的貢獻和造詣都是不可估量的寶貴財富,但是他們的子女卻沒有一個繼承他們在建築方面的成就。這是為什麼?在兒子沒考上清華後,林徽因查閱試卷時,才知道這其中的緣由。
父母之才,欲加其子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樣的詩作,就出自於這位民國時期倍受人敬仰和喜愛的女詩人林徽因之筆。她不僅長相溫婉、顏值極高,而且飽讀詩書,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並且自主選修建築系。回國後與已經是丈夫的梁思成一起受聘於東北大學建築系。
林徽因在建築學上的研究,最早成名於對古建築的考察和保護,並且利用古建築考察,促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國古建築結構的奧秘,他們夫妻二人對於中國古建築的保護和研究,是中國建築史上不可抹去的一筆。
後來林徽因還成為了中國國徽的主要設計者,並且是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領導小組成員。
在文學上,留下了許多散文、詩歌、小說、譯本等作品,在建築上,又是不可多得的一位建築奇才,橫跨文理的林徽因,在民國時期的優越感不只是來自於外人的讚美,還有對自身能力的認同。
擁有著這樣的優越感,林徽因自然會認為,有著自己和先生這樣優秀基因的孩子,也應該像他們一樣,繼續為中國的建築學貢獻力量。
就如同大多數的父母一樣,譬如說都是大學教授的父母,一定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是個庸才,林徽因這種在各方面都屬於頂尖人才的父母,就更是如此。
所以當兒子梁從誡參加高考的時候,她便一心希望兒子能夠考上清華大學的建築系,成為一名優秀的建築師,繼續夫妻二人的建築事業。
兒子錯失清華,林徽因堅持查閱試卷
林徽因和梁思成一共有兩個孩子,長女梁再冰因為志不在此,所以並沒有遵從父母的願望學習建築,而是按照自己的意願考了北京大學的西語系,後來成為了一名新華社記者,並且在英國、澳大利亞等地作為新華社駐外記者,直到退休。
當時的梁再冰已經有了自己的主意和作為,也不可能讓她放棄自己的專業轉學建築。所以林徽因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兒子梁從誡身上。
梁從誡也的確是繼承了父母優秀的基因,雖然出生在戰亂年代,年幼時期也跟著父母一直過著半逃亡的生活,但他還是在優秀的父母的教導下,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
按照林徽因的期待以及教導,梁從誡報考了清華大學的建築系,但事實是,當出成績的時候,卻被告知梁從誡以兩分之差沒有被清華錄取。
這對於一個滿心期待的母親來說無異於最大的打擊,不管是梁從誡的能力,還是自己的悉心指導,還是後來的報考,都應該是得到最完美的結果,就是像自己期待的那樣。
於是林徽因很不甘心地堅持要求查閱梁從誡的試卷,想知道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然而似乎是知道會有這樣的後果,亦或者在梁從誡心裡,母親的「指導」讓他只能如此做,才能表達自己的逆反心理。於是他便在試卷上寫上了「我對建築學沒有任何興趣,我感興趣的是歷史」這一句毫不隱晦地表達自己愛好的話。
一雙兒女依然成龍成鳳
其實就梁從誡膽敢在考試的試卷上寫下這句話,這個行為來看,林徽因平時對他們姐弟兩人的教育並非是用強行壓迫的。
就像是姐姐梁再冰成為記者,父母只是為此深感惋惜,並將自己的期盼寄托在弟弟身上。而梁從誡也是如此,自己有考上清華的能力,只不過是對母親讓自己報考建築系不滿,才會在試卷上寫這句話。
看到這句話後,林徽因也開始反思自己的做法,想當初自己選擇建築系,不也是因為自己喜歡、感興趣,才想盡辦法選修了一門建築學嗎?
古人也有說,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即便是想要讓兒女繼續學習自己和丈夫為國效力,也不一定非要在建築學上發展。如果記者、歷史教授同樣也可以為國效力,那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想通後的林徽因便不再阻攔兒子,梁從誡也依照自己的意願,報考了北京大學歷史系並被錄取。畢業後便到雲南大學歷史系任教,為世界史研究和中國歷史研究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後來在民間環境保護活動中,也一直在貢獻自己的力量,如同父母所期望的那樣,他和姐姐都在不同的領域中,為祖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因材施教
因為兒女的教育問題,一代才女林徽因尚且還有個犯錯誤——反思的過程,更不要說普通人。「因材施教」這四個字,雖然是孔聖人提出,並且大家都能夠明白的一個道理,但到了實際實施的時候,總會遇到各種障礙。
因為孩子不是讓父母任意塗抹的白紙,他們有著自己的想法,有著自己的意願,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比如說現在時常會有新聞播報,父母都是大學教授、公司高管,孩子竟然因為不服管教而犯下種種傷害別人傷害自己的事情。這就是父母強行施壓,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的嚴重後果。
除了「因材施教」,還有一句話叫「是金子總會發光」,梁從誡是沒有能力考上清華嗎?不是的,他本身就有著極高的素質教育和文學修養,足以支撐他在不同的領域上,獲得不同高度的成就,就看他究竟喜歡研究什麼了。
是金子,也得看自己落到了什麼人手上,才能綻放出什麼樣的光彩!是人才,也得看自己喜歡研究什麼方向,才能獲得什麼樣的成就。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