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夫婦都任職清華,兒女卻都沒考上清華大學,只好去這所學校。
文|葩姐
中國近代史上,林徽因是公認的才女。她與梁思成的愛情堪稱經典。同時,她和詩人徐志摩也演繹了一段傳奇。最終,她嫁給了梁思成,夫妻共同用現代方法重新分析了中國的古代建築,他們也是我國國徽的設計者,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也是他們的經典之作。
另外,林徽因的文學成就也堪稱經典,比如她的《你是人間四月天》 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
林徽因和梁思成育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兒子叫梁從誡,女兒叫梁再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內百廢待興,各個學校也開始重建。清華大學邀請梁思成籌建創辦建築系並擔任建築系主任,林徽因也受邀成為清華大學的任課教授。
父母都是清華大學的教授,而且才華橫溢,按理說他們的兒女考入清華根本不應該是多大的困難。可是,當女兒梁再冰的高考成績出來後,林徽因夫婦卻大吃一驚:分數遠遠沒有達到清華的錄取標準。
林徽因對此感到鬱悶,於是,她就請求複查梁再冰的高考試卷,她怕閱卷老師在批改過程中出現失誤,從而耽誤了孩子的前途。
等到複查結果出來時,林徽因大失所望:閱卷未出現錯誤,是女兒沒有考上。
其實,梁再冰十分聰明,平時成績一直優異。林徽因和梁思成也非常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對孩子的期望也很大。根據女兒平時的表現,成績不會那麼差。可是,沒想到她卻在最後衝刺時出現了問題。
當時,如果梁思成和林徽因稍微動用一下後臺資源,女兒肯定能進清華讀書,然而他們並沒有。最後他們讓梁再冰去北大,她也順利被北大文學系錄取。
林徽因夫婦給兒子取名梁從誡,「從誡」就是希望自己兒子像北宋的建築學家李誡成為優秀的建築師,也由此可以看出夫妻倆對兒子的期望。1950年,梁從誡高考,他們希望兒子能進入清華,進入建築系學習。最後,當高考成績出來時,梁從誡的分數只比清華大學建築系的錄取線低了兩分。最後,梁從誡也進入了北大歷史系。
梁再冰大學畢業後,去了新華社做記者,她曾經還被外派到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做新華社的駐外記者。而梁從誡讀完四年大學後,出於對歷史的熱愛,又考取歷史系的研究生,畢業後到雲南大學做了歷史系教授。
1993年開始,梁從誡投身到了環保事業中。他創辦了中國第一個環保組織,並獲得過許多嘉獎,他積極宣傳倡導環保理念,讓許多人開始注意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1991年,梁從誡和梁再冰共同寫了一本書《建築師林徽因》。此書是為了紀念母親林徽因,因為那年正好是林徽因誕辰100周年。書中收錄了許多林徽因之前寫完卻沒有發表過的文章,還有她設計的許多作品,以及畫作和一些學生時代的趣事。裡面有將近兩百幅珍貴的圖片,之前從未問世過。
雖然林徽因和梁思成有足夠的條件能讓兒女進入清華大學,但他們卻並沒有這樣做。否則的話,兩個孩子說不定又是另一種人生結果。
縱觀歷史上許多偉大人物的兒女,也有許多名落孫山,可是,這些父母卻平靜地接受了現實。比如,民國時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的女兒梅祖芬也因為發揮失常而沒有考入清華大學。可是,父親並沒有網開一面,破格錄取女兒。女兒最終也考入了當時的燕京大學。
林徽因作為傑出的歷史人物,在兒女未能考入清華大學的時候,仍能坦然接受現實,遵循社會規則,為世人做出了榜樣。我們在讚美其傳奇人生的時候,更要為她的優秀的人格而點讚。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