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炎帝到底是不是同人,和軒轅氏黃帝又是何關係?

2020-11-25 老曾讀史

上古神話中的神農是否就是炎帝本人?為何各地的說法不一樣,有說是同一個人的,也有說兩人生活的年代和事跡表明這是不同的兩個人,為何出入相差這麼大?炎帝和黃帝又是否是同一時代的人物,二者之間存在什麼關係?根據相關資料的查詢主要整理出了以下幾種論斷。

神農,在《山海經大荒西經》中記載,神農乃是和伏羲,女媧同一個時代的,三人都是天地初開後出現的最早的三位正神,都被尊稱為華夏民族的始祖,如果根據《山海經》來推算的話,天地初開後還沒有人類,人類的出現是在女媧捏泥造人之後,由此也可以說神農早於炎帝的,所以並不是同人。

史記.五帝本紀》寫到「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軒轅乃習用幹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

從司馬遷的《史記》來看,大意是軒轅氏黃帝崛起之時,正是神農氏衰敗之際,神農氏的首領炎帝因為入侵其他部落,軒轅黃帝聯合諸部落攻打神農部落,神農戰敗,後黃帝又禽殺了蚩尤,最終天下歸心,軒轅氏被尊為天子,取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從這段記載來看我們所講的神農也並非炎帝,炎帝僅是神農氏部落首領的稱呼,二者不是同一人。

此外,《史記·封禪書》分列炎帝和神農氏為二人,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也主張炎帝、神農氏為二人。其實,從各種史料記載來看,小編覺得之所以把神農看成就是炎帝本人,究其原因還在於,我們要考證清楚,到底「神農」一詞是指某個人名,還是某個部落的稱呼,已經確定的是「炎帝」這個稱呼是具體到某個人。

說到這裡順便提下我們的歷史典故「神農嘗百草」,這裡嘗百草的是炎帝本人還是神農了?關於這個也有不同的觀點,有人說是同一個人,典故中的神農,其實指的是神農氏部落首領炎帝本人。也有說嘗百草的是神農其人,因為神農氏之所以被稱為神農氏,是因為炎帝的祖先即神農氏部落的創建者神農。

據說女媧造人之後,並沒有教授人們任何的生活技能,神農看到後不忍人們生活在困苦之中,於是親自教會人們生活之技巧。 譬如在後世的文獻記載中,有寫到,神農其人教人製作耒耜以作農耕,削桐為琴 練絲為弦,用音樂來陶冶人們的情操,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精作陶器,冶制斤斧, 治麻為布,製作衣裳,相土擇居,造屋建房,最後更是嘗遍百草,首創醫藥,教會人們如何治癒疾病,由此可見神農的偉大,其被尊為華夏先祖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說到這裡又不得不說下黃帝和炎帝又是什麼關係了,上面有說到,在《五帝本紀》中,黃帝和炎帝應該是同一時代人物,兩人分別是神農氏部落和軒轅氏部落的首領,而且黃帝還曾帶兵打敗過炎帝,但這裡也有存在分歧。相傳在上古時代,中國的黃河流域住著許多分散的人群。他們按照親屬關係組成了氏族,很多氏族又聯合起來組成了部落。黃帝和炎帝就是其中兩個大部落的首領。

那個時候人們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低下,兩個部落的首領黃帝和炎帝為了子民生活的更好,就商議聯合起來組成一個部落聯盟,一起生活一起抵禦自然災害,並且黃帝的妻子還教會炎帝部落的人養蠶繅絲,炎帝也把木梨和草藥送給黃帝。中華民族的歷史從此開始,所以中國人也把炎帝黃帝尊為中華民族的始祖,並自稱炎黃子孫。

其實不管歷史真相如何,神農和炎帝是否同人,不可否認的是二人對歷史的功績不可磨滅,加上黃帝其人,更是被稱為華夏民族的先祖。歷史真相到底如何,是否真有其人,還是存在於民間傳說或神話故事中,這些都不得而知,對於小編來說,只要知道這些歷史故事就可以,只要記得自己是華夏民族的兒女就可以了。畢竟中國偉大復興的重擔還得靠我們來,哈哈……

相關焦點

  • 看看你的「姓氏」是黃帝軒轅氏~還是炎帝神農氏
    今天我帶大家了解一下「炎」和「黃」究竟為何許人也。1炎帝學生時代大家都學過「神農嘗百草」吧!沒錯,大名鼎鼎的神農就是炎帝。炎帝所處時代為新石器時代,於是他以姜為姓,號稱烈山氏,以火德治天下,故稱炎帝。現在稱「炎黃」 即指炎帝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別號朱襄(尚有爭議,也有說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領尊號炎帝)炎帝故裡目前有六地之爭,分別是:陝西寶雞、湖南會同縣連山、湖南株洲炎陵縣、湖北的隨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
  • 先秦神話傳說之中,炎帝和神農氏究竟是不是一個人?
    其中有一位嘗百草的神農氏,但是這位神農氏到底是誰呢?我們查看有關神農氏的文獻典籍發現,有很多將神農氏和炎帝兩者混為一談,這兩位到底是不是一個人呢?學術界針對這一件事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兩種看法,一種認為這兩者就是一個人,另一派認為神農氏和炎帝根本就是兩個人,並且雙方都能拿出來非常有利的證據來證明這件事。
  • 炎帝神農與黃帝關係之考辨
    黃帝行道而炎帝不聽,故戰於涿鹿之野,血流漂杵」[v]。此說蓋源於《國語》「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賈誼據此推論炎、黃乃兄弟關係,且《國語》記載順序為「黃帝、炎帝」,故認為「黃帝者,炎帝之兄」,「炎帝者,黃帝之同父母弟也」。按照賈誼的說法,炎、黃之戰乃兄弟相爭,戰場位於「涿鹿之野」。
  • 炎帝神農氏是何時人?他死於黃帝打架還是斷腸草?
    「炎、黃」是指上古的兩大部落——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或特指其首領炎帝和黃帝。從次序來看,炎帝先於黃帝。01炎帝是誰?呂思勉在《中國通史》中說:「炎帝,又稱赤帝、烈山氏(連山氏),生於姜水之岸。相傳他牛頭人身,是以羊為圖騰的部落氏族首領。」
  • 黃帝與炎帝神農是爺孫還是兄弟?軒轅氏出兵攻打蚩尤卻是另有打算
    今天要說的是三皇五帝之首黃帝,說到黃帝就一定要說逐鹿之戰,這場戰役讓傳說中的大巫九黎一族從此徹底崩散,甚至請來了應龍玄女和風伯雨師這些傳說中的神仙。首先我們先簡單介紹下主人公黃帝,黃帝生辰不詳史書無有記載,只是知道他姓公孫名字叫軒轅。乃是少典的兒子,而少典是炎帝神農的女婿。
  • 炎帝的豪華身份:世襲上古大族神農氏,黃帝、蚩尤都曾是他的子民
    這一點和西周周天子,分封諸侯很類似,只是時間更早,地域更狹小罷了。在末代「炎帝」之前近百年,神農氏徵伐叛亂部族的戰爭,就出現了多次失敗。自身力量不斷損耗,意味著神農氏「共主」地位不斷淪喪。神農氏人口不斷減少,那些戰勝神農氏的部落不斷兼併,此消彼長之下,炎帝時期神農氏已經無法號令其他部落了。
  • 來自5000年前的驚天大八卦,炎帝神農和黃帝之間顛覆認知的關係
    但是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呢?其實這中間,有一個來自5000年前的驚天大八卦。據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五帝本記》有言: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此外,還有一種說法,少典娶有喬氏姐妹為妃,長曰女登,次曰附寶。女登在華亭遊玩,遇神龍來伴而孕,生炎帝,取名榆岡。
  • 伏羲氏、燧人氏、有巢氏、神農氏、軒轅氏:這些老祖宗是何關係
    這可不是信口胡說,我們只要在這裡提到幾個名字,大家也就明白了,比如,伏羲氏、燧人氏、有巢氏、神農氏、軒轅氏,等等。看到這幾個名字,我們立刻就會產生這麼一種感覺,那就是,這幾位絕對都是我們老祖宗中的老祖宗,那麼,伏羲氏、燧人氏、有巢氏、神農氏、軒轅氏,這些老祖宗都是什麼人呢,他們之間,又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呢?
  • 炎帝和黃帝是什麼關係?為什麼炎黃子孫「炎」在前?
    軒轅:有人認為是黃帝居於軒轅之丘,所以叫軒轅,也有人認為,是黃帝和大臣們一起設計製造四輪推車,命名為軒轅,而當時黃帝還沒有正式名字,為了紀念功勞,黃帝就以「軒轅」命為正式名字。我認為前者靠譜些。---------------------------------------------------------------------原文: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軒轅乃習用幹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
  • 神農是炎帝?斧燧氏表示不服:神農就靠人多,否則我才是正牌炎帝
    太史公在《史記》中開篇即言:「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軒轅乃習用幹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
  • 神農、炎帝、黃帝、蚩尤辨析,保你釐清四者的關係
    蚩尤下面比較一下神農氏和炎帝、黃帝、蚩尤的稱號的不同:一、概念不同「神農之世」即「某個人發明農業的時代」。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後,黃帝成為天下的共主。神農氏時代結束,開始了黃帝時代。而黃帝時代和神農氏時代的區別就是德的問題,是私有制和原始公有制的問題。而炎帝、黃帝、蚩尤是氏族部落聯盟共主的尊號。炎帝、黃帝都是華夏集團共主的尊號。
  • 伏羲、共工、神農、炎帝、黃帝、顓頊的在位年代和考古遺存
    《史記·五帝本紀》:「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軒轅「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  按《史記》所述,黃帝之前有炎帝和神農氏,黃帝之後是帝顓頊。
  • 炎帝神農與黃帝
    但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在黃帝之前還有一位炎帝,就知之較少,而這位炎帝與神農氏居然還是同一個人,可能就多有所疑。305篇中,根本不曾詠及炎帝神農甚至黃帝事跡。《管子》在〈封禪篇〉稱炎帝曾到泰山封禪,又在〈輕重戊篇〉稱神農在淇山之南種植五穀。而《周易》書中未見有「炎帝」稱號,只在它〈繫辭下傳〉說過神農氏興起,用木製作耒耜,教民農耕;神農氏過世後,便換黃帝治理天下。
  • 軒轅氏是如何一步步取代神農氏的?
    神農氏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為人民所擁護,被氏族所拱衛的佔地面積將近200萬平方公裡的大部族群落,是中國最早的族群。軒轅氏是和神農氏共存的一個氏族,開始的時候可能並不是特別大,但隨著神農氏的衰落,軒轅氏越來越壯大起來。這從史記的記載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 神農大帝,炎帝!
    炎帝,神農氏,姜姓部落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被稱為炎帝。《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是有關黃帝和炎帝的誕生的最早的史料記載,也是現在主流的一派觀點。炎帝母為有嬌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的正妃。生炎帝。長於姜水,故有"姜"姓之稱(這麼看來他們真的可能是兄弟,畢竟他們的姓名都是這麼隨意的方式得來的)。所以黃帝和炎帝是兄弟,只不過炎帝是少昊正妃女登所生,是嫡出,年長於黃帝。
  •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炎帝和黃帝什麼關係?
    炎帝和黃帝被稱為華夏民族的始祖,我們自稱炎黃子孫,那麼,這其中什麼緣由?炎黃二帝什麼關係?他們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傳說,古時候有個部落,居住在我國西部的黃土高原上。部落的首領,名叫少典。大約距今5000年,在今天的河北涿鹿曠野上,發生了我國文獻記載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戰爭雙方便是兄弟二人:黃帝和炎帝。黃帝率領6個部落,打著雕、鵑、鷹、鳶等猛禽為標誌的旗幟,向炎帝部族發起了進攻。炎帝不甘示弱,頑強抵抗。戰鬥異常慘烈,死傷者丟棄的槍桿都被漂了起來。
  • 炎帝神農氏 別名:炎帝,神農氏,烈山氏
    (一) 「一日而遇七十毒」的神農氏  我們現在都把華夏族稱為炎黃子孫。黃是黃帝;炎是誰呢?是指「炎帝」。炎帝在歷史上的名稱很多,大部分神話傳說中稱他為「神農氏」。他也是一位傳說中對中華民族文明的發展有過不世功勳的人物。神話中講得最多的是炎帝對我國農業耕作的發明。《白虎通》說:「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教民農作。
  • 讀《搜神記》隨想,嘗百草的神農到底是不是華夏始祖炎帝
    五氏時代之末:神農氏誕生上面說了這麼多都算鋪墊,終於輪到咱們的主角出場了。就在女媧氏統治時期,風姓部落又出現了一個有才能的人,就是神農。神農氏時代的部落分裂:皇帝與炎帝神農氏時代開啟了,我們回頭再說說伏羲氏,因為他牽扯到後面的兩位男神:黃帝和炎帝。伏羲氏有一首領叫太昊,也可能太昊就是伏羲本人,由於兩方面都缺少實錘文獻佐證,所以不深究,我的理解是兩個人。
  • 炎帝神農氏政權:神農、姜臨魁、姜承、姜明、姜宜、姜來、姜克、姜...
    後世繼位的帝王稱之曰:炎帝神農氏「姜某某」,後世繼位為帝王者仍沿用炎帝神農氏番號。 後來炎帝烈山氏姜石年,娶了莽(奔水)氏之女聽詙,生子二:長帝臨魁、次桂。炎帝神農氏姜臨魁生帝承,炎帝神農氏姜承生帝明、仲賢、希文,炎帝神農氏姜明生帝宜,炎帝神農氏姜宜生帝來,炎帝神農氏姜來生帝裹,帝神農氏姜裹生節莖,節莖生克、戲,戲生炎帝神農氏姜榆罔。
  • 炎帝黃帝同一時代,為何炎帝是三皇之一,黃帝僅為五帝之首
    我們自稱炎黃子孫,但炎帝與黃帝的關係卻迷霧重重,其中謎團之一是炎帝與黃帝爆發過阪泉之戰,說明兩人是同一時代之人,且當時黃帝功績超過炎帝,為何最終炎帝成了三皇之一的「地皇」,而黃帝僅為五帝之首?炎帝帝克在位時,東夷人騷擾和入侵神農氏東部邊境,十七歲的姜榆罔奉命駐守舊都伊川,並且在那裡籌建軍隊,與東夷人作戰,多次擊敗敵人,受到帝克的多次表揚和嘉獎。帝克去世之後,榆罔成為新一代炎帝。